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014-08-15张宁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周长课本解决问题

张宁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氛围

创设好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还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再通过释疑、解决问题等环节,使学生实现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和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目标。如在教学“克和千克”时,我先通过课件出示“大袋洗衣粉2千克”、“细盐净含量500克”、“牙膏净含量140克”等生活用品上的数学信息。“你见过这些吗?”“那你知道这些几克、几千克表示的是什么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对质量概念有了感性认识,所以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意义,感受到“克和千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引导学生学会搜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在数学问题中,面对众多信息,学生应学会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发现有效信息,才能作出正确的解答。要做到这些,学生首先要在一道题目中区分哪些是有关信息,哪些是无关信息,发现这些信息对学生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缺少信息的题目,让学生发现教师的错误,通过这种“逆向思维”来教学,能更好地让学生建立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善于发现的习惯。我的课堂中时常会出现一些让学生发现教师错误的题目。如“小明7点从家出发到学校上学,他骑车每分钟行驶100米,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很明显题目中缺条件,但有部分同学不加思考,以为7是时间,出现“100×7=700(米)”这样的结果。而善于观察的同学,就会提出疑问:“老师只有速度、没有时间怎么办?”这时,其他同学一下就会恍然大悟:是呀,这个7与本题无关,这个题目缺少条件呀!这时候学生的思维兴趣马上产生了,一些同学就开始说,“老师这个题目出的不对”,我顺势引导:“老师错在哪呢?”学生很快回答:“老师,这道题目只有速度,没有时间。”通过这样的错误,学生以后做题肯定会注意观察和思考了。

三、动手实践+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只有亲历具有实效性的体验活动,学生才能实现主动思考。“动手实践+独立思考+集体交流”,让学生不但会做这道题,而且在“做数学”中获取知识、培养思考能力。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我布置了一个实践作业:“准备一张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纸来包装自己的数学课本,看看这张纸是否适合,如果适合,说出你是如何验证的,如果不适合也要说明原因。”第二天,同学们都拿出包装好的课本,不用问就知道这张纸适合包装,当让大家说明理由时,却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面积比较

同学 1:课本一个面的面积为 24×17=408(cm2),包装纸一半的面积为40×30÷2=600(cm2),课本一个面的面积<包装纸一半的面积,所以这张纸适合。

同学 2:书的面积为 24×17×2=816(cm2),纸的面积为40×30=1200(cm2),书的面积<纸的面积,所以这张纸适合。

由于刚刚学过长方形面积这部分知识,所以班里有三分之二的学生用了这种做法。

第二种意见:周长比较

同学 3:书的周长为(24+17×2)×2=116(cm),纸的周长为(40+30)×2=140(cm)

书的周长<纸的周长,所以这张纸合适。

班里有一小部分学生用了这种做法。

第三种意见:长、宽比较

同学4:包书皮时,书的宽度是17厘米,把包装纸40厘米的长边对折后是40÷2=20厘米,20>17,书的长度是24厘米,用30厘米的边去包,30>24,所以合适。

同学5:包书皮时,书的长度不变还是24厘米,宽展开后变成17×2=34(厘米),用这张纸40厘米的边包书的两个宽边34厘米,用30厘米包书的长边24厘米,40>34,30>24,所以合适。

全班只有个别同学是这样做的。

课堂上,同学们就自己的做法各抒己见,方法呈现了多样化,有的学生坚持己见,有的学生觉得每种方法都可行,到底哪种方法是最简洁准确的呢?学生的心目中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独立思考、对比优化的过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发展。

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一个常新的话题。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进行综合培养,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学生一定能产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浓厚兴趣。

猜你喜欢

周长课本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圆的周长
周长与面积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解决问题的设计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