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治视域下幸福国家的构建

2014-08-15

河南社会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政府国家

陆 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 211106)

“幸福”一词在《辞海》中解释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幸福是名词,也是形容词,是指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向往的人生终极目标。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亚里士多德指出,政治伦理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指导人们达到幸福的境界。在他看来,“幸福是至善”“幸福就是快乐的生活”“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1]。英国著名哲学家休谟也认为,“人类心灵的主要动力和推动原则就是快乐和痛苦,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2]。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边沁更是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作为衡量人类所有行为善恶的标准和规范人类一切行为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则。社会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马克思也非常重视个人的幸福,他一生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更是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且最终幸福的现实载体。由此可见,追求幸福的最大化是人类政治活动和社会发展永恒的价值追求。

既然幸福对个人来说是如此重要,那么作为由人民授权而行使权力的政府是否有责任和义务给人们提供幸福呢?从现代政治学的观点看来,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因为人们建立政府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生活比以前更好,也就是让人们幸福。那建立什么样的政府模式才能让人们幸福呢?纵观历史的发展,受统治理念支配的政府模式是全能型政府,受法治理念影响的政府模式是法治型政府、有限型政府与责任型政府,受服务理念影响的政府模式是服务型政府,政府模式的理念由统治转向管制再转向治理,由此凸显,人类的政治文明在发展,政府的执政方式也在改进,但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增强和对生活品质与水准要求的提高,现有的政府模式已很难全面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要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理念并建立更好的政府模式以更好地满足人们需求,从而建立人民满意的幸福国家。

国家是我们所有公民共同的家,这个共同家的幸福则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只有每个家庭幸福才能使国家幸福。一个国家强大了,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人民才能过得幸福。所以构建幸福国家就显得异常重要。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至善,那么如何在构建幸福国家中反映“善”呢?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只有在善治这一理念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幸福国家才能让人们过得更幸福。善治视域下构建起来的幸福国家才能让我们每一个人过得幸福。所谓善治,概而言之,就是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公民等主体的作用更合理有效地管理公共事务,各管理主体互通有无,促使公共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善治的基本要素包括法治、责任、回应、参与、公正等。善治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一个政府治理方式文明的反映。幸福国家只有在善治理念的支配下才可能真正保障每位公民幸福的生活,否则,一些政府官员会以构建幸福国家为虚而行钳制和控制人民之实。此外,幸福国家必须以法治型政府、责任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为基础,否则,幸福型政府构建将无从谈起,因为人们的幸福与法治型政府、责任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密切相连。建设幸福国家目的在于把公民居住的地方建设成为充满幸福感、人文关怀、人与自然和谐的幸福国家,不断地满足公民不同层次的需求,增加人民幸福感,实实在在地提高每位公民的幸福指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良好的幸福基础。

一、幸福国家的内涵

要想理解幸福国家的内涵,就必须先弄清幸福的概念,也就是要确立正确的幸福观。所谓幸福是指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其实说得简单一些就是人们对自身生活的满足。作为权力运行主体的政府来说,能切身从公民的福祉出发,能真切从公民利益着想,能让民众有尊严地生活且有幸福感,这样的国家才是幸福的国家。但由于我国封建传统官本位思想以及人们观念的影响,我们没有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比如一些政府官员受GDP为纲的观念影响,认为GDP增加,就意味着人们幸福感增强;一些官员简单地把民生工程等同于幸福工程;还有幸福被“箩筐化”、幸福被攀比化和幸福被作秀化等一系列幸福“被”化。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类的幸福感来自对需求的满足感,受到客观社会的影响。此外,幸福还与社会制度和个人心理相关。幸福主要表现为一种主观感受,与住房、医疗、社会保险、子女教育与就业状况等物质因素密切相关,并以此为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阶段性的变化。

