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2014-08-15湖南单武雄欧剑锋
湖南 单武雄 欧剑锋
“教育生态学”学科的名称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Cremin,L.A.)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PublicEducation)一书中正式提出。教育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它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各种教育生态环境因素与教育事业发展之间复杂的、动态的关系,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生态机制,探索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方法的学科。
一、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生态学与普通生态学有很多相通之处,自然生态学的很多原理和理论同样适用于教育生态学。
(一)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生态位明显分开,以便共存。校企合作生态位是学校和企业对资源和环境的选择范围所构成的集合,既反映其所占据的空间位置,也反映该校企合作在其生态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子所形成的梯度上的位置。
(二)密度效应原理
按照Logistic增长理论,在现实环境中种群的数量总会受到食物、空间等环境资源的限制,即有一个称为环境容量的种群最大值,种群的增长呈S型曲线,符合下述公式:dN/dt=rN(1-N/K)=rN(K-N/K)。在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受到环境资源,诸如学校与企业的地理空间位置、土地面积、校舍面积、财政投入、专业设置、师资数量、实验设备乃至生源数量等因素的制约,构成了学生数量增长,即办学规模的Logistic增长。
(三)群体动力理论
美籍德国人库尔特·卢因(KurtLewin)提出了“群体动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B),是个体内在需要(P)和环境外力(E)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用函数式B=f(P,E)来表示。所谓群体动力理论,就是要论述群体中的各种力量对个体的作用和影响。
(四)生态平衡原理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教育生态平衡则主要是指“教育系统的综合平衡、运行高效、功能优异及其与社会环境的良好协同”。按照生态平衡的原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不但应协调好校内各个群体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同时必须处理好与外部环境即企业、行业、政府等关系。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凭借中央和地方大好政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发展势头良好,但与此同时,校企合作在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校企合作定位不科学
由于区域、行业、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办学定位上没有坚持以工作导向为人才培养为主导,盲目追求合作的全面性、综合性,片面追求合作企业数量发展和当前发展,无法形成校企合作特有的办学特色,也无法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地位,生态位幅度不但没有拓宽,反而受到了缩减。这样,既耽误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错失了学校发展的良机,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一味追求合作数量,忽略了合作质量
部分学校为了招生需要,吸引学生的眼球,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学校往往跟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很多合作签完合同之后就结束了,没有后续的跟进工作,只注重合作企业的数量,而忽略了质量。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兴衰交替十分频繁,这些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关系必然是短期、不定期的。有调查表明,参与职业教育集团的企业每年的更换率一般都在20%以上,现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一般都有一个周期少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过了周期合作关系衰退、合作项目则减少或终止,这样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个别学校未能正确处理好校企合作中的速度、规模、质量和特色的关系,一味地扩大校企合作规模,导致师资队伍跟不上、教学设施更新不及时、教学质量越来越差,服务能力越来越弱,社会影响和声誉与日俱下,生源不足恶性循环,陷入发展的困境。究其原因是没有尊重自然规律,忽视了自身的客观条件,盲目追求数量扩张。
(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
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有相当部分的企业将参与职业教育视为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损失,是否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企业的投入和收益均不能产生影响。所以,在没有相应激励政策和法规约束的机制下,企业并不愿意直接参与职业教育来获得人力资源,而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不予关注。其主要原因:一是给企业增加管理成本。二是给企业增加风险。三是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影响企业声誉。
(四)校企合作教育生态失衡
校企合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学校、企业、政府、行业、学生、社会、家庭等多因素作用的动态过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生态失衡一方面表现在校企系统的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失衡,主要体现在:第一,合作企业区域分布的不平衡;第二,校企合作专业设置失衡;第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上的失衡。另一方面表现在学校和企业内部的生态失衡,如企业教育资源的流动性与学校教学资源的稳定性失衡,企业教育资源的片断性与学校教学内容过程完整性的失衡,企业教育资源的粗放性与学校教育教学精细化的失衡。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合理定位,校企合作培养适应地方和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职教育科学定位有4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怎样培养人;三是学院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位置;四是学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培养什么样的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现代职业教加快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体现了现阶段的任务是加快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建设,措施是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道路不能偏,必须走校企合作道路。要牢牢抓住高等职业教育这个中心,不能好高骛远。要根据各自的优势,找准合作企业,不搞大而全,也不抓小而全,而是把现有专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特。
高职院校要找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必须深刻分析学院所处地区的状况。例如,地处湖南长沙地区的职业院校地处三线城市,在长株潭“两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处于核心地位,第三产业迅速发达,工业转型升级中,校企合作培育的人才更应该适合经济的发展,服务地区。
(二)合理确定校企合作规模
在一个资源有限的生态系统当中,生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增长总有一个极限。在高职学院校企合作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对企业质量的把关,选择优质的合作企业,不要一味的追求合作企业的数量,尤其要防止片面追求大规模、快速度。随着近年来校企合作的快速发展,合作模式出现多样化,以学校与企业对接数目划分有一校一企、一校多企、多企多校等模式。一校一企这种模式在逐渐减少,一校多企、多校多企已成为常态。学校应对自己已有资源做客观的判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实行合理的校企合作。
(三)增强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吸引力,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
群体动力理论告诉我们需要从内因的角度去分析研究群体行为产生和发展规律。作为校企合作的企业方有其特殊性,企业不属于公共性事业单位,企业的最大特点是以获取利益为目标,对于企业来说利益就是它的生命线。只有当校企合作符合企业的利益发展诉求时,才能真正的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要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首先,应从学院自身做起,第一,加强学院的自我建设,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及时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淘汰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老旧陈”专业。第二,组建流动性课堂,让教师走出学校,不是以集体利益代替个体利益。维系合作伙伴关系的坚实基础“引教入企”帮企业解决实际性问题,让企业真实的获得实惠感受到学校科技的力量。第三,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相比研究型大学来说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相对薄弱,应该职业教育的特点,综合本学院的优势找准研究方向,集中提高实用性方面技术的研究。其次,政府应该做好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通过一定的税收制度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费减免来刺激提高企业的动力,尽快出台《校企合作促进法》,保证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合法利益。
基于人情关系或公益支持而不是市场利益关系的校企合作是不稳固的。我们应该以群体动力理论为基础充分挖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以利益为前提的,应充分尊重企业方的独立利益,而是共同利益,优势互补、求同存异是实现长期合作的保障。
(四)理顺协调好校企合作各方面关系达到生态平衡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系统可以具体分为三个层次: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指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围绕校企合作所建立的联动机制以及教师、学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关系互动。中观系统是指学校与企业、行业、社区、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其他高校的相互联系与合作,也包括未直接参与到学校校企合作,但却对学校的校企有影响的因素,如企业的管理理念、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方略和政策等;宏观系统是指各个系统层次在一个更大的文化环境、民族团体中发生关联,如社会意识、文化传统对校企合作的认同等。
在校企合作系统中,学校、企业、社会是相互依存的,而且各系统之间只有不断地进行信息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才可能维持系统从失衡走向平衡。而要实现学校、企业和政府之间信息和能量的有效流动,必然要在各方互利的基础上寻找系统交接面,建立系统有效互动的动力机制。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要在传播理论知识、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和拓展服务社会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或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帮助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同时,充分利用企业生产运作所呈现的实践教育价值,将校企合作中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融入实际生产过程,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人才优势建立起的实践基地与实验室,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也为企业储备了一批后备人才。只有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价值追求主体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双赢,系统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李化树.教育生态学探讨[J].教学与管理,1995(1):14-16.
[2]邓小泉,杜成宪.教育生态学研究二十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