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重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
2014-08-15刘明定
刘明定
(中共河南省直机关党校 马列教研室,河南,郑州450002)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包括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在内的综合体。自阶级社会出现以来,不同的社会形态都有体现领导阶级意识并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当前,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越来越近。与这种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文化,是正在生成、生长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西方学者莫伊尼汗在谈到文化的地位时指出:“保守地说,真理的中心在于,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开明地说,真理的中心在于,政治可以改变文化,使之免于沉沦。”[1]简而言之,文化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不是历史属于我们,而是我们属于历史,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文化是历史的产物。近代以来,伴随着国家民族发展危机的出现,中华文明发展迟滞,陷于困境,文化发展出现危机。新中国的成立,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文化强国的建设,实现了文化的自觉与转型,中华文明得以重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演进与生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文化发展与转型的案例。
一、文化的自发与危机:中华文明发展的困境
中华文明“是指包括当代56个民族以及曾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古代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2]。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有始祖、姓氏文化为代表的根亲文化,有夏商、北宋为代表的政治文化,有诸子、宗教为代表的思想文化,有商业、军事为代表的社会文化,有天文、农耕为代表的科技文化,有古都、名城为代表的旅游文化,有汉字、戏剧为代表的文学艺术文化,有武术、民间艺术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等。中华文明在15 世纪以前一直居于世界领先的主导地位。西方学者曾指出:“在近代以前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的更发达、更先进。”[3]中华文明在农耕文明时代具有里程碑的世界意义,但在人类社会走向工业文明的历程中却因没有成功地实现自身的转型而使发展陷入迟滞。中国是在近代开始落伍的,清王朝吏治腐败,经济衰落,国势日渐式微,没有跳出历史兴亡的周期律。政治经济的改变使文化发展走向衰落,中华文明的发展出现了二律背反的困境。一方面,以农业文明为特征的旧有意义上的文化辉煌较之工业文明,已经落后于时代而不合时宜。另一方面,文化的主体仍认为自己的文化先进,固守堡垒而不思革故鼎新,不能自觉推进传统农业文明的现代转型。这种困境与中华文化的弊端息息相关。
中华文化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其一,以农为本,重农抑商,限制和阻止了资本‘劳动’技术向城市和工业集中。其二,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难以避免其因为专制而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产生巨大的自发的社会动乱。其三,古代知识分子漠视生产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科学的探求。”[4]这些因素使中华传统文明一直未能突破小生产与手工劳动,而最终被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所取代。正如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期”理论所指,在轴心期,西方形成了理性文化精神,中国和印度则形成了“总是在延续他们自己的过去时”的文化模式。“轴心期的创造时代之后是巨变和文艺复兴,直至公元1500 年,当欧洲迈出其前所未有的步伐时,中国和印度却准确地同时进入了文化衰退”[5]。
清王朝末期,尽管也有物质层面“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变革,政治层面“戊戌变法”“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变革,制度层面“辛亥革命”“共和观念”的文化变革,但终究未能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现实使国人认识到:只有物质层面、政治层面、制度层面的变革是不够的,单纯的经济或政治变革不可能导致现代化,只有对文化的根基进行彻底变革,对观念层面进行彻底变革,才可能实现中国社会的根本转型。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救亡图存的改良、改革、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囿于阶级的局限性,都以失败而告终。随之,以改造人性为目的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观念层面的“新文化运动”追求个性、民主、科学的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启蒙中国社会的功能。
20 世纪中国曾发生了两次“文化热”的争论。“五四”时期的“文化热”,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文化,使西方理性主义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宣告了中国传统自然主义、经验主义文化模式的动摇。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文化热”,使传统文化成为批判的对象,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存亡再次成为全社会争论和关注的焦点。这两次“文化热”“都是从单纯的经济改革和经济现代化进入到政治改革和政治现代化,又深入到文化转型和文化的现代化,即人的现代化”[6]。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五四”时期是“看不起”,传统文化成为批判的对象,有人甚至认为是传统文化障碍了国家的进步。“文革”时期是“看不到”,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主义。现在的状况则是“看不懂”,近年来出版的不少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很多人读起来都很困难,远不如西学熟悉。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面临特殊的历史方位:我们走向工业文明,实现由传统农业文明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转型和实现现代化之际,高度发达的西方工业文明已在反思弊端和危机中走向后工业文明。特殊的现代化发展历史方位使我国的现代化既不能是西方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原发性现代化,也不可能是拉美国家所经历的“依附——发展”式殖民性现代化,必须走中国式的现代化——分步骤、有阶段地实现现代化。诚如邓小平所言:“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7]当下,“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第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正在变成现实,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距离已越来越近。与此同时,转型期所处的特殊历史方位,造成我国社会在短期内无法形成支撑现代化进程的主导性文化精神。道德失衡、信任缺失、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价值诉求多样化矛盾并存。有学者形象地把这个阶段称为社会的断裂时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指出,中国社会总体信任度已跌破60 分底线。文化发展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是相互作用的。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构建以人为本、实现人的现代化为归旨的适应新世纪新时期的新文化,实现文化自发到文化自觉的转变,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重塑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文化精神,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以文化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二、文化的自觉与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深刻的文化转型。