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记者的转型
2014-08-15余轶群陆芳荫
余轶群 陆芳荫
当今社会,随着手机、互联网的兴起,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和交流方式,新媒体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介的介质壁垒,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生态环境和竞争格局,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媒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新媒体环境的特征
1.传播者中心地位淡化,“传受者”逐渐普及①
在传统的传播环境下,传播者充当的是“守门人”的角色,不仅决定着传播过程的存在和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及流向,信息的决定权在传播者手中。然而,在新媒体时代,降低了传播的门槛,增加了信息传播和流通的渠道,人们不一定非得借助传统媒体才能发声,信息传播变得日益大众化,人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又在充当信息的发布者,可以称之为“传受者”。传受者的出现,大大弱化了传播者的中心地位。
2.传播渠道呈现媒介融合的态势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媒介融合界定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②。这一联盟,当是纸质媒介、广播媒介、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等共同形成。③媒介融合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包括:所有权融合,即不同媒介之间新闻资源的共享;策略性融合,即所有权不同的媒介之间信息共享;结构性融合,即相同的媒介产品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传播;信息采集融合,即以多媒体融合的新闻技能完成新闻信息采集;新闻表达的融合,即记者运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新闻事实的表达。④
3.传播内容的爆炸性增长
新媒体环境下传受者“人人都有麦克风”,汇聚起来的信息量十分巨大和庞杂。从一方面来看,人们接触到的信息量变大了;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丰富的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容易变成谣言和网络语言暴力的聚集地。
二、新闻摄影发展方向
1.影像形态的动像化
美国在线杂志《数字摄影记者》主编迪瑞克·哈斯泰德早在十多年前就预言,未来的新闻摄影发展将以动态影像为主。照片的魅力在于用凝固的瞬间进行象征和隐喻,但不太擅长梳理新闻的来龙去脉,而动态影像则能够完整地记录事件的完整过程,故事性和逻辑性更强。这在新闻传播的具体实践中已经初现端倪,在美国,《达拉斯晨报》是较早进行动态图像传播尝试的报纸。晨报的摄影记者使用摄像机拍摄动态影像,然后从中截取静态画面印刷报纸,动态视频则放到网络上。在国内,《南方都市报》于2008年开始多媒体传播的尝试,《新快报》、《东方早报》、《新京报》等报纸也在2009年开始采用视频截图技术进行图像报道。⑤
在国际性新闻摄影赛事的评比中,动像化的趋势也开始显露。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从2011年起增设多媒体作品比赛,并且从2013年起将其细分为在线短片(online short film)、在线故事片(online feature film)和互动多媒体报道(Interactive documentary)三大类别。这就表明未来新闻摄影动像化报道会是一个大势所趋。
2.图像生产技术化
南都网的“南都新闻360”和“南都亿像素”栏目给未来新闻摄影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南都新闻360”呈现的是360度的全景照片,读者在电脑上可以通过缩小、放大、拖动等操作观看到当时当地360度的画面。而“南都亿像素”则是通过将大量的图片进行拼接而组成了可达数十亿像素的影像,这种照片经过读者对图片的放大,可以清晰地看到用肉眼发现不了的细节。如2012年2月29日拍摄的广州海珠桥,拍的是整个大桥的全景,但通过不断放大,竟然还可以看见桥上行人的神态。从根本上看,这两者均显示了网络环境下精良的制作和传播技术对摄影报道的影响。因此,虽然摄影的门槛在降低,但摄影的技术水平在提高,这是新媒体环境下,普通的公民记者难以做到的,也是专业摄影记者的发展方向。
3.创作风格观念化
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摄影记者而言,新闻摄影的意义在于记录、确证和传递信息,记者的职能就是忠实地记录下眼前发生的一切,然后传达给受众,其原则即在于客观性。然而,当前荷赛评选的不少新闻摄影照片却呈现相反的观念性的特征。如2009年李洁军的《复制战争》获得肖像类三等奖,照片的内容就是用军事的仿真玩具来还原“诺曼底登陆”、“董存瑞炸碉堡”等经典的二战照片,照片的时间和空间背景完全是架空的,而且仿真玩具都是摆拍的,完全不符合“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⑥的要求。但有人说“他自觉地凸现摄影的政治历史与政治伦理的含量,坚持在与文化、社会、历史的真实维系中延伸和拓展出一个摄影创造的虚拟世界,这是他的《复制战争》生命,也是他比许多以扮酷和恶搞为乐趣的观念艺术家们要成熟和高明的所在!”⑦
三、新闻摄影记者应作出调整以适应变化
1.善于寻找第二落点
在新媒体环境下,公民记者所拍摄的照片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2005年,5号台风“海棠”登陆温州,在组织抵抗台风的过程中,不少部队官兵和民众用自己手机拍摄的图片都成为当时新闻发稿的主要图片。在新闻版面见报刊登的40多幅抗灾救险的图片中,公民记者的图片居然高达19幅,占了总图片的二分之一。在人人都可以拍照片的环境之下,专业新闻摄影记者的记录功能相对而言被大大削弱了。但是公民记者仅仅是一个记录者,事件结束后就会转身离去。那么之后的事件跟进由谁来做?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记者要跟新闻事件主体和人物产生更多的联系,对事件发展进行追踪报道和深度解读。这就是新闻事件的第二落点。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只有牢牢地把握住在第二落点的发言权,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争夺战。另外,选择重要题材,通过深入调查,以纪实摄影的形式深刻反映社会生活,进一步彰显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应是与公民记者竞争格局中的重要生存策略。
