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家语》思想内容研究

2014-08-15李海霞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家语仁者子路

李海霞

(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商丘476000)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它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许多重要信息,传达了儒家的基本思想,是《论语》之外又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早期儒学发生、发展的情况,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本文着重从三个层面对《孔子家语》(以下简称《家语》)的思想内容略作探讨。

一、《孔子家语》所体现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

(一)“仁”

《说文解字》释仁曰:“仁,亲也;从人从二。”本意是两个人在一起,互亲互爱。《家语·王言解第三》:“是故仁者莫大乎爱人,智者莫大乎知贤,贤政者莫大乎官能。”仁慈者莫过于爱护人民,人要具有爱人之心,爱人是“仁”之最基本内容。《家语·哀公问政》:“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治理国家大事,首先要得到人才。选拔人才取决于他自身的品德修养,而品德修养归根结底取决于有没有“仁”心。孔子把“仁”看做选拔人才的必要条件,没有“仁”,则不能称之为人才。“亲”是指父母,把和父母亲近作为“仁”的核心,即孝。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爱,首要的是血缘亲情之爱,把爱亲人看做“仁”之核心内容。《家语》中还具体规定了实现“仁”的各项标准和具体途径,如《家语·儒行解》:“夫温良者,仁之本也;慎敬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貎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者兼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其尊让有如此者。”孔子在此谈及了仁的根本、基础、功能以及外在礼节等多种表现形式,更能体现出“仁”在《家语》中的核心地位。

(二)“义”

与“仁”相对应的另一个道德范畴是“义”。《家语·哀公问政》:“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义”即事事做得适宜,就是合乎一个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原则和界限,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应该遵循的道德范畴,并且把尊重贤者视为最大的“义”。《家语·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而其中的“慈、孝、良、悌、义、听、惠、顺、仁、忠”,实际上规定了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扮演出最完美的角色,人与人之间才能达到最和谐的状态。

(三)“礼”

“礼”是仁义精神外在的表现形式,是从外部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制约,用制度的形式对人们的行为作一规范。外在的制度规范是依据内在的道德制定的,而内在道德要求的实现必然要落实为外在的制度规范上。《家语》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体现了“礼”的制度、表现及应用,表达了“礼治天下”的思想。《家语·问礼》:“孔子曰:‘丘闻之,民之所以生者,礼为大。非礼则无以节事天地之神焉,非礼则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焉,非礼则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婚姻、亲族、疏数之交焉。’”礼节渗透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百姓日常生活中,在祭祀、治国、刑政、婚礼、亲戚等各个方面,凡有人参与之处,必定有“礼”制约其中。礼节不仅是孔子教授弟子的基本技能,也是孔子在其从政过程中充分展示出的才能。《家语·相鲁》:“孔子出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途,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四方之诸侯则焉。”《家语》中还有许多篇章专论各种礼,如《家语·郊问》整篇言郊祀之祭礼,《刑政》整篇言刑政礼法,《本命解》多言丧礼、婚礼等,这些内容丰富了儒家关于礼的内涵。

(四)“智”

“智”是智慧、才能,“知”的古字。“知”是对于“仁”“义”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儒家认为,一个具有完善而理想之人格的君子,不仅应当是一位‘仁者’,而且还应当是一位‘知者’”[1]252。《家语》谈论“智”之处,常为“智”、“仁”对举。“仁”与“智”的关系集中地体现在《家语·三恕》篇中,通过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体现出来:“子路见于孔子,孔子曰:‘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路出,子贡入。问亦如之。子贡对曰:‘智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出,颜回入,问亦如之。对曰:‘智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士君子矣。’”可见,《家语》突出了“知”与“仁”是成为士或君子的基本素养,这种智不仅是知人,使人知,更是自知,君子贵自知之明。《家语·三恕》记载,有一次,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不悦,并借机教诲子路:“夫色智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智,言之要也;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见智,行至则仁,既仁且智,恶不足哉?”此处之“智”,当为孔子再次强调明智之举不在于形外,而要注重内心与言行的一致,这样才能达到“既仁且智”的境界。

二、《孔子家语》所体现的儒家政治思想

(一)以德治国,辅之以法

孔子把德看成治国的根本,把法看做是治国的工具。闵子骞做费宰的时候曾向孔子讨教为政之道,孔子说:“以德以法”,即要以德、以法为根本,并且把治国比做驾马执辔,把德、法看做统御人民的工具,认为擅于治国的人,“以德法为衔勒,以百官为辔,以刑罚为策,以万民为马”,不用高举马鞭(刑罚)就可以驾驭天下数百年而不失;而“不能御民者,弃其德法,专用刑辟,譬犹御马,弃其衔勒而专用棰策,其不制也,可必矣。夫无衔勒而用棰策,马必伤,车必败;无德法而用刑,民必流,国必亡。治国而无德法,则民无修,民无修则迷惑失道。”接着,孔子论述自己对“古之为政”的看法以及他对德与法的认识,说:“古者,天子常以季冬考德正法,以观其治礼。德盛者治也,德薄者乱也。故天子考德,则天下治乱可坐庙堂之上而知之。夫德盛则法修,德不盛则饬法与政,威德而不衰。……能德法者为有德,能行德法者为有行,能成德法者为有功,能治德法者为有智。故天子论吏而德法行,事治而功成。”德与法的措施是王道政治所需要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事治而功成。

