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下电视节目主持人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应具备的能力

2014-08-15李旭

视听 2014年7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灾害

李旭

今年5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特大暴恐事件。紧接着,贵州、广东发生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云南盈江县又发生5.6级地震。我们在央视和有关省级卫视上看到许多电视出境记者和主持人迅速赶到事件和灾害现场,向媒体传回大量搜救、处置、抗灾的不同形式的报道,实现了台网互动,台媒一体,“一种声音、多种渠道”传播。突发公共事件和特大自然灾害是不可预知的。在事先没有策划、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境记者和主持人在媒体融合中应对各类事件、灾害和各种新兴媒体的需求,应具备哪些能力?笔者谈点浅见。

一、灾情、险情事关舆情,主持人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担当责任,敢于赴汤蹈火

电视节目主持人被受众称为“活台标”,对节目有重要影响。要想使观众对主持人感到亲切、信任,主持人的事业心、责任感至关重要。抗震救灾是一场生死时速的较量,2013年,当四川雅安及邻近多个县区发生7.0级大地震后,我们很快便在央视荧屏上看到了张泉灵、张羽等十多位中央台现场报道出镜记者、主持人,他(她)们冒着余震不断,随时都可能有山体滑坡、残楼倒塌和水库崩塌的危险,连续作战,奔波在各个重灾区,及时采访报道各类抢险救人的重要信息。央视新闻中心几十位记者、主持人放弃了家庭生活,坚守在地震灾区第一线,心与灾民同频共振,血与灾民同脉共流,哪里最需要他们就在哪里出现,依靠多台卫星车一直不停地传回大量抗震救灾画面,向全国、全世界传播抗震救灾一线感天动地的各类信息,缩短了电视时空的距离,让全世界及时了解四川雅安受地震影响的情况。他们充分体现了当代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风貌,彰显了电视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也彰显了媒体融合后电视记者、主持人最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二、主持人应有较高的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强烈的导向意识、掌控能力

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代表,也是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喉舌,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突发灾害报道中,遇事突然,变幻莫测,准备时间近乎为零,更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法制观念,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思想分析能力,善于理解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善于体察受灾、受害群众的情绪、思想、愿望和要求,选择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舆论引导力量的典型人和典型事,进行精辟入理、简明扼要的介绍和提炼点拨。比如前两年对芦山地震,上海、安徽、江苏的H7N9禽流感,东北三省特大水灾报道中党中央和各省、市的决策部署、防震减灾政策、卫生防疫政策、处置地震灾害和特大水灾的程序以及相关法规知识,都比较了解,故而到救灾一线的央视出镜主持人都能神采适度,语言流畅,给人以十分真实、可亲可信的感觉。并能给观众激励斗志、鼓舞抗灾减灾的信心,传递胜利在望的正能量。

三、主持人应熟谙电视媒体与融合发展后产生的网络新媒体业务,掌握采、写、编、播、评等各种技巧,并有熟练地组织、串联节目的能力

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熟谙各种业务,集采、写、编、播、评能力于一身。这决不是说节目主持人能代替记者、编辑、导演与后期制作人员的工作,而是要求电视节目主持人能够“一专多能”,要具有记者、编辑的基本素质。能够参与节目策划、采编、制作、回传等基本业务工作,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播报、呼叫、串联、提问等简单的中介阶段。主持人“一专多能”,既要做新闻信息的传播者,也要充当新闻事实的采集者、调查者与分析者,更要做新闻的选择者。这就要求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在新闻选题、编排中,要能挑选、会挑选,善于识别具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新闻,在采访中还要善于提问,善于挖掘有价值的材料,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灵活的控场能力。既要完成“议程设置”中问题,还要应对突发情况,具有敏捷的应变能力和强烈的组织能力。遇到不利于传播正确导向的受灾群众,要不急不躁,善于引导,能用幽默俏皮的语言化解某些突发的意想不到的场面,使抗灾减灾报道更加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弘正气。对问题,也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分析力,同时能把新闻事实流畅地以个性化的语言传播给受众。