构建幸福国家就是要把国家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健康、人民幸福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现代化国家,就是要不断满足每一位公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文明需求,就是要把国家建成具有归属感强、满意度高、富有幸福感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同体。笔者认为幸福国家内涵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健全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以及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构建幸福国家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巨大的优越性”[3],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使用三组内涵非常丰富的词语,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等三个维度和视角,提出了反映当代全国人民思想观念“最大公约数”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基础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人民的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结提炼出科学准确、凝心聚力且通俗简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吸引群众、走进群众、掌握群众、引领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内心的深层信念系统,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方面的倡导,体现了国家层面、社会制度层面、人民道德层面的价值取向,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关系到价值观念认同、国家认同、政党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实质与核心内容的抽象概括与高度凝练,也是构建幸福国家的精神支柱。高度广泛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人们统一认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更好地构建幸福国家。倘若没有共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就无法凝聚社会共识,难以培育共同的理想信念、广泛接受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良好的社会心态,幸福国家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承前启后,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些更具针对发展难题的政策导向、更好地顺应民意的新要求以及更多惠及民生的决策方向。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一字之差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标志着我们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机已成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指日可待,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最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民的幸福是我们执政的最大目标,只有人民幸福了,这样的国家才是幸福的国家。对很多老百姓来说,能过上小康生活就已经很幸福了,所以,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幸福国家的最重要内涵,未来十年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生活的小康,而是蕴含很多幸福指标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将是一个经济发展、民主完善、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以及生活殷实的美好社会,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是幸福的人民,人民生活的国家是幸福的国家。

(三)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2010年3月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习近平在2014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可见,公平正义对当今社会是多么重要,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能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相反,一个公平不存、正义不彰的社会环境会扼杀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泯灭人们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与希望,长此以往,莫要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了,民族的发展都成问题,所以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是人民生活幸福的土壤,也是幸福国家的重要内涵。

(四)天蓝水碧的生态宜居家园

文明是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成果,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现阶段,由发展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异常严重,空气污染、沙尘暴袭扰、雾霾肆虐、水源污染等现象不一而足,试想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人们有何幸福感可言?我们已经到非改不可的阶段,建设天蓝水碧的生态宜居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愿,也是我们最重要的幸福指数之一,倘若没有天蓝水碧的生态家园,创造再多的财富又有何用呢?所以,天蓝水碧的生态宜居家园是构建幸福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个国家的国民生活幸福离不开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所谓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就是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幸福城乡。构建幸福国家就是要构建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构建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就是要努力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城乡综合服务功能,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汇集更多的资本和技术,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客商,有力地推动一流新兴产业基地和一流自主创新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自信心、幸福感、满意度。

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是构建幸福国家的重要载体。当前国家地区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城乡发展环境的竞争。优化创业条件、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乡品质,既能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又能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就业创业,在推动生态环境、人口结构、文明素质协调发展的同时,有效刺激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加快转型,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不同视角的幸福国家观

幸福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不同的时代对它有不同的探索与解读。英国著名哲学家休谟曾说过:“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幸福的内涵有不同的解读,各国政府围绕幸福国家的构建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世界各国政府都想为国民建设一个幸福的国家,但现实是,经济的高度发展带来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然而人们并没有因此而感觉比以前更快乐。20世纪70年代,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就开展了有关人们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列出了不同的反映人们幸福的一些指数,并试图构建它们的幸福型国家。如今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视角的幸福国家观:

(一)心理学视角的幸福国家观

受20世纪中期认知心理学发展的影响,人们幸福与否取决于自身对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这种观念一直影响了人们很长时间。在这样的幸福观念支配下所构建的幸福国家更加注重人们的内在感受,世界价值研究机构(the World values Survey,WVS)称,在1981年到2007年期间做了一下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国家人们的幸福指数都逐年有所上升。2007年,该机构对全球97个国家进行调查,数据显示丹麦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国家,其中在长期被调查跟踪的52个国家中,有40个国家的人们幸福指数都逐年有所上升。这说明,政府从满足人们自身需要的角度构建幸福国家的举措是有效的。

(二)经济学视角的幸福国家观

幸福指数(Happiness index或者 well being index)这一概念最早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来的。它的最先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给出了一个幸福方程式,即幸福=效用/欲望。

19世纪后半期,近代功利主义“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原则被经济学家所接受,将最大多数人快乐的最大化作为经济发展和追求的目标。在具体的政策落实中主要体现为:一是增加人们的收入满足其自身需求;二是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利用税收政策向穷人倾斜;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健全的服务,尽量满足每个人的基本需求。受这种观念影响,政府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都放在经济建设以求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满足人们的幸福或快乐最大化的目标追求,最终这种幸福国家的建设会被定格在GDP这一冰冷等数据指标上,从而使得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变成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如今当下存在的拜金主义、及时行乐、奢靡之风等种种腐化消极思想正是这片面注重物质发展的幸福国家观点的集中体现。

