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下高级空乘人才培养的可行性研究
2014-08-15施志艳
尹 静,刘 颖,施志艳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随着航空运输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和机场周边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各地政府大力建设临空经济区,着力将临空经济培育成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与此同时,强劲发展的临空经济也推动了民航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对空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空乘服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优秀人才流失严重的现状下,探讨如何培养合格的高级空乘人才已经迫在眉睫。
一、临空经济的发展态势和空乘服务人员从业现状
临空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它以机场为依托,以航空运输产业为指向,利用国际性、枢纽性大型机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增强效应,引导周边产业的集聚,形成航空配套产业、临空制造产业集群及现代服务业等与航空相关的产业集群,进而形成以临空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相结合,以航空、物流和商务人流为支撑的独特经济模式,并逐步发展成为“临空经济区”。[1]随着近十年来我国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空网络覆盖面不断拓展,大型机场综合性不断增强,我国临空经济已初具规模。
随着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日益显著,各地政府积极建设临空经济区,着力将临空经济培育成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势必促进民航业的强劲发展。空乘人员是民航服务大军的主力,作为展示民航业形象的窗口,他们的服务质量和职业素养备受关注。而目前,我国在岗空乘人员有近6万人,到2020年将达到20万人以上,但大多数从业人员却仅拥有大专、中专及以下学历。由于学历层次低,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差距较大,岗位基础知识和技能不扎实、沟通能力差、服务意识欠缺,并由此引发服务纠纷、遭到乘客投诉,严重影响了民航服务业的整体形象。还有部分空乘人员因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薄弱,无法适应并妥善排解高强度工作所带来的压力而离职。据统计,空乘人员跳槽或离职率为15%-20%,[2]而空乘人才的高流失率也给各大航空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培养掌握扎实的服务知识和技能、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和过硬的心理素质的空乘人才是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中的关键一环。
二、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级空乘人才培养方案
高级空乘人才是指具有高等教育背景,掌握民航服务业前沿知识和技能,文化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较高,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沟通与合作,有专业特长,形象好、气质佳的空乘人才。
“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3]其主要特点是“以综合课程、知识、能力为重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过程,打破了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强化职业技术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的安排,特别突出动手、社会实践能力的训练,在整个教学活动传播知识的同时,大力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4]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的空乘人才培养中,专科层次有航空服务专业;本科层次则须依托某一主专业,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空乘职业方向的教育,比如表演(空乘方向)、旅游管理(空乘方向)或英语(空乘方向)等。因此,以传统的学科本位模式开展的高级空乘人才的培养因所依托的主专业不同而有所区别,进而导致现有高级空乘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距。所以,在临空经济蓄势待发、民航服务业飞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级空乘人才培养迫在眉睫。高校在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应基于能力本位优化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并建立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才能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端人才。
1.模块式的课程设置
模块式教学是基于能力本位的一种教学模式,即在职业技术教育中,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专业特点、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方向筛选和重组教学内容,建立若干个教学功能模块,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模式。具体来说,在此模式下,高级空乘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可以划分为空乘及其延伸服务所需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服务类课程模块,强化学生外语沟通能力或艺术专项的特长类课程模块,以及帮助学生了解文化艺术理论、扩大艺术视野、增强文化底蕴、提高道德修养的文化类课程模块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个人兴趣选学,满足学习者和职业岗位多方面的需求。
同时,在实施模块式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里所说的实践教学环节既包括校内实训也包括校外顶岗实习。这一思路也符合教育部2011年发布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以下称《意见》)中关于“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教学改革”的方针。具体来说,校内实训指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专项实验室内反复练习所学技能技巧;校外顶岗实习则是指学生在实习单位提供的岗位上顶岗工作,体验真实的工作流程和内容,强化各项技能的熟练程度,培养较强的处理问题和应变协调能力。由于空乘岗位高空作业的特殊性和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毕业生不可能百分之百成为空乘人员。因此,空乘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也可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开展,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综合素质和意愿,开展以空乘岗位为主的多层次、多去向的岗位实践。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还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及品质教育,使其养成爱岗敬业、团结乐群、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2.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高级空乘人才培养在践行“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坚持“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互动式教学,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应鼓励学生主动实践,积极参与各项实训及第二课堂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另外,还可以开展合作授课,聘请行业专家来学校讲座或担任客座教授。另一方面不断鼓励学生走出去,参加由学校组织、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后的顶岗实习,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升综合素质。
3.严格的准军事化教学管理
准军事化管理是仿效军事单位管理方式实行的一种学生管理制度,它的显著特点就是“严格”,即严格的制度、严格的管理、严格的考评。空乘专业人才培养有其特殊的行业属性,必须严格按照岗位要求实施管理,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成功率。高级空乘人才培养除了坚持“准军事化”之外,还应进一步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日常学习生活纪律表现紧密联系,并加以量化,制定执行《学生行为规范量化管理条例》。这一举措可以有效地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高度的时间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为未来从事空乘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 论
正如《意见》中所示:“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高级空乘人才,从根本上提高民航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壮大民航业、促进临空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以社会需求为己任、努力钻研、坚持践行“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方针,制定并执行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本文提及的高级空乘人才培养方案是本校在对全国多所同类院校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来,并在本校已试用多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局限性,还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继续丰富和完善。
[1]张玮,朱金福.从枢纽机场建设谈“临空经济”发展[J].商业时代,2008,(25):92.
[2]李文川,杨坤.空中乘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1,(2):44-47.
[3]王冰蔚.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1.
[4]王莹.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6.
[5]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