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姜夔自度曲音乐风格研究

2014-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姜夔诗词创作

宁 萌

姜夔自幼就以诗词见长,一生郁郁不得志,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只能靠着名公巨儒,在凡尘中扮演幕僚清客的角色。而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对于才华满腹,并且胸有大志的姜夔而言,可以说极为悲惨。姜夔内心的愤懑与满腔才华只有通过乐曲与诗词进行宣泄与表达。[1]宋代《齐东野语》中所载,宋官府修内司在大型谱集乐府浑成集》中刊印的词调有几百首,由此可以看出宋代乐谱大量存在。而现存姜夔作品都被收集在《白石道人歌曲》中,共17首,在创作方法上,宋词除将乐工作为诗人歌词创作方法外,还含有大量民间乐曲素材,同时又创新性的创作出具有“自度曲”特征的诗词创作方式。在进行诗词创作的过程中,姜夔创作了很多“自度曲”。比如《杏花天影》。

一、姜夔生平

姜夔(公元1155—1221年),饶州潘阳人,别号白石道人,字尧章,世称姜白石,南宋著名音乐家、文学家,自幼喜爱诗词,为后世留有大量作品,兼修书法与音乐,在音乐与诗词领域颇有造诣。其主要代表作品为《白石道人歌曲》,共有六卷,此书可谓是唯一一部流传至今的带有曲谱的歌集,同时也是著有创作人姓名的史书,属于稀世珍宝。在其作品《白石道人歌曲》中,对10首祭神曲《越九歌》进行了收录,旁附律吕字谱;14首自度曲,1首范成大曲,旁附工尺谱;此外,还有1首《古怨》琴歌,旁附减字谱。姜夔在每首自度曲前,都会标注简短序言,以此向世人诠释此曲的创作背景与创作动机,姜夔将传统词曲前后一定要达到一致性的模式打破,使乐曲能够更自由的发展与进步,为后人对宋代音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文献资料。

二、简析《杏花天影》

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姜夔所创作的《白石道人歌曲》是比较罕见的对词曲作者进行明确标注的珍谱,同时也是唯一一部流传至今的带有曲谱标识的歌集。尤其是姜夔所创作的14首“自度曲”,这些曲目被誉为中国音乐史珍品。而且姜夔所创作的每首自度曲都堪称经典,仔细审视姜夔所创作的这14首自度曲发现,在这些自度曲中,姜夔的儿女情怀、伤春感怀以及忧思爱国特质。此外,姜夔所创作的自度曲中那些唯美的哀怨审美意识,不禁让人读后潸然泪下,正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一特征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审美观。姜夔自度曲的杰出代表作品就是《杏花天影》,不管是曲还是词,我们都惊叹此曲巧夺天工的音乐魅力,因此清代著名文学家纪昀称赞姜夔:“白石诗格高秀,此为杨推万里;白石词亦华妙精深,善新腔自度,其文采音节,冠绝一时矣。”

姜夔创作《杏花天影》的时间为公元1186年,当时姜夔远离汉阳,离开相依为命的姐姐,受老师萧德藻的邀请,前往江浙小住,到了第二年,姜夔路过金陵时,此地到处莺歌燕舞,春暖花开,姜夔睹物思人,感触年华飞逝,转眼间已在外羁旅漂泊多年,伤感中就于秦淮河中写下此曲:“想桃叶,时唤渡,低拂绿丝鸳鸯浦,又将春风与愁眼,待去。更少驻,倚栏绕。莺吟燕舞,金陵路。算潮水,最知路人苦。日暮,芳草满汀不成归,更移舟,至何处?”[2]从这些词句中读者可以感受到姜夔当时的情怀,姜夔对春风、桃叶、芳草以及潮水等自然景致进行巧妙运用,将个人对家乡与亲人的悲思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此外,《杏花天影》开篇就对曲调进行了运用,大跳12度的跨度,可谓将姜夔内心翻涌着的悲悯表现到极致。此外,姜夔也将其激动之余的愤懑与悲悯表现的一览无遗。华美的音乐旋律,让人唱来禁不住落泪,同时又重复了后半段旋律,更深层的延伸了姜夔内心情感。南宋时,百姓有家难回,颠沛流离,有爱难成。姜夔作为一位音乐家,自己基本的生活还缺少保障,更别说对恋人的眷顾。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充分表现出姜夔为无法成全自己爱情的悲怨,同时也让姜夔感觉到有情人不能眷属的哀鸣,而这也是姜夔家国情怀以及郁郁不得志的真实写照,可谓柔中带刚。

三、姜夔的创作风格

不仅仅是《杏花天影》,其实,对姜夔所创作的自度曲进行统揽,像《淡黄柳》中所描述:“恐落尽梨花成秋色。”《鬲溪梅令》所写:“又恐归去春风成绿荫,何处寻玉佃?”[3]《长亭怨慢》中所言:“韦郎去也,不忘玉环逐一吩咐:首位早早归来,恐红颜无人主。”[4]从这些词句中我们都能够看出姜夔具有以下词曲创作风格及特色:悲愁环绕、伤春感怀的基调、深邃的词意、旋律与美感发展方面的古音韵味,使人极为惊叹的大调音阶、大量使用半音以及巧妙融合词曲等。一样都是伤春感怀,凄切伤怀的曲调,相比于《扬州慢》的大我精神与爱国情怀,尽管姜夔是思念恋人的小我情怀,却和《扬州慢》一样在呜咽南宋濒危局势,是一种无可奈何、小我不幸的无奈与叹息。姜夔的自度曲音乐风格尽显儿女情态,尽显怨恨离愁曲调,而且将姜夔小我的儿女性情彰显无遗。其实,姜夔所描写的自度曲儿女情态还有很多。这些自度曲并不媚俗,相反,它能让世人感受到美中深情,将姜夔独特的人格魅力充分表现出来,此外,姜夔用情比较专一,在词中,姜夔除提及合肥恋人外,并未提及他人[5]。所以,作为一名南宋音乐家,和大多数文人志士的风流不羁相比,姜夔这等专情,非常难能可贵。

