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儒学中的廉政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2014-08-15冯甜甜袁玲红

三晋基层治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内圣外王儒学廉政

冯甜甜 袁玲红

(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廉政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有其丰富的廉政文化底蕴和灿烂成果。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千百年来影响、激励了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古代儒家主要经典之一的《周礼》中提出对官员的考核要有六廉,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即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古代儒学、经学、理学思想中都蕴含了廉政思想的丰富内容,但要探索中国廉政思想的源头,就必须研究先秦儒学的廉政思想。

一、廉政的含义及提出

(一)廉政的含义

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中解释:“廉,庂也。从广兼聲。力兼切。”其本意为侧边、棱角,进而引申为品性方正刚直。而到了先秦诸子的文献中就多用“廉”来表示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就有了清廉、廉洁、廉耻之意。西周周公旦的《周礼·小宰注》中提到廉者即清不滥浊;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提到不受为廉;欧阳修的《廉耻论》中提到公正清廉乃“士君子之大节”;明朝郭允礼的《官箴》较为全面的阐释了“公廉”的含义,“公生明,廉生威”;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引伸廉为清廉、廉俭、不贪利,对“廉”的理解已经上升到了道德高度,即“廉”可以引申为清廉、廉明、廉洁、廉政等词语。

“廉政”一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廉政即廉洁从政。具体来讲廉政就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做到明辨是非、舍利取义、自省不贪等。回顾我国历朝历代,我们不难发现各个学派都以不同方式强调廉政思想、关注廉政建设,如儒家倡导为政以德、唯才是举的廉政思想;道家强调“无为而治”的廉政思想;墨家强调以“节用”为命题的廉政思想;法家强调以法治作为实现廉政的根本途径等。

(二)先秦儒家廉政思想的提出

原始社会,五帝作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已经有了朦胧的廉政意识。黄帝开始设官分职,缔造了中国最初的政治文明。晋代王嘉的《拾遗记》记载轩辕任用“九行之士”来治理、统一国家。这里的“九行之士”即拥有包括信、忠、恭、义等“九德”的人,这其中包括了爱民、勤政、廉洁等廉政思想,并以此播下了中国廉政思想的种子。西周时期,周公总结了当时的统治经验,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思想,这些理论在《尚书》中均有所体现。《周礼》中提出的“六廉”是廉政思想产生的标志。

二、先秦儒学廉政思想的逻辑起点:塑造“内圣外王”的人格

先秦儒学言廉言政皆植根于“内圣外王”的理念。具体来讲,先秦儒学把廉政作为治吏的总纲,把廉政理念化为追求“内圣”即德才兼备以达到廉,外王即圣君贤相治理国家以实现政。因此先秦儒学是以“内圣外王”的理念作为廉政思想核心,并以多种理论加以阐述的。

(一)“内圣外王”的理念

一直以来,廉政特指对于统治者的要求,放置到儒家廉政思想中即廉政的管理实现者是内圣,达到内圣才具备外王的资格,换言之内圣是政治合法性的依据。众所周知,“内圣外王”这一理念最早出现在《庄子·天下篇》。在早期儒家那里,虽然没有明确用到“内圣外王”这个词,但是对于这种廉政理念的表达多有阐发:孔子讲“修己安人”,孟子说“修其身而天下平”,荀子也有“圣王合一”之说。先秦儒家提倡的治国方式是贤能政治,这就是“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即政府官员的任职条件是基于他们的才能和贤德。所谓“内圣”,是君子朝着圣贤方向的内在修养。在儒家眼中,内圣不仅有关完善自身,也有关完善社会。所谓“外王”,是君子致力于“古圣王经世之道”,建立外在的事功。外王的立足点在政,内圣所培养出的仁义道德,需通过匡世济民的实际统治管理加以显现。

“内圣外王”的廉政之道内涵很丰富,但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修廉正心。统治者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一方面需要接受道德教化,另一方面需要自身的修养与锻炼。倡导统治者自觉培养勤俭忠孝、立身以正等品质,以更好教导、影响民众。二是爱民厚生。统治者是为人民而存在的,人民授权于统治者。因此要关心民众疾苦,人民所欲求的,应努力为他们聚集;人民所憎恶的,决不能强加在他们头上。三是举贤纳士。贯彻廉洁政治关键在于执政者的素质。对于那些行为谦恭、敬上奉君、惠民养民的廉洁义士,应根据各自的才能量才任职,使得官员之间相互配合以实现良好治理。四是以仁建制。儒家将“仁”客观化为一种治理天下国家的普遍原则,其中有许多具体条目称之为“法”,即法理、法则。这些客观法则与统治者善良意志相结合,服务于理想政治。

