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实践应该以学生为本位
2014-08-15周兵
周 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应该搭建有效的言语实践平台。这种平台的创设要以学生为本位,以已有知识和能力为基础,遵循言语实践规律。
一、凸显语文本质,着力语言运用
1.聚焦表达,在悟读中体验
小学语文包含有小说、寓言、神话、说理文、说明文、状物及抒情散文,涉猎面广,覆盖面大。教材内容精彩纷呈,语文教师总是习惯性、无意识地将教学的重心定在文本内容上,导致学生有知识内容的丰富,而无言语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文本语言及其形式多加关注,引领学生“理解——感知——解构”,才能真正掌握语文学习之道。
课文《秦兵马俑》展现了兵马俑的六种佣型,在学生初步感知各种类型的特点后,教师引领学生从作者的写法入手,探寻“观察+想象”的语段结构形式和“大量使用四字词语”的语言特点,并在朗读体验过程中感受这种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以理解感知为基础,通过对文本语言形式的整体解构,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切实体现了语文感知和体悟的要求。
2.聚焦实践,在模仿中提升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在教师的点拨下,对典型的言语作品和模式进行深入的解剖、体悟和模仿,在教师搭建的语言实践平台中历练,从而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表达智慧。鉴于此,教师要把握语言这一教学基本线索,让学生在朗读中掌握阅读方法,在练习中积累创作技法。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以读促说、以说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实践培养表达能力。
在教学《恐龙》一文时,在学生对恐龙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有了基本了解后,要求学生围绕“我是什么龙,我长什么样,我有怎样的本领和威力”等问题进行创造性表达,并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激情朗读文本,从而完成读后说、说后读的教学程序。
3.聚焦拓展,在延伸中深化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和环境中学习语文,多途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拓展,依据文本主题特点、创作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起点等因素进行考量。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借物喻人,这种创作方法如果没有资料的拓展介入,学生很难将宋庆龄与樟树的品性联系起来。因此需要补充宋庆龄的生平事迹材料,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高贵品质,并与樟树有机融合,明白写樟树就是写人物。这样的过程,让学生切实体验到人物品格的可贵之处,同时也掌握了写作方法,实现了阅读写作双丰收。
二、传授阅读技巧,着力主动意识
1.自学让教学走向高效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切实转变重教学设计轻学习状态的错误理念,在备课时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思考:学生该学什么?如何学才能有效?从而将有效的课堂时空以及学习的自主权交换给学生,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教学效益。
在教学《二泉映月》时,教师并没有过多地进行讲解,而是以主问题“阿炳的生活经历为其创作这首曲子起到了什么作用”为线索,展开讨论。在这一关涉全篇的问题引领下,学生纷纷走向文本的深处,对自主寻找课文细节、感知文本脉络起到了积极作用。
2.对话让课堂走向交融
这里的对话包含师生在教学之前自行阅读文本过程中的对话以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很多教师将这两种对话混为一谈,实际上,“阅读对话”是“教学对话”的基础,教学前,教师解读文本时需要以文本内容为基点、以学生的认知基础为起点,构建师生的对话点、言语发展的生长点、智慧提升的交融点,为师生的有效对话提供可能。
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展现园子“自由”一段时,可以通过感知文本语言,预设这样两个教学对话点:围绕中心具体展现园子特点的写法;运用特殊句式促进表达效果的策略。在这两个对话点的引领下,学生先是纵览文本,感知文本的构段方式,然后深入文字,通过比较揣摩等手段,体验句式的表达效果,从而体会文本要表达的主旨。
三、探寻语文规律,着力形态构建
1.提炼核心问题,让课堂更简约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总是承担过多的职责和任务,知识要汲取,能力要提升,情感要浸润,方法要习得,习惯要养成,导致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零散和杂乱。究其原因,这与教师对教材文本把握不准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总是不甚了了,导致语文课程“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因此,教师要在纵观全篇的基础上提炼出相应的主问题,引领学生向文本的各个细节深入,以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教者始终围绕“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个特点的”两个问题,引领学生从文本入手感受人物形象,再从文本语言感知表达技巧。整节课,学生在主问题的牵引下,注意力集中,内容有针对性,避免了旁逸斜出的干扰,将思维的重心聚合在文本的中心主旨上。
2.整合实施流程,让课堂更灵动
现在的语文课堂,工具性特点鲜明,听说读写训练扎实有效。但碎片式、放任式的教学还是不少,为读而读、为写而写的教学仍旧大行其道。阅读教学应该树立既要得言也要得意的意识,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相应的情感之中,实现读写训练的自然化、无痕化,从而构建情意交融,言意兼得的阅读境界。
执教《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教师引导学生循着文字感受到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当大黑骡子被枪杀之后,这种情感也达到了高潮。教师顺势播放音乐创设情感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并择机安排随文练笔,让学生想象彭德怀当时的内心想法。
“批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在学生内心情感涌动之时,教师搭建语言表达的情感平台,让学生拥有了表达的渠道,使学生的语言历练浸润在丰满的情感内涵中,取得了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
3.链接生活资源,让课堂更悠远
陶行知说过:“语文的外延即生活。”没有生活这一“源头活水”的不断灌入,语文阅读教学必将受到极大制约。语文教学只有引入生活,与社会和自然链接,才能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以一本教材打天下,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将学生推向生活、社会以及自然的舞台。
在教学“聊聊当前的热点话题”口语交际课时,我们以热点事件作为关注点,引导学生以电视、网络和报刊杂志等相关媒体的报道作为话题交流的获取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收集资料,学生在交流中兴趣盎然,各抒己见,并融入自身的情感,使语言与精神实现了同构。
阅读教学必须以语言实践作为原则,也必须以学生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作为教学起点。如果不是这样,再好的教学策略,再深刻的文本解读,都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学效果也就难以提升。因此,必须真正走向以学生为本位的语言实践这一教学道路,课堂教学才能实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