(三)生活质量视角的幸福国家观

人们幸福感其实是一种个体的心理体验,但人们幸福指数所反映的则是一种现实的生活状态,反映一个人在特定时间阶段的主观体验的变化状态,同时也反映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这一全新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其著作《丰裕社会》中提出。他认为,生活质量的本质其实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它表现为个人对于一生遭遇的满意程度、内在的知足感,以及在社会中自我实现的体会。这种观念更贴近于人们的内心真实感受,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政府会兼顾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等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需求,从而促进人们的幸福感以及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这样的国家必然是幸福的国家。

三、善治视域下幸福国家的构建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举国上下都在畅谈共话中国梦。2012年11月29日,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率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全体同志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复兴之路》展览,深情阐述中国梦,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既是国家梦,也是民族梦,更是个人梦,人民幸福,则民族幸福、国家幸福,那如何让人民幸福地生活呢,在善治视域下构建幸福国家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

(一)重塑政府的行政理念

五千年历史文化在给我们留下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历史的垃圾,比如官本位思想,忽视个人权利等。由于这些封建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一些官员漠视公民的权利和利益,视公民的福祉如草芥,根本不把百姓的幸福放在心上。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执政者是人民公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与西方从个体性视角思考个人价值不同,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强调社会集体的利益和价值,从而忽略公民自身的价值和利益。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强对政府官员的教育使其转变陈旧的观念,将“群爱意识”与正当的“爱个人”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变两者的对立关系为辩证统一关系,从而为“群爱意识”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要要求权利主体的观念进一步转变,要提高自身的权利意识,争取自己的权利,主动向政府索要政府应该提供的东西,将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能保障公民幸福的层面上来。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切实把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深入全面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与价值取向。我们党执政为民根本目的是让人民幸福,如何在实践中践行执政为民的理念?笔者认为,能为人民带来幸福的举措,就是在践行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与价值取向。构建幸福国家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与价值取向的完美诠释。

构建幸福国家,让每一位公民幸福地生活,是我们党在新阶段的执政目标。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我们党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执政的最终目的始终是为人民谋取福祉。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其最根本途径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果偏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从根本上违背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地凝结着我们党对历史、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我们党要坚持从新时期人民群众活生生的实践出发总结经验、寻找路子,脚踏实地而又开拓进取;尊重群众、关心群众,依据最广大人民的新期盼谋划建设和发展,为构建幸福国家尽心尽力。所以,构建幸福国家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

在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政府为民执政、依法行政、科学理政、从严治政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建设规律,互为目的,相辅相成。政府行政的实质是通过权力机关表现为国家意志的广大人民的意志。说到底,是党的执政意识、执政纲领和执政行为的实践和体现。党和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政府必须代表人民的意志,对国家行政事务实施管理。总之,重塑政府的行政理念,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为构建幸福国家清除思想上的障碍。

(二)加快经济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0世纪70年代,南亚的不丹王国的国王提出国民幸福指数(GNH)概念,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我们关注国人的“幸福感”,离不开两方面:一方面,2012年8月15日,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中国人均GDP达5432美元,就目前情况看中国已进入世界银行划分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基础的丰盈,使得民众更为关注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的提升,幸福与尊严就成了热门的追求;另一方面,从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GDP崇拜”,到主动调低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把决策与资源投向民生,这既是政府决策的民生价值取向的体现,也是党新时期新阶段执政理念的写照。正如政治学专家俞可平先生所言,“全球化时代,政府的责任清单中增加了幸福这一醒目字眼,幸福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幸福国家的关键,在于办好群众的事情,解除群众的烦忧,加强社会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要想让每个人的生活感到幸福,需要从决策的“贴心度”“满意度”中去寻找解决之道。笔者以为,幸福国家的构建需要最先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1.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解决民生之忧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探索,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了发展市场经济,我们需要建设一个能够保护产权的强有力的国家,这要求政府成为一个能够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产权保护和公平裁判的政府”[5]。近年,由于我们党的正确领导,我们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从正常的逻辑看,我们应该感到越来越幸福才对。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国人的焦虑情绪随国民经济的日益繁荣反而越重。国人到底为何而焦虑?上学难、看病贵、物价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有扎实的物质基础。值得肯定的是,“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等内容,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写进了“十二五”规划纲要。

