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目的论关照下杨氏夫妇《红楼梦》英译本中委婉语翻译——以原著的因果句为例
2014-08-15臧国宝张小波万金香
臧国宝,张小波,万金香
臧国宝/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广东湛江524088);张小波/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广东湛江524088);万金香/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广东湛江524088)。
目的论认为,在翻译行为中,翻译发起者决定了翻译宗旨,翻译宗旨决定采用所需的翻译类型。翻译目的决定其行为,因此,任何的翻译的最高法则是翻译目的。杨氏夫妇翻译《红楼梦》的目的就在于把其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原原本本地表达出来。这可从下面的委婉语的翻译中看出来。
一、禁忌语的翻译
Fromkin提出,“禁忌语的存在或禁忌观念激发了委婉语的创造。委婉语就是用于取代禁忌词的另一个词或词组,或者是用于去避免提及令人感到害怕或者将引起不愉快的物体”(1983:267)。禁忌语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风俗,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民族特色,个人修养等有关。禁忌委婉语涉及死亡,性,排泄物等。
(一)死亡的禁忌语
无论是什么文化背景的人们,一旦谈及到死亡,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情愿与畏惧。死亡,可以说是所有文化里面的禁地。但不管死亡事实上是多么的凶猛和残忍,人们还是得面对死亡。为避免直接提起死忙,针对不同的社会等级人们创造很多的委婉语来代替那些与死亡有关的禁忌语。
例1: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人都会归了西。
杨氏夫妇译本:“Truly,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and 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Everyone will have ascended to the Western Paradise.”(第 34 回,156 页)
“旦夕祸福”蕴含着独特的中国文化,它是指人类未知之数,形容痛苦、幸福和邪恶。用不测风云来类比凡人的旦夕祸福形象生动,预示着灾难和死亡的威胁。此外,人们到这是为了得到永乐,光明和涅槃。又将此地称作“净土”。死亡的委婉语“归西”被译为”ascended to the Western Paradise”而不是“go to west”。这就很好地表达出“归西”的因果内涵,并且开阔了西方读者有关宗教文化的视野,因为“go to west”在英语里仅是日落的意思。因此,这样的翻译是符合忠实原则。
(二)排泄物的禁忌语
分泌物和排泄物是人类的生理现象,几乎在所有的文化里都采用了委婉语。由于历史性的或者宗教性的障碍几乎不存在对等委婉语的翻译,译文相对地被其他各种各样的名词所取代。
例2:想毕,也装作出小恭,走至外面,悄悄滴把跟宝玉的书童茗烟唤到身边,如此这般,挑拨他几句。
杨氏夫妇译本:He left the room on the customary excuse and quietly got hold of Mingyan,one of Baoyu’s pages,to work on his feelings with his account of the matter.(第9回,66页)
“出小恭”是古代小便和大便的委婉表达。由于其自身的粗俗和不雅,人们常常用委婉语来代替此类表达。再有,有不少委婉语是用于表达人类共同生理现象,杨氏夫妇把“出小恭”译为“on the customary excuse”。由此可见,这与原意相符,与功能目的理论三大原则相一致。
(三)“性”的禁忌语
各个国家都把“性”列为禁忌语,委婉语能够避开不雅词。对比西方国家,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性心理学更显细微,更有保守倾向。在正式场合,从未出现有关“性”的言语。
例3:(贾宝玉)......说着便把梦中之事细说与袭人听了。然后说至警幻所授云雨之情,羞的袭人掩面俯身而笑。
杨氏夫妇译本:“It’s a long story,”answered Baoyu,then told her his dream in full,concluding with his initiation by Disenchantment into the“sports of cloud and rain”.Xiren,hearing this,covered her face and doubled up in a fit of giggles.(第 6回,42页)
在多种语言和文化中关于“性”的语言常常被认为不雅。中国人通常用生动的实词来说明所指内容,诸如花、草、杨柳、风月等高雅词。因此,杨氏夫妇将“云雨之情”译作“sports of cloud and rain”,体现了中国人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原句因果关系一目了然。
二、自谦语和敬语的翻译
