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与人的科学发展问题初探
2014-08-15谢维楚
谢维楚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6)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促进人的科学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保证,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所在。纵观历史,放眼现实,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生态文明对于每一个来到世间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既有的存在,它影响、决定着人的发展状态、进程与方向。人作为“万物之灵”的世界的主宰,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生态文明的存在、变化起着很大程度的决定性的影响、控制作用。因此,在当代社会,当生态文明、人的科学发展问题都凸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当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引着人们,一切的努力,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语境下,深入地研究生态文明与人的科学发展的关系,探究并遵循其规律,努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的科学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生态文明是人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生态文明又称绿色文明、环境文明,是指人类在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兼顾社会、经济和自然系统的整体、长远利益,在生态自然平衡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人的科学发展问题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将人的科学发展理解为:人的科学发展是指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引下,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他人、社会以及自身的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的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在当代的具体体现。人作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最高产物,它的生存和发展从来就和生态文明相依相伴。生态文明既是人科学的发展的直接条件,也是其科学发展的持久动因。
(一)生态文明是人的需要得以满足之根
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需要的满足。尤其是作为人的基础需要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等需要的满足,更是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最直接的关系。空气,这是每个人须臾不可或缺的。清新的空气是人的生命得以健康存在的起码条件。空气是大自然对人的无私馈赠,供人们免费享用。水,生命之源,人们每天离不了它。也是大自然的赐予。大自然还免费提供给人们一些天然的食物、蔚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肥沃的土地、绿茵的草原、繁茂的森林……当然,随着人类的发展,需求的扩张,人以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以获取更多更好的生活资料。但是,劳动只有与自然资源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资料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否则,劳动没有对象,只能是无米之炊。有些需要的满足既是生理的也是安全的。如:空气严重污染、严重的缺水,水土流失严重等,既影响生理需要的满足,又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安全风险。据新京报记者郭铁流2013年10月20日报道:“永泰古城,位于甘肃景泰县寺滩乡,建成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旧时,古城护城河环绕,河宽水深,人畜不能自由跨越。城外方圆几十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川沃野,城背后山林茂密,可潜藏千军万马。但如今这里全没有了古时候的模样。近几十年来,由于生态恶化严重,水资源严重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迫使城中的居民不得不向外界转移,古城的人口从1300多人锐减到100多人。”这一事实说明了生态环境对于人们的生存需要的极大影响。
不仅生理和安全的需要直接与大自然的存在有关,就是人们的精神需求的满足也有许多与大自然的生态直接相关。例如,自然风光旅游,就是人们对原生态的自然景观的欣赏和研究,来满足对美的需求。雄伟的泰山,奔流的长江,浩瀚的大海,神奇的九寨,叹为观止的张家界,引人入胜的芭利娅,骏马西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些风格各异,仪态万方的自然景观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愉悦了人们的心情,给人带来巨大的美的享受。此外,作为人的其他较高层次的需求如人际交往、受到尊重,以至自我价值的实现等需要的满足,都不能离开生态文明的大舞台,归根到底要受到生态文明的制约和影响。
(二)生态文明是人的社会关系发展之基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95页。生态文明直接决定人们的物质的社会关系进而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关系。
生态文明决定人们的物质资料的获得方式。在水草肥美的草原,畜牧业发达,在水资源丰富、灌溉便利的地方,大量种植水稻,在鱼类等水生物丰富的湖海,人们以渔业为生,在煤储量高的地域,煤炭工业风起。各种不同的产业,让人们有着各自的社会联系,而且,为了互通有无,各个行业的产品需要进行交换,使人们产生新的社会关系。其次,生态文明的状况决定和影响人们交往状态。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人的社会交往。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缤纷的花朵,大大吸引了人们前往,增加了人际交往的机会。而在有的城市,有的时候,“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外出的雅兴大减,还不得不锁门闭窗,减少通风,以阻隔沙尘暴的危害,即使因工作等原因不得不外出,也是口罩遮面,巾帽盖头,唯露双眼,呼吸不爽,不想多言。人际交往受到限制。再次,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必然会反映到人们的观念中来,影响人们的精神风貌和精神交往。例如,莲的出污泥而不染,梅的凌寒怒放,牡丹的雍容华贵,松柏的“岁寒,而知后凋”;巍峨的高山,无垠的大海,“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霜叶红于二月花”,‘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景都常常内化、升华为了人的一种境界和精神。为人们的精神交往提供了原生态的素材。
(三)生态文明是人的能力发展之源
人的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体力和智力两大方面。也可以划分为自然能力和社会能力两个方面。人的能力与生态文明紧紧相连。从源头上讲,人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个体的蕴育、诞生、发育离不开自然环境,需要从自然界吸取能量。生态良好,才能有利于人的优生和健康成长,使之拥有强健的体魄,强劲的体力。人的心理、智慧、品格、审美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也是在认识、改造、保护自然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51页。大自然本身是一本万能的教科书,人们从中了解世界,探索奥秘,受到启迪,增长见识,开发智力,修炼品格,辨别美丑,并根据需要对所处的环境施加影响,实现目的。没有生态文明,人的能力就不可能很好地发展起来。
二、人的科学发展是生态文明的保障
生态文明是人的追求目标,它处在不断的发展中。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人,人生活在生态之中,人的认识和行为对生态文明必定产生影响。人的科学发展是生态文明的保障所在。
(一)身为主体,担责生态文明
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处于能动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生态文明,责任在人!人的生产与消费活动影响、改变着生态环境,人对环境的优劣负有重大责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真、善、美、益、和、久”相统一,这里的益指利益,和指和谐,久指持久。能否担负起生态建设主体的的重任,与人的科学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人的科学发展水平越高、内容越丰富、体系越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就越顺利、越成功。反之亦然。
