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精神历史传承与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2014-08-15李晶晶
李晶晶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部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
一、爱国主义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涵
自人类社会出现,民族、国家的现实存在之后,就逐渐有了爱国主义观念,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它是思想教育的一部分。
从教育目标看,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人们的一种正确爱国观,培养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使人民群众在爱国观的指导下所发出的爱国行为。
从教育的内容和阶段性看,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是爱“国”教育,它时刻把热爱自己祖国的情感、理论与实际行动相互结合;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是爱“国家”教育,它表现为统治阶级实现其政治统治的教育实践活动,在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就是根据国家、政党或民族的要求,教育者通过某些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爱国主义思想引导,从而提高人们的爱国主义意识,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感情,并正确地引导人们展开爱国行动的一种实践教育活动。
(二)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社会主义政党意识,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在教育中不断强化爱国主义者的信念,深刻认识爱国主义本质,时刻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就是为了激励、调动大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培养先进的爱国思想,进而升华为自觉的爱国行为,根据国家、社会的要求,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状况、思想行为方式结合起来,在与社会家庭联动合作中,以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传承
中华民族是具有深厚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不仅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爱国主义,也在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别具特色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古至今源源不断涌现着感天动地的爱国主义人物和故事。
(一)古代先贤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和科学家,出现过一大批忧国忧民、鞠躬尽瘁的仁人志士和抗击外敌、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他们英勇反击民族压迫和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他们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他们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改革弊政,励精图治,治国安邦。他们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谱写了古代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铸造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民族之魂”。
(二)近代革命英烈感天动地的爱国精神
近代革命英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涌现出的仁人志士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面对着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不甘于屈服,揭竿而起,为争取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社会进步而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在争取民族独立斗争中献身祖国的民族英雄,不仅以其感人的事迹呼吁人们要投入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中去,更以其崇高的为国献身精神激励人们为民族的独立而不怕牺牲。
毫无疑问,以上为争取民族独立而献身的革命英烈,用他们的爱国行动和献身精神为教育和激励国人救亡图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还有那些为了祖国的光明前途而在黑暗中探索和拼搏的英雄们,林则徐虎门销烟、孙中山推翻帝制、在狱中死去的邹容、从容就义的徐锡麟和秋瑾、写下“与妻书”的林觉民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我们效仿的楷模。
(三)“五·四”青年爱国主义精神的新勃兴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内惩国贼,外争国权,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是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历史起点。1918年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克主义胜利》两篇著名的论文,以及后来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的介绍马克思主义,标志着中国革命和知识份子开始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俄国革命经验来重新考虑中国问题。一大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份子,走进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工人运动,成立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伟大目标,这些先进的爱国者始终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最前列,浴血奋战,不怕牺牲,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主义赞歌。
三、加强历史与国情教育,提升当代大学生爱国情怀
(一)加强中国近现代革命史教育,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信念
加强中国近现代革命史教育,通过课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使当代大学生从中获得国耻教育、国防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从中懂得国荣我荣、国耻我耻的道理,唤起他们忧患意识,提升爱国情怀。
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帝国主义侵华史,也是一部国人探寻国家出路、振兴中华的奋斗史。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一百多年来,为了求得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社会进步,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艰辛奋斗和探索。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运动都失败了,没有解决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社会进步的历史性课题。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传入古老而苦难深重的中国大地,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牺牲,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统治,最终使中华民族获得解放和独立。
加强中国近现代革命史教育,通过对中国历史、国情全面深入的了解,提高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自觉。通过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引导、组织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提高社会实践活动质量与时效。在大学生中树立为谁学习、为谁工作、如何工作的思想,坚定当代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二)突出革命英烈献身精神教育,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我们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在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血肉之躯筑就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丰碑;在百废待兴的创业年代,革命先辈舍小家、顾大家,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用激情和汗水创造了艰苦奋斗的人间奇迹;正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奋勇拼搏,击楫中流,古老的中国才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他们的卓越功勋彪炳史册,他们的高贵精神激励后人,他们的光辉名字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这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坚贞不屈,英勇就义的李大钊、恽代英、瞿秋白;抗日将领左权;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宁死不投降,纷纷砸烂手中的枪,跳崖而死的狼牙山五壮士;上甘岭战役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等等。
革命英烈献身精神是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最好教材,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开展新中国发展成就教育,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动力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制度,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国防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事业全面推进,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提高,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完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深入开展对大学生的新中国发展成就教育,使他们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正确性、生命力,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热爱社会主义中国,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中共中央编译局.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5-01-19.
[4]汪宏伟.新时期大学生爱国思想的培育与引导[D].华东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