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范式的革命——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2014-08-15张志勇

天府新论 2014年4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特色文化

张志勇

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全国各个省市随之提出“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并就文化强省 (市)整体战略进行部署,以推动本省 (市)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希望在新一轮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布局中,占据主导和先机,抢占发展的战略机遇。经过两年多的文化建设的实践,全国各个省市的文化发展取得重要成绩,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步上升,对经济转型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两年多文化建设的实践,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特别是文化建设的“大跃进”倾向严重,文化强省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就应当避免文化的大跃进。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出整体部署,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财富和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后经济社会发展范式的必然转向,是一场观念的革命,未来社会发展范式也必将从经济发展逐步过渡到以文化为核心载体的文化经济发展范式。

一、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认识问题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现,离不开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只有认识了文化发展的必然性,才谈得上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才能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真正的精神动力。从全国各地文化强省的实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文化发展的经济思维模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经济社会转型与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性已经取得共识。但是,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对文化建设的理解存在误区,把文化发展当成文化产业发展,把文化产品当做文化商品,注重文化建设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其社会效益。当前很多提出文化强省的省份和地区,只注重文化发展的硬件设施投入,而忽视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研究,甚至把文化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把文化建设等同于经济建设,提出抓文化发展就如同抓经济发展一样,只要把发展经济的方法、战略照搬照抄,就一定能够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所以无须对文化理论本身进行研究。这就使得文化战略实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出现文化发展的全国一窝蜂,战略、目标、措施雷同,盲目重复现象严重,其结果是恶性竞争,低端发展,文化领域的“浮夸风”。

二是文化发展的“GDP”崇拜。发展,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尤其是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更加真切地诠释了发展的现代含义。从GDP崇拜到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从经济增长到全面发展,从以物为本的发展到以人为本的发展,从人与自然的对立对抗发展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发展观的历史嬗变表明了社会的发展方式、人们思维方式、生存状态、价值观、发展观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了绿色发展与低碳循环经济时代。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文化发展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着力点,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经济、社会、人等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发展之中,成为发展的主轴,成为衡量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人民幸福、生态和谐等的重要指标。遗憾的是,全国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文化发展的认识还停留在文化和经济、政治并列的社会层级结构中,没有意识到文化将成为新的“发展范式”。对于文化发展评价还是经济方式的GDP思考,比如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文化旅游收入、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文化外汇创收等与数字有关的衡量方法,文化发展的程度所表现出来的决不仅仅是GDP等可测量的物质性的东西,更深层次的是人们的价值观、文化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入度以及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三是忽视文化发展规律,文化发展的大跃进倾向明显。文化强国的主要评价指标是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产值占GDP的5%以上。全国提出文化强省的地方,大都忽视本省文化发展的实际,把文化产业列为未来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特别是要求文化产业态值占到GDP的5%以上,甚至通过行政命令分配任务。文化是人们生产、生活,社会的政治、经济,城市的市容建筑等所有人类改造自然、社会与自身的历史积淀,是与一个社会或民族的传统、习俗、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文化素质等紧密相关的,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就文化产业本身而言,也包括文化的“硬实力”与“软实力”,“文化产业的价值论分析关乎文化的硬实力:文化经济力和文化技术力,也包括文化的‘软实力’:文化价值的凝聚力和感召力。”〔1〕文化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搞经济建设,只要政策措施对头,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可能30年、50年就能使得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迅速成为全球有影响的国家或地区。自近代以来,全球出现的九个大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中国改革开放36年的巨大发展成就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与经济发展相比,文化发展规律更难以认识和把握,文化发展需要的周期会更长,文化发展的任务更艰巨,决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可能需要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传统的惯性力量是很难改变的,中国从近代以来,文化的转型直到今天都没有完成,因为文化就是“人化”,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人的现代转型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本身就决定了文化发展的长期性。

