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源地名源流考

2014-08-15彭雪开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采菱桃源县武陵

彭雪开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412007)

桃源置县,始有明载。《元丰九域志·荆湖路》:“乾德元年改桥江县为沅江,以湘阴、沅江二县隶岳州,析武陵县置桃源县。”[1]然而,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北宋乾德二年置桃源县。其结论源出何处,至今不明。自此后《元史·地理志》记:“桃源州,中,宋置县。元元贞之年,升州。”《明史·地理志》桃源县置县时间无载。而清光绪《湖南通志·郡县沿革考》:“桃源,乾德中析武陵地置县。”造成南宋后国史、地志关于桃源置县时间,多有疑义。其主因当是受《舆地纪胜》影响。

共和国成立后,所编县、地志,多言宋乾德元年,置桃源县(亦云乾德二年者)。共和国《桃源县志·建置·沿革》:“宋太祖乾德一年(963)。析武陵县,按转运使张咏的建议,以其地有桃花源而置桃源县。县治由沅水南岸迁至沅水北岸(即今治),隶属朗州。”[2]P41前者所言应是,但说按张咏建议置桃源县,则无据。

《宋史·列传第五十二》及有关史料记:张咏(946 ~1015),字复之,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县)人。太平兴国五年(980),郡举进士。35 岁任命为崇阳知县,在地方任职达30 余年,在中央任职不足4 年。其人其事在宋人《青琐高议》、《老学庵笔记》、《梦溪笔谈》、《宋稗类钞》等10 余种笔记中,记载较详。据《乘崖集·卷十一》记:淳化二年(992),张咏任荆湖北路转运使时,曾严惩贪官郑元祐。这已距桃源置县整整29 年,距其举进士也有12 年。据宋史及有关宋人《笔记》记载:张咏“少任气,不拘小节,虽贫贱客游,未尝下人。”在一无政治背景、二无权势、三无功名的情况下,桃源置县(963)时年仅17 岁的张咏,根本不可能建议“以其地有桃花源而置桃源县。”2009 年《湖南地名志·桃源县》甚至还列出张咏“实地考察”后,建议置桃源县的“理由”。“理由”是真的,但非张咏“建议”。造成此种现象的主因,当是所谓“名人”效应。张咏为北宋名臣。韩琦《神道碑铭》评张咏“天赋正直,济以刚果,始终挺然,无所屈挠。”“逢时自奋,智略神出,勋业赫赫,震暴当世。”王安石《临川集·题张忠定书》说他:“刚毅正直,有劳于世。”有宋一代两代名相,对张咏的评价,虽有过誉之嫌,但纵观史实,大体是公允的。以这样的名臣,向朝廷提议以“桃花源”名县,当然极有说服力,但事实并非如此,今证之以恢复其本来面目。

桃源,何以为名。共和国《湖南古今地名辞典·桃源县》引《大明一统志》谓其地有桃花源得名。[3]P314共和国《桃源县志·沿革》、《湖南地名志·桃源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桃源县》皆从此说。《大清一统志》亦云常德府有“陶潜所记桃花源也。”虽未言明桃源县得名于桃花源,但既为当时“常德府山川”名胜,桃源置县,与其有历史文化渊源,则无疑。

桃花源,因东晋诗人陶渊明(365 ~427)《桃花源记》而得名。陶渊明是否游过桃花源,史无载,事无考。其描绘的“世外桃源”,是否为历代名胜“桃花源”,难以定论。然而,《桃花源记》与“桃花源”,地望、景致,十分相似,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中国大陆以“桃花源”景致而成名胜者,不下十几处。而其中与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最相似者,当推湖南省桃源县桃花源。

