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2014-08-15刘伟彦
刘伟彦, 刘 斌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信息工程系,江苏 南京 210017)
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愈来愈受到教育界重视,对其理论及实践的探索也日益成为热点。本文在分析产学研合作教育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教育实践,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进行探讨。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及发展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产”主要指产业界及各类产业中依托技术创新的现代企业,包括产品、产品开发、产品营销以及产业发展等;“学”泛指学术界,专指高等院校中有可能占领市场,形成产业的知识、技术、人才和成果;“研”即科研界,主要指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包括应用型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和科技人员;“合作”指相互联合、协作,使产、学、研融合为一体;“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和落脚点。[1]
产学研合作教育有三层含义,一是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生产紧密结合,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二是学校的教学、课程建设与企业研发相结合,教学内容关注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应用,提高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三是学校的科研与企业的生产相结合,学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加快应用技术推广,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
产学研合作教育历史悠久。早在1906年美国工程师赫尔曼·施奈德第一次提出“工学交替”的合作教育模式,即辛辛那提模式起,美国就开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如合作教育、社区学院、STV、STC等,这些各具特色的合作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美国开展合作教育的高校已有1000多所,约占全美高校的1/3,合作教育所涉及到的专业基本涵盖了每一个学科领域,是世界上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2]。
英国也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较早的国家之一[3]。英国的合作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是全国性的教学公司。教学公司通过项目制培养的人才得到了英国高教界和产业界较高的评价。英国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不断改革与完善,不再将职业教育作为学业失败与经济水平低下学生的教育种类,而是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重,并将职业教育的普及程度作为评价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新标准。这很值得我们国家借鉴。
日本也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日本政府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与地区、产业界的联合,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围绕“科技立国”的战略,沿着“校企合作”的道路,推动和加快校企合作,大专院校通过科研创新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4-5]。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政府重视,政府、企业投入都很大,政府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二是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灵活。日本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包括共同研究、分担型研究、委托研究、捐助研究等。共同研究指高校教师与企业研究人员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分担型研究是指经费、人员共享,研究在学校和企业并行实施;委托研究是学校接受企业的委托进行科研合作,研究经费由委托方企业负担;捐助研究是民间企业或个人向高等学校捐赠,学校在接受企业捐赠的基础上开展的研究。这对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开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我国政府也很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教育界根据“Cooperative Education”意译得到“产学合作教育”的概念,从此开始了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和研究。1990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召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市高等教育研究所等17家单位在北京举行了全国第一次合作教育研讨会。1991年3月在上海成立了产学合作教育协会,并创办了《产学合作教育通讯》会刊,将“产学合作教育”扩展为“产学研合作教育”。
中国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6],但对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的明确定位则源于教育部2002年在湖南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2003年教育部在湖北武汉召开了第二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积极探索进行深层次产学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大力推进双证书制度,集成各方优势推动教学基本建设,将产学研思想落到实处”的教育理念。2004年教育部在江苏无锡召开了第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明确了产学研相结合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此后教育部门亦推出一系列做强高职的举措,如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项目,使得产学研合作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界的共识,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生产、研发主体,以高校为教学、研发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我国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时间较短[7],虽然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这些专著或论文多数只停留在政策层面或经验层面,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深度研究还不够,尤其是关于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研究更是缺乏,亟待进行实践创新与理论的深入研究。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对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将以此为例,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深入分析。
(一)订单培养
订单培养是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8],是以校企融合为基础,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合作形式。即企业根据自己对人才的需求,与高职院校签订培养协议,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在师资、技术、设备、科研、培训等方面全面合作,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共同培养人才,由企业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在合作企业就业。订单培养模式通过企业的积极参与,更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种培养模式一方面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的三方“共赢”,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二)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9]。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高校和产业界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文件鼓励企业在高校建立研究机构,或与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据统计,首批立项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以上的学生达到80%以上。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非常重视学生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积极与学生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情况,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履行岗位职责,锻炼职业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学生不仅锻炼了技能,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在实习期间发现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投入到后面的学习当中。
