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 临证 跟师 悟道
——浅论中医的成才之路

2014-08-15温长路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8期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100029)

读书 临证 跟师 悟道
——浅论中医的成才之路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100029)

中医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四大要素: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长悟性。本文通过案例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四大要素的意义、重要性、掌握方法,提出要从中医学术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这四大要素,指出中医学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战略性、战术性的指导意见和发展方向。中医的成才之路,要着眼于提高学习能力,研读古代名家原著,学习历代医家经验,夯实理论功底,在学习中做好学术继承,在继承中追求学术创新,以切实提高中医人员的经典理论水平和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不断造就出群众认可度高、社会信誉度高、中医诊疗水平高的名医。

读书;临证;跟师;悟道;学术经验

长期的实践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医学术的发展离不开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长悟性这四大要素。读经典,是认识中医、接受中医学术的重要途径,是从源头上说的;做临床,是中医最主要的实践活动,是体验中医、运用中医学知识实现医学最终目的的基本方式,是从手段说的;跟名师,是按照中医自身规律总结出的经验,是传承中医、发展中医学术的学科特色,是从途径上说的;长悟性,是对学习者的要求,中医的许多问题仅靠言传远远不够,需要学习者的细心体察、揣摩、思考、发挥才能较好地掌握,是从方法上说的。从中医学术发展的高度上去认识这四大要素,它们既是带有战略性的,也是具有战术性的,重之又重,不可偏废。“非读书,不明礼;要知事,须读史。”(明·吕新吾 《小儿语》)提高中医药人员水平的途径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提高大家的学习能力,从研读古代名家的原著入手,学习历代医家和当代名老中医的经验,夯实理论功底,在学习中做好学术继承,在继承中追求学术创新,以切实提高中医人员的经典理论水平和中医辨证思维能力,经过代代人的接力,不断造就出群众认可度高、社会信誉度高、中医诊疗水平高的名医来。

1 读经典

岐黄论道,发皇古义;医圣说经,博采众家;药王孙思邈,读书破万卷;大医李时珍,释典八百家。历史的经验证明,中医的成才之路,非经典名著滋养下的躬身实践,别无蹊径。书的作用和力量,孕育了中医的诞生、催化了中医的成熟、促进了中医的发展、记录了中医的成功!学到用时方恨少,多读些书、多背诵些基本知识,无论是对教学、临床、科研,还是对摄生、保健、延龄都大有益处。

读书是成才的重要因素,哈佛大学图书馆馆训写得好:“现在睡觉的话,会做美梦;而现在读书的话,会将美梦变为现实。”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包括90多个不同专业的学术分馆,仅在哈佛大学校本部就有49所分馆。拥有包括世界上100多种语言的1300多万册图书原著和用45种语言著成的书刊及丰富多彩的缩微平片及视听资料。有5位美国总统、3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这里学习过。每天凌晨4点半,所有图书馆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读书已经成为哈佛人的寻常习惯。

读书,已经成为中医的传统。过去的老中医,都有一些自己的 “看家书”,一生中都在不间断地温习,甚至对一些经典名句能够做到倒背如流。如今的学生和年轻医生,读的书太少了,读的原著就更少了,有不少重要的中医典籍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背诵的内容也赶不上老一辈,这显然是学术浮躁的表现,是造成中医学术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清代医家程国彭的话,值得我们每一个从医者认真思考。

中医学博大精深,神秘!中医古籍汗牛充栋,难懂!有资料说,迄今已知的中医药古籍有3万多种,在图书馆可见到的有1万多种。面对如此浩瀚的大海,不要说对中医知识了解有限的普通人会感到茫然;就是专门学习中医的人,也对一生都无法读完的医籍望书兴叹。要实现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做好中医学的传承工作,第一重要的就是让普通读者读懂中医的书,让从事中医工作的人读透中医的书。出于多种复杂的因素,近些年来中医人员的书读得越来越少,特别是经典著作学得越来越少,外语挤兑乃至取代中医经典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一份来自权威部门的调查说,目前青年中医在工作之余每周阅读中医书籍的时间平均不足3小时,每月进行个人总结分析的平均病例数多为5~10例,其中5例以下占40.6%,10例以上占14%。临床高级人才在工作之余每周阅读中医书籍的时间平均为5小时,每天不足1小时。读书少、悟性低、知识存量减少、临床疗效降低已经成为制约中医学术进步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如此学法、如此干法,不要说中医学发展困难,就是正常传承也是要出问题的。

