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持党的作风纯洁性建设的有效机制研究

2014-08-15孙海涛

关键词:平民化党风问责

孙海涛,赵 群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110001

党风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发展史上的一个永恒主题,可以说,一个政党的执政时间越长,其所面临的执政考验与危险等问题也就愈加突出。关于长期执政环境下党的作风存在的诸多问题,考察其根源,除了党员干部队伍的自身因素外,则更有机制方面的深层原因。因此,加强党建工作,保持党风纯洁,规避执政风险,在当前改革攻坚阶段,其战略意义愈发凸显,而解决问题的出路,则在于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尤其是保持党的作风纯洁性的机制改革。

一、构建科学化的权力运行机制

中国共产党执政60 余年,党风问题讲了60 多年,虽然一直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但党内依然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等不正之风。探究其原因,并非党对党风建设问题的认识或教育不够,主要还是在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没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因为,“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

过去,我们习惯于中西方社会政治制度优劣的比较,而忽略了制度安排下的机制设计问题。实际上,无论怎样的社会制度与政治体制,都需要在科学合理的机制的支持下,才能实现预期的价值理念。即使西方“三权分立”政体,以权力制衡为首要原则,为了防止权力滥用导致腐败,仍然要辅之以“自动纠错机制”和“全国性协调机制”。从我国的政治体制以及权力运行机制的制度设计层面来看,即使改革开放已30 多年,依然存在着权力过于集中、权力监督不完善、权力附带福利过多等种种弊端。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不足,往往造成权力运行中的监管乏力、缺位,甚至出现利益驱动下的权力寻租行为,这样,就极大地败坏了党风、民风与社会风气。

邓小平在1986 年与外国政党领导人的谈话中指出:中国的政治体制来自于苏联模式,“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即使在苏联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它能够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吗?”因此,“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滞后的,这种滞后性在市场经济改革的20 多年间,其所带来的问题被无限放大,已经危及到了执政党的生死存亡。所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发展阶段,为了保持党的作风纯洁、提升党的执政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而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在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积极构建科学化的权力运行机制。

二、实行多元化的权力监督机制

由于权力本身是一种占据支配地位的稀缺社会资源,因此,权力缺乏监督、监管,必然导致手中掌握公权者为谋一己之私利而滥用权力,正所谓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目前,部分领导干部的贪腐行为不仅成为社会民众关注的焦点与热点,而且也成为加强党风建设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保持党的作风纯洁性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既要有科学合理的权力运行机制的制度设计安排,更需要包括多元化的监督主体与社会力量的通力合作,只有实行多元化的权力监督方式,才能取得显著成效。多元化的社会力量作为权力监督主体,实质是一种行政体制外的监督,主要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络、公众力量以及利益集团等对权力的行使过程施加影响来实现。从法律上看,社会力量监督公共权力,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权在民”原则;就保持党风纯洁角度而言,则拓宽了权力监督渠道,加强了制约权力的外部监管。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监督制约权力方面,应该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权力主体地位。延安局部执政时期,毛泽东与民主人士黄炎培在窑洞内畅谈如何破解“历史周期率”难题,毛泽东曾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让人民监督政府”的承诺,使延安成为未来中国的希望。60 多年来,党一直践行自己的诺言。尽管目前党风建设依旧问题重重,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已经越来越强烈,利益表达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尤其当今世界,互联网络的普及和推广,使得“让人民监督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越来越走向现实。

虽然,多元化的社会力量监督权力运行具有过于分散、组织性低等弱点,并且潜藏着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因素,但网络的虚拟化、思想利益表达的自由化,将会极大地扩展新闻舆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范围,以及监督的力度和深度,而且监督对公共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形成的威慑力,是难以估量的。因此,在经济发达与科技进步的网络化时代,实行多元化的权力监督机制,将成为保持党风纯洁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三、不断推进法治化的行政问责机制

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渎职、失职行为进行问责,并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既是保持党的作风纯洁性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民主政治步入文明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问责制经历了从权力问责到制度问责的初步探索与实践,但为了保证行政问责的公正性与有效性,使行政问责真正起到净化、纯洁党风的作用,就必须实行行政问责的法治化。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形成,与2003 年“非典”事件直接相关。在此之前,一般是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才对相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而“非典”事件之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出台,行政问责也开始由权力问责转向制度问责。