中国的文化转型是外源性文化危机引发的转型。纵观世界文化发展史,文化转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内在创造性转化,即采取文化创新的方式;另一种是采取外在批判性重建的途径,即采取文化整合的方式。社会发展最深刻的内涵是人自身的发展,是人自身的现代化,而人自身的现代化最终体现为深刻的文化转型。西方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之没落》一书中要我们相信:一切文化之发展历程,也像有机体生物一样,它诞生、茁长、成熟、死亡,一如春夏秋冬四季,不可改变。这是历史的自然规律,文学或文明亦不例外,一个文明不会开两次花。中国历史上,四言诗让位于辞赋,辞赋让位于诗,诗让位于词等等,生动地体现了这一过程。文化转型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是必然与偶然的统一。“以唐宋的变革来说,自中唐以来,整个宋文化的创新活动,是从一种自觉地反省精神发展来的。透过自觉地反省,进行了对传统的批判与价值的选择”[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成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政治改变文化,使之免于沉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革命的成功,政治的先进,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政局的稳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的快速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我们重塑华夏历史文明的辉煌、建立体现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提供了可能。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葛兰西认为,国家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两部分组成,前者依靠强制而存在,后者以意识控制为支撑。无产阶级要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必须取得政治经济领导权,而且首先必须取得文化领导权。唯有如此,才能巩固国家政权。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牢牢把握文化的领导权,自觉推动文化建设。
文化反映政治,使之走向文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要建设的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文化建设由自发走向自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先后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本质上一致的三种提法。江泽民曾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9]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0]其根本任务是着力培育“四有”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我们党基于全球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国民素质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现状,面对新中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 多年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而提出的科学概念。这种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精髓,又注入了反映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的要求,内在地包涵了中华文化、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把坚持“三个面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在文化建设的方针上,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把文化发展的历史性与空间性相结合,辩证处理传承与创新、吸收与借鉴的关系,从而“建立古今中外文化的最佳互补结构,亦即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新文化”[11]。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作为一种价值导向,文化从思想上保证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为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纵观古今,横览中外,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共同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交锋之际,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应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着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中华文明的现代重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
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是时代的显著特征。全球化蕴含着同质与异质的潮起潮落,包孕着本土与全球势力的此起彼伏。在利益与价值观系统内把握文化的意涵,文化绝非牢不可破的经典作品,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选择与阐释的过程。文化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新精神》一书中认为,新教伦理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的积极的文化精神。新教伦理是“入世的”文化精神,又是“禁欲主义的”文化精神,它既赋予世俗经济活动以伦理意义,为资本主义的合理活动提供合法性依据,又使人的经济活动以尽天职荣耀上帝为目的。这种“社会精神气质”或文化模式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学者梁漱溟认为:“其实一民族之有今日结果的情景,全由他自己以往的文化使然;西洋人之有今日全由他们的文化,印度人之有今日全由他们的文化,中国人之有今日全由我们自己的文化,而莫从抵赖;也正为古圣人的道理行得几分,所以才致这样,倒不必恨惜。”[12]由此可见,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取代传统文化模式,就会释放社会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而新的文化模式既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合理性,又为个体提供新的自由发展空间。
尽管我们是文化大国,但远非文化强国。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断言,中国是个无须重视的大国,因为它只生产冰箱、洗衣机,不生产思想。可谓一语中的。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建设具有时代特色、反映中国实际、以人民需求为中心的文化。否则,我们在国际社会就没有话语权,在国内也不能形成主流的价值观。这种文化自觉,正是我们当下所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出了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成熟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在积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主流价值观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明表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了文化的自觉与转型,使中华文明得以重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长、生成中,中华文明得到新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使文化强国成为可能。概而言之,文化强国要有三个条件,即全社会主导的核心价值观、成熟的文化创新体系和发达的传播体系。