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我们改革前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初步体会
2014-08-15杨家卿
杨家卿
(焦作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全会,牢牢把握时代、实践和人民的新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高度自觉,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迈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里程碑意义。
1.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充分肯定了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升华了我们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为贯彻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全会通过的《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方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合理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向全党全国发出的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新的动员令,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纲领性文件。
1.1 国内(大陆)反响
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让行至中流的中国改革再次扬帆。全会发布的公报引起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各媒体纷纷推出报道进行解读,并高度评价全会成果。舆论普遍认为,这场“关键性会议”将确定中国政府未来5年甚至10年的执政方向。
全会闭幕之时,《人民日报》推出社论《让改革旗帜在中国道路上飘扬》,新华社发表评论员文章《在新的历史起点谱写改革新篇章》,《光明日报》推出本报评论员文章《在新的历史起点迈向更辉煌征程》,均认为作为中国改革的又一里程碑,这次全会和全会的纲领性文件都将在中国改革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只有迎难而上,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才能打赢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
“又一座历史丰碑”,是《解放军报》社论《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对全会的高度评价,认为全会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北京日报》发表两篇评论表明民众对于改革的热切期盼和政府对于改革的决心;《解放日报》评论《改革,靠什么“爬坡过坎”》从改革阻力出发,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推进改革刻不容缓。
面对改革要啃的“硬骨头”,全会“表现出空前的勇气和决心”。全会在改革目标上提得非常清晰,在改革重点上提得非常清晰,改革确实进行到取得实质性重大突破的历史时刻。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针对这个提法,《经济日报》推出报道《牵住了改革“牛鼻子”》,指出“以前提基础性作用,也是强调市场作用。但此次提决定性作用,力度更大,含义更深。可以预见,未来中国改革将坚定不移地以建设更加公平的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为重要方向”。广大民众对此也有着很高的期待,纷纷表示“从《新闻联播》中了解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大致内容。改革涉及范围之广的确前所未有,改革宏伟蓝图值得期待”。
1.2 港澳台反响
香港《大公报》刊发文章称,确保中国的永续发展是新一届执政领导的改革理念。市场也好,法治也好,最终是要建立新的社会价值观,以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安享福祉为最终目标。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从建立市场、法治、人权的理念出发,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有原则、理念,又有具体落实改革的措施,真正实践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全会公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上任后的“首份政治经济路线图”,台湾地区主流媒体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关注。台湾《联合报》头版头条报道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并以图表方式梳理了会议提出的改革重点,还在“焦点”版用整版篇幅进行了全面介绍和解读,同时配发了社论。该报报道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中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后 “首次提出的政策目标和改革路线图”,“被视为中共未来 10年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大陆今后的政局走向、经济发展、区域平衡,甚至两岸关系都有深远影响”。
台湾《工商时报》分析认为,1978年举行十一届三中全会时,“以阶级斗争为纲”还在占领大陆绝大多数人的思维,8亿人民多数还填不饱肚皮;当时大陆拥有全球最多人口,GDP在全球的排名,却远在10名之外。这样一个背景下的会议到底要讨论些什么,决定什么,自然不会有更多的人去关注。然而,35年之后的中国(大陆),GDP已是全球第二,出口、制造业、外汇储备都处全球之首,这样的国力和背景下召开的“三中全会”当然会引起各方关注,因为会议决定的改革方向与力度,影响的绝不只是中国(大陆),而是全球。
1.3 国际舆论正面评价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三中全会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未来确定了清晰的航程。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世界主要通讯社和众多主流媒体纷纷报道相关消息,并围绕全会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等内容从多角度展开评论。外媒普遍认为,此次会议为中国未来绘制出清晰的路线图,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中国展现的这幅改革画卷,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波澜壮阔。改革除突出了经济领域,还涉及民主政治、法制建设、文化创新和社会管理等。
媒体普遍认为与以往的三中全会以经济议题为主不同,此次会议提出的是一份“全面的”改革纲领,涉及的议题十分广泛。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学者的话解读说,三中全会的基调是“道路自信”,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日本《朝日新闻》说,会议内容反映出改革范围之广,任务之重。相比历届以经济政策为中心的三中全会,此次会议最大特点在于提及政治和社会改革,体现出中国新一届领导层中长期的改革方案。
2.全会的新亮点和新举措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过了一段昂扬奋进的不平凡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乘长风破万里浪的雄姿胜慨,谱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为辉煌灿烂的历史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更加磅礴的发展态势,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当前,中国又站在了一个新的改革、发展的历史起点上。
我本人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亲历者、见证者和享受者,有着更为切身的感受。
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总揽全局的历史性转折。
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对于过去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是一个突破。
