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大陆与香港翻译版本的对比研究

2014-08-15

关键词:译者大陆交际

杨 璇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广东广州510650)

随着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集文化性、娱乐性和商业性于一体的电影成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大量英文电影涌入中国市场便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而电影片名虽然只有寥寥数字,却凝聚了电影的精髓,引导了观众的意识取向,对于电影宣传的效果和票房收入的高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为电影片名特殊的商业属性,决定了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不能只是简单地使用传统的等值翻译理论,而是迫切需要适当的翻译理论的指导。中国大陆与香港由于传统文化、社会制度、思维习惯等差异,对进口电影片名的汉译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对两地电影片名不同的翻译版本进行对比和探究,有助于两地影视翻译的交流和进步。

一、文献回顾

作为电影的灵魂和广告标语,电影片名具有概括电影的核心内容、反映影片的风格类型、吸引观众眼球等功能。电影片名是观众对电影的第一印象,一个具有票房号召力的电影片名不仅能够传达信息、传递美感,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观众观影的兴趣。因此,对于英文电影而言,片名的翻译是非常重要的,翻译质量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影片受欢迎的程度以及票房收入的高低。

电影名翻译的主要目的和首要原则是要力保原电影名在源语言文化中所具备的各种功能在一个目的语文化环境中得以再现,例如传达电影主题信息及文化内涵、浓缩影片精髓、吸引观众、增加票房等[1]。电影译名应具备两大特点,一是简明概括性——研究数据显示,四个汉字的电影译名出现的频率最高,占45.33%,位居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五个字和三个字的译名,因此英文片名如果能用三至五个汉字进行翻译,效果应该是最佳的。第二大特点是商业广告性——电影既有艺术属性,又有商业属性;电影片名作为电影这一商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能够发挥其广告宣传方面的功效,才能达到吸引观众、提高票房的目的[2]。胡璟艺将许渊冲先生评价鲁迅先生的《汉文学史纲要》所用的“意美、音美、形美”运用到翻译领域,提出电影片名翻译的关键是力求做到“短而精,韵而美”,才能最大程度地与大多数观众的审美标准达到契合。因此意美应该成为译者追求的首要目标,其次是音美和形美[3]。

尹航认为,为了实现电影译名在信息、表达、审美和商业四个方面的功能,译者应当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目的语观众的审美情趣、文化背景以及信息需求,并注重译文的可接受性[4]。朱敏则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将观众的接受与欣赏纳入视野,提出电影片名翻译应当一切以观众为中心,注重观众效应,采取目标取向策略,应用“归化”式的翻译,尽量使用符合目的语观众表达习惯的、喜闻乐见的言语形式及艺术形式传达原作在形象、情感和语言上的艺术美。朱敏还运用解释学“视野融合”的概念,指出对于译文观众并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带着自己的“期待视野”和主观能动性“与译文文本接触,对其理解、阐释和接受,最终达到视野融合”的。所以,电影片名的翻译应充分考虑观众见到电影片名之后产生的期待视野,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5]。

二、功能翻译理论对电影片名翻译的指导意义

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heory of Translation)发端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 Reiss、Nord、Manttari、Vermeer等翻译家为代表人物。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活动,通过翻译化解语言的文化障碍,从而促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6]。“翻译目的论”作为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认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规则”,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具体方法。与传统翻译理论的等值观(equivalence)不同,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而是强调应当以译文预期功能作为目的,针对特定的翻译目的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是由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即方法是由结果决定的。关于该“目的”,功能翻译理论做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释(1)译者的基本目的(例如获得经济利益);(2)译者的交际目的(如启发读者);(3)使用某种特殊翻译策略或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例如按原文的结构直译以说明某种语言语法结构的特别之处)[7]。在目的论的理论框架中,“对等性”的重要性位居“适宜性”(adequacy)之后。所谓的“适应性”是指“相对于‘翻译要旨’中的要求而言,译文是‘适宜’的”。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与翻译行为的全过程是相联系的——以目的为依据选择被认为适合交际目的的译语语言,这一交际目的是在翻译行为中定义的[8]。

“文本功能”是指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某一个文本所发挥的作用或对读者产生的效应。Nord根据翻译研究的需要,将文本功能划分四种类型:表达功能、感染功能、寒暄功能以及指涉功能。其中“感染功能”(appellative function)指的是通过文本使读者联想到自身的情感、经历、知识等,产生共鸣,从而“诱导读者产生某种形式的反应”[8]。常见的例子包括广告、公益宣传语以及本文探讨的电影名称等等。不同功能的文本在交际过程中有不同的侧重点。“感染功能”的文本侧重的是目的读者:文本的发送者必须以读者的文化价值体系为依据,充分考虑对方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以期更好地唤起对方的联想和共鸣。而关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Nord认为翻译其实就是两种文化的比较。没有其它中立的观察点可以用来进行文化比较,一种异国的文化只有通过和自己的文化进行比较才能加以认知。跨文化交际行为必须充分考虑价值观、文化认知、交际情景等因素,才能有效地克服文化障碍。综上所述,功能翻译理论作为一种提倡以目的语读者为取向的翻译策略,对于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三、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大陆与港台翻译版本的对比及要因分析

大陆和香港虽同宗同族,但由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的差异,在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上也呈现出不同的译法。总体而言,电影业在香港早已经发展为一个成熟的娱乐产业,电影片名的翻译相对灵活轻松,不拘一格。而在大陆,由于电影没有实行分级制度,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进口电影的审查制度相对严格,而电影片名是审查必须要通过的第一关[9]。因此在片名翻译的时候,大陆译者普遍采取较为稳妥、相对保守,甚至是委婉修饰的方式,以期达到电影能够通过广电总局审查的目的。对大陆和香港电影片名翻译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以下两大因素。