四、主持人应具备比较丰富的学养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电视节目主持人只有掌握了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学养,才能具备驾驭节目的信心与能力。节目主持人在各种不同现场如能口若悬河,驾轻就熟,在采访时能言谈得体、谈笑自如,在串联节目时能因情用语,庄谐适宜,在编导时能沉着冷静,指挥若定,编辑符合新老媒体的定位,这就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广博的知识与非凡的智慧。因此,一个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就是一名“小杂家”。既要有突发事件和突发灾害采访的经验,又要有急骤性的发散思维能力,以保证节目的自然流畅,防止冷场或空播。今年派往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报道马航搜寻情况的主持人联线报道,无不体现这样的素养。

五、主持人应富有出众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创造出较好的“语境”

在突发事件和突发灾害的采访中,主持人要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感情,遣词造句注意准确、鲜明、简练,出语讲情,言之有理;要口齿清晰,提问得体;表情庄重,语音和谐。还要能够针对不同对象、内容、场合,采取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恰到好处的细说简论,使节目自然流畅,增强感染力和影响力。

主持人要想准确把握并善于创造较好的“语境”,是与其本身职业素质修养密不可分的。这些自身素质修养包含要有一定的设想能力;要有一定的摹拟能力;要有一定的交流能力和一定的沟通能力。要创造较好的“语境”,除了考虑语言环境外,还要考虑语言交谈的内容,双方的处境、心态、心情等,因此主持人必须具备沟通双方思想感情的能力。特别是在微信、微视沟通和移动电视、户外LED大屏上播放的稿件,要适应年轻人和知识阶层的需求,以短取胜,以情揽众,着力提升主流舆论的引导力和传播力。同时,还要瞄准呼之欲出的5G技术、可折叠电子纸技术等新的传播业态,提前学习“充电”,增长技能,使我们电视媒体的节目主持人真正成为一体化发展的竞争强手和核心竞争力骨干。

六、主持人应丰富人生阅历,学会换位思考和人性关怀

主持人在大学校园和电视台学习成长,对突发公共灾害一般都体会不深,处置经验不足。现在要求主持人到灾害发生的第一现场,亲身经历、感受、体验灾区的各种复杂情况,还要根据融合后各类新媒体用稿要求不同,实现一种声音,差异化传播。因此,必须要求主持人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学会换位思考和人性关怀,以心换心,以情换情,获取第一时间信息。主持人在灾区新闻采访和访谈活动中,需要通过“提问”、“倾听”和“评论”,将新闻事实和视点如实全面地传达给受众。“提问”的准确把控和“倾听”的巧妙使用与主持人的人生阅历息息相关。这就要求主持人多作不同节目的主持尝试,多与社会接触,多到灾区去听取各种“好声音”、“坏声音”。在采访中,厘清被采访人的身份、年龄、学历和专门特长,换位思考地听取他们的各种见解和诉求,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实现有情感、有话语空间、有温度的交流。

七、主持人应具有健康的体魄与优良的心理素质,具有特别能战斗的能力

野外电视节目主持是繁重艰苦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要求主持人具备健康的体魄、优良的心理素质。今年夏初贵州、广东的大面积洪灾,央视记者和出镜主持人不怕高温炙烤,不惧洪峰激流,长时间奔波采访,没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行的。报道这样的节目要求主持人必须具有相当好的心理素质,既不能渲染血腥,也不能悲悲泣泣。主持人应该把自己的心理与节目融入同一时间和空间,努力使自己与节目所要求的氛围、情绪达到高度一致,才能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主平台和主力军。

突发自然灾害无定律,随时可能发生。但电视出镜记者和主持人的职业素质要求却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地方电视台电视节目出镜记者和主持人只有认真学习、实践新媒体知识和技能、技巧,不断加强职业素养训练,不断在实践中锤炼、提升自己,才能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和特大自然灾害的挑战,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主持人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