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指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任务、途径以及必须坚持的原则。
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之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历史高度上,全面布署,继续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的每一届三中全会都对改革开放中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作出了回答。“对我们的改革开放朝什么方向走,三中全会的召开起到了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社会力量的作用。”
此次三中全会是 “对改革的改革”。当前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进入闯关阶段。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谈及深化改革时说,要 “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关闯的是什么?涉险滩涉的是什么?就是要解决利益固化的问题。”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巨大的,但当前我们依然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大力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
2.1 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新一届党中央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进军号角,其特点和蕴含的思想主要有:
一是主题全面。这次会议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前6次三中全会有所不同。尽管前6次会议也都与改革有关,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改革。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之所以确定这样的主题,一方面是为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实践需要,当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二是主线清晰。《决定》提出“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这 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各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如第一个主线是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就是说,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财税金融、宏观调控等经济领域的所有改革,都要围绕这个主线来展开和推进。提出每个领域各自特定的主线和方向,不仅使深化改革的总方向不会迷失,每个领域的改革也不会偏向。
三是重点明确。《决定》的定位是全面深化改革。与此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发挥其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火车头”牵引作用。15个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济,生态文明体制也与经济密切相关。经济占了所有改革任务的近一半。之所以如此,主要考虑是,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根本上说还是发展问题。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阶段,下一步发展面临众多难题和风险,过去支撑快速增长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我国已到了必须主要依靠改革红利释放活力、实现发展的阶段。这次把改革的时间目标定位至2020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相一致,也是这个道理。
四是力度空前。《决定》2万字左右,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值千金。每一句话的内涵十分丰富,落实下去都会使该领域的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在起草和修改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不写:即一般的问题不写,重复性的问题不写,纯发展性的问题不写。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改革决心和勇气,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有胆有识、敢于碰硬、勇于担当的气魄。
五是行动扎实。通过一个好的《决定》固然重要,但要把改革任务落实下去,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变为国家治理能力,必须抓好落实。这次《决定》的落实是有保证的,体现在:组织落实,明确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时间落实,鲜明提出到2020年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改革进程是可检查、可评估的。这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抓工作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
2.2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主体多元,方式法治化,不再是简单命令式、完全行政化的管理
《决定》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过去我们提,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角度而言的。而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从制度层面提出的现代化目标。这样,发展的目标与制度的目标就衔接起来了。
对这个新目标有四层理解:第一,内涵是全面的,是整个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治理体制;第二,制度是成熟的,国家治理水平是检验社会制度是否完善、定型的重要标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要形成相对稳定成熟的制度体制,而不是缺乏定势、变来变去的体制机制;第三,主体是多元的,治理与管理的区别就在于治理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党、人大、政府、政协等多元主体一起进行国家治理,而不是仅仅依靠一种力量,因而也是民主的一种表现,这次提出的协商民主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重要一环;第四,方式是法治的,依法治国,依法治理,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治理方式是法治化的,而不再是简单命令式、完全行政化的管理。
2.3 市场的作用从“基础”变为“决定”。这一论断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路线图,改革有了原则和检验尺度
从“基础”到“决定”,两个字的改变,意义十分重大,是《决定》最大亮点和重大理论创新。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是思想解放的重大突破,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引领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
与1992年所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这一论断具有同等历史地位,将发挥同样的巨大作用。1992年的重大理论突破,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国家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论断,会同样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给我国再争取一个20年的改革红利期,助推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这一论断抓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最有效率,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遵循。基础性作用,给人的理解是在市场之上还有一个力量在配置资源,那只能是政府。另外,过去对宏观调控也有扩大化理解,似乎宏观调控就是政府配置资源。1992年以来,对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虽然在表述上有所调整,但主要是对市场作用“量”的调整、程度的加强,没有质的变化。《决定》两个字的改动,抓住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深层次的问题。“决定性”的意思是,其他力量可以影响和引导资源配置,但决定者不是别的,只有市场。
