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

2014-08-15

三晋基层治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建设

任 远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1)

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取得民族独立之后所要面临的重要任务,新中国在1949年成立之后,以苏联模式为样本,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1956年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然而随着苏联模式暴露出的各种问题,毛泽东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速度太慢,要闯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速度比较快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为标志,毛泽东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论十大关系》提出要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等之间的关系,是基于中国国情所得出的合理分析,但在现有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毛泽东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就会呈现一种凭借过去领导革命的成功经验以及他自己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为主导的倾向。尽管以《论十大关系》为理论前提,但在现实中毛泽东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问题的认识上,却脱离了《论十大关系》的基本认知,而是按照他所构想的社会主义模式来进行探索,尝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的第二次结合。

一、从“大跃进”、“人民公社”到“文化大革命”

1958年开始,毛泽东希望在生产建设上能够更快的超越苏联,开始推进“生产大跃进”,制定越来越高的生产指标,缩短完成任务的时限。虽然党内的一些领导人,也很慎重提出反冒进的想法,认为还是要逐步发展生产,但是毛泽东基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所看到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强调不要打消群众的积极性,要迎合群众的热情,加快速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以社会主义总路线为指导,开始推进“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推动“大跃进”的生产建设中,农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在原有的农村合作社基础上,毛泽东试图通过建设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使中国更快地过渡到共产主义。毛泽东所设想的共产主义公社是“每个公社有自己的农业、工业,有大学中学、小学、有医院,有科学研究机关,有商店和服务行业,有交通事业,有托儿所和公共食堂,有俱乐部,也有维持治安的民警等等,若干乡村公社围绕着城市,又成为更大的共产主义公社,前任的‘乌托邦’想法,将被实现,我们的教育方针和其他文教事业,也将朝着这个目标去发展。”这是毛泽东对未来农村组织形式的一种设想,经过一些地区的试办,人民公社很快就成为现实中的运动。这种政社合一的组织形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劳动力、使用土地,集中力量办大事,被认为是“社会产品大为丰富、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大为提高、教育普及和提高”的基本形式。

毛泽东在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运动,试图想直接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当中的集“工农商学兵”为一体的社会有机体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以平均主义为基本的思想建构,要从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人的思想改造就显的非常重要。因此毛泽东非常强调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的意识形态改造,在全国城乡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人。但由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估计,将党内有些领导人提出的搞活经济措施视为资产阶级复辟行为。他认为一旦中央出现修正主义倾向,就只能通过从下到上的“文化大革命”来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纯洁性。这种以群众式的全国性的动员革命,正是迎合了毛泽东期望通过掀起一场群众性的风暴,来猛烈冲击现存的旧思想和旧秩序,来开辟他认为的“反修防修”的新天地。这场以文化领域开展的自下而上的群众性动员,并非是毛泽东原本所想的“去除掉无产阶级内部的走资派”的革命运动,而成为了中断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十年浩劫。

二、对于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考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他一贯的政治价值和政治主张。他所理解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具有这样的特征:没有私有制、没有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人人平等。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时,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群众热情的无限推崇,以及他早年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都反映在对道德主体的改造以及带有平均主义色彩的创造冲动中。

(一)把人改造成有无产阶级理想的建设主体

毛泽东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一直有着自己的理想蓝图,在新民主主义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所走的道路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社会主义,需创造性找到一条取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不仅能够满足社会主义的要求,而且适应民族独立发展的需要。因而新民主主义理论包含着这样的思想:把社会主义作为未来理想,但眼前又有必要利用资本主义的方法发展经济,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创造先决条件。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让毛泽东看到了群众如火的热情以及迫切要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毛泽东认为不一定要采取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发展经济,可以先从改造人的思想,注重培育人们富于献身的思想觉悟与道德价值观,依靠这样积极性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新人,完全可以推进社会的发展,即在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上,可以先处理好生产关系,再进行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中又以人与人的关系最为重要,如何保证人与人都能够平等相处,首先就要保证人们有这样一种社会主义意识。因此毛泽东特别强调思想意识的“红”,强调以纯洁的道德主体来建设社会主义。

毛泽东试图要从道德理念上来把握建设社会主义的主体,因此就特别重视社会主义建设中人的改造。毛泽东试图通过解决“生产劳动中人民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他未能解决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土地上将社会主义的手段与目标统一起来的问题。把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意志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因素,无视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人们所处的经济条件,本身就使社会主义建设停留在了理想层面。毛泽东对建设主体的给予充分的重视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革命时代群众热情所产生出的强大力量,他认为要想改造社会主义新人,除了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还需要强调利益平等分配。

