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校报新闻评论的采用现状与思考——以山东省内10所地方本科院校校报为例
2014-08-15梁凤鸣
时 群,梁凤鸣
(泰山学院,山东 泰安 271021)
新闻评论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作为报纸常用的一种新闻体裁,新闻评论是旗帜,是灵魂,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工作、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现代化建设中,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各级党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新闻评论都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作为党的新闻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校报,评论的缺失却是不争的事实。只有正视新闻评论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评论内容,不断创新评论形式,才能促进高校校报自身发展,真正成为高校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
一、当前地方高校校报新闻评论采用现状
几乎每所地方高校都有自己的校报,仅山东省就出版百余种。为了解地方高校校报新闻评论的采用现状,笔者特地从济南、聊城、泰安、菏泽、济宁、临沂、烟台、滨州等地级市的10余所高校中抽取2012年至2013年期间连续出版的3期报纸,共30份样报,从新闻评论的采用数量、频率、形式、内容等多方面做了统计。根据抽样调查,总结当前地方高校校报新闻评论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数量较少
经统计,30份校报中共采用新闻评论33篇(包括转载《光明日报》1篇),平均每份报纸1.1篇,平均每版报纸约0.7篇。在这30份报纸中,头版采用新闻评论的只有7份,有4份校报连续3期头版都没有新闻评论;分别有6份和4份校报的2版和3版没有一篇新闻评论。
(二)形式单一
新闻评论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等重要评论形式,也包括编者按语、专栏评论、短评、述评以及杂文随笔。但是在抽查的各高校校报中,学生通讯员写的清一色的小言论却达到21篇,约占64%;头版的评论员文章只有5篇,《山东农大报》有2篇;偶尔有一些编者按或短评。那些有分量的社论、专栏评论及对写作要求较高的杂文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三)质量一般
新媒体时代,校报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和冲击。简单化报道和发表意见已经难以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而见解独特、富有思想深度和文化张力的评论却越来越受到读者青睐。但是,纵观10余家高校校报,却难以找出一篇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新闻评论来,整体感觉质量一般。首先,标题雷同。多家校报的言论标题采用诸如“……之我见”、“也谈……”、“莫让……”等等,标题模式化,毫无特色。其次,内容空泛。无论是面对国家大事,还是针对学校发生的重大事件,所刊登的评论以喊口号为主,给人隔靴搔痒之感。最后,缺乏文采。从标题到内容,官话、套话太多,缺乏情感色彩,无法吸引和打动读者。
二、当前地方高校校报新闻评论缺失原因
从抽查情况可以看出,当前地方高校的校报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新闻评论的“旗帜”作用。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校报健康发展。笔者思考,原因如下:
(一)高校自身特点
高校是青年学生聚集的地方。青年学生感情丰富、思想活跃,对人生问题极为关注,对社会问题也颇为敏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然是多种多样的。高校校报担负着正确引导校园舆论的重要作用,而评论则是引导舆论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能否正确引导青年学生,保持校园的稳定与和谐,都是学校领导和校报编辑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校报在评论采用方面格外谨慎,更多地采用反映“真、善、美”的正面评论,而那些涉及校园的敏感话题,诸如大学生恋爱、学术不端等问题则是讳疾忌医,避而不谈。正因为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层层顾虑,才使得校报新闻评论比较匮乏。
(二)校报自身特点
反观一些大报,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等,几乎每期、每版都有新闻评论,更有面对国家大事、配合工作、总结经验的系列评论。人民日报于2013年1月推出了该报历史上第一块评论版,为各级党报树立了好榜样。