这一论断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路线图。提出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就是改革的突破口和路线图,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财税金融、土地制度、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改革,都要以此为标尺,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也有了原则和检验尺度。
这一论断抓住了我国现实经济问题的根本。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核心问题是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过多,不合理的干预太多。产能过剩、城市病、耕地占用过多、地方债风险、生态环境破坏等,很大程度上都与政府干预过多有关。比如产能过剩,除了市场本身的盲目性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干预,是地方政府推动下的盲目投资。现在产能过剩严重的钢铁、水泥、玻璃、造船以及风电、太阳能,都是政府关照较多的行业,而市场化程度高的轻纺、电器、轻工等产能过剩并不严重。
既然我们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又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内涵、一般规律,就要解放思想,破除理论障碍,在理论上承认这一规律,在实践上遵循这一规律。
2.4 清晰界定政府职能和作用
把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绝不是否定或弱化政府作用。在现代经济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样重要,没有市场或没有政府,经济发展都会孤掌难鸣。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行,没有政府的作用也不行。但是,要认识到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内涵的不同。就资源配置而言,政府是引导和影响资源配置,而不是直接配置资源。
只有界定好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政府不越位,才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才能解决目前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不到位并存的问题。《决定》清晰界定了政府职能和作用,即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
与以前对政府职能的界定相比,《决定》没有提经济调节,因为这个概念过于宽泛。调节什么,怎么调节,并不明确,给政府干预资源配置留下的空间较大,也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相矛盾。《决定》还强化了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针对性。理论上说公共服务可以包括环境保护,但在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有必要单独列出。在这一问题上,政府干预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不是越位,而是远没有到位。
2.5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经济都是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老大、老二之分了,深化国企改革有许多新思路、新任务
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并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
我们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而不断深化的。过去,我们认为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后来承认是组成部分,但加了“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这个前提,似乎总有一部分是违法的。目前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障碍,“玻璃门”、“旋转门”等,根子在于思想上,没有把非公有制经济放在与公有制经济同等地位上。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决定》有很多新的突破和创新,主要体现了一个基本精神和理念,就是更加公平地对待和认识各种所有制经济。
《决定》在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改革方面有许多新思路、新任务。有效实施《决定》关于国企改革的任务和举措,必将掀起国有企业的第二波改革。
3.深刻领会、认真落实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广泛深入开展宣讲活动,面对面地向干部群众讲清楚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调动起各个方面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一,要原汁原味、逐字逐句学习全会精神。《决定》可以说是“段段有新意,字字值千金”。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切实抓紧抓好并不断引向深入。抓学习重在吃透精神。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中央的《决定》,并把学习全会精神与学习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学习、深入思考、系统研究,着力领会精神实质,真正把握真谛要义。
深刻领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意图和坚定决心,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六个紧紧围绕”的主要任务、“四个坚持”的主要原则,深刻领会中央的最新部署,真正弄清楚为什么改革、怎么改革、改革要达到什么效果。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以致用。
原原本本学,既是一种好方法,更是一种好学风。忽视或放松了原原本本学习这个基础环节,学习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过早过度求深入、求结合、求转化,很容易导致把原文“搁置”了,使原意“变调”了,让原味“流失”了。具体来说,会导致 4个问题:一是容易导致学习支离破碎、断章取义,甚至脱纲离谱、跑偏错向;二是容易导致学习简单化、表面化,从而缺少对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系统领悟、贯穿把握;三是容易导致思想懒惰、大脑生锈,养成不良学风;四是容易导致学用脱节,因为没学明白所以做不明白。
实践证明,只有把学习的关注点和着力点放在原原本本学上,才能领悟精髓要义,为深入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原原本本学是力戒形式主义、浅尝辄止的秘诀。原原本本学绝非本本至上和教条主义。任何学习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防止形式主义、表面文章,杜绝浅尝辄止、热闹一阵子,这里的关键是端正态度、静心研读,扎扎实实地学和思。只有学习者本人原原本本地把文献文件读通弄通了,内涵深意才能显现,文献文件精神才能入脑,最终化为思想力量和行动自觉。1939年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对一位进马列学院学习的同志说,“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 《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次。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要经常读,重点读。”
第二,紧密联系实际,从本地、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加深理解全会精神。比如围绕我们焦作大学如何升本,高职如何打造“中国教育升级版”。
