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字聚合的共价键与交联的表现形式

2014-08-15夏学胜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9期
关键词:义素共价键构形

夏学胜

有关语言文字单位的结合形式,索绪尔提出黏合和类比的概念,指出黏合是指两个或者几个原来分开的但常在句子内部的句段里相遇的要素互相熔合成为一个绝对的或难于分析的单位[1]248,而复合词和派生词是类比的产物[1]250。这些观点都表明语言文字的研究可以从其他存在形式的组合规律中得到启发。

文字单位组合起来能表达意义,其组合方式和意义的形成方式与自然界的聚合反应有很大的可比性。聚合在化学中指的是多个小分子连接成大分子,这个概念同样可以适用于语言文字领域,用来表示小的文字单位通过粘合并固定形成新的结构更复杂的但与原组成单位属于同一等级的单位。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字单位在语境中结合在一起产生新的意义的过程与化合过程相似。这个“单位”指文字表达的基本单位,如汉字或英语的单词。“文字的聚合”指的是文字系统自组织的过程中各元素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以特定的组合形式出现,形成固定使用文字单位的状态。它说明了新的字词和成语产生机制,解释了文字系统各个层面出现的许多问题。

一、文字构形的聚合及合成词的产生

自然界由单质和化合物组成,在一定条件下单质会结合生成化合物,化合物会相互反应生成更复杂的化合物。文字发展也有这样一个过程,独体字如单质,合体字如化合物,合成词是字的更进一步的结合形式。许慎说:“字者孳乳而浸多也。”字是怎样滋生的呢?形声是一种最能产的汉文造字方式。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形声字只占20%左右,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形声字已经占汉字总数的80%以上,到清代的《康熙字典》形声字已经达到90%,有学者估计,现在6万个左右的汉字中形声字超过95%[2]122。英文单词也是这样,布龙菲尔德指出词汇表达多样化的原因之一是词根[3]255。

高分子化合物中的聚合高分子分为由单体分子一个接一个连成链状的直链高分子、枝状的支化高分子以及网状的交联高分子等多种。英文等西文单词的聚合是链型的。汉字的聚合形式是平面构形,笔画的顺序、部首及偏旁的位置、声符和意符的组合具有向心性,其构形是枝状的甚至是网状的。造字者可能在已出现汉字的任一平面空间增加构字符号,一个复杂的汉字其构字符号可以达10个以上。

当然,作为符号,文字的简单构形能提高其使用效率,所以文字不可能无限制地出现构形更新,即产生新文字。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概念转为由合成词来表达。合成词是字或单词聚合的典型,成语也是字词聚合的形式之一。聚合满足人们高效、准确地运用文字的理性需要,也满足人们文学和创新表达的感性需要。文字单位构形上的聚合大多因意义的聚合而发生,意义是文字形式聚合最重要的理据。

二、字词意义的聚合及其共价键

交联线性或支链型高分子链间以共价键(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形成比较稳定的化学结构。共价键是聚合最重要的理据,字词意义作为聚合的共价键分两种情况,一是新字或新词的产生,特别是近义词的产生,它使得文字系统得以增容;一是句子中字词意义的选择,即句子形成语境,在同一语境中组合的字词形成意义的共价键。

有关字词间的关系,索绪尔提出“辐射点”“联想集合”,巴利提出“联想场”,伊普生提出“语义场”,特里尔提出“语言场”[4]62。从系统新元素生成的角度来看,新字和新词出现是建立在对现有字词进行联想基础之上的。为了概念表达的需要,人们总是从表达相关概念的字词联想开去,区分这些概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这些字词的部分构成部件进行变形、替换、增添或减少,从而获得新的字词,新旧字词的相同点即是它们聚合的共价键。以“勾(句)”字为例,它表示的是弯钩状的事物,其衍化形式有:沟、钩、构、狗、苟、佝、岣、笱。新字义的形成就是有交联链状的聚合反应过程。又如“羊”有“山羊”“绵羊”“羚羊”等衍化词,这些词中的“羊”即是它们意义的共价键。

每个字词都由基义义素和陪义义素组成,就像分子由原子和电子组成一样。聚合后,其意义要交联,就要有一个连接的共价键或共同点。比如,“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其中“刀子”和“嘴”聚合在一起,两个词都有很多内涵义和引申义,其中相似的有“利落”和“能伤人”等意义。这两个词以相似的意义为基点聚合以后,一是使“嘴”这个概念中的“能够说话”的内涵意义得到凸显,而隐藏了“能够吃饭”等意义,从而达到意义的特定化。不但短语中的字词会相互进行意义选择,组合成句的字词间也会相互选择,也会有意义的共价键。“豆腐心”就使得“刀子嘴”的意义进一步具体到了“能伤人”上面。句子是字词聚合的更大的高分子,其意义的形成过程就是句中字词意义抽取链化的过程。