2.合理运用数字技术,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快速处理的数字技术能给以抓拍为主的摄影记者很多便利,比如当摄影记者对事件抓拍得不到位,曝光或者构图有问题,事后可以借助数字处理技术调整曝光或者裁剪图片,但前提是,不违反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如果摄影记者过分依赖数字处理技术,不仅会降低摄影记者对于自身曝光、构图等技术手段的要求,而且容易犯下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错误。
第一,不能摆拍。2013年3月25日,中国新闻网刊发了一则《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感动路人》的新闻。报道称,3月24日一深圳90后女孩下班回家路上,看到老人盯着快餐店里的盒饭后便掏钱为老人买来了盒饭,然后亲自喂饭。在配图照片中,一名身穿粉红格子衬衫、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单膝跪地,在给一位患有残疾的老人喂盒饭。
后经深圳媒体证实,整个行为其实是某商业展的炒作。附近一位目睹拍摄过程的报刊亭老板称,女孩只喂了几口饭,便随拍照的男子离开。此后,策划者出面致歉,承认照片是摆拍。首发媒体中国新闻网也表示歉意,中国新闻社称已对当事记者、网站当日值班责任人等做出了处理。
第二,不能合成。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影响2006·CCTV图片新闻年度评选》铜奖作品《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被证实造假。因为照片中的火车和铁路桥下的藏羚羊是由两张照片用PS技术合成在一起的,明显违背了真实性原则。作假记者供职的《大庆晚报》发表道歉声明,报社总编辑引咎辞职。
3.做全能型新闻摄影记者
数码摄影和照片处理技术是当前摄影的主流,现代媒体的发展趋势是媒介融合,要求媒体从业者能够担当起多种新闻采集报道方式的任务,例如文字的、声音的、图片的、视频的新闻。
对于新闻摄影记者而言,首先要熟练掌握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技术,能熟练利用软件对新闻照片进行剪裁、色调调整、反差调整等。其次,要熟悉不同媒体的采集技术。静止照片的魅力在于其“决定性瞬间”,每一张照片都是记者经过精心筛选后留下来的,具有绝对充实的内容和视觉冲击力;而视频采集技术的优势在于记录事件的全过程,讲述来龙去脉;音频采集技术优势则在于不影响受众从事手头工作的前提下能够接受信息。
4.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
新媒体时代,新闻的阅读方式早已不局限于报纸、电视和广播,受众更乐意通过网络、手机APP、手机报短信来接受新闻。网络可以展示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多种类型的信息,品类繁多,信息量大,既可以对新闻进行深入的文字解读,也可以短小精悍的视频小新闻吸引人的注意力,在图片方面,也完全可以做到将组图进行完整地呈现,但是,最大的劣势就是人必须在计算机前观看。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应该是手机APP,即各种新闻媒体的手机客户端,受众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接受滚动新闻,时效性很强。但是在狭小的手机屏幕上,图片的强烈视觉冲击力不能完全展示出来,有时网速过慢图片久久不能打开。因此,手机图片的拍摄景别尽量选取近景、中景,文字尽量简短;手机报也是深受大众喜爱的一项接受新闻的工具,因为可以随身携带、随时读取,但手机报新闻时效性不强、新闻信息量太少,因此,手机报新闻图片的落脚点就在于告知。新媒体时代要求新闻摄影记者熟知不同媒介的特点,按照各自对应受众的不同需求,制作新闻摄影图片,以实现一条新闻多种媒介同时发布。
另外,新媒体环境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改变,已由原来的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互动的传播方式,因此,新闻摄影记者必须从思想上做好和受众互动的准备,随时根据受众的反应调整报道方式和报道内容。
5.强化对自己拍摄的新闻图片的营销意识
传统的新闻摄影,摄影记者拍摄的新闻图片只有极少一部分能够被发表,剩下的新闻图片都可能被放入了媒体的资料库,甚至是仅仅保留在胶片上。新媒体时代, “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在网络平台上成为了现实,出现了很多公民记者,他们拍摄的图片和视频以强烈的现场感和时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欢迎。有人说,这些非专业的公民记者提供的素材对专业摄影记者的图片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是对他们生存空间的侵蚀。但在新媒体面前,人人发布信息的权利都是平等的,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也可以在这些网络平台上发布自己的图片,或者营销自己的图片;而且,专业记者会以自身强有力的专业素质拍摄出更好的图片,必定能在普通公民记者拍摄的照片中脱颖而出。
当然,互联网是一个双向交互的开放平台,对于摄影记者的图片版权,不能做到有效的保护,盗用、篡改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摄影记者在公共网络交流平台要有版权意识,并且能够通过添加水印技术或者制作无法复制照片的网站来防止盗用图片现象的发生。
6.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历史的发展终究不是由技术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掌握和使用技术的人,新闻摄影的主体是摄影记者,任何摄影记者都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语境而存在,因此,即使在新媒体的环境中,也不能忽视人文因素和人文关怀。因为记者拍摄的照片除了要有较好的图像质量外,还应该有丰富的新闻内容,决定图像优势关键不在技术品质上,而在于内容,这才是新闻文化的真正内涵。所以,新闻摄影师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发展,这样才能在新闻实践中正确地看待事物、分析事物,用手中相机去表现社会的热点、难点和焦点。
注释
①邓香莲:《新媒体环境的信息传播特征》,《编辑学刊》,2011年第2期。
②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中国记者》,2005年第9期。
③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④张谦,梅雨婷:《传播业将迎来新的重组历程——对美国媒介融合观察所作的预判》,http://www. shsby.com/baohai/201103/t20110308 ▁ 759178.html。
⑤杨健:《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摄影何去何从?》,《新闻知识》,2013年第12期。
⑥盛希贵:《新闻摄影教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页。
⑦巩志明:《评李洁军的复制战争》,
http://www.cphoto.net/Html/syll/ztlt/gzm/122041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