(二)强调绝对的平等

毛泽东在构想自己的社会主义蓝图时,其很大程度上深受传统文化中大同思想的观念以及早年时所构想的新村主义与工读主义所强调的平均观念的影响。汪澍白先生在对毛泽东早年对空想社会主义追求的研究中,就提到毛泽东借追溯新村主义源流阐述他自己“新村”理想:认为现在的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都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而产生矛盾的根源是由于“旧日读书人,不预农圃事”,即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为克服这一矛盾,就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结合为一体的“新村”。毛泽东早年时期的新村思想,实际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通过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互助,来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这种半工半读的新村理想深深地积淀在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以至于毛泽东在建设时期并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理论结构和深层理论来源进行深入探究,也没有对早期漂浮在脑际的新村主义与工读主义的幻想进行清算,使得这种带有乌托邦式想法以人民公社等扩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其特征就是强调绝对平均,强调人与人之间没有分工的差异。

既然人与人没有分工的差异,这就是社会联合体的人,要想发挥出联合体中个体对社会的内驱力,就要强调整体社会的至善,即平等公平。毛泽东从社会的整体规划出发,强调绝对平均,不能有个人利益,要首先促进集体利益的增加,才会有个人利益的提高。毛泽东立足于社会有机体这样的整体性规划,把群众看作是一个全称概念,希望通过整体性利益的提高,来保证整体中个体利益的满足,就能激发起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劳动热情,释放出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因此在对农业的改造方面,一直强调集体化经营,主张人民公社这样联合体,反对包产到户,认为包产到户一定会造成农民内部的不平等,就会出现“走资派,当权派”。毛泽东时刻按照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所显示出来的消灭剥削、消灭分工的差别,来强调整体上的平等,以人民公社这样的社会有机体来代替家庭,认为物质利益的鼓励会造成个人的差距,更应该注重精神鼓励,“应当强调艰苦奋斗,强调扩大再生产,强调共产主义前途、远景,要用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人民,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毛泽东强调无差别的思路确实可以看到马克思著作中希望超越资本主义中自私自利的个体的影子,以社会集体的利益观来体现社会主义的平等,克服资本主义个体中的不平等。但强调过程中的平等,必然出现低效率局面。毛泽东试图要打破苏联的教条主义,但又跳不出经典理论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模型,在尝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第二次结合上,只能是用理想的设计来建构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用人民公社这样的社会有机体来代替传统社会组成单元——家庭,这本身就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三、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毛泽东在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时候主张实行一种群众动员性的革命,强调只有具有无产阶级意识的建设主体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建设中追求过程的平等,否定暂时的不平等。这些主张虽然带有一种理想性的特征,但对于当前我们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有着很多启示。

首先,毛泽东试图解决人与人之间因为分工所产生的差别,虽然理想化,但始终是以追求平等为出发点,其影响深远。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平等”概念的确立,对于缩小贫富差距,消除对立情绪,化解社会矛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当前,平等更多地应体现在要提供和给予每个社会公民均等的机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关系以竞争和合作呈现,平等不再是国家所给予个人分配上的平等,而是国家提供尽可能多的条件和机遇,使每个人都可以尽自己最大限度的努力来追求并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次,毛泽东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应该是由拥有无产阶级远大理想的的人为主体,所以他特别强调人的精神状态,要求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的新人。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虽然用政治的手段提升人们的道德,用道德的方式纯洁人们的政治思想,但这些运动中所呈现出来的道德精神,如集体主义、大公无私等却永远不会过时。当我们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时,也不能忽视人的改造,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的个体不应该是只顾追求自己利益的原子化的个体,而应该是与他人相联系的群体的一部分。因而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倡导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自觉做到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统一,突破狭隘的个人主义观,正确地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949-197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 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8 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4][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M].张宁,陈铭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M].田松年,杨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美]布兰特利·沃马克.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础[M].霍伟岸,刘晨,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王立胜.晚年毛泽东的艰苦探索[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8]孙 进.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5-10.

[9]汪澍白.毛泽东早年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追求[J].同舟共济,1998,(3):38-42.

猜你喜欢

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数字电视分前端建设随谈
野三化冶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