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3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历史回顾
2014-08-15王清华
王清华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81)
1982年,邓小平强调:“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1]他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2]邓小平的这个观点,被认为是后来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革措施的号角,从此掀开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近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的理念,这充分表明全党全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符合现代职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意志和决心。
面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这样一个颇具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时刻,反思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很有必要。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其他事物一样,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发展中的迷茫,都有其历史原因和发展的必然性。只有直面过去,展望未来,才有可能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有正确的认识,既避免由于过度热情带来新的冲动,又可杜绝因为对过去历史的模糊认识,致使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产生新的迷茫。本文是建立在笔者30年职业教育经历的基础之上,观点和表述难免存在局限性。就个人的认识水平,权且将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加以研究。
一、政府倡导,行业、企业主办阶段
这一时期,行业、企业办学引领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农教育委员会引领着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职工教育的发展潮流。各省市的经济委员会、农村建设工作委员会、建设委员会、纺织局、机械局、化工局、轻工业局、重工业局、交通运输局等行业和大中型企业一直延续20世纪60年代的做法,通过技工学校、职业中专、职工大学等教育机构开展技能技术教育。
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规定职工教育经费在企业成本构成中的比例,工业、农业和公益事业委、局在行使正常职能的同时,增加了对企业职工教育的领导、监督职能。由企业负担办学成本,学校建在企业,它的任务有两项:一是担负起在岗职工的再教育责任;二是承担新工人岗前培训任务。在岗职工的培训也有两项任务:一是文化教育。大中型企业一般承担高中阶段教育,个别特大型企业还要担负高等教育的任务。二是以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为主要内容的,面对在编或在职职工的能力提高教育。这类教育主要面对的是年轻的生产骨干、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由于是企业和行业办学,自身优质的教师资源、实训环境,适合学生需要的教材,灵活的学制,严格的评价制度,使上述系列教育任务得以出色完成,从而有力地保证了企业职工素质教育和技术技能教育的落实。
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准确反映了教学内容。一些学者苦苦思索的课程问题、教材问题、师资问题、教学环境建设问题以及办学体制机制等问题,在这个阶段似乎是自然而然地产生,又自然而然地解决。所谓办学体系建设,是通过每一个人、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体现出来的。
(一)招生、就业制度
对于由行业、企业主办的职工学校而言,招生制度改革,首先实行的是办学体制机制改革。
1.行业、企业两级办学
大中型企业中,凡是具备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的,在原教育处、教育科的机构模式下,均完成了独立建校的任务,形成了行业、企业两级办学的新模式。譬如:交通局有交通学校、纺织局有纺织技工学校、机械局有机械技工学校、重工业局有冶金工业学校,等等。此外,在公益事业单位,各委、局也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如金融学校、粮食学校、税务学校、卫生学校、商业学校、农业学校,等等。这些行业办学的任务一是解决一些中小企业、分散的公益事业单位和其他一些没有能力组织职工教育的企事业单位的教育问题;二是通过委、局的职能作用对下属企业的教育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和业务指导。
2.变招工为招生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工厂招工是由招工计划编制部门严格控制的。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企业将招工指标不再交给劳资部门一家,而是由企业教育部门与劳资部门共同承担。招收新工人变为招收学生,教育主管部门依据招工计划分工种、按岗位进行培训,长则一年,短则半年、三个月,完全依岗位难易程度而定,形式灵活,课程编排自如。
(二)考试制度
考试制度改革是随着学生学习制度的变化而自然形成的,没有为改革而改革的刻意痕迹。学生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如电工原理、金相学、金属工艺学、机加工原理等理论课程是以卷面考试来进行评价的,约占40%;工种操作和技能是通过“平时成绩+岗位实操成绩”来评价的,约占60%。其中,实操成绩要在毕业一个月后通过顶岗试工才最终完成。考核小组由“教育机构+车间(工段)技术部门+工人师傅”组成。
(三)教材建设
企业办教育最明显的优势体现在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上。在教材建设方面更是简单易行:
1.编发及时
多则月余,少则几周,甚至是在招生计划下达的同时,教材编写计划也就下达了。新生入学时,新的教材就能及时送到学生手里。
2.内容简约
教材多以复合内容为主。如车工:学生在半年到一年之内既要掌握机械原理,又要掌握电工原理;既要学会使用刀具,又要了解来自于锻造、铸造等上道工序不同零件的材质;既要学会看机加工图纸,又要将操作严格控制在规程范围之内……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具备足够的对知识融会贯通、对教材删繁就简的本领,教材建设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往往一部不足百页的教材既有“公差配合”,又有“金相学”;既有“电工原理”,又有“机械原理”。教材建设的唯一标准就是好用,够用。
(四)课程研究
这类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小的,大家似乎没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制订“计划”和“大纲”。一份“课程路线图”,便将课程、课时、实训、评价等具体内容标示得一清二楚。现在回想起来,其中的课程与课程之间,单元课程章、节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过程,实际就是现在所谓的课程链路建设。