首先,桃源县桃花源地望景致与陶文相契合。其一《桃花源记》开头便云:“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1995 年《桃源县志·沿革》记:桃源县域秦代于此境置临沅县,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从临沅县之南析出沅南县,县治设于武陵县治西南70 里(35公里)的古城山,隶属武陵郡。其时桃花源属沅南县,直至南北朝,隶属未变。陶文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武陵人”,当指武陵郡人。又因境内处沅水中下游,雪峰、武陵两山尾端,为湘西山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沅水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有一级支流48 条汇入沅水。自古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为“鱼米之乡”。渔业捕捞,可谓境内民生产业。至清末、民国初年,县内渔业以天然捕捞为主,常用渔具有20 多种,年均捕鱼量500 吨左右。[2]P136为天然渔业捕捞大县。这从历代诗文中,也可略见渔业之兴。清邑人文曙《延溪口》诗:“平郊垒垒多烟树,半是渔人栖止处。日墓孤舟一叶横,风定不知何处去。”道尽渔人生活艰辛。陶文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亦有地望所指,非空穴来风之说。其二,《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缘溪行”、“桃花林”、“得一山”、“有小口”(洞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等一素列景致,皆可一一与桃花源中景致相对应,且十分契合,可谓别有洞天的“世外桃源。”

其次,历代官方及名人,多认同桃源县桃花源即为《桃花源记》所描述之处。境内晋太康元年至东晋元熙元年(280 ~419),桃源山上建有桃源观。[2]P501东晋葛洪(283 ~363)《神山传》中的沈羲,得道于桃花源。又有史料记:受东晋四川青城山天师道教义影响,于境内桃源山首建桃源观。亦云于此建桃川宫、真源观等道观。因天师道教义与《桃花源记》中的隐逸避世,追求福乐平等主旨相暗合,极有可能于此时期建桃川宫。明嘉靖《常德府志》:“桃川宫,晋人建。”有关史料记桃川宫约建于东晋隆安年间(397~400)。隋大业年间(605 ~618),桃源观被毁。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废武陵郡,改为朗州,合临沅、沅南、汉寿3 县为武陵县,隶属朗州。从此,武陵县与桃花源相连名闻全国。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记》:“三十五洞桃源山,周回七十里,名白马玄光之天,在朗州武陵县。”唐武德年间(618 ~627)于桃花山重建。唐代狄中立《桃源观山界记》:唐玄宗天宝七年(748)五月十三日规定:取近山三十户,蠲免税赋,永充洒扫,守备山林。遂成名胜。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依桃源山势建梵寺,分上、中、下三宫,次年,钦赐“桃川万寿宫”,[2]P501形成颇具规模的宫宇建筑群。明人刑祚允《仙人邑里集》:“因地高下为梵宇,凡千三百余楹。”可谓规模宏巨。唐代如孟浩然、张旭、王昌龄、王维、李白、刘长聊、韩愈、刘禹锡、杜牧等40 多位文化名人,在此留下诗文,高度认可此地即为《桃花源记》所描绘之处。据陈友冰先生考订:元贞元年著名文学家刘禹锡在革新失败后,贬为朗州司马(今常德市),常到桃花源游览,写有长篇《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桃源行》等诗作,并题《桃源佳致》刻碑,诗文用诗之语言,复述陶文中叙述的故事,多含人生感慨之类,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似乎是当年在中央推行改革的历史回忆及事后的感慨。[4]

桃源,源于桃源山,而桃源山作为自然地名,源于何时,至今难以稽考。不过,据现有史料及《桃花源记》所描述的情景看,得名约在魏晋之时。因其时道家“无为”思想,影响甚广,魏晋文人大都崇尚自然,超然物外,形成一种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的“魏晋风度”。嗜药酒、美姿容、谈玄理,是他们的爱好。但文人们否认社会,怀疑正统的儒家思想的过程中,又常在探索无常的命运,追求安逸平等,挚爱短暂的生命而多求放达与欢乐,确是又有一定的启智意义。魏晋文人所开创的儒道互补精神,亦常常使文人们,好走极端,赶时髦而任性放达。正如鲁迅所说:“东晋以后,作假的人很多。”在这种社会风气影响下,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也就不足为怪了。其时,今桃源县境内有桃花山,文人们便在此天然风景地,择址建道观,名曰桃源观。道观地址所处的山头,名曰桃源山。

事实上,桃源得名,与桃花山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桃花山,应是境域内最早得名的自然地名,后形成著名的地域地名。得名于何时,实不可考。然而,也非无据可寻。

