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4-08-15耿铁玉
○耿铁玉
(河北省任丘市议论堡中学,河北 沧州062550)
学习兴趣是指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渴望获得知识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推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可以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重要条件。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应设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丰富的表情语态渲染、精彩的媒体课件辅助,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一、导入点燃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在上课的短暂几分钟内便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课文上,并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导入课文的技巧至关重要。导入得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配合不同的导入方法,有不同的语言要求。常见的导入方法:
1.激情渲染法。教师充分运用语言表达,精心组织充满激情的语言,渲染气氛,捕捉学生思维并加以引导。如导入《背影》,师:同学们,如果有人请你照相,大家觉得应该拍下他的正面、侧面还是背面呢?生:当然是照正面了。师:大家的想法被绝大多数人认同,可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在给父爱定格时,却别具匠心地摄下了父亲的背影,就是这个背影,几十年来感动了无数的读者,让许多人潸然泪下,那是作者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到的背影呢?作者又是怎样描绘这个背影的呢?让我们在学习《背影》这篇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这段感人至深的导入语,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2.悬念导入法。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设置几个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悬念,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学《喂——出来》一文时,是这样导入的,老师准备了一个盒子,对学生说要变个魔术,学生非常好奇,老师对着空盒子喊了一声“喂——出来”,然后告诉学生魔术变完了,老师已经从盒子里变出了一个东西。学生很纳闷,老师什么也没变出来啊,怎么说有东西出来呢。老师说,同学们要想知道老师从盒子里变出了什么,那就请看课文,课文会告诉你答案。同学们带着好奇心开始认真看课文。事实上教师只是卖了个关子:从盒子里出来的是声音,课文中从洞里最先返回的也是那个年轻人的声音,声音都能出来,那么原先扔进去的东西也能原封不动出来,这样课文的主旨就不难理解了。既联系了课文,又激发了学习兴趣,一举两得。
二、交流催化兴趣
要让学生动情,教师要先有情。教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时要做到深研教材,把握作者的思路脉络,细心揣摩和努力把握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自然情感,从而激起自己的感情震动,情感的迸发,在备课过程中自己先被感动。“酝酿心中,久之自然悟入”,对授课内容有了发自内心的感情,有了这种情感的积累,讲课时才能充分释放自己的情感能量,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展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和思维。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展现课文情境,为学生创设鲜活的情境氛围,增强文章的渗透力,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情感触摸。
例如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用媒体展示苏州名园的图片,可让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又如教学《周总理我们想念你》一文时,放映当年首都人民在长安街向周总理灵车告别时的实况录像,播放低沉哀乐,使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媒体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煽动学生的情感,让作者的情感在学生心中缓缓流淌,从而达到与作者情感交融的地步。
2.以读传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语文课堂的情感交流,离不开文本,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体验。教学《春》一文时,抓住感情主线,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想文章描绘的图景,在读中悟情、动情、入情,与作者的感情形成共鸣,以达到“情文相生”的目标。同时,学生欣赏、品味、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在反复读中体会作者的热爱之情。最后,通过配乐朗读,熟读成诵,回归整体。
三、融入稳定兴趣
课文中有较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在阅读时引导学生饰演变成文中角色,亲身经历故事情境,往往能更好地体验情感,不仅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同时获得阅读的乐趣。教学《变色龙》一文时,教师让学生分别饰演文中的几个角色,看谁能把文章中的人物再现得最生动,学生们兴趣盎然,他们用心去思考人物是什么性格,应该用怎样的语气,用什么表情,原本繁杂冗长的课文分析变成了学生饶有兴味的探讨。在引导学生经历角色、体验情感的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可加入角色的变化,与学生互动,教师不再局限于充当授课者,游离于文本之外,而是和学生们一起,成为故事中的一员,与他们一同经历与体验;少了教师与学生,多了角色与角色间平等的交流,当学生们发现教师也在情境中,变成了和他们对话的角色时,整个阅读过程变得积极活跃。
总之,兴趣是成功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做到使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练,才能达到以乐激趣、以趣激学的目的。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初中语文[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2]杨润勇.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王荣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J].语文学习,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