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后勤业务外包探析

2014-08-15丽,高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邮电大学高校后勤外包

张 丽,高 川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400065)

一、高校后勤业务外包的必要性

引进优秀的社会企业参与高校后勤的服务市场,是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服务多样化需求的必然措施。尽管1999年启动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10多年来,取得了不少成就,但随着高校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原有的后勤服务已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因此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部分后勤业务进行外包,引入竞争机制,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效率,努力构建现代大学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势在必行[1]。

二、业务外包的应用实践与效果分析

(一)重庆邮电大学后勤业务外包概况

在1999年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础上,重庆邮电大学于2008年开始了新的一轮后勤改革,按照“规范化运行、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总体思路,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三位指:小机关+多实体+社会企业,一体指基建后勤系统这个整体)。设有4个科室、5个后勤实体,引进了,1个社会企业参与学校日常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其中引进4个餐饮服务企业经营65%的学生食堂;引进一个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担负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和教职工住宅的楼宇管理;引进一个园林管理企业担负校园绿化的管理与养护,引进3个供热服务企业和一个直饮水供应企业担负学生在宿舍的热水供应和饮水工作。重庆邮电大学随着社会企业的引进,逐步减少了自办后勤的市场份额,实现了从以自办后勤为主向选后勤、管后勤为主的转变。

(二)重庆邮电大学后勤业务外包成效显著

业务外包是高校精简机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对提升后勤服务保障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重庆邮电大学部分后勤服务业务外包取得了以下成效[2]。

1.业务外包为师生带来了专业化的服务,提高了师生的满意度。业务外包前,学校后勤使用的一线员工大多数是学校附近留守的农民工,他们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工作技能差,服务意识淡薄,相比专业服务企业而言,难以满足现代大学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现实要求。后勤业务外包获取了专业化的服务,提高了工作质量与效率,师生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2.业务外包降低了办学风险。通过业务外包把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业务如绿化养护、保洁、安保、餐饮、教室管理、宿舍管理、水热供应等外包给社会专业的企业来经营,与社会上的专业服务企业形成利益共生体,这样有效规避了学校的办学风险。

3.业务外包用工模式取得积极成效。一是规避了劳动用工风险。近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临时用工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使传统的劳动用工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外包用工模式为规范劳动用工,规避用工风险提供了有效办法。二是节约了人工成本,如招聘费用和新员工培训费用。三是解决了同工不同权,同工不同酬的用工制度问题。

4.业务外包使后勤队伍更为精干,组织结构更为灵活,应变能力显著增强。重庆邮电大学后勤业务部分外包后,后勤系统员工人数由780人降到315人,使臃肿的后勤队伍瞬间瘦身,更便于学校管理,更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5.推动了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重庆邮电大学基建后勤系统正式职工主要由后勤老职工、退伍军人、引进人才的配偶三部分构成,由于体制的原因,他们缺少危机感与压力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引入业务外包这一管理模式后,给后勤系统注入了新的血液,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推动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总之,高校后勤业务外包,转变了传统观念,创新了管理体制,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3]。

三、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业务外包有着诸多的优点,同样有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笔者认为高校后勤服务外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外包社会企业选择方面存在问题。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社会资源并整合学校的现有资源,从而通过后勤保障服务水平,降低后勤服务运行成本,提高学校的核心竟争力[4]。但由于在选择社会企业的过程中,高校无法完全了解承接社会企业的财务状况、公信力、管理体制、企业文化等相关的信息,可能导致选择的社会企业并非最佳的承接商,因此在经营的过程中,会出现服务不到位甚至违规操作等现象,给高校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5]。

2.服务监管机构以及监管标准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由政府或高校联盟类的监管机构来负责对引进的社会企业的服务业务进行监管,更谈不上统一的、科学的监管标准问题[6]。从近年来高校后勤业务外包的问题来看,我国需要设专门研究机构、管理机构同高校后勤业务监管机构共同参与高校后勤外包业务的监管[4]。

3.员工队伍不稳定。员工对引进的社会企业较学校归属感和信任感降低,员工的流动性大,对后勤服务的持续性保障带来影响。

4.不注重公益性。引进的社会企业对高校后勤的特殊性认识不足,不熟悉教育规律,不熟悉学校情况,过多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

四、高校后勤业务外包监管对策

社会企业参与高校后勤服务是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专业服务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力量。高校要努力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企业进高校,形成公开、公平的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水平。但后勤业务外包也是一柄“双刃剑”,如果运用不当,将会产生不良的作用,甚至导致严重后果。高校在制定外包策略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选择优质的社会企业。通过招投标形式挑选有实力、管理规范并知晓教育教学规律、有高校管理经历的专业社会企业。对参与的社会企业主要从其业绩、服务能力、经营状况、客户的评价信息等进行审查,以便筛选出符合本校外包后勤项目特点的优质社会企业[7]。

2.完善市场监管体系。高校后勤保障服务与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后勤服务工作责任重大,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8],因此政府应推行高校后勤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行业自律的高校后勤市场监管体系势在必行。

3.加强监管队伍建设。业务外包主要是通过与引进的社会企业合作,从而改善后勤服务水平,而社会企业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千方百计降低运行成本,从而影响服务质量,因此高校后勤必须建立一支自己的高素质监管队伍,否则市场开放后,如果管理、监督不到位,开放也是混乱的。

4.建立健全科学的监管考核体系。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是做好后勤业务外包的关键,高校后勤市场越开放,政府和高校相应管理部门越要加强对外包社会企业的监管和考核。从重庆邮电大学对外包社会企业考核的应用实践看,建立三维的监管考核体系较为科学,即学校后勤管理处对后勤实体进行日常考核、月考核、半年考核、全年考核;后勤实体对引进的社会企业进行师生日常考核、月考核、半年考核、全年考核;全校师生直接参与对后勤管理处和后勤实体以及社会企业进行日常考核、月考核、半年考核、全年考核。考核结果的应用:对后勤管理处和后勤实体的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待遇和评优晋级挂钩;对社会企业的考核结果与服务运行费用挂钩,并作为合同期满后能否参与下一轮竞标的条件之一。

[1]马祥甸,徐燕.关于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构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2):132-134.

[2]赵常学,周晓康.基于ISO9000构建高职院校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探索[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3]杨敬芝.刍议高职院校后勤队伍的建设[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

[4]黄新鹏.浅议高校后勤服务业务外包[J].中外企业家。2011(5下):165-166.

[5]吴国锋.高校后勤社会改革中的人力资源外包的困难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10).

[6]陶钧,陶小幸.浅析高校后勤服务外包运营问题及对策[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10):887-888.

[8]陈兴桂.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5(6).

[9]张德高,秦义.“五位一体”:构建高校后勤市场监管体系[J].职教通讯,2013(9):45 -47.

猜你喜欢

邮电大学高校后勤外包
无锡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精准执法暨外包外租专项执法检查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西安邮电大学设计作品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论“互联网+”时代档案服务外包的问题与策略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28卷第1-6期总第114-125期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
业务外包在“慕课”中运用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