2.以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民生

构建幸福国家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幸福,人民幸福离不开健全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团体和私人机构等为补充的供给主体,为公民及其组织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为主要目的制度安排。社会保障体系是人们生活的底线保障,是社会安全稳定的“安全网”,也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坚实基础。我们党的一贯宗旨是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众的幸福,离不开政府的制度,也离不开社会的温度。政府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共财政关怀民生冷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还要更加注重制度的长期稳定可持续运行,既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现实突出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又要着眼长远,通过做实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等途径,夯实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长期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此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离不开社会公众、社会团体、各种社会组织及企事业单位参与,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这样,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才会健全,民生才能得到保障,人们的幸福才有依托,幸福国家才有构建之基。

(三)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共十六大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主要集中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到十七大的时候,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从过去的三位一体变成了四位一体。十八大报告又从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因为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一个有代表性的专家观点认为,这五大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这在中共历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尚属首次。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赵伟认为,这足见中央高层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忧虑与重视。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的好坏决定人们生活质量的优劣,青山绿水、碧云蓝天、天澄气爽等生态良好的适宜居住的环境是人们生活幸福的基础条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号召: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相比5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达28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大幅增长至45处,由此可见,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我们必须在更高层面上、更大范围内审视和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积极探索中国环境保护的新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社会发展正在从一般温饱型向全面发展型转变,由此带来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发生深刻而细致的变化,对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活力,对公共文化产品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断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方面需求的压力加大,特别是农村、中西部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贫乏问题日益突出。建立覆盖全社会各个阶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与诉求,对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的综合素质,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所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面向大众的具有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体系。其主要包括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于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着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一个人要过得幸福,光吃饱穿暖是不够的,还要在精神层面上有充分的享受。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构建幸福国家的重要内涵。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城乡与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提高政府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6],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关键在于政府行为要到位。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方面的服务,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键在政府责任的落实和行为的到位。为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近年国家层面组织实施了一些重大的公益性文化工程,比如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就让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基本的文化权利。公民的公共文化需求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与内容。这就要求政府研究公民文化生活的内容、结构与传播方式以及公民文化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公民提供不同层次的公共文化产品,最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

3.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建立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政府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引导相应的社会力量资助公益性文化事业,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一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作方式,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创新工作思路,寻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开展的新模式,如通过政企合作、资源共享的方式,联合举办文化活动,借助企业冠名等方式提高文化活动影响力。二是充分利用NGO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相对于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以追求利润为根本宗旨的企业,NGO更有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的意愿,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方向引导和政策支持,利用政府优势资源搭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平台,鼓励和支持NGO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发挥社会各界人士的能力和作用,共同推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三是积极吸纳社会捐助。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私营企业和个人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捐赠,引导各界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捐赠款项的监督管理,形成全社会各种力量捐助公共文化建设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氛围。

4.要想落实这项政策还需要以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指标来衡量政府文化工作的绩效,如人均占有文化设施的面积、某地区文化工作总量、人均参与文化活动的次数等。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深刻认识到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普通公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长远的意义,把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党政部门的领导,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加强执行队伍建设,立足于当前,放眼未来,“有重点分阶段地把建立健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从而为人们更好地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7]。只有在这样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下,人们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多彩,人们才会更幸福。政府要以善治视域下构建幸福国家为契机,努力为每一位公民创造一个文明、安全、优美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我们通过构建幸福国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参与到幸福国家的构建上来,形成“人人关注幸福国家建设、人人支持幸福国家建设、人人参与幸福国家建设”的良好氛围,从而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创造幸福、追求幸福、享受幸福。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寥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英]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3]杨杨.差异、借鉴与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比较[J].河南社会科学,2012,(1):56—60.

[4]邹丽娟,李忠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云南跨境民族地区的认同及建设[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0—14.

[5]徐志国.基于“共容利益”观察视角的“国家悖论”治理[J].贵州社会科学,2012,(1):103—106.

[6][德]库特·宗特海默尔.联邦德国政府与政治[M].孙克武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7]王颖.论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形成[D].辽宁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1.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政府国家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