“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今将学医必读之书并读法开列于下,果能专心体察,则胸有定见。然后将后世之书遍观博览,自能辨其是非,取其长而去其短矣。”(清·徐大椿 《慎疾刍言》)读哪些书好?历代名家都开出过书单,可供参考。前几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余瀛鳌教授编辑了一本 《中医临床必读名著30种》(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算是比较精悍的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编写的 《中医必读百部名著》丛书 (华夏出版社出版)比较全面,可供不同层次的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选读;另外围绕这套名著辅导,还编写了一套 《带您走近中医古籍》丛书 (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也可作为参考。

读经例析1 如何理解 《黄帝内经》中的 “气逆”。何谓 “逆”?不顺也。气逆,就是气不顺。凡涉及气的不驯顺、不条理、不通达、不循常规的运动变化,均属“逆”的范畴,诸如当上不上、当下不下、当左不左、当右不右、当内不内、当外不外者等。后世一些注释和应用中仅把它局限于 “上逆”,或扩大到 “下逆”、“横逆”的说法,都是欠全面的。这种理解上的误差必然导致应用上的偏颇,对临床实践的效果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现代不少书中片面理解 《黄帝内经》中咳 “关于肺”的论述,把咳嗽的原因界定为 “肺气上逆”,治疗方法自然也因此受到限制。实质上,作为咳嗽形成的总因,“气逆”并非只对肺气上逆而言,是以肺脏为主的各种气逆表现的综合。出于五脏六腑间的有机联系,气逆现象会在不同脏腑表现出不同的征象来。所以,由于肺气上逆引起的咳嗽仅是咳证中最常见的一种,而不能包括咳证的全部,故单靠疏理肺气的方法无法治愈所有的咳嗽。不如此认识,如何去理解 《黄帝内经》中的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论》)的问题呢?因此,在治疗咳证时,除注重 “关于肺”的主证外,不放过与五脏六腑气机变化相关的其它临床表现,抓住气顺逆变化所在部位的兼证,如咳而呕恶 (上)、咳而胁痛 (中)、咳而溺出 (下)等相关表现,找准气顺逆变化的 “逆点”,有针对性地在气顺逆的枢机上做文章,收到的临床效果肯定就会好些。

读经例析2 如何认识 《伤寒杂病论》中的疾病传变:“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必先实脾。”这是张仲景在 《金匮要略》中的著名论断,是基于肝脾的生克关系而论的。肝为将军之官,好战,最有可能受到攻击的是谁呢?是脾,肝木克脾土,天经地义呀!它的含义中不仅包括有肝病要实脾的治法,还包括有肝不可 “过养”的问题。现在有些养生的书籍,一味根据“肝喜酸”的理论,要求春季要多食酸,其实不可过多,是适量食酸。过分养了肝的性子,脾胃就要遭殃。因此,春季养生的法则应当是酸甘并用,养肝实脾,这才符合仲景的原意、符合中医的思想。养如此,治亦如此,治疗肝病一定要注意脾胃功能的养护,从增加患者的食欲上做文章。凡病都要从多个方面考虑,不能离开中医的整体观念去单打一。

2 做临床

“天下之至变者病也,天下之至精者医也,难以穷其变而尽其精。”(清·江涵暾 《笔花医镜》))“诸子之中,有益民生日用者,莫切于医家。”(清·俞曲园 《内经辨言》)医学乃性命之学,必须 “穷其变”、“尽其精”。“穷其变”的前提是观其化,“尽其精”的手段是识其要,而其过程说来简单,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反复地实践。俗话说,疗效是中医学生命的灵魂。好的医者,不仅要做到学识丰,而且要做到经验丰,“学验俱丰”才可能有可靠的疗效。只有大量的临证实践,才能上升为能力。没有临证,就谈不上能力;临证不多,能力也大不了;临证多了,能力自然就提高了,这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我们要培养的名医,临证能力是首要的目标,要在这方面有所侧重。