四是文化特色品牌缺乏,同质化现象严重。文化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竞争的关键是品牌,品牌的核心是特色,特色的保障是文化,文化的源泉是历史。也就是说,一个有历史积累的地区,就会演绎出一种文化,而这个文化,就是那个地区和民族的特色,有了那个特色,这个地区文化就会成为一种品牌。文化产业已经被全国多数省市列为支柱性产业,说明了文化大发展机遇的到来。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完全按照工业化进程发展,城市化愈来愈同质化,独特的城市精神和地域特色缺失,再加上对文化产业的片面认识,使得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趋同,严重制约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发展要重视区域特色,形塑品牌,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区域化发展道路。区域化发展道路是文化产业未来竞争的必由之路,地域性文化资源将成为重要战略文化资源。

二、文化是新的发展范式,是一场观念的革命

社会的发展进步,从根源上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推动,但是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发展时期,人类社会进步有不同的范式和发展动力。科技革命的推动、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新的生产工具出现,以及人类发展观念的变革,都可能引起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必然带来对精神需求的高度增加,物质财富创造的有限性与制约性,精神财富创造的无限性与巨大需求性,都使得文化发展存在巨大的空间。文化已经深深熔铸于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之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范式,也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和新的增长点。因此,文化发展代表未来新的发展范式,是一场观念的革命,未来发展评价方式将主要不是关注GDP的比重,而是发展观在多大程度上由文化来定义。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中的“文化”,就是从发展观与生产力角度提出的,“在这里文化已然不再是经济发展的附属品,必须把文化生产力定格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性生产力形态。”〔2〕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认为,未来社会的冲突不是经济、政治、军事之间的冲突,而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文明和文化冲突。“在全球或宏观层面上,核心国家的冲突发生在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当属于不同文明的国家卷入冲突时,文化差异就会加剧冲突。”〔3〕在这场新的竞争中,如果不把文化上升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范式高度,就会对文化战略性、支柱性、重要性认识不足,就会产生文化GDP崇拜,就会忽视文化与当代经济生活的普遍联系,就会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现代化建设的多元性决定了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借助文化的多样发展,又能使现代化进程不断创新、充满活力。当今中国文化的发展,正是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文明对话和思想撞击以及差异性社会的文化张力中发展的。”〔4〕

文化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自觉主动性。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发展的不均衡性。“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集中体现在文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总是一致的。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5〕文化的特点就决定了其发展繁荣,特别是对社会经济促进互溶与人的型塑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经济发展相比,文化建设更加复杂与艰巨。因为,文化主要是人化,而人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认识和发展文化的过程就是人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的过程,也是人趋于走向自我本质的发展过程。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而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就是人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文化建设战略的实现,归根到底离不开城乡居民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的提高,离不开整个社会崇尚文化、崇尚理性的风气和氛围。文化建设战略的目的也是为了人,是为了人更加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更加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更加趋向真善美的统一,而不是仅仅让文化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或者是仅仅追求文化的经济贡献。

对区域文化的独特性认识。中国地大物博,文化资源丰富,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与文化资源,特别是西部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些文化资源需要进一步挖掘包装,要凸显特色性、民族性与地域性。不仅要重视对通过物质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器物文化,如城市、村庄、建筑、道路、桥梁、机械、设备等一切人化的自然,加以挖掘、保护和传承;而且对于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或者虽在物质活动中产生但主要表现在精神层面的制度文化和意识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思想道德、科学理性、文学艺术、社会习俗以及制度体系等,更要加以重视和挖掘,真正打造成区域的特色品牌和特色文化。

三、错位战略和差异化发展模式是扎实推进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所谓错位,是指竞争主体在同一市场背景下,各寻其位,错落有致,顺利前行。从地区经济发展来看,错位发展就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权衡利弊、扬长避短,下大力培育自己的比较优势,认准某些产业和领域,做大做强,从而形成自己的经济特色,达到快速发展的目的。错位发展至少包含三方面内涵:一是实现宏观上的错位,避开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强势文化产业竞争。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努力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的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群体。二是区域间的错位,避免产业结构趋同。作为整个地区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各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并不相同,四川的蜀文化,陕西的秦汉文化,湖北的楚天文化,河南的中原文化,每个省份的特色各有千秋,文化产业各有侧重。文化建设要突出自己特色,整合地区优势,形成全省乃至全国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实现区域内部的错位,构筑资源效益最大化的文化产业结构新框架。在同一地域内部,各个区县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同,各个地方的历史风貌、民风民俗大都不同。区域内部也要按照错位发展和差异化竞争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人口、土地等因素,统一规划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发展本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从而构筑资源效益最大化的文化产业结构新框架,形成跨越发展的新态势。今天区域间的经济竞争力,不在大而全,而在特而强,这种经济竞争实际上是地区优势产业衍生出来的品牌竞争。错位发展具有的明显特点就是在“特”字上下功夫,如何找准“特色”、挖掘“特色”、营销“特色”,形成品牌特色,是实现错位发展的关键。

