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结合LBL在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4-08-15武永刚李雪莹战文翔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药学中医药中药

武永刚 李雪莹 战文翔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方剂教研室,烟台 264199)

在高职高专类中医药院校,《中药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核心课,起着沟通基础课与临床课的桥梁作用,在中医学专业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学主要讲解各种中药的来源、采集、炮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内容。

中药学在整个中医基础课程中是比较难以掌握的一门课程,体例单一、重复,药与药之间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再加上初学者没有临床经验,很难记忆每一味中药的性质及功效,更谈不上应用了。高职高专类中医药院校具有教学任务重、课时少等特点,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接受并理解大量的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及当前本学科研究热点,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

1 PBL与LBL教学模式的概念与特点

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动、开放、探究式的教学方式,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传统的基于授课的教学法(LBL)具有较好的教学可控性,课堂传授信息量大,系统性强,且可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使教师丰富的专业积累可以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其次,LBL教学法时间利用率高,可以保证没有太多专业知识背景的中药类专业低年级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最大的专业熏陶,同时该教学方法与目前的中医药教材匹配性更佳[1]。

2 PBL与LBL教学模式的比较

PBL教学由于其不便于系统完整地掌握学科知识,且对学生、教师和学校都有较高要求,在我国目前应用十分有限。而LBL教学法由于其系统、完整、深入的优点在我国仍广泛应用。然而它易忽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及自学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弊端。有鉴于此,洞悉和借鉴PBL教学模式,探索PBL与传统的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就尤为必要[2]。

《中药学》这门课程不仅强调知识的系统全面性,而且也强调知识的灵活应用性。高职高专类中医药院校学生的求知欲低,解决问题及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这些条件决定了在高职高专的《中药学》教学中应以LBL为主,PBL为辅。当然,这并不是说PBL在高职高专学校不重要,而是由于条件限制,PBL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其所要培养的能力目标也不能完全实现,但PBL的精髓不能丢,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即“以问题为中心”,将PBL的思想融入传统的LBL中,注重应用能力培养[3]。

3 实施PBL与LBL教学结合模式的具体方法

《中药学》以中药理论和单味中药的药性、功效、应用等知识为核心,是认识中药、使用中药的基础知识。本课程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以中药药性理论、配伍、用药禁忌为重点内容。各论以功效为依据分为21章,包含500多种药物。

3.1 总论教学以LBL教学为主 融入PBL思想 对于中药学总论部分和各论部分每一章节的概述部分,主要强调一些共性知识、共性特点,需要从整体上把握,这部分采用以问题为引导的讲授式教学,重在启发。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和老师的启发下逐渐从问题走向教学内容,即教师给出“树干”引导学生一起“添枝加叶”。因此,在教学中应以LBL为主。增强学生对中药学共性知识的掌握,同时适当穿插PBL教学模式,还可兼顾学生对局部个性知识的学习。例如让学生自己回答中药学的目的、内容等,主要让学生明确本门课程的内容核心就是中药的临床应用;通过中药作用的多效性而导致的临床用药不确切等案例分析使学生加深印象,认识到本门课程的重要地位;列举学生平时经常接触到的几种中药加以分析讨论,通过通俗易懂的医案,激发起学生对中药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3.2 “各论”部分选择章节运用PBL 中药学各论部分具体药物的教学主要侧重于药物个性特点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以PBL教学模式为主,使学生通过PBL抓住药物个性特征,并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中药学具体药物知识的学习;并非所有的知识点均适用此教学方法,在采用此教学方法时,知识点一定要具有抽象的特点,难以直观理解,但与现实环境又有一定的联系[4]。根据中药学的传统,一般把教材内容分为重点讲授药,习称“掌握药”;非重点讲授药,习称“熟悉药”。对于“重点药”,基源、药性、功效和临床应用均详细讲解,选择部分重点药进行PBL教学。

3.2.1 创设学习情境 通过幻灯片的形式,教师简要介绍有关问题的背景资料,给学生呈现学习资源如以图片,视频以及提纲挈领的文字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引出问题情景。如讲授冬虫夏草时,可以先展示冬虫夏草近十年的价格走势图,采挖季节人们争相上山采挖虫草的图片,养生保健市场对其功效的追捧等,来引出冬虫夏草这次课的问题情景。

3.2.2 巧妙设计问题 根据中药学教学大纲、知识体系的特点以及章节的内容安排,整理出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点,设计出对应的问题,重点强调每一章药物的共性和每一味药物的个性特征,同时涉及与该章节内容相关的中医基础、中医诊断等学科内容,从而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设置问题可利用的方法很多,如教师可加以引导让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也可根据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如教学进行到化痰药以后,引入“胖婶的困惑”病案,主要是对治疗胸痹的药物进行归纳总结。如活血化瘀药的川芎、丹参、乳香、没药等,化痰药中的半夏、瓜蒌,理气药中的枳实、薤白,温里药中的肉桂及解表药中的桂枝等。

3.2.3 分组查阅资料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工协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由一位组长负责,每节课内容由一个小组负责。将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和讨论的问题提前发下,便于查阅相关的资料和进行讨论。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的资源收集与该药材相关的信息。学生根据所获得的文献资料,进行讨论。每组形成初步的认识,也可提出新的问题。

3.2.4 小组讨论 各组推选代表阐述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对这个答案持不同意见的其他小组要提出修正或补充完善的意见,展开交流辩论,畅所欲言;教师从中启发和引导,控制讨论的节奏,协调各组的关系。

3.2.5 教师总结 教师对各组的观点从知识和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点评,详细分析有普遍意义或争议较大的问题,目的是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同样的问题。最后总结归纳章节重点、难点知识[5]。

4 小结

PBL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思考、分析、推理的机会,使原本枯燥、呆板的课堂变得有趣、生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及推理能力。但PBL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由于其较高的应用条件,限制了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全面而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目前教育资源不足、PBL教材建设落后、师资能力及水平不高、学生自学能力较弱等条件的限制[6]。实践证明,PBL+L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又保留了LBL教学方法的优势,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推行PBL+LBL教学模式比较符合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实际。

[1]管冬元,方肇勤.PBL教学法在中医高等院校开展的现状与趋势[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6):279-281.

[2]张秋霞,李文刚.PBL与LBL相结合教学法在《金匮要略》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0):111-112.

[3]邓益媛,章怀奋.“中药鉴定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6(2):66-68.

[4]崔炳权,何震宇,王庆华,等.PBL教学法的研究综述和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105.

[5]李慧.《中医基础理论》课程PBL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3):451-452.

[6]卢岩.PBL教学模式在实验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12(8):813-815.

猜你喜欢

中药学中医药中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零食”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