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4-08-15戴日舞
戴日舞
(温州市中心医院手术室 浙江 温州 325000)
脑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常伴有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剧烈头痛、呕吐以及高烧等症状,同时脑动脉瘤栓塞手术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不利于患者病情的顺利发展,近年来,脑动脉瘤的治疗常常以开颅手术夹闭为主要的治疗手段[1-2]。我院通过对脑动脉瘤栓塞手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尤为显著,患者的情绪明显的改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4例脑动脉瘤栓塞手术患者,均经过相关的诊断标准,排除伴有意识障碍和失语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并将酒精和药物依赖者排除,排除精神障碍个人史和家庭史患者。其中38例(70%)为男性,16例(30%)为女性;最大年龄为69岁,最小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为43岁。初中文化以下有20例(37%),高中文化以下的有12例(22%),高中文化以上的有22例(41%)。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进行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行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24小时内均行DSA检查确诊。
1.2 护理方法
[1]巡回护士配合:
2.1 器械、物品准备:常用脑外器械,动脉瘤显微器械,其中包括动脉瘤夹持钳及特制动脉瘤夹。头架、显微镜、脑外通用微型钻、双极电凝、两套保 持功能 完好吸 引器。另备婴粟 碱,
主要用于解除血管痉挛。
2.2 做好病人心理护理,解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心理,防止病人情绪紧张导致动脉瘤破裂。
2.3 采用16或18号静脉留置针,建立两条可靠的静脉通道,以便抢救治疗时快速输血、输液和麻醉用药。协助麻醉师作动脉穿刺,配合术中控制性降压,剥离动脉瘤和夹闭动脉瘤
颈时,根据平均动脉压,调整微量泵输注硝普钠的速率,将平均动脉压降至最低限50~60 mm Hg[2],以免脑供血不足。
2.4 病人均采用翼点入路。麻醉后病人仰卧,头偏向对侧约45角,并稍下垂20角,肩下垫软垫,使颧突部处于最高点,以利脑的额叶因自然重力下垂离开眶顶,减轻牵拉的力量,便于暴露动脉瘤 。用三钉颅骨固定头架,将头维持于此位置。
[2]器械护士配合
熟悉手术步骤,了解手术者习惯。切开头皮时备好头皮夹止血;翻转头皮及帽状腱膜瓣,用弹簧拉钩牵引;开颅时,备好脑外通用微型钻、蜡,及时更换 钻头、骨铣刀、磨钻 头,保留骨屑,取下游离骨片温盐水纱布保存备用。切开硬脑膜 ,备好大、中、小棉片保护脑组织,备好自动牵开器及脑压板,以便暴露手术野。备好显微器械,在显微镜操作下,切开外侧裂处的蛛网膜,引流出外侧裂池中的脑脊液,然后逐步向外敞开外侧裂,直至将颈动脉池、视交叉池、板池都切开,放出脑脊液,终术者按照血管造影所 见动脉 瘤部位,在视 神经外 侧找到 颈内动脉,递给动脉瘤分离器、显微钩 、显微剪分离动脉瘤,分离出瘤颈的近远侧壁,备好动 脉瘤夹 持钳及 合适的动脉瘤 夹。手术过程始终保证吸引 器通畅 及双极 电凝镊 的尖端清 洁无痂,以利于止血及分离粘连 ,在平均动脉压 降低至60~80 mm Hg时方可夹闭动脉瘤 颈。如需加 固瘤壁,备好医用生物胶涂 抹或少许干棉花包绕瘤壁,妥善止血,棉片清点对数,放置脑室引流管,缝合硬脑膜后,再逐层缝合至头皮。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由于瘤壁不健全 ,破裂后可发生颅内血肿、脑血管痉挛、脑缺血、脑水 肿和脑 积水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 。为了提高手 术的成 功率,手术 护士的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 行的重要环节。
首先,巡回及器械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熟悉此手术的神经的解剖及术式,预先估计到术者需要,遇有术中意外和抢救能快速作出反应,果断、独立地开展工作。
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若动脉瘤破裂,切勿惊慌,保证吸引器通畅。备好暂时性动脉瘤夹以便控制颈内动脉的近远段。随时作好输血准备,以防止大出血危及生命。控制性降压时应根据手术进展的情况,及时调整平均动脉压,随时观察尿量,以防止肾功能衰。
器械物品应准备充分,是显微颅脑手术安全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显微镜下操作时,根据手术者要求调整座凳位置及高度,主动询问术者显微镜的角度是否满意。电凝功率大小和手术床高低是否合适,并及时进行调整,使得手术顺利进行。器械护士很难直视颅内手术野,应多与手术者交流,准确传递器械物品,减少手术者自己取拿,保证手术者显微镜下操作稳定、方便快捷,它能使手术者不受干扰的进行手术,既缩短了手术 时 间,也给护理配合 带来了方便,减轻了工作强度。
[1] 段国升,朱诚.神经外科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
[2]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63
[3] 王春丽,王淑芬.显微颅脑手术护理要点探讨[J].现代护理杂志,2002,8(4):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