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4-08-15蒋丽华

关键词:心理健康培训教育

蒋丽华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024000

2012 年12 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以进一步科学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发展和全面普及。该《纲要》指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科学化、专业化的稳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并在第14 条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分期分批对区域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轮训,切实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要在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等各类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内容,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可见,培养和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胜任力,促进其专业成长,以满足中小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已成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在了解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现状的基础上,尝试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培训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由于大多数是“半路出家”“先天不足”,其理论基础不扎实、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实践能力,是广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接受培训的迫切需求。但是,从培训效果看,这一需求并未得到很好的满足。这成为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质量的主要问题,这种现状的形成,有复杂的原因。

(一)培训理念和方式问题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难以完全摆脱习惯的传统培训方式,即授受式的教学方式;学科化倾向较为严重;重理论轻实践;教师的主体性被忽视[1]。一方面培训教师尽心尽力地教授,而另一方面,培训学员又难以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不能在头脑中建构出所需的知识或观念来。培训学员内在的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激发,也未产生接受培训的内在动力。这使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主体地位难以确立,其主体性更难发挥。表面看,是培训内容与学员需求之间差距较大,实际是培训理念和方式问题。主体教育研究表明:“只有主体有了需要,并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主动去选择、认识、改造、欣赏客体”[2],特定的客体才能有进入主体活动领域的可能和机会。可见,只有提供主体赖以生成和构建的活动形式,才能最终确立受培训者的主体性地位。因此,在培训中,授受式培训方式难以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承担起实施主体性教育的重任。

(二)培训需求调研问题

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什么培训,以及如何培训缺少调研,成为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实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培训需求调研,是在培训前对培训所做的需求评估。它既是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课程和确保实施培训方案得以确定的前提,也是最终评估培训效果的基础[3]。具体讲,就是“在规划与设计培训方案之前,由有关人员采取各种方法和技术,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进行系统地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4]。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情况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培训,那么,“切实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5]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至2013 年11 月),主题栏输入“培训需求”并“心理”,搜到69 条,剔除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无关条目后,仅剩3 条。可见,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需求的研究少而薄弱。

(三)培训缺少系统性和个性化设计问题

培训具有系统性和个性化设计,是促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结构的有效前提。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胜任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由于前期培训调研工作的缺失,使得培训内容的选取和设计工作不到位。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什么,如何培训,缺少调研。特别是作为岗位培训工作的性质理解不到位。延续岗前培训方式,使得岗位培训着重于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实践工作能力的提高目标难以体现。致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轮训在时间的纵向发展上,缺少科学而合理的系统性设计;在横向上,表现为“一刀切”,不能按需施教,即需要什么就教什么,缺少个性化设计,其直接后果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觉得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工作实际需要相差较远。

(四)培训师资问题

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效果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培训教师。目前,在基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当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人员、心理健康教研员等是主要师资力量,特别是前者。毋庸置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人员具有深厚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具有较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以及较高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水平。这是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的优势条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独生子女的中小学生,其心理发展变化,无不打上时代发展的烙印,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者,由于缺乏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现状的把握,缺少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对基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因此,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难以做到“按需培训”,做到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不能胜任或使用案例教学,难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中遇到的案例,难以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所反映的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所依据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等方面进行透彻的阐述。

(五)培训质量监管问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通常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委托或指派高校或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进行。通常会指定培训科目或培训的内容,对于培训的标准没有具体要求,只要完成指定的培训内容,就视为达到培训标准要求。目前,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标准,教育部至今没有出台具体细则。对于接受培训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培训结束,也少有学习效果评价,即使有也是象征性的。可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培训的监督激励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二、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积极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要注意选拔具有较高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素养,及丰富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经验的高校研究者或心理健康教研员;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制定和实施一定的鼓励政策,使高校研究人员投身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特别是鼓励高校研究人员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合作,结合中小学校自身的特点,进行校本研究。一方面,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人员的共同研究中,不断学习和成长;另一方面,使高校研究人员,了解和熟悉中小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把握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规律,真正成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专家;同时,也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双料专家”,使他们在培训中,既发挥所具有的理论专长,又能够充分发挥实践优势,做到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切实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二)充分发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计划、监督和激励机制

一方面,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计划功能,充分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需求分析工作。针对拟培训对象,结合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拟进行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目标,并结合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经验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培训内容和实施方案,以及针对培训教师的培训效果评价细则;并且建立长效监督和激励机制,切实把培训效果和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结合起来,以产生连锁反应效应,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效果。所谓连锁反应效应是指:中小学校长要对教育局负责;接受培训的教师通过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校长负责;而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则由教育局选定的培训师资和确定的内容等来负责。从而形成富有活力的计划、监督和激励机制。

(三)加强网络培训平台的开发和建设工作

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和普及,以其方便、快捷、信息量大、没有地域差异而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学习的有力工具。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网络平台的开发和建设,可以打破城乡地域差异,实现最佳资源的网络共享。即使是最偏僻的乡村,只要有网络,就可以足不出户接受来自国内各发达地区的先进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技能培训,从时间和空间上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逐步缩减各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差距。

[1] 毛淑芳,李伟健.“参与-体验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

[2] 和学新.主体性教育视野中的主体性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9).

[3] 赵德成,梁永正.培训需求分析:内涵、模式与推进[J].教师教育研究,2010(6).

[4] 赵德成,梁永正,朱玉玲.教师培训需求分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教育科学,2010(5).

[5]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的通知.http://www.gov.cn/zwgk/2012-12/18/content_229 2504.htm.2012,12,18.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培训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