有关词的结合机制的观点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是隐喻。王寅[5]469认为隐喻可以使旧词获得新义,认为人们通过寻找概念间的理据性联系,形成一个多义词的语义链现象。如“她刀子嘴,豆腐心”中“豆腐”的“白的”“方的”等义素被隐去了,“软的”等义素等到突现,成为它与“心”搭配即聚合的共价键。隐喻就是思维的交联聚合反应过程。很多研究者认为隐喻是一个概念域向另外一个概念域的映射[6]170,映射的实质是语义链接。如“人生旅途”的“人生”和“旅途”通过“时间性”等共同义素得以链接,而陈述其为不多人所知的相同的义素如“或然性”等。“贤良的桌椅”一般不看作正确的组合,因为一般常识看来,这两个词没有共同的义素,它只能为能找到共同义素的诗人所接受。因此,词汇的聚合是有理据的,它建立在词汇共同意义的基础之上。词汇聚合的共价键就是最为人所认定的共同意义。

三、句子聚合的形式构件和词汇的语法化

汉语句子的聚合主要依靠副词、连词、代词、介词等连接作用。这些词大多是动词和名词语法化的结果,语法化即是句子聚合需要共价键的要求的结果。句子与高分子的结构特点有相似性。有些句子如并列句是直链形,有些句子如带定语从句是分枝形。句子的聚合方式体现在简单句的结构上,更体现在复句的产生上。句子与句子之间要形成聚合,在实质上要求存在一定逻辑关系,在形式上要求逻辑关联词。这些词是句子与句子聚合的共价键。有的时候,由于逻辑关系很明显,省略关联词不会出现歧义,比如在时间上有先后发生顺序的两个句子。

与西方语言不同,汉语句子都是直链行,这就要求文段中的句子与句子之间要通过逻辑关联词或者出现在时间顺序明显的语境中,这样一来,句子的聚合能力就明显要低于西方语言。句子的聚合能力低,文段的信息传输量就低,在汉语的段落写作中,在传递主要信息之余,与主要信息没有直接逻辑关系的次要信息往往很难附带传递出来。西方语言的从句,特别是定语从句往往能很恰当地链接许多没有直接逻辑关系的次要的信息,其主要原因在于形式化的联系词“that”“which”等。汉语在句子结构的形式化上有待深入发展。正是由于汉语的这种状况,在句子翻译上,带定语从句结构等在运用汉语复句转换时往往要努力使从句所表达的信息与主语信息建立与其他句子相关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建立往往出现失败或不妥当的状态,这是对外语文本进行汉语翻译的困难之一。总之,语法化是句子聚合的共价键,是句子结构提升、信息量增容的语法机制。

综上所述,文字单位聚合的理据在于思维的交联。人的思维的连贯性在于联想的交联键。联想的特点是其激发点很低,有的时候可能看上去很微不足道的一点都可能获得联想从而发生关联。联想不但能够说明语法形成的原因,还能说明语法规则运用的形式。适应某个词性、某个结构的语法规则会运用到另一个词性、另一个结构上。

现实中的语料是一个充满联系的聚合体。语料是我们运用语法规则的结果,也是我们对语法规则进行类比运用的结果。语法规则的类比运用就是突破规则的使用范畴而运用到其他范畴中去,比如,使用名词的规则被运用到了动词、形容词上,而使动词、形容词获得了这个规则。这样一来,语料多反映的语法现象也像聚合分子的网络结构一样,所有的语法规则都能分析出其交汇点或共同点,这也就是说规则与规则没有明显的界线,没一个规则可能用于说明或解释语言的全部范畴。联想使得规则的运用出离范畴,而规则本质上是对行为的约束,也就是对联想的约束。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L.Bloomfield.语言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7.

[6]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义素共价键构形
双星跟飞立体成像的构形保持控制
有机化合物共价键数目的规律总结
通有构形的特征多项式
有机化合物共价键数目的规律总结
义素分析法
对一个几何构形的探究
有机化合物分子共价键数目的规律总结
俄语“笑”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分析
色彩义素类型略说
甲骨文构形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