(二)“内圣外王”的辩证关系

“内圣外王”不仅强调内修成人,成圣人、君子,而且强调要外行成事,养育百姓,同时推行礼治思想,规范秩序。因此要想真正对先秦儒家哲学中的廉政思想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必须理清内圣、外王以及礼治三者之间的关系。

1.内圣是外王的基础和前提

先秦儒学十分关注个体的心性和生命的成长,因此对于自我修身问题有很多论述,这种论述最先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提出以“仁”作为社会的道德核心,孟子认为要成为君子需存心养性和自身反省,同时荀子重视治己,强调“端然正己”。先秦儒家一直强调修身,那修身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孔子对此有明确的回答《论语·宪问》记载“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孔子的这一观点被他的继承者们加以发挥,建立了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儒家讨论德位关系、道势关系的真正意图是强调道德的合理性,即内圣修身是外王治国的基础。先秦儒家把王者的事业都奠定在虔诚的道德基础上,所以一统的力量全都系在信奉王道仁道的人身上,由此形成了“为政在人”,以先修身后治世的廉政思想。

2.外王加快向内圣的转化

在先秦儒学看来,修身养心就是为了做一个“圣贤”“明君”,而这关键通过治世来体现。孔子在治世方面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更多的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之后的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强调重视民生。先秦儒家一直强调良善政治,那么,实现良善政治的关键到底是什么?孟子对此有明确的回答《孟子·离娄上》“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即君主正心之后才能推心于天下。换句话说,君主追求天下太平的过程中必然会加强自身修养,即实现良善政治的关键是圣王明君贤臣,因此要化政治为道德,化外王为内圣。先秦儒家已经意识到了在成为圣贤君主的过程中对于个人修身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为达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内圣状态,提供了另一个不可或缺的思维路径。

3.礼治是实现内圣和外王的保障

礼治思想经过先秦儒学的反复强调和提倡,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整个古代中国社会的思想和行动。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强调依靠人的自我约束来遵循等级秩序。荀子融入法家思想提出了礼义生而制法度。先秦儒家一直强调礼的重要性,那么,礼的作用到底是什么?荀子对此有明确的回答《荀子·修身》记载“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能,国家无礼则不宁”。具体而言,礼作为社会道德原则总体框架首先表现在“为国以礼”,国家必须制定严格的礼法标准,合理利用礼以保障国家的稳定发展。其次礼的作用还体现在个人修养即内圣方面,礼是敦厚民性、节制情感之本。总之礼作为个人加强自身修养和王者实现政治统治的有效制约和保障,根源于人性和社会现实,同时也必须满足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

三、先秦儒学廉政的内容

“内圣外王”的廉政思想在整个儒家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充分体现了儒家的实践品格和民本精神。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显学,先秦儒学以其以德养廉、以法促廉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一)仁者无敌的修身思想

先秦儒学强调在内圣的基础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理想。儒家哲学对“己”的最大期盼就是每一个自己追求无限的仁,以成为“君子”。而君子要求人的身心、内外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要成为挺立道德的自我,自然要遵守一系列道德观念。首先,学以致用。孔子十分重视学习,认为基于学习之上的感悟是一种智者的欢愉。孔子提倡的“温故而知新”,同时坚持在认知的过程中要把学与思、学与行结合起来。其次,知耻保廉。《论语·子路》记载“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强调做人必须知道礼义廉耻。孔子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个对事物的明确判断,即或对或错。这就从一定意义上将个人行为固定在一定框架内,即达到知耻保廉的效果。再次,重义轻利。孟子提倡如果不顾道义只追求利益那么不得到全部是不会满足的。可见先秦儒家把义作为道德层面来理解,对于利的获得必需以义来衡量,符合义的范围可以获得利益但如果利益与道义相冲突必需弃利保义。

(二)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由于儒学始终着力“家—国—天下”这个群体的秩序稳定,因而治国思想也是先秦儒家廉政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哲学将实施以民为本的仁政作为治国的最终目标,认为君主要加强修身养性,对待人民仁爱宽厚,要制民之产、富民恤民。首先,以民为本。先秦儒家强调廉政的基础是处理好国君与人民的关系,得民心而天下归。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则把君民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形成了一套内容比较丰富的民心论。其次,举贤纳能。荀子提出选拔官吏的依据应该是“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要求贤臣要敢于批评君主过错反复规谏。再次,教化以乐。孔子认为音乐有助于政治教化,选择“尽善”思想性的音乐可以作为一种宣传手段。荀子认为音乐可以发挥“和齐”的王者政治教化功能与“和睦”的移风易俗社会功能。先秦儒家学者认为无论是大众还是贤臣追求音乐都可以乐得善道,同时人民对于统治的不满也可以通过音乐加以传达,达到民众监督的效果。