2.1 学 “术”先识 “道” 要当好中医,首先要认识中医。许多医生一开始临床就急于得到验方,或书堆里去寻,或比葫芦画瓢地学,结果都不理想。因为,他们连什么是中医都没弄明白,更谈不上如何去找恰当的门径了。中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古代的文学、史学、哲学等对它都有直接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包括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中和思维和意象思维诸种,中医学中全部都体现出来了。就临床应用而论,体现得最充分的算是中和思维了,中医认识论中的 “天人合一”、治疗原则上的 “执中致和”、药物应用上的“补偏救敝”等,无不是中和思维的具体应用。离开了这个基本点,去找靶子、找对抗体、找灵丹妙药,肯定是要碰钉子、走弯路的。

2.1.1 适中是生理状态的前提 生命存在的前提是什么?中医学给我们的答案是:适中。“适中”者,不偏不倚、不卑不亢、不多不少、执中适度、执两用中、恰到好处也。其中包含适中的外环境、适中的内环境和适中的内外环境的统一。

2.1.2 失中是疾病发生的条件 适中既然是人类生理状态的前提,那么适中环境的破坏就必然会引起各种病理状态和病理过程。其中起决定因素的是什么呢?就是“失中”,或者叫失衡、偏激。它的表现是,或过于左而呈现太过、有余,超越人体的正常承受能力;或过于右而呈现不及、不足,不能够满足人机体的生理需要,二者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2.1.3 执中是治病健身的法宝 如前所说,适中能保持身体健康,失中会导致疾病发生,那么治病的手段当然应当是调 “失中”为 “适中”,即求得机体的相对平衡了,我们把这种基本方法称为 “执中”。必须认识到,执中是人类在长期同疾病斗争过程中创造出的一种对付疾病的积极手段,是体现人的因素促使矛盾转化的一个作用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医学倡导的整体观念下的辨证施治思想,亦即中医治疗学的理论核心。

2.1.4 致和是防病疗疾的归宿 何谓 “致和”?关键在这个 “和”字上。“和”既是中国哲学的理论核心,自然也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平、和谐、调和、中和、协和、平和等,皆是要 “和”。

根据邪气致病的特点,我们可以把邪的存在、性质分为三种性状,并据此提出三套应对的祛邪方案来。在二者的对比中,我们的问题就有了答案:

对于肆虐横行之邪采取抗邪之法,即是与病邪的抗争,属于对峙战;对于坚顽难化之邪采用化邪之治,可以理解为对邪的改造,属于持久战;对于不往体外之邪施以排邪之举,就是把邪驱逐出国门,属于速决战。当然,这并不等于说,中医就没有灭邪的欲望和可能。生活中还有因为不小心而自己伤了自己的情况发生,激烈的正邪交战中怎么可能排除正邪之间相互的伤亡呢!只是杀灭邪气的原则,不是中医学体现出的主题。

由此我们联想到对中医学特色、优势的认识和界定的问题,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是颇值得思考的。如中药的杀菌灭毒功能是否是中医的强项?中医对肿瘤治疗的优势体现在哪里等。现代一些研究过分把中药杀菌灭毒的作用视为法码宣扬,并作为普遍法则在疾病治疗中推广,这既不是治疗疾病的唯一手段,也不是中医实现理想疗效的主要手段,更不是实现先进的综合医学模式的全部手段。如对癌症和艾滋病的治疗中,中医的特色在于提高病人的生存能力 (正气),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变患者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消除西药治疗中出现的毒副反应等。实践证明,在近期谁都没有把握使这些病彻底治愈的情况下,中医 “带瘤生存”、“带毒生存”的原则不能不说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能够被患者和社会普遍接受的方法。它们所体现的,正是中医的 “执中致和”思想,我们的继承、创新工作不能背离这个根本。