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仍处于探索阶段,从制度问责转向法治问责,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从问责法理依据看,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而专门的行政问责成文法却未能相应制定;从问责主体看,基本是同体问责,缺乏人大、政协和民众的异体问责;从问责范围看,过多局限在因渎职、失职所造成的安全事故领域,对于政府官员的行政不作为,却没有实行针对性的问责举措。虽然,推进行政问责走向法治化将面临很多难题,但为了依法从严治党,从制度上反腐整风,保持党风纯洁,进而打造责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就必须加快推进行政问责的法治化进程。

四、坚持常态化的反腐严打机制

从严治党、严惩腐败,是党历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党执政以来,在打击贪腐、端正党风问题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一直高度重视,并且有清醒的认识。邓小平指出:“开放、搞活政策延续多久,端正党风的工作就得干多久,纠正不正之风、打击犯罪活动就得干多久,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贯穿在整个改革过程之中”。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后,江泽民更是强调:“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可见,党风建设问题与反腐败斗争一样,都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的作风纯洁,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在当前已成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这就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必须坚持常态化的反腐严打机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反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这里的“长期抓”,不能仅限于一届政府,而应成为几代共产党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只有对贪腐行为长期保持高压态势,不断纯洁党的干部队伍,才能真正做到保持党的作风纯洁。

五、形成制度化的理论学习机制

注重思想教育,加强理论学习,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大显著特点,同时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革命战争年代,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行动指南,夺取了全国政权;和平建设时期,为了巩固政权,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风纯洁,更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制度化的理论学习。

当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工作作风和贪污腐化等堕落行为,从思想根源上来说,主要是信仰的缺失与价值观的坍塌。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作为唯一政治信仰,这是一名领导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但领导者政治素质的养成,必须以长时期、制度化的理论学习为基本前提。因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还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创新性理论成果,对于学习者而言,都需要有一个知识内化为素质的必然过程。如果知识不能内化为人的素质,亦即无法做到知与行的统一,那么所谓的学习就是失效的。

所以,坚持制度化的理论学习机制,全面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与理论素养,对于保持党的作风纯洁性建设,进一步巩固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地位,将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而党如果放松理论学习,只抓经济工作,就不仅会有庸俗变质的危险,而且也会涉及到未来的政权是否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六、积极倡导平民化的党建工作机制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性质与宗旨决定它既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也不会享有任何特权。具体到党员领导干部,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仅仅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公仆”,为人民办事的“勤务员”。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正因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角色定位,才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最终依靠人民夺取了全国政权。而目前,在党群关系上,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公仆”与“主人”的角色错位,因而,也造成了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与贪污腐败等堕落行为的大量滋生。

在当前新形势下,开展党建工作不仅要坚持科学化,而且更要讲平民化。平民化的党建工作机制,可以回归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能够使共产党人走到人民中间聆听民众疾苦,从而更好地诠释党的性质与宗旨。平民化的党建工作作风,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搞特殊化,不能享有特权,应具有“甘为民仆耻为官”的平民化意识。官员的平民化工作作风,早在延安局部执政时期,党便开始亲身践行。从世界看,在北欧国家,官员的“平民化”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特色。北欧国家官员没有任何特权,衣、食、住、行等方面,与普通民众无异,因而形成官员的“为民”、“务实”风气。

总之,创新机制是保持党的作风纯洁性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只有实行制度构建的科学化、权力监督的多元化、惩治腐败的法治化与常态化,以及党风建设的制度化与平民化,才能真正做到保持党的作风纯洁。而党的作风纯洁,不仅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前提,同时也必将带动政风与民风,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与社会公信力,这就能为下一步改革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1] 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

[2]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黄炎培.八十年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2.

[5]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平民化党风问责
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遵循——《搞好党风的几个问题》
让事故问责生威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滥问责”的6幅画像
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洁宣教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以乐山市中区为例
对“数字脱贫”要问责
“七一”高歌新党风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
关于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分析
电视新闻平民化不等于娱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