地方高校校报,作为学校党委的机关报,自1999年取得国内统一刊号后就站在了与其它地市级报纸的同一平台上。然而,高校校报却难以改变自身一些与生俱来的“先天缺陷”——出版周期长、发行范围小、稿源狭窄、信息量少、内容循环重复;办报条件差、经费紧、人员素质较低等,校报这些特点严重制约了自身发展,无论在新闻采写、图片摄影,还是版式设计等诸方面都与同级的地市级报纸无法相比。因此,在高校校报的整体发展滞后于社会媒体的情况下,新闻评论也必然处于缺失状态。
(三)评论自身特点
新闻评论不同于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对作者的写作水平和写作技巧要求较高。“一篇好的新闻评论,既要反映作者认识问题、把握新闻的能力,也要反映其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有效率地表达观点的能力。”[1]这样的能力,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也应该是校报作者素质的一部分。
当前地方高校校报的作者主要是由校报编辑、学生记者和教职工通讯员三部分组成。新闻评论的采写,仅靠校报编辑,容易造成自说自话,不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从学生记者的角度来讲,他们情感丰富、思想活跃,更喜欢散文、诗歌等文学稿的创作,对新闻评论这类题材缺乏兴趣。而对于为数不多的教职工通讯员来说,他们更关注自己所处小单位的利益,多倾向于写消息和工作通讯,一般很少涉及新闻评论。评论写作人才缺乏,导致绝大多数高校校报都存在评论稿源不足现象。
三、关于繁荣地方高校校报新闻评论的两点思考
“评论是报纸的一面旗帜,是报纸的思想导向。”[2]没有新闻评论的报纸,是不完整的,是有缺陷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同志曾经鲜明地指出:“报纸的社论和评论,是每个编辑、记者都应当掌握的战斗的文字体裁。大家都要动手写评论。”在社会媒体评论持续繁荣的今天,地方高校校报更应该充分认识新闻评论的重要性,深入校园生活,挖掘评论内容,创新表现形式,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深入基层,挖掘评论内容
基层一线,是新闻的源头活水。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网民数量的持续攀升,特别是博客、微博的流行,大量名人名言和网民爆料都可以成为记者的新闻源。然而,传统办报人如果只是在网络里“找”新闻、“写”评论,没有扎实的一线采访和观察,那么所写的评论作品便难脱浮夸、空洞、无根基的毛病,对舆论引导也不能产生正面作用。因次,只有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到教学、科研和后勤一线去,才能发现大家津津乐道的新话题,才能深刻体会基层师生的所思所想,才能真实传递他们的心声。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新华日报推出“畅谈十八大 畅想新征程”大型专栏,在报道视角上采用了最大程度的开放模式, 涵盖了 “记者视角”、“代表视角”、“转角视角”、“微博视角”、“百姓视角”和“基层视角”等多个侧面和层面,把各条战线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和观点予以了全景全息的呈现。这些探索,为地方高校校报树立了好的榜样。地方高校校报的周期一般比较长,有周报、旬报、半月报,甚至有月报。在如此长的时间段内,校园内总会有广大师生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总有内容可“评”。因此,只要做个“有心人”,肯于深入基层,便能挖掘新鲜的评论内容。
(二)深化改革,创新评论形式
改革是党报创新的不竭动力,是新闻评论发展与繁荣的源泉。马克思在帮助恩格斯分析如何为报刊撰稿时说:“人们要求新东西——形式和内容都新。”[3]这里他谈到了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以及读者对它们的共同要求。新闻评论尤其如此。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表现形式,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才能赢得广大读者青睐。
新闻评论因为自身理论性较强,大体上形成了诸如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编者按、短评等固定形式。此类评论在重大问题的方向把握和思想引导方面无可争议,然而写作形式老套,行政命令的语气较浓,较难令受众接受。因此,这一类新闻评论固然不可或缺,但必须改变表现形式,增强贴近性和可接受性。比如,《人民日报》自推出该报历史上第一块评论版之后,以社会热点、焦点事件和问题为评论对象,不仅有“人民观点”、“人民时评”、“声音”、“来论”等栏目,还吸收网评的特点,采用微博回复的方式,颇具时代特色,赢得了广大读者好评。这些大胆的尝试,为地方高校校报提供了好的思路。总之,一分新意须十分努力,做好校报评论工作需要广大新闻工作者不断改进评论工作、创新评论形式,才能使新闻评论在高校校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马少华、刘洪珍:《新闻评论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
[2]李蕾.《关注新闻评论的成长》[J].新闻与写作,2013(2):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