(二)科学理念,引领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就是要求我们树立一种崭新的生态伦理观,即不仅仅把自然当作对象,当作手段,同时要把它当作目的,当作归宿。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顺应自然,就是在充分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自觉按规律办事。而不是仅凭主观意志,盲目干预自然,做出违背规律的蠢事,遭受自然界的报复,招灾惹祸。保护自然,就是从人和自然的密不可分的认识高度,声明了人的应有责任。人要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细心呵护,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自然现象的行为。保护自然,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从分析可以看到,只有尊重自然,才能顺应自然,只有顺应自然,才能保护自然。党中央提出的这个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新高度,引领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从而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丰富知识,支撑生态文明
人的科学发展,要求人具有丰富的知识。柏拉图曾说过,一条陈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被人们相信的。现在,一般认为,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从学科分类看,知识通常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新的知识门类不断出现。哲学知识是对所有其他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生态文明直接涉及的主要是自然界,同时也涉及人类社会。由于世界事务联系的普遍性,各领域的研究是相互融合贯通的。实际上生态文明建设涉及人类知识所有领域。人的科学发展或者说科学发展的人,是拥有丰富知识的人,无论在知识的宽度、深度、厚度、新度等方面均达到很高水平,在实践中,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为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的的规律,合理地利用改造自然,避免盲目性,有效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四)高尚品格,促进生态文明
人的科学发展,要求具有高尚的品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都为人的品格建设提供了思想引领和行为准则。人在品格方面的良好修养,将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在经济活动中,品格高尚的人,能够超越个人的、局部的、短期的利益限制,克服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谋利行为,就不会为了一己私利,破坏生态,浪费资源,也不会违反规定,污染环境,更不会为图一己或局部利益,以邻为壑,加害他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高度重视生态道德,关心生态、呵护生态,从而促进生态文明。
三、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的科学发展
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既是“剧中人”又是“剧作者”。既然生态文明是人的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科学发展是生态文明的保障,那么,根据这个道理,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的科学发展是我们的正确选择。
(一)深化认识,高度重视
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地位,指明了它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内在关系。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事关人民福祉、国家未来的长远大计,是一个战略性、持久性根本性问题,是对为何发展、如何发展问题的带有划时代意义新的、科学的回答!必须引起全党和世人的高度重视,努力践行。
(二)认清形势,直面现实
让我们看一段关于环境问题的报道:中新社北京(2013年)6月4日电(董冠洋):中国环境保护部4日在北京发布《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指出,2012年,中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平稳,但全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过半数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农村工矿污染压力加大,环境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环保部相关负责人从七个方面对《公报》进行了解读:
——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长江、黄河、珠江、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10.2%。在监测的60个湖泊(水库)中,25%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在198个城市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较差-极差水质的监测点达到57.3%。
——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一般。四大海区中,黄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一般,东海近岸海域水质极差。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城市空气质量总体稳定,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按照2012年出台的新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国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59.1%空气质量不达标,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76.1%的城市不达标。酸雨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2.2%。
——全国79.4%的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处于好或较好水平。
——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核设施、核技术利用项目周围环境电离辐射水平总体未见明显变化。
——生态建设进展较好。截至2012年底,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共建自然保护区2669个,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4.94%。
——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突出表现为工矿污染压力加大,生活污染局部加剧,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农村饮用水源和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就2012年中国主要污染物的年度减排情况,《公报》显示,年度减排任务全面完成。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减少 3.05%、4.52%、2.62%、2.77%。
从以上报道可以看到,中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平稳,但全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过半数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农村工矿污染压力加大,环境总体形势依然严峻。而且,还同时存在着相当多的社会成员生态文明观念淡薄,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的现象屡见不鲜。这说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警醒起来,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得的紧迫感,针对问题,有的放矢,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三)统筹兼顾,科学应对
针对我国现实,环顾国际生态文明形势,我们应当统筹兼顾,科学应对,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的科学发展方面问题上,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推行生态经济,提供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其中,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相当突出。这已经危害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的生活幸福感,甚至影响人的健康,威胁生命安全。为此,必须以此为鉴,改弦更张,谋求一条新的、既满足人的需要,又有利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这就是:推行生态经济,为人的科学发展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资源消耗少,资源利用率高、环境破坏小,是生态经济的特点。因此,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的粗放型、污染重的增长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要注意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科学的产业链,使废弃物能最大限度得到利用,减少污染,变废为宝。这样既实现了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又达到了生产过程中与资源环境相统一,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真正实现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生产方式。为人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下实现人的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第二,健全法律体系,强化约束机制。