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及治理对策
2014-08-15张齐发
张齐发
(中共河南省信阳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河南 信阳 464000)
三十多年农村的改革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过去吃不上饭、饿肚子的农民已经基本实现小康;农民用上了手机、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还有太阳能热水器;村村通工程改变了农村交通闭塞的状况,茅草房变成了漂亮的乡间别墅。三十多年前做梦也没想到今天的生活会如此丰衣足食,同样也没想到今天的环境会如此糟糕。空气新鲜、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曾经是农村人的骄傲,现在这些正在悄然改变。乡镇企业的遍地开花、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畜禽的规模化集中养殖,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目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状况非常严峻,令人忧心忡忡,《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评价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为工矿污染压力加大,生活污染局部加剧,畜禽养殖污染严重。
一、农村严峻生态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工矿业无序发展,污染压力加大,垃圾下乡,农村成为城市的垃圾场
几乎每一个乡镇都有开发区,肥田熟地被圈,宅基地被占,房屋撤迁,村一级也以新型农村社区为由头,大兴土木。到处上项目、开工厂,挖矿山,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农村工矿污染日益突出。中西部农村上的工业项目绝大部分是沿海淘汰转移的过剩产能,工艺落后,再加上没有污染治理设施,污水横流,空气刺鼻,废弃物遍地。
农民进城、大树进城、鲜花进城,城市垃圾下乡。因城市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堆积而损毁占用的农村耕地全国已超过200万亩。城镇生产生活产生的垃圾,运往农村填埋,甚至露天堆放,特别是郊区农村,被垃圾场所包围,垃圾四处飞扬,损害自然风光,污染农村空气,产生的有害有毒液体污染水源河流。部分农田使用工矿企业污水灌溉,污染了土地,威胁食品安全。
(二)农业生产污染日益严重
规模化的畜禽养殖,成为农村环境的污染重要源头。传统的农村养殖业以一家一户为养殖单位,牲畜的粪便尿液等是优质的农家肥,回田上粪能有效增加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农民背着粪筐捡粪既保障了农业丰收,又清洁了村庄道路。现在,农村的养殖规模和方式发生了变化,出现规模化养殖和养殖小区,农民种庄稼也很少使用农家肥,养殖污染凸显出来。养殖场粪便堆积,臭气袭人。现在我国每年畜禽粪便排放量估计在27亿吨,80%的畜禽养殖场缺乏污染治理设施,畜禽粪便绝大部分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出去;一只鸡、鸭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三个人的污染物排放量,一头猪相当于十个人的污染物排放量,一头牛相当于三十五人的污染物排放量。畜禽粪便由过去的肥料变成了污染源,其排放量超过工业固体废弃物两倍,在畜牧业大省甚至超过四倍。
种植业也造成农村环境污染。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品大量使用,大规模提高了作物的产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日益严重的面源污染。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农村留守的是386199部队,劳动力缺乏,农家肥很少施用,为了提高产量,农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农膜,化肥、农药的实际利用率大概30%,其余的进入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土地污染,地表水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空气污染。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农药充斥在果园、菜园、养殖场中,农产品中形成化肥、农药残留。反季节蔬菜的生产,加重了农药、化肥、农膜的滥用。种植水稻、棉花、辣椒、大蒜、西瓜、花生、芹菜、西红柿、黄瓜、烟草等,几乎样样用农膜。我国每年农业生产大约需要五十万吨农膜,农膜的残留率高达40%,白色污染形成中国农村公害。
焚烧秸秆造成农田狼烟四起。庄稼收获后,秸秆没有利用价值,成了废弃物,农民为图省事,就地焚烧还田,造成狼烟滚滚,严重污染空气,PM2.5的数值和颗粒物的含量明显增高,能见度大大降低。秸秆焚烧屡禁不止,在多地诱发高速公路事故,迫使机场关闭,尤其夜间空气污染程度加重,秸秆焚烧成为收获季节之后农村空气污染重要源头。
(三)我国农村生活污染日益严重,饮水安全缺乏保障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的工业品增加,工业品的过度包装,浪费了资源,废品也在增加。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8亿吨,人粪便尿液年产生量约2.6亿吨,排出的生活污水约90多亿吨,基本没有经过处理,随意倾倒、随便丢弃、随地排放。“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在一些地区形成鲜明对比。遇到刮风垃圾满天飞,遇到下雨,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径流污染。
农村饮水安全隐患大,“井水不犯河水”,多数农民没有水源地保护意识,国家法制不健全,一些地方不重视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保护,监测监管缺位,有污染无治理。截止到2012年,我国仍然约有3亿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饮用水卫生标准,其中由于污染造成饮用水达不到卫生标准的人口达9000万人,6300万人饮用高含氟水,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成分含量超标。有研究表明京、津、唐地区周边69个乡镇饮用水和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过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占一半以上。
(四)农村自然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大量农药和除草剂使用,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动植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链条被打断,生态平衡受到威胁。《寂静的春天》描绘的可拍景象在我国的农村出现。夏天很难看到飞舞的蝴蝶和蜻蜓,秋天已基本看不到南迁的成群的大雁,麻雀和燕子也明显地少了,它们找不到安家的地方——房檐不再适合筑巢、过梁改为天花板。由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等多样化的树种构成的森林变成了单一树种,鸟类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搭窝。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青蛙、蟾蜍等两栖类动物生存空间压缩,污染严重的河道鱼虾绝迹,就连那毒蛇、蝎子也成为食客们的盘中餐。曾经的农村,充满着野趣与童趣,那是我们儿时的乐园,是动物的天堂。这一切都在从现实中远离,成了回首往事时的记忆。
农村的树种越来越少,“大树进城”带来乡村古树名木的灾难。官员要GDP,要面子工程,要政绩工程,要占补平衡,国家要求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地方在毁林开荒。农民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卖掉了各种杂树,改种速生树。北方基本上以速生杨树为主,原来的柳树、松树、柏树、梧桐、泡桐等,几乎被清一色的杨树所取代,房前屋后、山岗上、道路旁,半个天下的树都改姓了“杨”。南方农村以马尾松、杉木为主。在农村,几乎看不到代表乡村自然风光的老树。大树进城生态价值锐减,农村水土流失加剧,森林生态系统恶化。城市的美丽,是以农村生态破坏为代价的。