2.2 立足于中医的长处 人类对疾病的认识空间是无限的,而对疾病治疗的手段总是局限的。中医的长处是什么?实践证明,在目前已经参与治疗的9213种中,中医最拿手的是疑难疾病、慢性顽固疾病、老年疾病、身心疾病、心血管疾病、肝炎、肿瘤、不明原因性疾病等。尽管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医在防治传染性甲型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SASI、甲流和艾滋病防治方面获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一下子还唱不了主角。

在过去、当今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仍然是慢性疾病。统计表明,每年全球因慢病死亡的人数都超过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数字。以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病为例,心脑血管疾患、恶性肿瘤、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四大疾病每年的死亡人数都令人咋舌,分别为1700万、760万、420万、130万,其中有30%的死亡者的年龄还不足60岁。我国的情况也不乐观,属于这些疾病的高发国,并且呈不断年轻化和总体升高的趋势。防治慢病,是中医的强项,也是中医切入社会需求、切入国家医改的主要途径,有太多的表现空间。中医,特别是直接服务于老百姓的基层中医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这一主题的研究上,不要过多地把自己的精力用在小白鼠身上、用在所谓的尖端攻坚上。创新是必要的,但是要有条件的;继承是丝毫不能动摇的,是不需要额外条件的。临床实践也是科研,疗效就是最重要的成果。

2.3 掌握辨证 学会辨病 任何学科都有它自己的长处,也同时具有各自的局限性。说中医不行,不符合事实,中医不答应;说中医什么都行,人家不相信,自己也不硬气。要科学认识自己的学科,必须运用辩证法的观点。中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某些方面是西医无法比的;中医与西医又有不少共同之处,在某些方面二者是具有相同或相近结果的;中医和西医又各有各的长处,在疾病的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症状上有时中医具有优势,有时西医具有优势,二者可以联合和互补。突出中医的特色不等于拒绝其它学科的知识,更不能攻击西医,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健康和疾病的无限性与医学认识活动的有限性,决定了医学的多元性。全球时代的医疗保健体系,必然也是不同医疗文化体系的对话与互补;当代中国医疗保健体系的建立,必然是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优势互补、通力合作的结果。

辨证与辨病,是中医与西医的不同方法,中医自然要严格辨证,同时可结合西医的辨病。许多辅助检查的方法,不是西医的专利,中医不能排斥。不能恰当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一味拒绝看化验单、检查单,连自己的服务对象都接受不了,最终将被时代淘汰。

跟名师

名医,是中医学传承、发展的重要支柱,是中医和国家的财富。在中医学校教育出现之前,中国的医生都是通过师承教育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这种教育,传承的不仅是术,而且是道、是德,是作为一名医生所需要的全面的要求。就医术而论,他们所传承的是自己一生乃至几代人积累起来的丰富学识和实践经验,有不少是属于绝招绝技的。他们向学生传授的,是临床最需要的知识,有针对性;学生学到的是临床最急需的招数,有特色性。学生缺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用得上的 “干货”,含金量高,有利于中医的传承和进步。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依然把中医师承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发展学校教育的同时,一直在完善师承教育形式的成果。1987年4月,时任卫生部部长的崔月犁同志在 《健康报》上发表文章,指出:“中医带徒学习的方法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和应急之策,应该从长计议,深入论证,纳入中医教育体系,反映出中国式的医学教育特色。”之后,国家多次大规模地给名老中医配备徒弟,整理、继承他们的经验,在中医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蜀之谚曰: ‘学书者纸贵,学医者人费。’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世有好功名者,以其未试之学,而骤出于政,其费人岂特医者之比乎?”(苏轼 《墨宝堂记》)要学好中医,仅凭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临证中不断回味、总结才能形成经验,中医强调师承、强调向名老中医学习,原因正由于此。名老中医的许多经验,是体现在实际操作中的,有人善于言传身教,有的只善于其中的一个方面 (重言传或重身教),需要学徒仔细去体察。许多绝招都在一方一药中,甚至是不经意间的。有这样两则故事,不知大家听说过没有:

有徒弟跟老师学做雨伞,3年即将出师,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伞上大杵帽的尺寸掌握不好,大了会掉下来,小了装不上。有一天他趁师傅不在问师娘,师娘说:“没多大窍门,你把它放热水里泡一下不就解决了!”其实,就是热胀冷缩的道理嘛!