十八大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进而法律化,才能因其法律强制性而产生的法律保障力进而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因此,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强化约束机制就十分必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订了与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30多部,相关的行政法规50余项,加上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政府规章以及国家标准等已达上千项,基本形成了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是,从各项法律法规的立法理念、目标和内容、相互关系和实施情况来看,存在着许多不适应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有必要对已有的各项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修订,并制订一些新的法律,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要统一立法理念、目标和内容,使其更加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实际;要理顺各项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努力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法律体系;要强化环境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保障其有效实施;而不能让其变成“橡皮筋”,要加强司法机构和司法主体建设,提高其独立执法的能力。使法律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繁荣生态文化,优化人的素质。人的素质决定人的能力,影响人的行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要通过繁荣生态文化,增强人的生态素质,从而从总体上优化人的素质,为生态文明打下最深厚的基础。生态素质是以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核心,以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为观照,以生态思维方式和生态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人的内化物。加强生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重视、繁荣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观念,首先要做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对广大社会成员进行生态知识的教育。生态知识大体上可分为自然生态理论、经济生态理论、社会生态理论。“关系和谐”是自然生态的主题,也是基础。自然生态理论以资源保全为核心,既吸收“全球生态系统”等现代自然生态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融合了系统论的部分与整体、结构与功能、无序与有序等基本范畴以及“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自组织理论”、“协同学”等现代科学理论。“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是经济生态理论的主题,生态科学是长远的经济科学,经济科学是特定的生态科学。在对待环境资源问题上,经济生态学强调利用与保护统一,享受与补偿统一,消耗与开发统一。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生态的主题,同时也是目的。现代社会生态学是生态科学和社会科学有机融合,具体形成了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教育、生态法治、生态生活等理论。繁荣生态文化,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对生态理论的研究、宣传、教育,从而内化为人的素质,优化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科学发展。
第四,倡导生态消费,优化生活方式。生态消费是一种既要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要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的消费,要求人们的消费与生态系统协调统一,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性消费。之所以要倡导生态消费方式,是因为消费方式对产品生产具有重大的影响,消费模式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马克思指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4页。人的消费喜好决定了产品的种类,生态消费以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精神消费等为主要特征。生态消费方式的确立和流行,就会建立起一种与环境相协调的、低资源和能源消耗、高消费质量的适度消费体系。引导企业生产生态消费产品从而走向生态经济轨道。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基础上的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因此,倡导生态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倡导新的生态消费理念和消费文化。传统消费方式使许多人的需求被片面地引向物质享受,物欲受到极度推崇。人在这样的消费过程中迷失了自我。而生态消费是一种不受物质奴役、杜绝奢侈和浪费,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消费方式。其次,推行健康的生态消费生活方式。生态消费将人类代内和代际需求有机地加以统一,保证人类的物质消费、精神文化消费和生态消费得到适度满足并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生态消费模式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与自然界的关系,将道德关怀归还给自然界,担负起保护资源环境的责任。再次,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生产更多的生态消费产品。政府要利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道德的等各种手段规范、引导企业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要求生产各种资源消耗低,环境保护好,科技含量高,有益身心健康的产品,以满足社会成员的丰富多彩的需要。促进生活方式的优化。
第五,重视国际合作,共建美好世界。全球生态环境本身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空气无国界,国土有相接,水流有牵连,人员常往来,物资多交流,文化互借鉴。在全球化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更不可能一个国家关起门来进行。环境和生态是一个互相联系的问题。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国际合作方面,党中央明确提出了“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战略方针。根据这样的战略方针,我国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指导思想进行了三个战略调整:由过去侧重强调“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向既坚持“有区别的责任”,又重视“共同的责任和义务”的原则转变;由过去被动地应对国际环境问题带来的各种压力,向“共同责任,积极参与”转变;由单纯的受援国,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共同呵护地球家园转变。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是决定全球和区域环境问题走向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我国解决国内环境问题的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必须统筹考虑、协同增效。要积极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加强国际环境履约能力建设,承担与我国发展阶段和地位相适应的国际环境保护责任。我国应当以世界眼光审视国际和国内环境问题,着眼国际,落脚于解决国内问题。要提升我国在环境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加强能力建设,健全和完善国际环境合作的协调机制和和保障措施。通过各种努力,与各国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担负起环境资源的保护、优化的任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推动人类迈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人的科学发展,建设一个优美和谐的世界,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1]何毅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王伟光.科学发展观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韩庆祥,邹诗鹏.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5]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6]陈学明.生态文明论[M].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2008.
[7]徐春.人的发展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8]中国人学学会等.生态文明·全球化·人的发展.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