桃,原产我国雨量较少而阳光充足的山区,其栽培历史约在3000 年左右。在河北藁城市商代遗址中出土过桃核。[5]P573《说文·木部》:“桃,果也。”《诗经·大雅》:“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川以事天子,唯是桃孤棘矢以共御王事。”说明其时,楚国以桃木做的弓进贡周王朝了。《晏子春秋》中所记“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也明证春秋时,齐国产蜜桃,并奇货可居。《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华,即花。《广雅·释草》:“花,华也。”魏朝已改华为花,花、华通用。桃树,春开花,秋果熟,甜爽可食。《韩非子·说难》:“异曰: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这表明其时韩国境内,已辟有皇家大型桃园结果进贡君王。

桃花山,何以得名,应与楚文化密切相关。今桃源县境,1985 年以后共发现毛家桥遗址、周家岗遗址,鲇鱼丘遗址。[2]P499-500前两者皆属新石器时期大溪文化遗址,后者属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遗址。这表明距今6400 ~5300 年,境内即有村落聚居。约在距今5000 年左右,境内应属三苗国地。《战国策·魏策一》:“三苗之后,左洞庭,右彭蠡。”《文献通考》:“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杜佑《通典·州郡十三》:“今岳州、潭州(长沙)、衡州,皆古三苗国。”地下出土文物亦证实:古代三大部落集团之一三苗氏一支,确在南方活动,其活动地域正是南方几何印纹陶的主要分布区。[6]P59湖南澧县新石器时代中晚器屈家岭文(距今约5500 ~5000 年),有较大城址,直径达315 ~325 米,面积达8 万平方米,城墙宽约50 米,高约5 米;有特大型墓葬;有大居室、大厨房;有中心聚落区,并在澧阳平原上分布着57 座屈家岭文化时期聚落遗址。这表明当时城头山城,已是控制这些聚落的早期邦国文明的政治、经济中心。[7]由此可证,古三苗国确存在。

尧、舜、禹时代,三苗国遭到尧、舜、禹部落联盟的长期征讨。《尚书·尧典》:“放驩兜(三苗部落联盟首领)于崇山,以变南蛮。窜三苗于三危。”其时,三苗国人或被灭,或分流,或迁徙,或大部分融合在濮、越部落联盟之中。夏、商之交,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上,“突然大大增加了黄河流域的影响”,“说明此时一支来自黄河中游的力量,通过南阳盆地,沿着隋枣走廊,直抵长江北岸。”[8]据楚史专家魏昌先生的研究:楚之先祖在夏、商战乱交替交际,出现了祝融六姓或八姓,四处流散的局面,芈姓季连部,在此背景下,离开故地今河南新郑,辗转至丹淅、荆山和汉水流域。后与江汉地区的卢、蛮、濮、巴,经过征战、迁徙、融合,逐渐形成以芈姓楚族为主体的“荆楚”。[9]P17而其中的蛮,即为南蛮,实为三苗国三苗人后裔。后楚族鬻熊率族投靠周文王,因灭商有功,封为“子爵”,后称为“楚子”。其后毅熊绎,以先祖之功,又被周成王“封以子男之田,姓芈姓,居丹阳。”(今多指河南淅川一带)

楚子受封后100 多年后,楚国由弱渐强,摆脱了周王室的束缚,立足江汉,独立发展。春秋中期,楚庄王(公元前613 -前591),大败晋国,成为春秋五霸。《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楚文王熊赀元年(前689),始都郢。”约在第二年,焚灭罗子国后将罗子国遗民由枝江丹阳一带,迁置沅湘流域汩罗(今湖南省汩罗市),允其复国为附庸国,并筑罗城族居。[10]P22这表明楚国势力,已深入沅湘中下游流域。约在楚穆王十一年(前615),楚灭近邻麇子国,迁其遗民于沅湘微水流域(今湖南省岳阳县新墙河镇),允其复国为附庸国,并筑城族居。[11]这表明楚国势力已局部掌控沅湘流域。然而,据地下出土文物证实,商、西周时期,商人曾在澧水流域一带活动。商、西周文化,带有浓厚的土著特色,土著文化也受商文化影响。春秋中期,楚文化进入澧水流域,澧县丁家岗发现3 座春秋中期楚墓,古城岗城遗址及城郊发现东周时期铜镞、陶鬲、罐、筒瓦及密积楚墓,即可为证。[12]其时,澧水流域上游今石门、慈利、张家界、永定、桑植诸市、县内,多居巴人(后演变为土家族);中游今澧县、津市、临澧诸县、市,多居濮人、越人。而沅、澧下游今常德市一带,实际上已被楚人掌控。不过,濮人仍大量散居其地。这为地下出土文物所证实。[13]P662-663

