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颤的药物治疗
2014-08-15黄伟
黄 伟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管理局七星泡农场卫生科 161435)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仅次于早搏而居第二位,房颤是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目前房颤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抗凝药物治疗等;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同步直流电复律(DCC)、导管消融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
1 房颤的治疗原则
1.1 药物治疗
1.1.1 抗心律失常药物(ADD)常用的复律药物有普罗帕酮、胺碘酮、决奈达隆、伊布利特、氟卡尼、维纳卡兰等。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房纤颤治疗指南指出,急性房颤者(<48h)如果没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可选择静脉推注氟卡尼或普罗帕酮转复房颤;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新发房颤者可选择胺碘酮;没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新发房颤患者,可考虑单次口服大剂量的氟卡尼或普罗帕酮;新近发生伴结构性心脏病,但不伴心衰和低血压、电解质和QTC正常者,可静推伊布利特。2010年ESC房颤指南推荐转复房颤的新药—维纳卡兰,研究表明它迅速转复新发房颤优于胺碘酮。
1.1.2 抗凝药物治疗 华法林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临床上常见的抗凝药物。目前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的出现将给房颤的卒中预防带来新的希望。
1.2 非药物治疗
1.2.1 导管消融术Meta分析结果以及消融与药物治疗的随机研究表明,消融的成功率为77%,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成功率。Wilber DJ等开展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显示,经导管消融治疗较ADD治疗明显减少房性心律失常,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消融治疗可作为以下情况中房颤的一线治疗(1)症状很重的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特别是年轻患者的孤立性房颤;(2)药物无效;(3)无器质性心脏病或轻度器质性心脏病;(4)房颤本身而不是同时存在的器质性心脏病对预后有明显影响者;⑸房颤使心衰明显加重,运动耐量降低,生活质量明显降低者。
1.2.2 电复律(DCC)DCC是房颤转复为窦律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一定要掌握好适应症:(1)伴心肌缺血,低血压,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的快速心室率房颤患者,若药物不能迅速转复,推荐立即DCC;(2)预激伴房颤的患者出现快速心室率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推荐立即DCC;(3)对于房颤患者拟行长期的节律控制,推荐行DCC;(4)转复前服用胺碘酮、氟卡尼、心律平、伊布利特或索他洛尔时,有望提高电转复成功率并减少复发。复律成功后,心房电收缩恢复,但机械收缩并不能立即恢复,因此要继续正规抗凝4周。
2 房颤的抗凝治疗
2.1 华法林
华法林是一种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它在房颤患者卒中一级与二级预防中作用确切。对于CHADS 2-VASC评分在2分以上而没有明显出血危险的患者,均应给予标准强度的华法林。荟萃分析表明,华法林治疗可使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相对危险降低64%,每年发生卒中的绝对危险降低2.7%。但华法林在抗凝时需要常规监测凝血指标,使用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抗凝强度受很多药物、食物影响,易发生出血,治疗窗窄,并且个体差异大,需剂量调整和监测INR。
2.2 房颤的上游治疗
所谓上游治疗即为“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是房颤治疗的新策略。其本质为房颤的一、二级预防。通过治疗可引发房颤的高危疾病,从而预防新发房颤,延缓病情进展。治疗的药物包括ACEI、他汀类、ARB类药物等。
2.2.1 ACEI/ARB与房颤 多项研究表明,ACEI及ARB类药物不仅可以抑制组织学重构,而且对于电重构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荟萃分析提示,ACEI和ARB可有效预防房颤发生,尤其是左心室功能不全及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患者获益最大。应用ACEI和ARB可使房颤总体风险下降28%,此外,ACEI或ARB还可能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抗炎、抗氧化及对离子通道的直接作用等途径发挥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临床研究指出,ACEI和ARB有利于心衰房颤的一级预防。
2.2.2 他汀类与房颤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在不同的房颤人群中,都发现有炎症介质的明显升高,这些炎症介质包括C反应蛋白,白介素-6等,通过房颤患者与健康人群心房组织活检比较证实:持续性的炎性浸润可导致心肌重构,从而促使房颤的反复发作。研究发现他汀类对血管内皮功能、心肌功能、氧化应激、斑块稳定、炎症及血栓形成都有直接的作用,此外有临床实验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改变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功能,抑制炎性因子活性,延缓心肌细胞结构重构和电重构,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等环节发挥预防房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