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的三个转变——还原“真实”比塑造“完美”更重要

2014-08-15贾天春

语文天地 2014年30期
关键词:真实课本文本

贾天春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方便和快捷,这让孩子的眼界在不断拓宽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因为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课本中存在的瑕疵和问题。为此,语文教学要学会转变。

一、从“课文写了什么”向“课文是怎么写”转变

平时的备课和实际教学中,我们总会不自觉地问:“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而这也正是教材编写者关注的问题,借文本完成对人物的认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比如《最后的姿势》一文,我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谭老师崇高的精神品质上,通过各种文本解读将谭老师的光辉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一节课下来,孩子对于课堂的印象只有舍己为人、舍生忘死等几个成语修饰下固化的谭千秋形象,而且这样的知识也许没有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也能得出来。那么我们的一节语文课到底做了什么?可能仅仅是将孩子已经明白的知识拆开讲解,然后再自认为巧妙地组合起来,老师自得其乐的同时,孩子所得微乎其微。

二、从“教课文”向“教语文”转变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多地强调利用教材中的故事、人物所体现的思想完成语文人文性的传授,却经常忽略语文的交际用途和学生习作技巧和能力的提升,即过于偏重语文的人文性。

优秀的老师善于利用学生预习时对文本中人物品质的理解,完成写作技巧的传授,即在人文性得到保证的情况下,重点完成语文工具性的传达,这就让学生不会顾此失彼。一册课本只有二十几篇课文,字数寥寥,但其中的蕴味却是无穷的。学过一篇课文,我们不能只认识几个字、了解一个人,我们更应该让学生知道汉字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主人公身上隐含的传统美德。只有对课本进行全方位的细致分析,才能让孩子学习课文的同时,闻到语文的芳香四溢,感受语文教学的精妙绝伦。如果能让孩子学过一篇文章,自己也能借助课堂上的所得创作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那么我们才是真正将语文的工具性还给学生;如果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将语文课堂中学到的文化修养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我们才是真正将语文的人文性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求语文老师从课文的藩篱中跳出来,站在语文的角度来分析文本、构建课堂。我们只有丢掉“课本”这条束缚的锁链,才能得到整个广袤的语文世界。

三、从“完美的人性”向“真实的人生”转变

我们教材中出现的正面人物,形象高大、品格完美。高、大、全的形象固然完美,但是赢得不了人们真心的向往。我们的教材中却刻意要塑造这种毫无缺点的完人,因此这样的人物形象不能得到学生的心理认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教材的人物形象很难在孩子心中扎根,往往是下了课堂就会走进记忆的回收站。

曾有同事说:“课堂上,我们总会问,同学们,你会怎么做啊?”同学们的第一回答总是与教材要传达的意思相反,而我们的教学通常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话锋一转,否定孩子的想法和观点之后,再次进入教材学习主人公异于常人的一面。也许是孩子的天性,抑或是现实社会的浸染,孩子变得现实起来,变得功利起来,孩子自然而然地选择对自己有利或轻松的路走,很少有人会主动选择布满荆棘的道路。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为了思想性的教学有选择性地遗忘孩子的认知规律。怎么办?主人公只有走下神坛,才能走进孩子心里。难道告诉学生肖邦的死亡是因为家庭变故就会让肖邦的爱国情怀褪色吗?难道告诉孩子郑成功收复台湾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就会抹杀郑成功民族英雄的本质吗?我看不一定,恰恰相反,只有告诉孩子真实的情况,才能让孩子认识真实的他们,进而记住真实的他们。只是引导孩子欣赏玫瑰的美艳,却遮住美艳中的荆棘,对孩子来说并不是真正的学习,而只是在笼子中的跳跃。束缚式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教育。

语文教学应该利用一串串故事、一个个人物让孩子们了解历史、走进社会、体会人间真情、感受人间冷暖。如果让孩子只是在固有的刻板模式中向遥不可及的完美人物学习,效果只能是水过地皮湿,其所得将是狭隘的、肤浅的、无效的。如果能借助于承载这些人物和故事的文本去学习其中的真实、真诚,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可信度会更高,也更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猜你喜欢

真实课本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