四、姜夔词风非婉非豪,自成一家

姜夔有着非常特殊的人生经历,所以就其创作风格而言,姜夔的词高远峭拔,潇洒清劲,既与雄奇壮丽,慷慨高歌的豪放派不同,也与哀感顽艳、妖媚含蓄的婉约派有一定差异性,可谓别为一派,自成一家。像《长亭怨慢》,对此慢词进行细读,首先让人感受到的是这种词在柔绵的语调中蕴藏了硬度,本意本为刀刀剪不断的千缕离絮,姜夔却通过柔中带刚的慢笔调进行描绘,像“阅人多矣,谁似长亭树。若树有情,莫如此青青也,韦郎离去,又怎忘玉环吩咐……”[6],词句中几经旋转,却越旋转越见词中所隐藏的力度,让读者在柔肠万绕千回之后,顿感陡折波翘。又如姜夔所写“皓月淮南冷千山,归去冥冥无人管”,让人读罢顿感意境清幽,饱含婉转含蓄之味。王国维曾经赞美姜夔的曲风:“白石之词,吾之最爱仅二语,为:‘皓月淮南冷千山,归去冥冥无人管’”。姜夔的创作风格完全不同于清真词创作风格,因此,我们无法将姜夔曲风纳入哀愁顽艳、妩媚含蓄的婉约派之列。

但是,后人必须承认,音乐家、诗人姜夔的词风由于对雅的追求,同时也对略刚、略生的追求,使他极力摆脱五代、晚唐及北宋诗词中的那种甜熟、柔媚以及浮浊创作风格,与以辛弃疾、苏轼为代表的诗词创作豪放派比较接近。然而,姜夔的生活、志趣、思想、地位以及个性等都和辛弃疾、苏轼等存在很大差异性。辛弃疾为义军豪杰,云刀游侠,苏轼为文坛学士,学际天涯,而姜夔却是江湖清客,布衣雅士。所以,尽管姜夔有些词比苏轼的词高旷,却缺乏胸襟报复,尽管其词比辛弃疾词风豪壮,却缺乏一定的魄力[7]。使得其词风不自觉的形成“变驰骤为疏宕,变雄健为清刚”,最终使得姜夔的风格变为清空。

五、结语

姜夔词调歌曲艺术造诣非常高,不但能够反映出其独特的内心情感与人品气质,同时又独具音乐风格,充分体现出姜夔韵律声情的统一。而且他所创作的自度曲贯穿着伤感忧思的情调与冷峻时代感,姜夔孤傲的品格与悲苦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他刚健清空的作曲词风,此外,姜夔也用其高贵的灵魂与赤子之心造就了他绝伦精彩的自度曲音乐华章。姜夔这样自我安慰:“天工应不负才名”,站在今天得角度对姜夔进行评价,就要通过其词曲表象,对其内在品质进行洞察。

姜夔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创作风格,并成为著名南宋词人及音乐家。现存的宋代多数乐谱都已经失传,仅仅在《曲律》中可见一些残谱,但是姜夔所创作的《白石道人歌曲》减字谱与工尺谱为现代流传与刊印的首谱,具有非常高的音乐研究价值,姜夔也因此成为南宋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传世曲谱词调的音乐家。首先,研究《白石道人歌曲》能够对宋代记谱法与诗词音乐进行判定;其次,能够对民间音乐与文人自度曲关系进行分析与考查;再次,能够对宋词体裁犯、近、慢以及令等特征进行分析,由此对我国音乐发展史进行深入性研究[8]。

姜夔自度曲创作之美感令人极为赞叹,他所留给后人的极高学术及艺术魅力被学术界学者与专家所珍视。此外,在目前倡导新探古曲、新创古词的背景下,弘扬与研究姜夔词曲将是当代学者与专家努力的方向。

[1]闫召锋.寒水自碧清空俊逸——骚雅词派的翘楚姜夔[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2]崔海正.近十年姜夔词研究述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1).

[3]吴石虹.非豪非婉清空一派——试论姜夔词的艺术特色[J].石油大学学报,1998(3).

[4]杨晓慧.诗言志词缘情—浅论姜夔诗词思想内容之异[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6(3).

[5]李艳杰.韦庄词的音乐特征[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1).

[6]张航.简论姜夔词在南宋的初步接受与传播[J].美与时代,2009(6).

[7]张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浅议时代与人生对姜夔词风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0(13).

[8]张航.简论雅俗观与人格认同对姜夔词传播接受的影响[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5).

猜你喜欢

姜夔诗词创作
南宋姜夔《白石诗说》诗法属性新探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对姜夔自度曲音乐本体的现代解读
陆明君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