必须依靠文化创新体系,把核心价值观通过现代传播体系得以远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面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又要面对后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更要面对我们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实现人的现代化,要避免在工业文明的过程中出现“单向度”的人。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3]为此,实现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中华文明的现代重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一)弘扬传统中华文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曾强调:“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4]多元一体、多样共生、历史不断积淀的产物是任何社会文化发展的规律。文化的发展总是以一定的时空为背景,推进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现实的经济政治社会条件。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的五种形态社会都孕育了与之相适应的既有历史延续性、又有阶段差异性的文化形态。文化总是以多样化形式来展现,任何社会都有一种文化居主导地位。正如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5]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壮大主流文化。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儒、释、道多种思想文化长期并存,但唯儒独尊。近代西方社会,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现,但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始终主导。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对建设自己的主流文化更加自觉,培育和壮大主流文化是古今中外的通行做法。美国是以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来塑造“美国精神”的。新加坡则把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等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通过国会法案予以确立,在全国推广实施。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上的不发达、制度上的不完善、发展上的不平衡,必然对文化发展产生制约和影响。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6]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的“这个原理,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17]。经济决定政治,并不必然具有普遍意义。落后的德国仍然能够演奏哲学上的第一把小提琴。推进文化建设,必须找准历史方位,充分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发展战略,不降低标准,不落后于时代,不超越阶段。正在生长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是这种文化。文化包括了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三个维度,是人们的情感记忆、思维习惯、精神感悟,涉及人们的历史认知、观念认同、理想追求,需要长期的孕育。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的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18]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一个不断积淀的过程,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用暴风骤雨、搞运动的方式来建设,从规律把握上实现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从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统一,不断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聚共识。“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9]。传统中华文明之所以传承至今,关键在于其能够历久弥新,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在于其价值观被大众化、时代化解读而又符合人的本性,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化需求。传统中华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来源和历史依据。毛泽东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20]老祖宗不能丢,历史不能割断,我们只能属于历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21]。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时代特征的体现、中国实际的把握,正是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重建。
弘扬中华传统文明,要研读经典文本,原原本本学。1890 年9 月,恩格斯在致布洛赫的信中说:“我请您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这的确要容易得多。”[22]我们必须在实现工业文明的现代转型中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对经典文本或实践进行解读之时要还原到生产这些文本和实践的经济政治条件上去,要还原到生产这些文本和实践的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们的需求上,坚持价值尺度与历史尺度的统一,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不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长、生成。
(二)合理开发文化遗产,构建文化创新体系
历史发展证明,谁创造了领先世界的文化,谁就能成为世界性强国。葡萄牙和西班牙依靠发达的海洋文化建立起世界最早的殖民强国。荷兰依靠领先世界的商业文化,到世界各地从事经济贸易活动,17世纪被公认为是荷兰的世界。英国崛起靠的是发达的工业文化,工业文明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步入现代化的国家。美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后来者居上,靠创新文化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美国的布热津斯基指出:如果说罗马帝国奉献给世界的是法律,大英帝国奉献给世界的是议会,而美国奉献给世界的则是科学和大众文化。美国把文化看成是自己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美国缺少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美国文化产品中虚拟的故事和人物却层出不穷。传统的文化资源通过美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市场的运作和商业的包装,创造出了新的价值。美国导演卡梅隆的巨片《泰坦尼克号》取材于人尽皆知的海难悲剧,美国的电影公司对其重新包装和市场运作,这个故事被创新成一部令人啜泣的哀婉爱情故事,捕获了观众的心,赢得了观众的眼泪,全球观众为此支付了71亿美元。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美国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美国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大国,左右着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走向。尽管美国好莱坞生产的电影占世界电影产量的不足十分之一,票房收入却占世界电影的70%。美国出版业占全球图书销售的30%,全球六大唱片业公司只有一家主体在美国,但其发行量却占全世界的20%。规模化的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巨大效益,由此可见一斑。美国文化霸权地位的取得,得益于其近百年来的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美国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美国政府一直把文化产业视为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并大力发展。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使美国不仅赢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而且传播了美国的价值观,努力实现其“人类历史的终结”之梦想,确立了美国的文化霸权地位。