农村湖泊、塘堰减少、淤泥增加、污染严重,水域不再适合游泳,孩子们失去了戏水地方,农村孩子缺少亲水空间。以前农村的男孩,几乎都会游泳,现在会游泳的很少了。河流成为工厂的“排污沟”,哪里还能游泳!
农村存在着杀鸡取卵式的毁田取土、挖河取沙、陡坡垦殖、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开矿采石等行为,生态环境的系统功能病入膏肓。农村黏土砖瓦场屡禁不止,烟火不绝。道路交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的建筑材料取自农村。大片的沙滩被挖得千疮百孔;被森林覆盖的大山被开膛破肚,石山被切割成石条、石板,有的加工成“工艺品”运往城市或海外。开山取石破坏生态,造成农村一片狼藉。现在甚至有人对泰山打起了主意,迷信泰山石能够镇宅避邪,泰山石价值不断上升。城市和工厂一任领导一个规划,经常出现“建了拆,拆了建”,获取新建材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农民的物质生活小康了,生存环境的质量却下降了,怪病也多了,禽流感一波接一波,出现了癌症村,农民的富裕是以环境的破坏和健康的牺牲换来的。农村环境问题,危害农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和谐,遏制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成为农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治理农村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五位一体的高度,同样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12年环保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了2015年农村环境主要目标:到2015年,完成6万个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基本得到治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和管理状况得到改善,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散养密集区污染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土壤环境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得到加强,农村环境质量初步改善;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和农民群众环保意识明显提升。实现这样的目标任重道远,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改变当前农村的生态现状。
二、解决农村生态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力度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状况调查,弄清楚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现状和处理设施情况,为农村治污设施建设提供依据。
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力度和运营管理。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的垃圾治理模式,县域范围内垃圾处理设施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集中对垃圾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对于那些边远地区、居住分散、经济条件差的村庄,对垃圾进行就地处理。要加强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营维护,建章立制,建立稳定的运营维护资金保障,充分发挥垃圾处理设施的效益。引入市场机制,试行推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要纳入地方规划和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力度。城市周边村庄的污水纳入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网络;乡镇和规模较大村庄应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营管理,政府积极承担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建立企业、社会、个人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确保设施建起来、能运营。
(二)加快工农业生产性污染防治
对于污染严重、工艺落后、产能过剩的乡镇企业进行整顿、限期关闭,规划县域范围内的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杜绝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模式,控制乡镇开发区的数量,推动二、三产业在县域范围内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完善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引导农民洗脚上田,就近转移,进城安家。推进生态移民,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
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低碳农业,加大良种补贴、种粮补贴力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国家和省级政府保障生态产品的供给,为生态产品买单,确保生态功能区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环保部门要会同畜牧等相关部门划定畜禽养殖禁区,实行环境限批,合理确定区域范围内养殖密度。对新建、改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执行严格环境保护制度,严格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加大对畜禽养殖集中区域的环境监测力度。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督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执法检查工作。
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有机肥生产利用工程和实用型沼气工程,实现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再利用,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废弃物不能达标排放的实行限期治理。鼓励散养户、养殖专业户和养殖小区进行适度规模的集中养殖,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统一收集和治理,建设固体废弃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
(三)做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土壤保护工作
水源地的保护关系农民的饮水安全,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饮用水源水质污染、对农民健康构成威胁的农村地区,立即启动和制定污染防治措施。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范围,按照《水污染防治法》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要求,实行严格的水源地保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水源保护意识;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