公元前529 年,楚灵王死,楚平王上台,据《左传·昭公十九年》、《史记·楚世家》、《史记·伍子胥列传》等史籍记载:楚平王上台后“修政教,存恤国中。”一奖有功,二赦罪人,三用弃官,四济贫寡,五养老疾。“息民五年而后用师。”颇有中兴气象。但任用奸臣费无极,使楚国刚复元气,又陷入危机。楚平王六年(前523)夏,楚平王听从费无极建议,一面使太子建居城父,经营北方,另一面又在原有屈到封邑白马湖采菱亭基础上,另择址筑采菱城(今桃源县青林回族维吾尔族乡),《左传·昭公十九年》记楚平王其时“为舟师以伐濮”,很可能以此为基地,拓展南土。这次伐濮不到半年时间,其具体情况如何,史无详载。估计伐濮时,楚师溯沅、澧水而上,到达今湖南省临澧县九里的地方。灭濮后,楚国于此封九里君,筑九里城,现已被地下出土文物所证实。[14]P704-705

采菱城是否为楚平王所筑,今仍有争议。但从历史文献及地下出土文物看,应是楚平王所筑。一是楚平王六年(前523)为避晋锋芒,采自守政策,使令尹子瑕在郑(今河南省郏县)筑城,派兵驻守。为应付吴军袭扰,又在边境州屈、巢、卷等地筑城。[15]P596楚平王在位13 年,到处筑城。正如《左传·昭公十九年》鲁臣叔孙婼所云:“楚不在诸侯矣,其仅自完也,以持其世而已。”拓南土时,楚平王《为舟师以伐濮》,筑采菱城的可能性极大。二是采菱城遗址发掘后,发现有古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830 米,东西宽410 米,面积0.34 平方公里。同时采集到泥质红陶、灰陶器皿及筒瓦残片,定为春秋晚期至汉代(前6 世纪至公元3 世纪)的城址。1983 年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P499三是古文献多有记载。南朝《武陵记》:白马“湖产菱……,楚平王尝采之,有采菱亭。”《太平环宇记·朗州》:“采菱城,屈到采菱亭也。”屈到为楚康王时(前559 ~545)楚令尹,《左传·襄公十五》有记。《国语·楚语》“屈到嗜芰。”韦昭注:“芰,菱也。”《韩非子·难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菹,非正味也。”确见屈到嗜菱属实。明嘉靖《常德府志·卷二》:常德“采菱城县西七里白马湖。”清同治《桃源县志》:“古采菱城在县东15 里,楚平王筑。”清光绪《桃源县志》亦有相同记载。虽然《常德府志》与《桃源县志》,及相关史料记载其地望不一致。但纵观以上史料及出土文物,楚平王六年(前523),在今桃源县与常德市区交界处,筑采菱城,是难以推翻的定论。

楚平王伐濮后,濮人在江汉地区及湘、资、沅、澧流域,古文献中已不见记载。其时一部分濮人被楚人所灭,一部分西迁融于其它民族,或迁徙今云南澜沧江流域永昌地区,大部分则与古越人融合后而称“百越”了。这充分说明,楚国在楚平王时,已完全掌控湘、资中下游及沅、澧流域。

楚人深入湘、资、沅、澧流域中下游后,经过征伐、迁徙、融合等过程,形成了以楚族为主体,以百越族散居其中的聚落农耕社会。战国初濮人在这一带消失后,楚人与百越人共居一地,形成了楚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格局。战国时期今常德市境内有楚墓数万座,其中科学考古挖掘3000 余座,就是证明。同时受巴人、濮人文化影响的百越族文化,长期共存广大乡村的现状,体现了南楚文化的特征。这在地下出土文物中,得到了证实。[16]P152