(五)师资队伍建设
总工程师办公室、技术部、车间技术科是企业职工教育兼职教师巨大的人才库。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不允许上讲台的,即使是专职教师也必须胜任一门通识课程和至少一到两门专业课程。教语文的,放下语文课本就要讲“金属工艺学”或者“机械制图”。专职教师实行聘任制,达不到一专多能者,不能应聘。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文革”后期各大中型企业兴办的“七二一”大学,学员的选拔全部来自企业自身,并要求是具有两年以上一线工作经验的优秀工人。在那个人才奇缺的时期,企业自己培养的“七二一”大学毕业生成为了难得的人才,成为了教师库的主要力量。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以后,尤其是1987年全国进行专业人员首次职称评定以后,这批人才因为年龄、学历等问题逐步被湮没,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政府主办,制度创新、结构优化阶段
这一阶段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经济建设的强劲驱动是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职业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通过法制化保证职业教育的发展。
由于经济建设对人才的渴求和人们压抑已久的创造性与工作热情得到激发,接受职业教育成为人们满足教育需求和参与经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加上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实施,为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才需求基础。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要求:一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二是要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三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四是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五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保证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这个《决定》,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均提出了改革要求和改革方向。关于职业教育的改革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二是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三是调整教育结构,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四是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接下来,国务院于1991年、1993年相继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实施意见》,把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并详细规定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招生比例。
1996年5月,全国人大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这部法律的诞生,使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迈出了历史性步伐,标志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此有了法律保障。
这个时期,一方面,以政府为主办单位、中等职业教育为主要力量的职业教育异军突起,这种以学制形式出现的职业教育,打破了以行业、企业主办职业教育的格局。另一方面,面对我国“经济体制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实行,企业一方面要应对常年技术、设备、工艺、产品落后的欠账,另一方面要面对经济体制改革给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带来的竞争压力,管理费用、原材料价格飙升,扛在企业肩上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一系列巨大包袱越来越沉重。教育作为其中投入最大的包袱纷纷被企业首先甩了出来。
但是,这种企业主办与政府主办的形式交替并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以政府主办的学制形式的职业教育还不懂得企业,在企业甩掉自办教育的同时,政府主办的职业学校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学校,也还没有能力替代企业的责任来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过于死板的学制教育和其他体制机制问题致使我国制造业工人素质开始大幅度下滑。
遗憾的是,面对这样的局面,大家仍然没有能够找到真正的原因。代替企业知识分子领导职业教育的学院知识分子纷纷向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求助,“双元制”、“等级证书制”、“现代学徒制”等一些职业教育理念纷至沓来。甚至许多国内学校纷纷效仿,制造出了不少“模式”。一些聪明的学者对此及时加以总结概括,诸如“订单式培养”、“教学做一体化”、“产学研”、“校企合作”,等等。诚然,汲取国外先进理念,全国确有不少成功的例子。但是,这个时期涌进来的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我国现实的职业教育,以及企业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到底有多大距离,似乎还少有人真正搞得清楚。
三、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城市职业教育还没有交出一个满意的答卷的时候,农村职业教育则以更加蓬勃的态势迅速发展起来。河北省“一县一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模式走在全国前列,这个经验很快得到推广。据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中职教育研究中心2009年的统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在这一年已经发展到了13 193所[3]。并且,在中职教育飞速发展之后的十年时间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截止到2008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达到1169所,占据了全国高等院校的半壁江山[4]。2013年,全国高职院校总数已达到1266所[5]。
