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材出版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2014-08-15施小占
施小占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与此同时,高校教材出版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各学科、各专业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教材,这为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培养优秀的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高校教材出版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低水平重复出版严重、编辑和编写质量低等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由很多方面造成,本文就此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一、高校教材出版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低起点、不断重复出版严重。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带动了高等院校快速的发展,无论是学校的规模还是师生的数量都有了很快的增长,同时,高校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高校教材出版的快速发展。这一现象在一些通用热门学科更为突出,例如随便到图书馆资源库搜索一下,一些通用专业的教材,类似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会计学等等,搜索出来的教材每科都有不下于几十种,有的甚至上百种。虽然教材资源如此丰富,但是如果打开仔细看看,结果会发现很多内容大同小异,雷同度很高,大家相互抄袭的多,自己创新的少,存在严重的侵害知识版权现象。此外,高校出版机构对于新出版的教材一般只做流程上编辑、排版工作,对于内容上的审查也只是走走过场,流于形式。
第二、新编教材内容陈旧,与现实教学脱节。现在高校出版的很多教材不注重内容的更新,一些知识往往照搬硬套,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的内容,例如一本某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机械制图专业的教材,里面讲述的绘图软件还是AUTOCAD R14,该教材主编竟然不知道AUTOCAD R14这种老版本软件在大学计算机教材中早已经销声匿迹了,现在大都是使用AUTOCAD2004,或者是更高版本。还有一些经管类的教材,由于现有的法规规范更新得快,但是编教材的人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导致一些新书上使用老规范、老方法,结果学生拿到书后感觉内容陈旧,根本不能使用。
第三、知识结构混乱,漏洞百出。高校教材出版的质量问题不仅表现在内容上、印刷质量上,还表现在知识框架结构上。很多教材由于粗编乱造,内容设置很随意,不注重章节内容之间的衔接,有时出现章节内容重复,有时还会出现章节间内容之间脱钩,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严重影响了教学和学习使用。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市面上出版的高校教材,其整体错误、漏洞缺陷情况要远高于国家出版相关规定数值[1]。
二、高校教材出版问题产生的原因
导致高校教材出版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结起来主要由以下方面产生:出版的法制环境、出版体制问题及教育体制问题。
第一、教材编写者及部分出版社版权意识差,存在不正当竞争。目前我国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较差,各种盗版、“山寨”产品盛行,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一些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就是拿几篇类似的教材过来,东拼西凑,整段引用,整节照搬,这样很快自己的一部教材就出来了。但是,翻开全书几乎没有自己原创的部分。当谈起这个问题时,他们往往还感觉到这很正常:第一,对同一种知识的论述,正确的观点大家都是一样的,好的东西大家都能用;第二,只是参考而已,又不是全文照搬,况且书后参考文献中已经说明,引用很正常。抱着这种心态对待出书,肯定千篇一律,越出越烂,很难有精品出现。另外,出版单位出于经济利益等各方面考虑,对拟出版的教材“三审”基本上流于形式,很少花工夫在内容审查上。原有作者即使发现自己的作品被抄袭,但就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而言,很难有时间和经济力量去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其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放纵了盗版、抄袭、“山寨”之风的蔓延。
第二、高校出版机构体制不成熟,优秀作品难以推出。目前,我国出版体制还处于改革运行阶段,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很多高校的出版机构还是学校的一个下属机构、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主体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多数的高校出版机构一般更侧重于为本校教学工作及其科研服务,一般就是完成学校下达的出版任务。因此,受体制困扰和短期经济利益诱惑,一般高校出版机构目光较浅、缺乏长远发展和市场竞争概念,以至难以产出很多优秀作品。
第三、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问题是造成高校教材盛产的根源之一。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师评定职称、晋升等级需要靠的硬件东西就是论文、著作成果这些东西,而很多高校教师平时都是以教学为主,专心搞科研的毕竟不多,这样成果就很难拿到。尤其对于一些基础学科的教师,例如数学、英语,都是很成熟的学科,新的成果的确很难拿到,这就为他们职称评审、晋升带来很大的麻烦。但是出书可以算为职称评定、晋升的成果,这就为很多高校教师获取成果提供了一条捷径。因此,高校教师对于教材的编写有着很高的热情。同时,在高校教学的过程中,本院系的老师一般就指定使用本校出版的教材和习题集,学生没有选择的空间余地。这样,就造成了真正优秀的教材难以到达学生手中,既不利于教学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现在,高校的规模是越来越大,一本学校自编的教材,如果学校指定校内全部使用,就有很大的需求量,出版社考虑经济方面的利益也很热衷于帮助教材编写者出版。
第四、教育主管部门在教材规划过程中批复了很多重复性选题是造成教材多产的另一个原因。教育主管部门在教材规划审批的过程中,对于同一种选题批复的过多。随便在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教材编写规划数据库里搜索,一般同种题材的就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同一选题的教材批复得多自然造成相同内容教材出版得多。
三、提高高校教材出版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高校教材出版要解决以上问题,根本出路是建立起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2],需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第一、完善相关法制建设,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对于目前我国学术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各种盗版、“山寨”现象盛行的现象,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在社会与学术界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加大对学术界各种抄袭、剽窃行为的打击力度,让抄袭者名声扫地,付出惨痛代价。政府应加快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规范、并在执行过程中落到实处,真正使各种抄袭、剽窃、“山寨”现象无处藏身。
第二、完善高校课堂教材选用方式,提高高校教师编写教材的质量。教育部门与高校应出台相关规定,对于高校自己编写的教材可以向学生推荐,但不能硬性强制学生使用。在校学生规模超过一定量的高校,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有多种选择方式,可以提供多个出版社的同种教材供学生选择,如何选择由使用者决定,把选择权交予使用者,这样就能形成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让劣质的教材退出高校的课堂。
第三、加快高校出版社改革,强化其品牌竞争意识。为了不断推动高校出版机构改革,高校出版机构要求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不能一味地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应树立正确的出版方向,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在教材的选题、编写、出版过程中,要加强审查,层层把关,多出精品,提升自身品牌形象。
第四、加强政府职责,在高校教材编写与出版的过程中,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首先,鉴于目前我国高校教材出版市场已经得到充分的发展,建议教育部及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不需要再进行高校教材出版规划工作,把高校教材出版工作推向市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是去建立完善一套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让教材编写出版者能进行公平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一套科学、权威的高校出版教材的评审评价体系,进行公开评审,引导教材编者和出版社正确认真对待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进而提高教材出版的质量和内涵。最后,对于高校必须使用而不能或不便于由市场组织出版的教材,可以由政府规划和资助出版。
结语
高校教材的出版质量对于提升高校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知识接受有着关键的作用。建立一个良好的教材出版氛围,不但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更有助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学术繁荣。
[1]王子康.高校专业教材出版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出版,2008,6.
[2]姚文兵.高校教材出版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3]周义军.关于建立高校教材评价体系的思考[J]现代出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