加大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监测。依法强制关闭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治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农业面源污染、工矿企业排污,消除污染饮用水水源地的威胁和隐患,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源地。建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体制机制,及时向农民发布水质监测信息。因地制宜编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强化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维护农民饮水安全。
加大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粮食主产区、蔬菜、瓜果产地以及矿产资源开采影响区等重点区域土壤污染调查摸底,对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保障农产品安全。开展对农业用地土壤环境监测、风险评估和安全性划分,建立重点农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档案,完善土壤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指标和区划方法,形成土壤环境分区分类管理体系。开展农村土壤环境监测试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土壤环境监测网络。严格防控农产品产地和农业区周边工矿污染,防止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对农用土壤的污染;加强对农药、化肥及其废弃包装物,以及农膜使用的管理;控制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建立土壤环境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工作机制,加大土壤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建设。
控制农村地区污染场地环境风险。建立农村地区污染场地清单,对污染场地进行调查与评估,规避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引发的环境风险。以环境纠纷多发区、地方病流行区、癌症高发区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问题的热点地区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示范工程。推广农用土壤、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治理技术,加快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场地治理复垦工作。
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工程、技术、管理多管齐下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和示范区。加强粮食主产区、“菜篮子”工程基地和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监控。发展循环、有机、高效、生态农业,推进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大禁止秸秆露天焚烧的监管,避免因秸秆焚烧而污染空气。
(四)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确保18亿目亩耕地红线,保护基本农田;在限制开发区,控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开发强度,在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种粮补贴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行生态补偿制度。改变GDP至上的政绩考核模式,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广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的能源。
编制和实施农村环境保护规划,落实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工作的环境标准;制定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技术标准;实现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和限量排放、达标排放、“近零排放”;完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村镇垃圾、污水处理及设施建设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制定农村环境质量、人体健康危害和突发污染事故的监测、评价标准和方法;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建立村规民约,探索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方式,激发村民参与农村环保的自觉性,开展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地方要重视农村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和立法工作,研究制定地方性农村环境保护标准和规范。
(五)发挥科技在农村环保中的支撑作用
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
发展农村环保产业。农村环保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研发推广一批适合农村实际的低成本、易操作、效果好的环保设备。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培养造就一批专业化的农村环保技术服务队伍。
(六)开展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环境宣传“三下乡”
建立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开展农村环境监测、评价,发布全国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公报和环境质量信息。在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空气质量、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等的监测,了解农村环境治理保护成效。
严格农村环境执法监督,下大力气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禁止不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立项。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整治农村地区工矿企业污染,加大农业生产污染督查整治工作,淘汰污染严重、工艺落后的产能。提高农村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及时化解农村环境风险,保障农村环境安全。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乡镇环保所站机构,保证人员编制、经费到位,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确保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人管、有人干、有经费。各级党委政府要认识到农村环境形势的严峻性,把农村环境保护摆在重要位置,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
强化农村环保宣传教育。认真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建议,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开展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在农村进行环保科普,印发农村环境保护手册和挂图,推广典型经验和模式。农村环保宣传教育进学校、进村庄、进农家、进头脑,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