(一)社会文化因素

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翻译是一种以译者为中介的有选择性和目的性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人类交际受情境的制约,情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10]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跟当地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现代传播学理论指出,社会差别是决定媒介影响的重要因素。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必须优先考虑有效传播性的问题。鉴于英文电影的跨文化传播需要通过翻译途径实现,电影片名的翻译必须特别关注受众——受众不同,译法不同。

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大陆与香港在政治制度、文化氛围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两地的民众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上也存在着显著的不同,而这种差异也直接影响两地译者在电影片名翻译时采用的方法。大陆的观众一直以来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较深,思想也相对保守,对于一些过于大胆或开放的翻译方式,部分观众、尤其是年龄较大的观众,接受程度相对较低。而香港长时间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很深,而且香港人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比大陆人更为准确。此外,由于香港思想和言论较为自由,香港市民相对来说思想更为开放,且对新奇事物的接受和包容程度较高,电影对于香港市民来说纯粹就是休闲娱乐性质的。因此,译者在翻译电影片名时的思维更为活跃,能够大胆地选用夺人眼球的、具备强有力的轰动效应的电影译名,旨在吸引观众走进影院。例如改编自同名经典电视剧的电影Sex and the City是一部以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纽约为背景,以特色女性的情感经历为轴心,公开地谈情说性的影片。电影片名翻译的关键落在如何处理Sex这个词上。大陆是采用保守的做法,将之委婉地译为《欲望都市》,而香港则译为《色欲都市》,虽然没有选择将“性”明示出来,但是尺度显然比大陆的版本更大。

(二)语言表达习惯因素

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电影片名既然是以吸引本地观众为目标,就必须确保译名符合整个受众群体的文化倾向、语言习惯、品味和欣赏水平。中国大陆幅员辽阔,现今正在使用的方言多达八十多种,为了确保电影译名能为最大数量的观众接受,译者通常使用的是规范的普通话表达。而香港的通用方言是粤语,因此香港的电影译名时常体现出草根性,主要表现为许多电影译名采用了香港本地方言中的俗语。

例如,电影Runaway Bride讲述的是一名总是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庭、却又害怕婚姻的年轻女子,曾经多次和准新郎踏上红地毯,却都因为婚姻恐惧症而选择逃婚。大陆将片名直译为《逃跑新娘》,而香港却将之翻译为《走佬俏佳人》,原因之一是“走佬”二字在粤语中意指“偷偷逃走”,用此二字能够准确到位地形容女主角独特的行为;原因之二是该片是继多年前风靡香港的《风月俏佳人》之后,男女主角理察·基尔和朱丽亚·罗伯茨的再度携手合作,因此这种沿袭成功大作的处理方法在票房方面可以有很强的号召力,毕竟片名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影片的商业价值。类似的,喜剧Meet the Parents叙述的是男主角格雷戈准备向深爱的女友求婚,可是与对方家长见面后发现女友的父亲是一个性格古怪的人——对追求他女儿的人百般挑剔,总觉得没人配得上他心爱的女儿;格雷戈唯有千方百计地试图博取他的好感,但是霉运当头的他却遭遇了一连串令人喷饭的糗事。该片在大陆翻译为《拜见岳父大人》:“拜见”和“大人”二字都传神地体现了两人地位尊卑的悬殊,且“大人”两字还蕴含着些许幽默的色彩;而香港则是将之翻译为《非常外父捡女婿》:“外父”是粤语对妻子的父亲的称呼,“捡”字可以表示仔细“挑选”,这种翻译方式的采用也是以服务当地观众为目的的。两种译法没有孰好孰坏之别,因为根据功能翻译理论,判断翻译质量的首要标准是“适宜性”,而不是“对等性”。

四、结 语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片名的翻译既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也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扎实的语言功底。一个翻译得成功的电影片名能够充分发挥其商业宣传的作用,吸引观众的眼球,激发观众观影的兴趣,令一部电影锦上添花。然而高度娱乐化的传媒文化容易造成译者过度追求“眼球经济”——为了实现电影的商业性,为求吸引受众眼球,而选用某些刺激、煽情的字眼作为影片译名。因此,虽然片名翻译必须考虑译名所能发挥的功能,但也不能一味地迎合市场需求,忽视或无视影片原名和内容。中国大陆和香港两地由于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在电影片名的译法上会时常出现差异。从功能翻译理论来看,必须以适应目的译语观众的需求为原则。两地译者应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以期对整个中国电影翻译界的发展做出贡献。

[1] 王惠,匡芳涛.目的论与商业效应的契合——英汉电影名翻译的“源流汇”观[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2):66-69.

[2] 杨洋.从《洛丽塔》到《一树梨花压海棠》——初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5):145-148.

[3] 胡璟艺.浅析英文电影名在中国两岸三地翻译的区别及特色[J].海外英语,2012(7):147-149.

[4] 尹航.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5] 朱敏.从《洛丽塔》到《一树梨花压海棠》——接受美学角度下的影片名翻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49-350.

[6] 范勇.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中国高校英文网页中的翻译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1,21.

[7] 陈伟.学理反思与策略重构:英汉词典中例证翻译的目的性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76-76.

[8] Nord,C.Translatingas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34-35,42.

[9] 万蓓.从目的论角度谈两岸三地英语电影片名翻译[J].海外英语,2012(3):160-163.

[10] 丁兰天.港台不同传媒文化特质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J].电影文学,2009(17):137-139.

猜你喜欢

译者大陆交际
情景交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交际羊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IQ大陆
北方大陆向
冰之大陆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