《2012中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披露:“2011年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329万人,在校生总数达960万。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88.1%的2011届高职毕业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并且连续三届稳定在这一比例。按照此比例推算,近三年高等职业教育为全国近850万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实现了教育代际向上流动,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着重要的意义。”[6]
从这份报告的字里行间我们隐约地看到:全国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动力似乎是多元的,其中,满足“国民教育期望值”和实现“公平教育”又是诸多动力中的“主动力”。这个时期,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成了职业教育提高水平的主旋律,在“满足国民教育期望值和实现公平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大量的职教研究成果集中于对国外经验的消化吸收,或是对职业教育自身的一己之见上,没有在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现问题。政府主办的职业学校的校长,面对有限的教育费附加、生均经费等少得可怜的公用经费,没有财力,更没有勇气来创办与普通教育截然不同的职业教育模式,从而无法真正实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当地千千万万个家庭就业服务这个职业教育的中心目标。
分析“88.1%”和“850万”这两个数字不难发现,它其实掩盖了我国职业教育许多实质性问题:
(一)职业教育忽视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结构升级
专业设置是职业院校发展和成长的起点。专业定位和适应性,是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原则和依据。正因为如此,专业设置是当今职业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基本生命线。最近笔者在对某市的三所市属高职院校进行调研时发现:尽管三所院校所处的位置、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各有不同,但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编排、教学方法等主要方面均存在“同质化”倾向。如三所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会计、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在三所院校124个专业中,专业名称和专业结构完全相同的达到40.3%;专业名称不同,但专业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为50%。究其原因:一是不顾社会需求,盲目跟风。不管社会需求如何,把专业建设数量也规划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有条件的自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譬如:某学院的“材料类精密铸造方向”等工程类专业,代表着该学院工程职业教育的特点,它既是地方经济需要的,又是其余几所高职院校没有能力设置的,应该说极具地方特色。但是,该学院却将精力集中在社会热门专业“会计电算化”上面,结果导致“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精密铸造方向)”等专业一再萎靡——2013年度该类专业招生仅仅完成了招生计划的不足四分之一。二是专业设置上盲目地追求“大”而“全”。某学院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将专业设置数量由原来的十几个发展到50余个。据初步测算,通过专业设置论证,这所高职院校大约以每年1.4个专业的速度扩大专业规模!这其中大部分专业属于重复设置。许多学院尽管已达万人以上的规模,但均没有办出自己的特色。
2001年笔者曾对已就业的某专业高职毕业生做过一个调查:该专业课堂讲的四种专业设备,在企业实际生产中竟有三种已经被淘汰,尚在使用的仅有一种!由于学院有着一整套“规范”的教学程序和规章,而层层的专家委员会、教材审定委员会大多是由仅有校园经历的成员构成,想要随机调整教材及教学计划几无可能。20年前轻而易举的事儿,20年后,反倒变成了不可能。
(二)职业教育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结构性需求
经过多年来的大力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已颇具规模,但是在专业特色、人才规格等方面,却存在结构性短缺。
就产业内部结构分析,一方面,产、供、管、销、财五大类别中,产业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精、尖技术装备和工艺技术人才最为短缺。一些发达地区对于高级技工的需求越来越旺。但是,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却显示,全国人才市场总体形势供大于求,求职人数是招聘职位总数的几倍,其中大中城市人才供求比例超过全国平均值数倍之多[7]。这种人才结构性短缺,使不少大型企业又开始重新走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企业自我培养人才的老路……与此同时,中新网2013年8月19日有消息报道:2012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为2053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4.45倍,年均增长28.3%;其中,中央财政投入258.3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约13倍,年均增长54.8%[8]。面对巨大投资,职业教育的发展却是另一番情境: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尤其是县级职教中心分散办学,重复设置专业,不能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整合,致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就业难;政府统筹职业教育的体制没有解决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以及劳动就业不能有效的衔接;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面对部门而不是面对市场办学,等等。
这个时期,职业教育由于忽视自身建设,即使国家加大投入,也仍然无法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结构性需求。
(三)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机制
1.体制机制问题
不同地区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需求结构和吸纳能力不同,一些地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习惯于在计划体制下运行,学校不顾社会需求,不深入了解行业、企业,一味地按照自身专业特长和原有模式培养人才,“按市场需要确定人才层次、数量和结构比例”只是一句空话。尤其在规模扩张的情形下,关于办学的体制机制问题,无论是主办方还是教育主体,都不去静下心来深入思考,这也是后来一些学校招生困难的原因所在。