有徒弟跟师傅学演美猴王,翻筋头时帽子总爱掉下来,为此十分苦恼。也是师娘帮他解决了问题,告诉他“翻跟斗时把牙一咬,不就行了”!其实,就是口腔周围骨骼变化引起的收缩力增大嘛!

临证中这样的例子更多,许多时候两张差不多的处方,效果却大不相同:老师的方用了疗效显著,学生的药却效果平平。其实差别就在某几味乃至一味药上,或者在某些药的剂量配伍上。许多处方中都有药对、角药的问题,其中都包含有许多奥妙。

单药举隅 一味药用准了,也能成为经典。这样的事在古今医界都有很多事例,无论是通过典籍还是耳闻目睹到处都可以找到:如 《证类本草》记载的车前子止泻案,说宋代的大文豪欧阳修尝得暴下,国医不得愈。夫人云:“市人有此药,三文一贴,甚效。”公曰:“吾辈脏腑与市人不同,不可服。”夫人偷偷地将这味药放到国医开的方子中让他喝下,一服而愈。后公知之,召卖药者厚赠之,并问其方,久之乃肯传:“但用车前子一味,米饮下二钱。”又云:“此药利水道而不动气,水道利则清浊分,谷脏自止矣。”中医认为,车前子可起到 “利小便实大便”的作用,使水分从小便而出,则大便自然坚实。《普济方》云:“独用炒为末,专治湿胜水泻。”对暑湿之令引起的湿性水泻,单用车前子就有较好的效果。临床多与猪苓、茯苓、薏苡仁、炒扁豆等同用,可加强其止泻之效。

他如一味药治多病的,如巴豆霜;一撮药通积气的,如玄明粉;一把土治呕吐的,如伏龙肝;一把菜治咽痛的,如萝卜缨等,到处都充满着先人的智慧。

药对举隅 如咱们上面讲到的咳嗽问题,我的老师就善用几个药对,其中有一对是杏仁与枳壳。凡咳而呕恶者,气逆于上也,要引气下行,重用枳壳;咳而胁痛者,气逆于中,要消逆于中,杏仁、枳壳等量;咳而溺出者,气逆于下也,要生气于上,重用杏仁。

角药举隅 角药,就是三种药物搭配使用。三点为面、三药成角,隐含有中医学平衡、平和的思想在内。如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选药九味,不仅体现了数的原理,而且应用了 “角药”的配伍法,羌活、防风、川芎一组,围绕解表止痛主题互功;苍术、细辛、白芷一组,围绕燥湿散寒主题发力;生地、黄芩、甘草一组,围绕清泄里热主题作为。三小角,又成一大角,纵横交接、左右交叉、前后交通,成就总体之布局,实现治疗之目的。难怪张元素在本方服法中有 “当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如效如神”的提示,其义不可不知。

我的老师也是善用药对、角药之人,如他治疗脑疝的处方中有个成功的角药:生石膏、朱麦冬、石菖蒲。大量实践证明,可以有效通过血脑屏障,解决高烧、昏迷、抽搐等急症患者的严重症状,连西医都不得不摇着头 (不理解)叹服的。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跟名师,不能只理解为跟国医大师、知名度很高的老师,而且包括自己周围的,或有机会遇到的所有同道,当然是学验俱丰、临床经验越多的越好了。同时,还包括跟没有见过面的老师——古代医家、近现代医家的医案医话学习,通过书本间接获取他们的经验。只要用心去学,处处皆有学问。

