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4-12-27林萍
林 萍
林萍/福州市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福建福州350000)。
一、运用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的影响,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的评价方式还存在着局限性,过多地依赖终结性评价(例如,期中或期末考试,中考和高考等),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外语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传统的评价方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忽视学生思维水平,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使教学变得日益现实功利,导致教师“以考定教”,教学活动完全围绕考试内容进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配合课程功能的转变,评价的功能也须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要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与手段,使评价能体现人文的关怀。“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是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它更为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它淡化了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要,突出了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了学生行为表现的转变,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
二、运用形成性评价的目的
为了把国家课程标准从理论上变为课堂教学具体操作的框架,探索出符合新课程标准、既有效又易于操作的评价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就要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能主动思维,自主学习,较科学地掌握学习方法,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教师及时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造就出更多“研究型”的一线英语教学工作者;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三、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及具体实施方法
1.前期的准备工作。为了解学情,便于因材施教,同时也为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初一学生一入学,我们就对新生进行了英语学习方面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方法及需求等,同时也进行了摸底考试。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对英语感兴趣、有较好学习习惯的寥寥无几,且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为了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并未通报成绩,而是以统计百分比的方式作为实验的原始数据。
2.采用“成长记录袋”,建立学习档案。“成长记录袋”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确立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学习态度/课上参与/与人合作意识与能力/学习策略/动手能力/任务作业/课内外表现/探索能力/表达能力/竞赛等。
评价过程——教师观察/学生记录/问卷调查/小组讨论。
评价方式——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
“成长记录袋”主要是收集学生自己最满意的作业、作品、课后录音、单元总结、试卷分析、考前计划、考后反思、学习态度的变化、学习策略的应用、课上合作参与的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竞赛结果,教师和家长评价等。“成长记录袋”记录了学生在某一时期某一系列的成长故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成长记录袋”的收集、编排和保存等工作主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如何操作,并监督整个过程,负责定期主持召开“成长记录袋”的反思、交流与评分会议,发动学生自评、互评,充分发展学生自省意识和能力。由于学生有权决定“成长记录袋”的内容,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学会了反思和判断自己的进步和努力,同时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者。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3.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开展听、说、读、写等评价。
听力方面:采用《听力水平评价表》,学生记录每次听力的答题情况和听音次数,以及自己感受的难易程度,使之对自己的听力水平有更清楚的认识,通过前后数据的对比,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
口语方面:采取4人小组的形式,开展话题讨论、角色表演、现场采访、招聘、应聘等活动,进行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大胆实践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并定期开设多层次的口语测试。教师设计多种内容,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需求。
阅读方面:采用阅读报告作为评价工具,用于记录学生阅读英语课外读物的情况。每篇报告包含五部分内容:题目、所用时间、读前的问题、读后的收获和评语。它改变了机械的阅读,然后选择正确答案的训练方法,使学生重拾阅读的乐趣。
写作方面:通过新课改教学,开展任务型写作活动,修改后整理到专门的作文本中,作为积累。如,给外国笔友写信;给服装店写拍卖广告;替某公司写招牌启示;写周末日记,介绍自己喜爱的学科、动物、运动、电影、音乐、名胜等,谈论家规、校规,各国风土人情、文化礼仪、环保、奥运会等,并进行自评和师评。
4.为了能客观细致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我们设计了课堂参与学习评价表和课后自主学习评价表,让学生及家长重视形成性评价,使其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通过这些评价,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不断反思,定期进行描述性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不断调整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以下是为形成性评价而制定的一些表格(见表1、表2)。
四、形成性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形成性评价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理念。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以及评价的实施等均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通过积极参与评价,使他们认识自我,主动反思,使之成为自律学习者。
2.多元化原则。形成性评价不仅考查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掌握程度,更要对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发展作质和量的评判。因此,在评价主体上要体现多元化原则,学生、同学、教师及家长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在评价方式上,应改变传统单—的教师评价,运用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等,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表1 英语课堂参与学习评价表(按E、V、G、N 四个等级评定。注:E、V、G、N 分别为优、良、中、需努力)
表2 英语课后自主学习情况评价表(按E、V、G、N 四个等级评定。注:E、V、G、N 分别为优、良、中、需努力)
3.激励性原则。形成性评价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把评判的权利交给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乐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积极监控与反思,从而产生进取的动力。
4.开放性原则。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允许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自选评价内容,参与评价表格的制定,给学生更大更广的思维空间,建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评价环境。
5.发展性原则。形成性评价的首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发展性是形成性评价的归宿。学生通过完成形成性评价中的任务,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主动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策略,不断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人格健康成长。
五、问题与思考
在中考体制没有得到彻底改革之前,应试教育的思想和社会舆论、上级行政部门、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还在深深地影响着课改。在现有大环境下,如何做好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体现它的优势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运用形成性评价一年后,多数学生通过参与展现自己学习进步的各种评价活动,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能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能及时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但想要彻底改变教师的评价观念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
如何有效调动弱势群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虽然我们也采用了“以优导差”“师生结对子”“两两捆绑——四人组合”等活动,但收效甚微。
今后,我们更要重视这类学生的情感渗透,使他们也能成为形成性评价方式的受益者。
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首先,它改变了学生评价自己和同学的立场和角度,培养学生客观评价事物的能力;其次,它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合作与情感沟通,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的人;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责任感,学会主动学习,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初中英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研究[L/OL].http://wenku.baidu.com/view/8a284418a76e58fafab003d3.html.201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