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光刺激对短跑运动员起跑反应时效应的研究

2014-08-15徐治平李国旸上海体育学院上海200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反应速度遗传人体

□ 徐治平 李国旸(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000)

1、反应时的概念综述

反应时的快慢是运动员反应速度评价的唯一标准。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反应时是指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是评价快速而准确的反应能力的重要指标,反应时体现着反应能力,反应能力是运动员掌握和运用运动技术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反应时与反应过程不同,它不是指反应延续的时间,而是指引起动作反应开始之前所需要的时间,即从刺激到反应之间的时距。从整个反应过程来看,分为预备期、中心期、结束期三个阶段,而反应时属于反应过程的第二阶段,它包括了感觉器官感受到刺激所需要的时间、大脑加工消耗的时间、神经传导的时间以及肌肉产生反应的时间。

反应时又分为两种,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复杂)反应时。有学者提出,简单反应时是给予被试以单一的刺激,当某个条件刺激物一出现,便立即给予相应的应答性动作。由于运动环境中条件比较单纯,运动员的反应是按照既定的信号,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以定型的活动方式支配运动器官实现的。复杂反应是指在复杂反应的条件下,同时有几个可能的刺激物出现,而且是作为各种不同的应答性动作的信号,运动员必须选择一种必要的应答性动作。所以,反应时的快慢,一般在正常稳定的条件下,取决于神经系统对外来信息反应的速度。反应时的增加意味着大脑皮层兴奋性和灵活性的降低。

2、短跑运动员起跑反应时的生理学依据

短跑比赛时,运动员听到枪声到腿蹬起跑器的时间是典型的单纯反应时间。生理学研究表明,耳朵听到枪声后经过大脑再到运动器官发生动作,最短需要0.12 s的时间。国际田联的《田径竞赛规则》规定:在C类以上的短跑比赛中,起跑器应与国际田联批准的起跑犯规检测仪连接,起跑反应时小于0.1 s时,将被认定为抢跑犯规,所以人体的反应时不可能快于0.1秒,但是不同的人在0.1秒以上区间有着很大的差别。从生理机制分析,反应快慢取决于“反射弧”的五个环节∶感受器—传人神经— 中枢延搁— 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应速度通常用“从刺激到开始发生反应的时间”即反应时来衡量。反应快速、判断准确、动作到位在比赛中是不能分割的。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主要的机能调节系统,人体反应速度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枢神经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即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反射弧五个环节中,传入神经及传出神经的传导速度基本上变化不大,所以反应速度主要决定于:(1)感受器的敏感程度;(2)中枢延搁;(3)效应器的兴奋性。短跑的起跑预备期是从预备信号(口令∶预备)到执行信号(口令∶跑)之间的一段时间,包括等待信号和准备应答动作两个内容。高级运动员和不从事竞技运动者的运动反应时有着明显的不同。

3、反应时的心理学依据

心理因素也是起跑反应时快慢的影响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反应时的快慢,和运动员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关系。心理因素心理学家认为,运动员的心理定向和注意力集中与速度素质密切关系。当注意力集中时,反应速度就能较好地表现出来。在妨碍注意力集中的条件下,反应时就会增加。另外,运动员兴奋的程度和情绪的稳定性对速度也有影响,当运动员保持适度的兴奋和稳定情绪时,反应速度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兴奋不够却使神经过程不协调,使反应速度降低。情绪不稳定,还会使心理失去平衡,引起内分泌紊乱,肌肉僵硬等生理变化降低反应速度的能力。反应时是评价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变量,是心理生理学实验中最普遍采用的心理活动指标之一。

4、反应时的遗传学依据

人类和生物界的动植物一样,无论从形态、结构、机能。还是生活习性方面都受着遗传规律的控制。就是人类所特有意识、思维、心理过程,也离不开遗传的影响。黄森在《对散打运动中反应时探讨与研究》中提出:科学研究表明,反应速度具有很高的遗传性,一个人反应速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决定的。运动训练主要是把遗传因素所决定的最高速度能力表现出来,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反应速度的绝对提高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它是属于个体神经系统受遗传特征影响的反射通路的传导时间,运动训练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使原来具有的较高反应速度得到稳定性地发挥。

5、结论

反应时是指机体从接受外部刺激开始到做出反应所需要的时间间隔。刺激的方式包括声、光、触觉等。人体的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转换的快慢,反应时的快慢与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人体的形态、结构、机能、生活习性、意识、思维、心理过程都离不开遗传因素的影响。反应速度具有很高的遗传性,反应速度的快慢很大程度上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1]陈锋.不同难度刺激条件的反应时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 2006,(11).

[2]张殿亮.第29届奥运会短跑运动员起跑反应时的比较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10,(09).

[3]秦素荣.对人体“反应时”的探讨[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1997,12.

猜你喜欢

反应速度遗传人体
非遗传承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为什么鸟群飞行时不会彼此碰撞?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动物也秒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