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卡特教练》解析“教体结合”
2014-08-15段伟
段 伟
《卡特教练》是美国著名的体育励志电影之一,萨缪尔杰克逊扮演了颇具争议的高中篮球教练卡特。他带领校篮球队坚持教体结合理念,不断拼搏,将屡败屡战的篮球队训练成为篮球场上的常胜将军。在这部电影里,他使学生相信,是学校的教育指引并带领这些篮球队员选对了人生道路。
电影《卡特教练》的现实背景与剧情简介
1.电影《卡特教练》剧情简介
《卡特教练》根据肯·卡特的真实故事进行改编,篮球教练卡特的名字在1999年的1月4日登上了《纽约时报》。其实不是他率领的里士满高中球队创下的辉煌比赛成绩,而是他的一个决定让他登上了《纽约时报》。卡特决定对训练馆进行暂时关闭,让所有队员离开训练去图书馆复习功课,除非这些学员的学分达到相应的标准,才可以恢复篮球训练。卡特从开始任教起,就同这些学员签订了具体协议,不仅对相应的篮球训练严格要求,同时要求其他课业的学分也要达到相应的标准,否则绝不放水。
2.电影《卡特教练》对“教体结合”的诠释
《卡特教练》的社会意义之一是对“教体结合”教学模式的肯定,这也是对教育中重视德育的肯定。这种训练方式的特点就是让运动员先接受文化教育,然后才是运动训练。“教体结合”教学模式主要是德育并重,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其在体育中倡导、注重培养德技兼备的人才,这与教育注重人格的培养殊路同归。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注重体能的训练,由“体”切入,最终实现“体教结合”的教、训模式。
坚持教体结合的相关分析
1.坚持教体结合的原因
卡特毕业于里士满高中。这所高中的社区环境比较恶劣,学校也没有相对充足的经费,学校的毕业率非常低,学校排名总在最后,高中毕业之后不能考上大学。在这样一所学校毕业的卡特知道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身边的队友却基本不重视学习,有的队员因为犯罪进入了监狱,有的因为各种原因被杀。卡特在上完大学之后,最终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可是,里士满高中在卡特毕业20年以后,依然没有任何改变。所以,卡特希望通过自己坚持的“教体结合”的球队训练以及管理原则,让学校的状况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变。在卡特看来,运动员的身份首先应该是学生,只有先做好学生,才能有资格成为运动员。
2.教体结合的目标
在电影《卡特教练》中,卡特教练总是强调打篮球只是一项运动特长,暗示学生们的具体目标应该是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在教学过程中,卡特强调队员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夺冠,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育人成才。在卡特良好的指导下,球队获得了13场连胜,同时,最终夺得了22届湾丘锦标赛冠军。但是,绝大多数队员都没有遵照合约规定,没有对课程进行必要的学习,从而导致学业成绩达不到相应的标准。所以,卡特教练决定将训练馆关闭,让学生走向图书馆进行课程学习。同时,卡特教练将禁赛的真正原因解释给学生,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真正含义:在高中阶段要努力读书,通过系统的文化学习进入大学,因为体育只是人生的一段课程,而学习文化是一生的课程。具备了这样的认识,学生们才能战胜自己,战胜社会,最终赢得自己的未来。卡特教练通过自己的教导,试图让学生明白,球场上的胜利只是暂时的,只是一场彩排,人生有更多的“比赛”。当时,卡特只是里士满学校的一名篮球队教练,这所学校当时的毕业率比较低,只有一半左右,并且只有6%的学生能够进入大学。所以,卡特教练不再局限于他的体育训练,而是积极努力让体育回归教育,将体育作为教育方式达到育人的效果,这也是“教体结合”的基本目标。
3.教体结合的策略
卡特教练这样做冒的风险是比较大的,因为这脱离了自己的训练范围。但是,卡特坚持倡导和推行“教体结合”,并最后获得了胜利。卡特为了实现“教体结合”的教学效果,实施了以下策略:
第一,卡特积极争取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卡特担任教练之后,向校长说出自己的训练方式,并且与每个队员签署了学习合同。合同中明确规定要进行学习训练,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就不能进行打球。起初,校长也觉得卡特教练的这种策略是比较好的,会对学生产生较好的威胁感。但是,校长后来发现卡特教练竟然真的按照合同进行训练,特别是学校篮球队在接连赛事中获得胜利后,发展前途比较好的时候卡特竟然对队员禁球。校长非常愤怒,让卡特教练马上停止他的禁球行动。第二,卡特教练向学生明白讲述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大量的数据和理论来向学生展示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校的领导、教师以及家长都逐步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最开始的时候没有任何效果,因此学校决定取消禁球。对此,卡特决定不再担任学校篮球队教练,毅然辞职。可是卡特走到体育馆里收拾自己行李的时候,看到被他感化的学生正在体育馆里认真读书,他的心中蓦然涌起无限冲动,感到自己播下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成长。
可以说,卡特的教学理论在这时候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最终,学生也对卡特教练的这种教育理念给予了认可。影片中,学生与任课教师密切联系合作,同时通过彼此间的合作学习,最后全队的学生们都通过了具体的学业标准,获得了比赛资格。这在当时看来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却被顺利完成了。虽然在后来的州冠军比赛中,里士满高中篮球队最终没有获得胜利。但是,在当年的毕业考试中,球队中有6人考上了大学,并且有5名学生获得了奖学金。这正如卡特教练说的:“经过4个月的训练,篮球队员已经成为了学生。我来训练这些男孩,他们却成长为了标准的男人。”球员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理想的成功,最终实现了卡特教练“教体结合”的梦想。
卡特的篮球训练告诉人们,不要忘记自己仅仅是一名教练,同时也是一名教育者。因此,从第一次训练开始他就把自己的尊重、守时、遵守契约这些具体规范给予了队员。在后来不断的训练和比赛中,要求运动员严格服从教练规则。让运动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同时要尊重对手,最终促进学生运动员的社会化,将“教体结合”的真正含义展示出来。
结 语
在《卡特教练》这部电影中,卡特教练完美地诠释了“教体结合”的教育内涵、意义和价值。影片不仅展示了坚持教体结合的原因、策略和目标,还从管理、社会认知和教育理念等方面预示更多有益的启示,对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裨益良多,同时,《卡特教练》作为一部励志体育影片,对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也是莫大的启迪。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过渡的进程中,如何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为未来竞技体育发展提出了需要深思的课题。
[1]陶渊.江苏省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学籍管理的调查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王兵.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化进程中的职业化、院校化发展动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06):29-32.
[3]亢莉,高慧林.影片《卡特教练》中的成功教育因素探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