美国在文化发展战略上采取自由开放战略、法国采取国家保护政策、韩国注重打造民族品牌、英国成为创意产业先锋、日本靠文化艺术立国,这些国家传承创新文化的模式各不相同,但注重建设创新文化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厚重,16 世纪以前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足以傲视全球,文化遗产足供采撷。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我们起点低,但潜力大。发展文化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重塑国民心灵、共建民族精神家园、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随着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正从粗放发展向集约、规模化发展过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正在形成。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低层次发展、同质化竞争,核心竞争力缺乏、有产业没文化,体制机制错位、投资盲目等问题。“以电视剧行业为例,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数据,2010 年我国电视剧总投资为60多亿元,电视剧年产量为1.4万集,位居世界之首。与高额投资和巨大产量不相匹配的是,据国家广电总局同期数据,中国每年电视剧产量和播出比为5∶3,近3年电视剧审批数目和已播出数目比为10∶1。4 成多电视剧生产出来从未播出,投资无法收回,60多亿元投资直接回报给投资者的利润不足17 亿元”[23]。社会主义文化产品需要叫好,但如果不叫座,无疑是对国家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保护开发好文化遗产,做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构建文化创新体系。以改革为动力,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系;形成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体系;形成以人民需求为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西方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体系。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整合创新宣传资源,构建文化现代传播体系
历史上,崛起的强国都把自己的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在全世界予以传播。英国称霸世界之时,把自由市场、代议制民主、基督教精神与坚船利炮、野蛮殖民在全球传播。苏联称霸世界之时,在全球传播共产主义、苏联模式。美国称霸世界之时,在全球传播美国式的自由、民主、人权、新教伦理等观念。
冷战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现代化新闻媒介传播意识形态,冷战结束后则借助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传播意识形态。美国之所以取得文化霸权地位,除了经济、政治、科技因素外,大众现代传播媒介起了重要作用,成为美国文化产业的输出手段。随着美国通信网络的全球扩张,美国不仅成为世界范围内大众传媒的最大受益者,而且成为全球大众传媒的总策划和总导演。全球互联网13台服务器,10台在美国,在英国、瑞典、日本的三台也得经过美国之后才能上网。美国控制着因特网的高端,IP 地址都是美国人分配的,最好的自己予以留存。美国的文化影响是通过“三片”即土豆片、影视片、电子芯片等物质文化来表现的。“三片”的网络遍布全球,跨越了民族、跨越了国家,成为美国文化的物质象征。“三片”的影响力正是由于依赖创新力、物质力和无所不在的现代传媒力而产生的。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伦理观、价值观、世界观。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构建特色的文化现代传播体系。宣传也是生产力,要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宣传资源,制定对外宣传的总体战略,建立科学可行的文化宣传效果评价体系,创新海外宣传新模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自己的文化场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文化的起源在于挑战与应战,生长在于精神的自觉与自决,衰落在于自决能力的丧失,解体在于社会的分裂与灵魂的分裂。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曾经辉煌过,在近代陷入了发展停滞困境,历史上的全盘西化也未能救之,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救了中国,而且发展了中国。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既具偶然性、又具必然性,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正在生长中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长、生成使中华文明得以焕发出新的光彩。文化的自觉与转型推动了中华文明的重构,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使文化强国成为可能。推动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搞好顶层设计。这是一项新事物,“既然是新事物,难免要犯错误,我们的办法是不断总结经验,有错误就赶快改,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24]。要大胆地闯,改革创新,宽容失败。要以与时俱进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传承创新的态度对待文化,以深化改革的思路发展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展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1][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
[2]王炜民.中华文明简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3.
[3][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程景彪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7.17.
[4]姜义华.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独创路径[J].人民论坛,2010,12(中).
[5][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和目标[M].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66.
[6]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86.
[7]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3.
[8]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96.
[9]江泽民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6.
[10]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349.
[11]张岱年,方可立.中国文化发展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5.
[12]徐红兴.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哲学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474.
[13][14][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585,52.
[16][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8.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85.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20]毛泽东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2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3-12-23/2014-10-12.
[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3.
[23]薛保勤,解国记.理性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10).
[24]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