春秋中期以后,由于楚人、巴人、濮人、越人定居生产、生活、交往的需要,应有大量原生自然地名。其时,在今桃源县境内,是否有桃花山地名,史无载。但我们可以推论,其时一支越人与原濮人在这一带垦田伐木,烧荒种植,渐渐定居,以种稻、捕鱼为业。因临近沅江之南岸,江流如带,清澈见底,江岸风景优美,气候适宜,附近山上多野生桃林,春时枝叶扶疏,桃花争艳,逐名之曰桃花山。濮人有语言无文字,世居此地,应是最早发现桃花山的部族。约在春秋中期后,楚人陆续居此,便依濮人、越人指称,用楚文字书写成桃花山。楚文字已有近似篆刻状的“桃”字书写,[17]这应是由古地图中“桃字”演化而来。

桃花山得名后,襟山带江,风景特优,因盛开桃花,而闻名远近。至秦汉时,这一带已成南来北往商客要津,逐成远近闻名的游览地。自晋太康元年至东晋元熙元年(280 ~419),桃源山建有“桃源观”并逐渐形成规模,桃花山更是名声大振。东晋诗人陶渊明写成《桃花源诗并记》后,逐成旅游名胜。[2]P501

桃源地域,上古属三苗,商、西周多属巴、濮,周末至春秋中期多属濮,春秋中期以后属楚,秦代属黔中郡。西汉为临沅县地,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后属沅南县。置县后县名不改,县域无易,归属屡变,县治未迁,直至1988 年常德地区改为常德市,县归其辖。[2]P41

现境内有“桃花源”名胜,名闻全球,成为中国大陆旅游胜地。然而县城建设一直滞后。有关史料记:清末境内有县城、陬市、漆家河、沙坪自然集镇,工商较发达。宋庆历之后,县城始具形制。明筑土城,明未改筑砖城墙,始有东、南、西、北四门之称。明末清初,战祸不断,民生凋敞,县城损毁严重。清乾隆末至嘉庆初(18 世纪)才恢复原貌。清光绪十五年(1889),初有规划建设。至民国38 年(1949),主街总长约4 公里,有18 条巷,建成区面积约0.44平方公里。但城内布局杂乱,街巷曲窄短促。共和国成立后,不断改扩建,至1988 年,县城区建成街道17 条,总长12344 米,城区面积约3. 13 平方公里。[2]P251近20 多年来,县城面貌巨变,成为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幅射中心。现县城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景观丰富,成为继桃花源风景名胜后,又一旅游景区,颇受世人注目。[18]P241

[1](宋)王存等. 元丰九域志[M]. 北京:中华书局,2011.

[2]桃源县志纂委员会. 桃源县志[M]. 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3]裴淮昌. 湖南古今地名辞典[M]. 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

[4]陈友冰.桃花源址及其历史变迁散考——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十九[EB/OL]. 北京: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2012 -01 -19.

[5]中国文化知识精华[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6]彭适凡.中国南方考古百越民族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7]袁建平.试论中国早期文明的产生——以湖南城头山地区古代文明进程为例[J]. 中原文物,2010.(5).

[8]俞伟超. 寻找楚文化渊源的新战索[J]. 江汉考古,1982.(2).

[9]魏昌.楚国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10](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1]彭雪开. 湖湘文化视角下湘东县域地名研究报告[J].株洲:湖南工业大学内部交流资料,2013,(7).

[12]彭雪开.岳阳地名源流考[J]. 株洲:湖南工业大学内部交流资料,2013,(3).

[13]澧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澧县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14]常德市志编纂委员会.常德市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5]临澧县史志编纂委员会.临澧县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

[16]顾德融,朱顺龙. 春秋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7]常德市文化局.常德文物资源概述[EB/OL]常德:常德市文化局网http//whj. chrngde. gou. cn,2010 -01 -27.

[18]李守奎. 楚文字编[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采菱桃源县武陵
处暑采菱忙
桃源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与策略
关于桃源县茶产业的研究报告
秋日采菱
采菱曲
『武陵追梦』湖南省文艺家采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选
自作诗《武陵追梦》(书法)
武陵晨曦
浅谈桃源县水利信息化建设
采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