建设文化强国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14-08-15席红霞段龙普
席红霞 段龙普
(1.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2.61081部队,北京 100097)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作用,必须重新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古为今用,通过有效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强大动力并指明方向。
1. 中国传统文化与建设文化强国
1.1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礼仪制度、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和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
全球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不可阻挡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全面发展,人们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在西方现代文化的大力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具体表现为:政治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针政策指引了中国的前进方向;经济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更加紧密,借鉴了国外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中国的市场经济;文化上,从“五四运动”到“十年文革”等等,所有这些都深刻动摇了传统文化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和作用。
虽然推崇多元化的文化无可厚非,但是随着本土产品市场占有量的日益缩小,“东方美”已成为保守落伍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深造或游玩,西式快餐大量侵入中国餐饮业,年轻人对圣诞节、情人节的热衷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的传统春节、元宵节等……这些情形,深刻警示着当代中国文化领域的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归集到一点就是对西方文化的过度崇拜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然而,“存在即为合理”,每一种文化,都是人类对自身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的思考与认知,全球化只是强调了共存的普遍性,却不是叫人抛弃其特殊性。在中国传统文化完全失去保护的情况下,西方文化良莠不齐地涌入中国文化领域,肆意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与思想,因此,中国人民必须重新全面认识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1.2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困惑
(1)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封建统治阶级为了人民可以安居乐业,大力发展农业,所以工商业及手工业被大多数统治者所忽略,甚至排斥。但是,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成熟与完善,经济发展中的多种成分开始涌现,如服务业、工业、商业以及第三产业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当今飞速发展的商业经济形成了鲜明对比。
(2)儒家思想是指引中国两千多年的指导思想,儒家思想中的“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对人们的价值观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重视君臣之义、朋友之义而轻视利益,在稳固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同时,却也严重遏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今天,利益的最大化,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指标。
(3)由于地理条件的因素,地区之间的文化发展不平衡,各个地区传承的文化也各有差异,在历史上就多次呈现文化发展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地区之间的文化趋于融合,即逐渐走向天下大同,部分地区的优秀文化逐渐流逝。各地区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是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其他优秀文化融合还是各自传承独有的文化,或是任由其流逝,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1.3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之下,我国传统文化虽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重农抑商”、“三纲五常”等的严重缺陷,限制了当代先进文化的发展,但是传统文化也有其有价值的一面,尽管有腐朽、僵化的因素,却可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进行自我调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完全有能力在继承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开辟出有别于西方现代文化的发展道路,从而给中国传统文化提供良好契机。
从古至今,大多数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严重的排他性,但是,就历史进程而言,可以发现,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融合性。从诸子百家到独领风骚的儒家学说,每一步都是在吸纳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最终形成了能吸纳百家的儒家学说。它不断吸取新的理论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同时自身也能够运用社会的需要进行自我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亦是如此。马克思主义虽然是一种西方先进文化,但是正是因为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最终才被中国人民所接受,随着时代的变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客观辩证的态度。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产物,传播让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中得以进步,全球化正在给我国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文化的传播使得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得以广泛借鉴,促成了文化大融合,每个民族,甚至个人,在吸纳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更加重视本土文化,为我们在较大范围内扩大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传统文化涉及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礼仪制度、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和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中,已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在各民族的文化融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1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一个民族,有了精神家园,才能头脑清醒,团结统一,锐意进取,以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竞争力将国家发展壮大。近代的中华民族,虽饱受侵略,却一次又一次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唤醒了人们反抗的斗志。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如没了灵魂寄托的漂泊者,只能等待被整个社会所遗弃。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生活在华夏土地上的各个民族的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使中华传统文化永远没有消失,也正是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才可以屹立不倒。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倡导并努力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传承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强大的精神家园,领导中华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突破,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必是为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力的政治支持。
2.2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根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扎根于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也源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吸收。正是由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宣扬和维护,才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以源源不断地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的同时,要坚守优秀文化传统。
我们党始终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强大的精神家园,凝聚力量,激发斗志,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必将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强大动力。
3.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1 要科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牢牢依附于具体的社会现实,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特色的文化形态与内涵,这与他们的地理因素、思想方式以及生活方式有关,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文化的民族性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我们不能因为外来文化的传入与诱导,而失去了自身所固有的民族特色。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打开了国门,各种外来文化蜂拥而至,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过分贬低,使得传统文化始终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近年来,甚至有人以马克思主义大肆宣扬文化虚无主义,没有一种文化是完美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有糟粕,更多的是精华,尽管在内忧外患的年代,中国传统文化仍然可以屹立不倒就必然有它合理的地方。如果只追求它的普遍性,就会失去它的独特性,进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黯然失色。
3.2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体现时代性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更是时代的精神,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代性。一种文化如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应对变幻莫测的社会,就会失去它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有的作用,甚至会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只有以社会发展为物质基础,不断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使其与当今时代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其巨大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地继承与发扬,但是并不等同于照搬,中国传统文化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实践为基础,与外来文化进行不断交流与融合,促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具备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充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号召力。
3.3 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彰显世界性
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之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显得尤其重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例子数不胜数。如今,开放的世界更加增强了文化之间的可融性,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开放文化,才得以不断继承和发展,我们党主张“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中外文化交流主张。一方面,更全面吸收并借鉴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另一方面,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深远。
当今世界正处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不同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意识形态的斗争也更为复杂。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需要以更加理智、客观的态度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使其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精神动力。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使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能够源远流长,造福子孙,使更多的人加入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队伍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全球文化潮流中,使越来越多的人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3.4 要有效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强国
传统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在于,当今社会的文化发展纷繁复杂,社会生活中多种文化形态并存。我国现存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有融合又有摩擦,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文化的差异导致文化的博弈,文化的博弈必然需要文化的整合。古往今来,文化整合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统治阶级在不同统治时期采取的文化资源的整合策略不同。
“一元主导,多样互补”的整合策略,是指一个文化领域中一种主导文化引领着其他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竞争,共同发展。例如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宗教神学强行干涉着科学的发展,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科学理性又得以宣扬,改革后的新教理论着眼于文化互补,对欧洲各种文化起着整合作用,被认为这是西方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原因。
主文化“同化、兼并”其他文化的整合策略,是指用一种主导文化完全同化各个方面的社会文化,使之成为社会唯一的价值尺度。但历史是错综复杂的,不同的阶级、阶层以及个人对文化的发展要求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在特定时期内,反而走了同化的道路,同化、兼并突出表现为只承认文化形态的一元性而否认多元性。例如中国历史上的“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文化专制主义。这种文化整合策略抑制了文化的多样性,严重阻碍了中国走向现代化。因此,走互补型还是同一型的文化整合策略,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文化资源整合并不能完全消除文化差异,只能妥善解决多样并存下的文化问题。整合传统文化资源,需要以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主动整合,采取合理的方式,发展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文化,对传统文化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 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增强文化自觉
为实现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我们需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首先,应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的文化建设,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成果,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建设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自觉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上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第三,自觉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全民素质,塑造高尚的人格,通过优秀的文化作品,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第四,自觉地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对当下的文化发展尤为重要,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更加剧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紧迫感,要自觉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否则,将无法适应文化全球化下的挑战。第五,自觉推动中华文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突出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遗产在各国文化较量中的主要优势。第六,自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当今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开拓意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由此,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增强文化自觉,更是增强文化人的自觉。
[1]冯皮尔森.文化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肖峰.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4]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刘泽华.关于倡导国学几个问题的质疑[J].新华文摘,2009,(15):58-61.
[6]李宏伟.现代技术的人文价值冲突及其整合[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