(三)非礼不立的礼治思想

先秦儒学推崇礼,是因为礼从本质上体现了对人这个目的本身的珍重,也就是说礼注重人的内在精神,同时具有规范性,符合“天下有道”的原则。具体来说,儒学对于礼的理解包含多个方面内容:首先,以礼正身。先秦儒家认为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守礼,每个人的行为都要按照礼的要求,以礼作为道德准则。就修养言,要按照敦厚民性、节制情感等礼秩用以安身立命;就正名而言,要按照纲常名教、等级秩序,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其次,以礼求贤。孔子说君主任用臣子要符合礼的要求,臣子侍奉君主要用忠心。儒家哲学强调对于有德行才能的贤臣,君主必须要以礼相待,委以重任,给以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同时要以贤者为师为友建立融洽的君臣关系,吸引和结交更多的仁人志士以共同进退、共同担负起天下一家的重任。再次,以礼建制。儒家认为礼必须通过外在的礼仪、制度来表现出来,因此要把礼与法相结合。儒家哲学提倡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以有效地禁止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四、先秦儒家廉政思想的现代价值

先秦儒学中提倡的“仁者爱人”、“民贵君轻”、“天下为公”等是我国古代廉政思想的内核,对于现代社会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1.以贤选官,推进廉政官员选拔

廉政建设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要贯彻好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先秦儒家廉政思想中就包含有举贤任能的传统,孔子说“举直民服”、孟子说“尊贤使能”,都表达了对于人才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官德建设的呼吁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国的干部选拔和考核机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干部选拔机制趋于成熟。在这个过程中“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理念已经形成,同时从政策制定和操作规程上更加的公开透明,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也有所提高。其次,官员考核更具参考价值。考核干部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出发,科学考核、量绩晋升,使一批优秀人才得到提拔。对于那些考核结果一般的官员,不能做当年提拔,要做日后查看处理,那些考核不合格的坚决免去职务,以保证各级领导班子更加纯洁、清廉。

2.以德导官,加强廉政文化教育

先秦儒家廉政思想中对于修身理念有明确的阐述,如仁、俭、慎等表达了君子对于自我道德的无限期盼。人们常说“正人必先正己,律己才能律人”,因此作为官员必须先德、识、才、学等兼备,才能承担起廉洁的责任。首先,官员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各级官员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电视等多种途径学习明辨荣辱、勤俭节约等廉洁品质,强化道德劝导力的作用,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梳理作为官员的正确义务、荣誉和正义等观念。其次,政府必须加强廉政宣传。政府借助多种媒体多种手段宣传廉政思想,有利于提高官员的廉政意识,同时对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引导动员群众进行社会道德评价和道德监督也是一种宣传手段,作为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对官员的行为选择有着很强的导向和控制作用。

3.以制保官,完善廉政制度建设

在廉政建设中,德治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先秦儒家廉政思想中对法律制度也有涉及,荀子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加入法家思想,倡导建立廉政制度。当前我国处在构建和完善预防腐败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完善廉政立法。我们必须加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把官员的某些执政行为和道德要求置于法律的监督下,用强制性措施加以约束。同时辅助以相应的道德制裁制度,激励优秀负责的干部,惩戒失职者,增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其次,加大监督力度。我们党必须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度,不断丰富人民群众发挥监督作用的制度和形式,认真倾听人民的意见,虚心接受人民的批评,形成良好的党风从而带动政风民风。

作为古代中国占据政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先秦儒学,其形成并发展备受前世“为民父母”、“明德慎罚”等思想的影响,同时又根据时代要求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廉政理论。先秦儒学一贯强调道德与政治的绝对相关性,孔子、孟子尤其认为“道”尊于“势”,他们都主张以道德修为来提升政治境界。因此,在尊重个人价值、重视个人修养以求“内圣”的基础上,先秦儒学强调圣君贤相治理国家、顺应民理以求“外王”,同时在“外王”的过程中加入“礼”的成分,以实现治国理想。

认真总结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推进今天的廉政文化建设仍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作为学术界,应对此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先秦儒学的廉政方略展开认真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其有益的成分用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安小兰.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论语·孟子[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3]姜林祥.儒学价值传统与现代化[M].济南:齐鲁书社,2002.

[4]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平 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刘志勇.论中国古代廉政思想[J].黑龙江史志,2008.

[7]蔡 娟.儒家廉政思想的现代转化与借鉴意义[J].廉政文化研究,2011,(1).

[8]唐贤秋.先秦诸子的廉政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初探[J].唐都学刊,2003,(2).

猜你喜欢

内圣外王儒学廉政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内圣外王”
儒学交流在路上
“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追求
廉政之歌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内圣外王与中庸之道
什么是儒学之本
种好“责任田” 不越廉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