(三)聘请企业工程师任实践课程指导教师
聘请企业工程师兼任高职院校实践指导教师可以实现跨学科、跨单位的人才培养,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
企业工程师现场指导教学,把传统的理论从教室搬到现场,把课堂讲解、演示变成实践操作[10],让学生能深入“现场”,身临其境地感知所学专业知识。这样,不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而且其实践应用能力普遍增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与多家太阳能企业、LED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专业方向课程都聘请了企业资深工程师担任兼职教授,组成了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工程师与专业教师一起“现场”教学、指导,将企业的研发设计案例融于教学,这种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在共同教学过程中,也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一般以学校为主体,以合作企业为依托,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教学实践为主要内容。实训基地可以建在企业的生产车间、组装车间以及检测、测试车间,也可建在高职院校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辅助。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应用电子专业先后与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镇江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台湾统宝光电有限公司、扬州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对企业真实工作岗位和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与LED龙头企业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深度校企合作为例,学校在洛普公司建立了“LED系统装接与维护”课程实训基地,学生在这里直接接触LED系统装接的LED显示屏、框架等实物,了解LED系统装接的操作流程,掌握LED系统维护的基本技能,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深化并延伸课堂学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很好地解决了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缺少专业实训基地的困难。同时,学生在深入洛普公司工程部、生产部一线学习的过程中,对洛普公司的业务也有了深入的了解,感受到公司的企业文化,并与公司建立了友好关系,为毕业后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的应用电子专业毕业生已有近二十人毕业后进入洛普公司工作,部分学生已经成为设计工程师。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训基地能切身体验到将知识运用到实践的快乐,从而更能激发起学习热情,有效提升实践技能,同时,其人际交往能力也大为提高。
(五)校企共同研发
校企共同研发是校企深度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结果,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共赢。在校企共同研发的过程中,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并使用先进技术,从而大大缩短了产品化周期;而高职院校也可以获得一定的科研经费、研究项目,实现某一领域的科研攻关,其科研成果更能符合市场需求,也更能有效地为专业课程建设服务。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的横向课题,分出子课题让学生参与,学生在参与研发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目前校企共同研发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建立联合实验室、建立产学研研究中心等,共同研发的内容包括课题研发、技术攻关、课程共建等。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与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产学研合作教育,2010年成立了产学研合作中心,由企业资深研发工程师与学院教师组成研发团队,共同攻克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鉴于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为洛普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洛普公司对校企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工作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积极配合学校完成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并将部分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放在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的省级实训基地完成,真正实现了学校企业共同发展。
课程建设是校企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内容[11]。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应用电子专业先后与深圳市亿道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江苏省省级精品课程“电子产品制图制板”;与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校级精品课程“LED显示控制系统”;与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电电气(南京)太阳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校级精品课程“太阳能光伏应用技术”。
基于产学研研究中心,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与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已经申请并完成了“异步全彩LED显示屏控制系统设计”、“色度矫正算法研究”、“LED显示屏电磁兼容设计”、“LED显示控制系统课程开发”等课题。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在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也提高了师资队伍的研发能力。
结语
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12]。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达97%以上。据麦可思公司发布的2010届各专业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情况,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毕业生平均月收入(2326元)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2056元),其中信息工程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平均月收入更高达2353元,该专业许多毕业生在毕业仅几年的时间里,就从企业一线员工成长为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学院通过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教育,有效促进了学校科技成果向企业的转移,为江苏及长江三角洲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1]崔海波,孙国栋,刘丽巧,等.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 [J].成人教育,2012(5):71-72.
[2]赵京波,张屹山.美国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及启示 [J].经济纵横,2011(12):118-121.
[3]程如烟,黄军英.英国产学研合作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J].科技管理研究,2007(9):40-42.
[4]时临云,张宏武.日本产学研合作的体制、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改革与战略,2010(11):175-179.
[5]张玉琴.日本产学研合作新体系评述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4):54-58.
[6]刘新同.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及其对高校职能的影响 [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66-68.
[7]苏志刚,郑卫东,贺剑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机制策略创新研究: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园融合”育人模式探索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147-151.
[8]邓志辉,卢庆林.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4):89-91.
[9]王娟,齐绍琼.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发展趋势探析 [J].职业技术教育,2012(23):64-66.
[10]巩志娟,李站稳,许慧英,等.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产学研合作模式探析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8):91-93.
[11]刘伟彦,刘斌.基于工作过程的LED显示控制系统课程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2(8):19-21.
[12]段峻,黎炜.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J].教育与职业,2011(30):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