21世纪初,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在职业院校设立“专家委员会”的设想。职业学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纷纷在系(部)、院建立起了教材建设、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一系列专家委员会,这本来是对现行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一项重大变革,但是在高职院校强大的行政职能作用下,这些各式各样的委员会,在不少地方成了摆设。
2.办学理念问题
专业不按市场需要设置,直接导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职业教育自身盲目追求规模发展,缺乏优质资源,逐渐脱离区域经济发展这个大背景,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被扼杀;二是教育不能有效地带动经济增长,使得产业不去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难以形成内在联系,同样为职业教育的后续发展埋下隐患。
3.布局调整问题
就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城市和乡村共同承载着三大产业的经济总量。一方面,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村地区以单一农业甚至单一种植业为主,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不发达,吸纳新的劳动力和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不强,专业化人才的市场需求冷淡;另一方面,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吸纳了许多专业技术人才,使本来就稀缺的农村人才资源进一步流向城市,城市则成为资源、人才的集聚地。2011年至2013年,笔者对17所县级职教中心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令人诧异。17所农村职业学校虽然身处广大农村,却普遍存在重二、三产业,轻第一产业的不均衡的专业设置倾向: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附加值、农产品商业化服务、农产品营销等急需专业类别形成空白,常年开办的涉农专业不足10%;对于设置第二产业的专业,几乎看不到“高”“精”“尖”技术、设备、工艺的建设和投入;有些学校,上百人的教职工队伍,招上来的学生只有寥寥几人。城市职业教育也是一样,尤其是一些二、三线城市对于新兴产业反应迟缓,如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致使区域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很弱。
“三农”问题,城镇化建设问题,原有耕地与养活日益增长的人口矛盾问题,城市随着GDP增长而日益突出的污染问题,等等,均没有纳入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议事日程。
4.教育结构过于学历化,影响了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当前,专科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成为一个终结性的封闭教育;高职与高专、高职与中职、专科与本科之间的界限定位模糊;以学历为导向,按照学历文凭的高低而非职业技能水平确定人们对学校的认识,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发展。教育费附加、生均经费、奖(助)学金等教育经费的拨付方式,使得“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难以落实。以“学制规模论英雄”的办学理念,制约了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意愿。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培养目标上如果没有本质的区别,发展高职就失去了意义。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缓解升学压力的认识,不能说完全不对,但起码这不是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高职教育办学目标应当明确,不应刻意追求学制学历。只有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针对性,才能把握住各个层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也才能更加自信。
四、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新阶段
进入2013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国职业教育走什么样的路,怎么走,这些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要对象的职业教育理念、经验、模式经过了20余年的借鉴、探索、模仿,似乎总是“水土不服”:德国的“双元制”在它的家乡是那么的熨帖自如,搬到国内就费时费力,生生巴巴;英国的“等级证书制”搞了那么多的实验,它在本土照样行不通。现今,又有人开始关注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现代学徒制”,等等。
看来,借鉴归借鉴,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特点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没有捷径可走。中国的职业教育也要有自己的“碗”,这个碗里,也要盛上中国的“饭”。党的十八大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这里面既包括了有益的借鉴,也包括自我发掘和探索。
(一)职业教育自身建设要满足“促进经济”的需要
1.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是指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的制度安排,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学校之间的关系。现代学校制度应当从两个方面去把握:第一,它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制度安排。现代学校制度将“学生”作为自己的本质规定,更加重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以此作为构建整个学校制度的法则。第二,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协调校内和校外关系的制度安排。现代学校制度把学校视为一个开放的组织,它不仅关注学校内部的运作过程,而且也重视学校与家长、社会的互动过程。
2.以促进经济为目标
所谓目标,是指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具有精确性、现实性、可实现性、可测量性、知名性和被理解性。正如前面提到的德国“双元制”,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并没有错,关键是目标的精确。职业教育以促进经济为目标,就会自然而然地对它的“三分之二的企业实操”、“教材与企业共建”、“直接性经验教育”等核心问题消化吸收;若以学校(院)自身发展为目标,由于它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解决像“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智力特征”、“以职业需求为核心的课程设计”、“以直接性职业经验为重点的课程选择”这类既是关键、又是难点的问题,就会既没有主动性,也无法注重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了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就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来研究自身的内涵建设,包括对区域内领先的行业、大中型骨干企业、朝阳和特色产业的研究。能否以促进经济为目标,仅凭职业教育自身建立起来的评价体系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和企业的认可,才是这个目标的现实性和被理解性。