错位发展战略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事实上,错位发展战略的制定不是主观的、随意的,或者简单照抄照搬的粘贴复制,而是对客观条件的科学认识和利用,是对国情、省情的准确把握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自觉遵循。错位发展战略要求实现差异化竞争,差异化竞争又称别具一格竞争、差别化竞争,这种竞争关键在于创造独特的产品和服务。要想实现差异化竞争就要学会选择和放弃,不能盲目跟风,而要立足本区域实际,突出重点和特色。全国大多数提出文化强省的地方把广播影视、出版发行等传统行业和创意产业、动漫、数字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甚至个别区县也把动漫作为未来主要支柱产业,这很荒唐。这样就会造成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很难凸显。同时,文化产业发展受制于区域整体发展环境、基础设施、人才、资金投入等因素影响,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一缺资金,二缺人才,即使发展也只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靠廉价的劳动力,难以形成高附加值和创新。文化产业小而全的发展只会使得我们有限的资金更加分散,难以实现积聚,也难以有特色,更不会形成品牌。因此,错位发展要求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不盲目攀比,要在特色、区域、内需上下功夫,有选择性地通过集中行业业态来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大力实施文化创意经济、文化生态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与绿色发展,避免文化产业的“边缘化”。

实施错位发展,培育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对于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构成每一个人及城市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一个城市的人文环境和文化发达程度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明水平和经济水平,城市文化的价值及其魅力日益凸现,积淀成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即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形态格局和市民的价值观念、思想情操、道德素养、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城市的人文精神、时代精神以及城市的公民素质精神。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具有凝聚与激励、批判与引领、导向与辐射等作用。文化作为城市的根基表现的是城市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城市气质、性格、精神、理想和价值观、道德观的集中反映。文化也是控制城市的一种手段,“对城市景观、意象和记忆的分割重构,是对不同阶层和社群实施管理的有效方式。”〔6〕纵观全球和全国,每一个城市在文化发展中的起点都是不一样的,但由于选择的战略不同,实施文化建设的突破口也不一样,对城市的管理的效果也大不一样。同时,历史和现实的实践证明:文化建设搞得好的地区,并不一定是文化历史悠久的地方。上海和深圳虽不是文化古城,但都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成为影响世界和地区的著名都市。全国其他地区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乃至世界城市,就必须自觉推进文化建设,通过定位城市坐标,提高文化品位,以文化品位来塑造城市形象,展示城市品牌,以文化氛围来凝聚人心,不断提升城市文化的创造力、凝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

把培育和形塑城市精神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适应新时期特别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化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借助一定载体,文化建设要重视把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的提炼与塑铸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增强市民的认同感,提高城市精神的感染力,把弘扬城市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形式、有效载体和具体抓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

理论的高度决定了发展实践的深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贯彻落实这一战略,只有站在理论的高度,在重视社会物质性要素的同时,更加重视城乡发展的心理、意识、文化和制度等精神性要素。在重视文化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的培养,更加关注公民素质的提高,更加关注社会文化氛围和环境等软性因素,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增强文化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和驱动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1〕范玉刚.文化产业价值新论〔J〕.探索与争鸣,2013,(5).

〔2〕吴峰,赵迎欢.论“文化生产力”及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与发展〔J〕.教学与研究,2013,(11).

〔3〕〔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229.

〔4〕连洁,路日亮.碰撞与反思——当代中国文化道路的探求〔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S1).

〔5〕杨龙波.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理论的若干思考〔J〕.学术交流,2013,(6).

〔6〕蒋进国,杨剑龙.国外都市文化研究的潜在路径及其反思〔J〕.学术界,2011,(2).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特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谁远谁近?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