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教育适应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相关的两个转型。其一是中国经济社会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要真正实现“人才红利”,首先需要高水平的教育。李克强总理强调:“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用好‘人口红利’,更加注重依靠‘人才红利’。这就必须一靠教育、二靠科技,两者有机结合,使中国创造财富的能力得到巨大提升,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可以预期,随着决策层更注重引导各级财政和社会资金对教育、科技的投入,必将推动建立更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二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一般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27%,到2020年的目标是达到40%,跨入大众教育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需要进一步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促进教育公平。
在上述两个转型的背后,还蕴含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深刻变化。具体从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结构的变化看,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的阶段,高校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毛入学率达到15%的阶段,培养人才以学术型和应用型并重;而当毛入学率达到30%以上的时候,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比重将超过其他类型的人才。然而,当前我国人才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术型和管理类人才供大于求,技术技能人才却严重短缺。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的预测,2015年和2020年高技能人才需求相比2009年的规模将分别增加约540万人和990万人;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年均毕业生数将基本保持在650万人左右,但“十二五”期间我国年均新增白领岗位的需求人数预计只要450万人;应对未来这一新的人才需求形势,其出路必然是大批高校的转型发展,需要有一批高校去满足更为广阔的蓝领岗位的旺盛需求。因此,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追求与区域经济社会紧密适应度的高职教育,必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版块。广大高职院校要树立紧迫的机遇意识,适应经济发展外部变化和教育体系内部变革,努力成就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国教育新的成长点。
联系我校实际,学习《决定》第(15)条提出:“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教育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工作会上已经提出了:“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这次《决定》42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都提到了。《决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动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教育部对这些还要有具体政策规定,对我们今后招生都有很大影响。
第三,学全会精神要善于思考,善于比较,这样就能更深层次地去理解文件精神。
2010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同中央党校领导谈到对学员的要求时说,我们党需要有一批“踱方步”的人。所谓“踱方步”,就是迈着四方步考虑党和国家大事的人。作为一个人,一生当中也要有一定的时间来“踱方步”,思考自己走过的路程当中的正误得失,总结经验教训,这对于一个学员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显然,习近平同志的“踱方步”,除了要求领导干部要考虑国家战略问题外,还要求领导干部要反躬自省。
成事要深谋远猷,这是古往今来的治国经验。习近平同志的“踱方步”,要求领导干部不但考虑国家大事,同时要求反省自身。
领导干部的反躬自省,无外两个方面:一是政务上的成败,一是思想修养上的得失。领导干部战略思维水平的高低,除了与其知识含量有关外,与自身的政务经验的积累,道德品质的优劣,理论素养的深浅,有着紧密的关系。经验愈是多样、丰富,一个人的眼界也就会愈加宽广,谋略也会愈深远。经过不断反省,政务者思想品德境界不断提高,则有益于把握好战略思维的正确方向,有助于政风廉洁,赢得民心,实现政治清明,使社会安定繁荣。
其实“踱方步”考虑战略问题,最初是陈云同志对领导干部的要求。陈云同志此言,是指旧时代头戴瓜皮帽,手拿水烟袋,经常“踱方步”考虑战略性问题的一些有谋略的商人。“踱方步”思想的实践要求很明确,就是希望领导干部拿出时间谋划全局,长远计议,研究具有全局规律、带动照顾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的因素。只有深谋远虑,谋而后动,方可计熟事定,举必有功。
思想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习近平同志的“踱方步”思想,有着与陈云同志“踱方步”思想同样的实践要求,但又多了一层含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使党的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着比陈云同志所处历史时期更加复杂的问题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目前干部队伍状况,使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大力树立和弘扬良好的作风,成为国家政治全局中的当务之急,必须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只有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拥有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可能具备善于总揽全局,站在战略的高度,俯瞰纷纭复杂的形势,把握事物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能力,针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提出有益于国家健康发展的真知灼见。
习近平同志提倡的“踱方步”思想,对今天领导干部执政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治国理政的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践行。
善于比较就是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会精神进行比较,如: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结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伟大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
十二大报告结尾:我们相信,全国各族人民必定能够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努力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
十三大报告结尾:我们坚定地相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十四大报告结尾: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朝着宏伟的目标奋勇前进!
十五大报告结尾: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十六大报告结尾: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十七大报告结尾: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十八大报告结尾: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只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加深我们对全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增强我们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