3.推行校长职业化
人们常说,一个校长决定着一所学校的风格。尽管这句话有失偏颇,但它却从一个侧面映射出职业教育学校要满足“促进经济”的需要,一位校长的角色多么重要。校长如果不懂得行业、企业,就没有办法引导学校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就无法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合理设置和优化调整专业及专业群;就没有勇气对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彻底改革;就不能甄别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基地建设的适配性;就难以正确处理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体系的关系;就会缺乏对教学、管理人员和管理工作实现专业化的认识。
(二)职业教育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里所谓社会发展,一是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二是产业内部的升级换代;三是社会服务;四是个性化需求。
1.彻底扭转高职院校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等低水平重复开发、照抄照搬、简单模仿、形式主义的现象
坚持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课程实施与学生需要相结合的原则,以国家和企业职业标准为依据,瞄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工具工装自主开发特色课程和骨干课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设置100%从企业需要出发,核心课程100%从关键职业能力出发,专业课程100%从关键技术和最新工艺出发。
2.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按照学生升学、就业等个性化需求,打通中等职业教育、普通中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相互沟通的渠道,实现职业教育学生分层次就业的培养模式。
3.将社区教育、社会服务、继续教育纳入职业教育范畴
在这里应当重点强调社区教育、社会服务、继续教育的规范化。一是要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条件和专业技术发展水平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二是从职业岗位(群)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入手,确定多层次的课程教学内容;三是以能力为主线,进行课程重构和教学设计;四是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文化素质课程体系。
(三)职业教育要满足“劳动就业”的需要
劳动就业,不仅仅是一个“就业率”所能表达的,也不仅仅是各个学校建立一个“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处”的问题。各地在教育评估过程中,总不免对一些学校就业率很高,但真正学以致用、对口就业的比例却很低的现象感到茫然。劳务市场实际成了各地职业教育摆脱低就业率的“守护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首先要求就业对口和学以致用,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零距离”、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零距离”、教学课题与生产课题“零距离”,这是建立完整、先进、稳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增加投入,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这是工与学有机结合的具体要求;用先进设备和产品装备学校,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武装教师,用先进文化和管理教育学生,用用人单位标准培养人才,这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硬性标准和基本要求。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建设、运行保障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环境和氛围建设等一系列工程建设的逐步落实,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发展新阶段就会到来!
[1]邓小平.一心一意搞建设:1982-09-18[G]//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
[2]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1985-05-19[G]//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0.
[3]关于全国中职学校名录的说明 [EB/OL].(2012-03-01)[2013-12-01].http://www.zjx.ykedu.net/news_view.asp?newsid=2974.
[4]08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高职院校名单 [EB/OL].(2008-04-09)[2013-12-01].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04/09/content_7947007.htm
[5]2013年高考全国1266所高职院校具有招生资格 [EB/OL].(2013-05-08)[2013-12-01].http://gaokao.eol.cn/gxmd_2920/20130508/t20130508_940412.shtml.
[6]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EB/OL].(2012-10-18)[2013-12-30].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21018085819975&cata_id=N002.
[7]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体现 [EB/OL].(2012-06-21)[2013-12-01].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2-06/21/content_5162729.htm.
[8]何敏.中央财政积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EB/OL].(2013-08-19)[2013-12-01].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3/08-19/51763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