4 长悟性

悟性,就是认识事物、体察事物的能力。人与人虽然存在着很大差异,但都是可以在实践中提高的。悟性的问题,靠自己的领悟,没有统一的规律,无法讲得太具体。但勤于思考,是出悟性的重要途径,这是不争的事实。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是历史上的善学者,也是悟性极高的人。他的老师罗知悌是宋代理宗时期的宦官,他 “好读史书,善知天文、地理、术艺”,(《至正直记》)南宋末年随三宫 (太皇太后、太后、皇帝)被金俘虏至燕京。40余年的北方生活经历,使他沟通、融合了南北医学,很快成为当时医学界的名家。朱丹溪以 “日拱立于其门,大风雨不易”的求学精神感动了 “惟好静僻,厌与人接”的罗知悌,“即授以刘、张、李诸书,为之敷扬三家之旨”。(《丹溪翁传》)朱丹溪不负众望,成为罗的高足。他力倡 “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开后世滋阴一派的先河。后人皆知朱丹溪而多不知罗知悌,他的影响超过了老师,成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典范。朱丹溪根据 《黄帝内经》“肺为水之上源”的理论,悟出 “提壶揭盖法”,迄今仍对临床有重要影响。同是一源水,上游拦起来了,下游就没有水;上游开个大口子,下游的水自然就足了。当然,水量之外,还有压力大小的因素,他把脏腑间的关系学活了。历代名医应用此法的案例很多,举几个例子给大家:

清代名医张志聪治疗一个患水肿而癃闭的病人。这个病人在此之前,看过不少医生,大多使用八正散等利小便的方药进行治疗,反而越治小便越少,肿也越来越严重了。张志聪与众不同,他以防风、苏叶、杏仁各药等分为剂,水煎后温服,使病人出汗,小便即通,水肿全消。防风、苏叶、杏仁是宣通肺气的药,肺气一宣畅,水道通调,小便自然就通了,水肿也就消了。

现代著名中医赵绍琴十年动乱被关进了牛棚,碰到有位病人尿闭多日,多方治疗未效,只能依赖导尿管导尿,十分痛苦。赵绍琴为他口授一方:苏叶、杏仁、枇杷叶各10克,水煎服。病人花了两角钱,服药后小便即通了。

1990年初秋,一位美国的朋友打长途电话说,他夫人产后尿潴留,住院治疗10余日,花费美金逾万元,仍不见效。赵绍琴在电话中告诉他,花一角钱购一味苏叶,每日煎汤代茶频饮。两日后朋友来电话说,病人服药后小便来了。

当代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在治疗水肿病证时,常从脏腑的气化着手,上以治肺,提壶揭盖;中以治脾,把握权衡;下以治肾,开合有度。不单以利水为治,而水肿尽除矣。

有一位乡村医生遇到一位癃闭的老人,马上要被尿憋死的危险。紧急之中,他想起了 “提壶揭盖”的治法,用压舌板连续压迫癃闭患者的舌头,直至其有呕吐感。同时打开水龙头,让滴沥的水流出给患者看。结果,患者的尿马上就来了,为抢救赢得了机会!

这样的实例太多太多,说明悟性也是救人的财富啊!

著名学者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中把人的认识能力总结成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第一境界,是励志;第二境界是历练;第三境界是感悟。必须有勤奋和执着追求的思想,在磨难中跨越,在思考中进步,善于学习,善于思索。只有这样,才能突破由徘徊彷徨到风雨兼程的前两个境界,进入到得心应手的自由王国的第三境界。

当中医不难,当好中医很难。可以相信,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爱我中医不动摇;艰苦的磨难——身体力行练功夫;艰难的思索——用心用脑做学问;坚持不懈的努力——勇往直前不回头,成才之路就会在每个人的脚下延伸,迈开扎实的脚步,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Rea din g Clinical Follo w t he Tea c h e r Enligh t e nmen t——On the Road to Succes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n Changlu
(Chinese Society for Chinese M edicine'beijing'100029'China)

Chinese medicine academic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four elements:reading classics,clinical,follow the teacher,enlightenmen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the importance,the method of the four elements By examples.Proposes development from the highly academic medicine to understand these four elements,Pointed out the guidance and direction of tradition Chinese medical talence training and developing strategicly.It is the road to Success of Chinese medicine that improve learning ability,read the original ancient masters,learn experience ancient physicians,reinforc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Inheritance in good academic learning,the pursuit of academic innovation in succession.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onstantly making it a high degree accepted by the masses,social and high credibility,high levels of Chinese medical doctors.

Reading;Clinical;Follow the Teacher;Enlightenment;Academic experience

doo:10.3969/j.issn.1672-2779.2014.08.001

1672-2779(2014)-08-0001-02

苏 玲 本文校对:

201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