(二)以民为本

民本、爱民、富民思想在《家语》的行政为民思想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民本思想就是以民为本,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为民做主,因为“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家语·五仪解》)。因此,要爱民,敬民。《家语·大婚解》:“古之政,爱人为大。……爱与敬,其政之本欤!……为政而不能爱人,则不能成其身。不能成其身,则不能安其土。不能安其土,则不能乐天。”要实现真正的爱民,就要反对聚敛,节用济施,减轻人民的负担,并让他们富起来,只有富民才能使民本思想落到实处。《家语·贤君》中哀公曾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之急者,莫大于使民富且寿也。”公曰:“为之奈何?”孔子曰:“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公曰:“寡人欲行夫子之言,恐吾国贫矣。”孔子曰:“《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也。”执政者一方面要关心民众的经济生活,另一方面要妥善安排人民生计,这样人民才能富足,天下才能安定。

(三)任人唯贤

中国古代的政治行为中有两条组织路线,一条是“任人唯亲”,另一条是“任人唯贤”。在宗法制度下,任人唯亲现象最普遍,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墨家的思想家们都提出了任人唯贤、举贤授能的主张。《家语·贤君》中,子路曾问于孔子曰:“贤君治国,所先者何?”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由闻晋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矣,其亡何也?”孔子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怨仇并存于国,邻敌搆兵于郊,中行氏虽欲无亡,岂可得乎?”看来,贤者能被重用才是真正的尊贤,这样贤者才能为国家出力。任贤与否在一定条件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那么,如何选拔贤能的人?《家语·五仪解》中哀公问孔子取人之法,孔子回答说:“事任于官,无取捷捷,无取钳钳,无取啍啍。捷捷,贪也;钳钳,乱也;啍啍,诞也。故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士必悫而后求智能者焉。不悫而多能,譬之豺狼不可迩。”这里规定了选拔人才的原则,即要避免选拔那些花言巧语之人、狂妄之人、多言多语之人。这些人往往长于虚假的言辞而缺乏诚信,如果人虽有才能却不诚实,那就像豺狼一样不可接近。真正的选贤授能应是“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程功积事,不求厚禄;推贤达能,不望其报。君得其志,民赖其德。茍利国家,不求富贵”(《家语·儒行解》)。这种“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的选举任用制度至今仍充满了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具有进步意义。

三、《孔子家语》所体现的儒家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教育方法的教育家,他在教学方法和认识论方面总结了不少经验,“对于我国古代教育的起步和发展,对教育体系、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有着无与伦比的贡献”[2]。孔子先后教过的学生有三千多人,名气大的有七十二人,号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一)学习是为了经世致用

《家语·致思》:“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斥裔者,岂非学乏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饬。不饬无类,无类失亲,失亲不忠,不忠失礼,失礼不立。”这是孔子教育儿子孔鲤时的一段话,其中包含了“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这正是儒家强调学习是为了经世致用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学习的内容是以五经为主的经典著作

《家语·问玉》:“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矣;疏通知运而不诬,则深于《书》者矣;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矣;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矣;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矣。”可见,学好五经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学识与修养,还可教化一地之风俗。另外,《家语·弟子行》记载卫将军之子问子贡曰:“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卫国的将军文子听闻孔子在教授仁义、孝悌、礼乐之前,先授以《诗》、《书》,可见孔子把《诗》、《书》看做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三)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学习不能骄傲自满,要不断积累,谦虚日进。孔子读《易》,读到《损》、《益》篇时喟然而叹。子夏问其缘由,孔子说:“夫自损者必有益之,自益者必有决之,吾是以叹也。”子夏曰:“然则学者不可以益乎?”子曰:“非道益之谓也,道弥益而身弥损。夫学者损其自多,以虚受人,故能成其满。”(《家语·六本》)

(四)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注重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孔子往往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问智者和仁者如何,子路、子贡、颜回的回答均不同,而孔子都称赞他们的所言“可谓士矣”。在诸弟子中,子路是最率性的一位,孔子对子路的勇武、鲁莽从未有过严厉的指责,总是循循善诱,逐层开解子路的疑问甚至质疑,使子路这一最具反叛意识的弟子心服口服,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孔子十分注重学习要从小抓起,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

《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记载了一则故事,讲的是比孔子小五十岁的叔仲会和孔璇,每当有书童在孔子身边执笔记事时,往往是二人在左右侍候。孟武伯见了孔子便问,这两个书童年幼跟着学习,怎么能知道他们长大以后的情况呢?孔子说能知道,“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以后学习就会变成自觉的行为了。《家语·正论解》:“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如果一个社会老者不教、幼者不学,风俗也会越来越差。学习各种知识都需要从小学起,都需要有老师教授。孔子本身就是一个好学、善学、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的典型。《家语·观周》记载孔子曾对南宫敬叔说:“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后“敬叔与之俱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正因为孔子好学不辍,才使他博闻广见,并能做到言传身教。

《家语》一书内容丰富,达八万余字,是《论语》的六倍多,今本所见有十卷44篇,多为长篇大论。《家语》一书对研究儒家学派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有着巨大的理论价值,是研究早期儒家思想及先秦两汉文化典籍的重要依据,对于研究孔子、孔子弟子以及古代儒家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1]徐克谦.先秦儒学及其现代阐释[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王连生.从《孔子家语》看孔子思想价值的嬗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7(1).

猜你喜欢

家语仁者子路
仁者爱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史记》三家注引《孔子家语》考*①
《孔子家语》的成书年代和版本情况研究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仁者
『仁者爱之理』
点点读《论语》
《孔子家语》话真假
《孔子家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