自谦语指说话者特意降低自己的身份以向对方表示尊重和礼貌,如“卑”“贱”“拙”“愚”等。敬语指特意使用充满尊重和称扬的言语以夸赞和赞扬他人。敬语和自谦语是整个称谓语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曾被作为认知符号和社会标志。《红楼梦》中的敬语与自谦语特点:1.社交称谓语。如“老太太”被译为“the Lady Dowager”(太夫人)或“the Old Lady”(老夫人);2.单语词常含义丰富。钱冠连曾指出“林姑娘”所隐含的原有的中国意味是无可取代的,“Miss”是对陌生或相熟之人皆可使用的称词,但从贾母口中说出,立刻就将黛玉在贾母心中的地位体现出来。
(一)自谦语的翻译
奈达认为,“谦卑语言可用来指自身或指代与自身有直接关联的他者”(1964:135)。受孔子哲学的熏陶,中国人将尊老爱幼和自谦以示对他人的尊敬视为美德。如“贱荆”是出于谦逊和礼貌而对自己妻子的自谦语。
例4: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
杨氏夫妇译本:“What a lucky coincidence!”exclaimed Ruhai.“Since my wife’s death my daughter-in-law in the capital has been worried because my daughter has no one to bring her up…(第 3 回,16页)
在封建社会男子占有主导地位,而妇女只是丈夫的附属品,是没有社会地位的。然而,英语中却无此对应的自谦表达,寻找是徒劳无功。杨氏夫妇译本中将“贱荆”译为“my wife”,尽管自谦的语气并没译出,但译文清晰的因果结构仍能为读者读懂和接受。
(二)敬语翻译
日常交往中融洽的关系应以尊重权力和威望基础为前提。贾政和王夫人称呼其母为“老太太”而不是“母亲”。相应地,出于尊敬,孙子们也会称呼他们的祖母为“老太太”。由此可见,“老爷”“太太”此等称谓反映出被称呼者的社会地位。“老爷”和“老太太”“老祖宗”,使用频率尤其高。
例5:(贾珍)......“你跟了你叔叔去,也到那边给老太太,老爷、太太们请安,说我和你娘都请安。”
杨氏夫妇译本:So Jia Zhen told his son,"Go with your uncle,and mind you go too to pay your respects to the old lady,master and mistresses of other house.Give them our regards."(第 64 回,480 页)
在等级分明的封建社会,仆人必须称呼他们的主人为“老爷”“奶奶”“太太”来表示尊敬以避免侵犯上层阶级的尊严。杨译将“老爷”“奶奶”“老太太”分别译成 "master""mistresses"和"old lady",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低等和高等的(尊卑)等级观念。
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要使译文遵守忠实原则变得尤为困难。强制使用忠实原则只会让译本对目标受众毫无意义可言。从目的论出发,忠实原则要遵循连贯法则,而忠实原则和连贯法则都要遵循目的论(范祥涛等,2002:34)。没有连贯法则作为先决条件,忠实原则会让读者不知所云。因此,在采用异化翻译理论时,译者应该考虑目标语文本的可读性。目的原则要求译者传播源文本的文化内涵时也有例外。这时忠实原则优先于连贯法则。我们中译英时应该致力于传播和保留源文本的文化。太过注重于源文本会产生另一个问题:翻译者会忽略读者接受能力,最终不利于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1] Fromkin,V&Rodman,1983,D.Euphemism[M].New York:The Dryden press.
[2] Nida,Eugene.A.1964,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rden:E.J.Brill.
[3] Vermeer,Hans.J.1989,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Readings in Translation Theory[M].Finland:Oy Finn Lectura Ab.
[4] Yang Xianyi&Yang Gladys.1994,A Dream of Red Mans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
[5] 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6] 范祥涛,刘全幅.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中国翻译,2002(6):34-35.
[7] 冯奇,李树德.英语修辞简明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8] 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归化和异化[J].外国语,1998(2):15-18.
[9] 黎昌抱.英汉亲属称谓词国俗差异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93-95.
[10] 刘士聪.《红楼梦》翻译研究论文集[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