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与诊断防治措施

2014-08-15马世春肖开提阿不都克里木王晓英

猪业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血凝流感病毒毒株

孙 雨,马世春,魏 巍,肖开提·阿不都克里木,2,徐 一,董 浩,王晓英

(1.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600;2.新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乌鲁木齐,830001)

猪流行性感冒简称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分离的猪流感病毒包括C型流感病毒和A型流感病毒H1N1、H1N2、H3N1、H3N2和H2N3等亚型。

1 病原

猪流感病毒在分类上属于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在流感病毒属中,A型流感病毒在猪群中普遍存在,是引起猪流感的主要病原,C型流感病毒只是偶尔在猪群中被分离,B型流感病毒目前尚无在猪群中分离的报道。来源于猪、禽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可以跨越种间屏障重新组合[1]。

2 病毒流行特征

2.1 传染源与传播特征

流感是猪群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疫病,病猪和带毒猪是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有研究显示,除流行于猪群中的流感病毒以外,禽和人流感病毒也可以向猪传播。由于猪对禽源和人源流感病毒均易感,因此猪被认为是人流感和禽流感病毒的混合器。猪流感是猪的一种地方流行性传染病,临床暴发多发生在气温变化较大时。猪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猪的鼻液、气管、支气管的渗出液和肺组织中,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该病的流行特征是突然发生,潜伏期短,迅速波及全群,感染率可达100%,但死亡率通常不超过1%,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猪都可以感染猪流感病毒[2]。

2.2 易感动物

除猪、野猪可以自然感染猪流感病毒以外,人、家禽、火鸡等感染猪流感病毒也时有发生,而且近年来有研究显示水貂也可感染猪流感病毒。此外,小鼠、雪貂、豚鼠、鸡和信鸽等多种实验动物也可以感染猪流感病毒[3]。猪是猪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猪都可自然感染。同时,猪也是禽、猪、人流感病毒的共同易感宿主,是流感病毒的贮存宿主和基因重排的“混合器”,在流感病毒的进化和种间传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人流感流行过后,虽然病毒及其变异株在人群中很快消失,但病毒仍有可能在猪群中长期存在,并再次引起人类的感染。猪流感病毒对人与其他动物的健康有着难以预测的影响,近年来,国际上对于猪流感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4]。

2.3 流行历史

1918年美国、西班牙、匈牙利和中国就报道了猪流感的发生。其中暴发于西班牙的H1N1猪流感的动物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和人群中流行的流感有许多相似之处。1931年,美国学者Shop分离并鉴定了第1株猪流感病毒,也就是古典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在随后的50年间,猪流感病毒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周期流行性,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流行毒株[5]。1968年的类人H3N2亚型和1979年的类禽H1N1亚型流感病毒相继传入猪群,并建立了稳定的遗传谱系。这些不同来源的流感病毒在猪群中进一步发生基因重排产生了多种类型的基因重排病毒。其中,重排H1N2猪流感病毒相继在日本、法国、英国、美国和中国得到分离鉴定,而重排H3N2在美国、欧洲和中国的分离鉴定,使各种亚型的病毒呈现明显的遗传多样性[6]。

2.4 对动物的致病性

猪流感是猪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猪通常表现经典的流感症状,且在1~2周后迅速的恢复。猪感染流感病毒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40 ℃以上),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发病猪扎堆、蜷缩、被毛粗乱,鼻部流出浆液性分泌物、打喷嚏、咳嗽和呼吸困难等,部分怀孕母猪出现流产症状[7]。猪感染流感病毒后,死亡率较低,但发病猪增重慢、生产力下降引起的经济损失较大。病毒引起猪的病理变化主要见于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腔。病程发展较快,如无其他病原并发或继发感染,通常1周左右可自行缓解。猪患流感病毒后容易与其他细菌病发生继发感染。一般来说,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2型链球菌等细菌都是常见的继发感染细菌。感染期间如有其他病原并发或继发感染可能导致发病猪病情恶化、病变加重,甚至引起死亡[8]。

3 诊断与防治措施

3.1 诊断方法

猪流感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的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很难与猪的其他呼吸道疾病进行区分,需要实验室诊断才能最终确诊。猪流感的实验室诊断技术主要包括病毒的分离鉴定、病毒抗原和RNA检测、血清抗体检测等[9]。

3.1.1 病毒的分离

收集病猪的鼻腔和咽喉部的黏膜拭子,将其接种于9~11日龄鸡胚或细胞如犬肾细胞、猪肾细胞中进行分离。鸡胚培养时,收集接种后24~96 h死亡及96 h存活的鸡胚,取鸡胚的尿囊液和羊水。细胞培养时,猪流感病毒在细胞中的增殖会引起细胞发生病变,收集细胞培养液。将收集的样品用鸡的红细胞检测其活性,并进一步用血凝抑制试验(HI)和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鉴定病毒的血清亚型。病毒分离时获得的病原是进行确诊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3.1.2 抗原检测方法

目前用于检测病毒抗原及核酸的方法主要包括:用于检测肺组织、鼻上皮细胞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免疫荧光技术,用于检测固定组织的免疫组化技术,用于细胞培养检测和亚型分析的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法,以及用于检测抗原的ELISA和检测核酸的RT-PCR和荧光RT-PCR技术[10]。

3.1.3 抗体检测方法

用于检测猪流感病毒抗体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病毒中和试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ELISA以及血凝抑制试验,其中血凝抑制试验是最为常用的血清学方法[11]。血凝抑制试验不仅可以鉴定感染病毒的亚型,同时可用于检测同一亚型的一些抗原变异株的感染。该方法的缺点是敏感度较低、操作繁琐、试剂缺乏标准化,同时对一些抗原变异太大的毒株抗体敏感性较低。血凝抑制的抗体检测需要采集急性感染期和3~4周后恢复期的双份血清,通过抗体滴度的增加(4倍以上)才能最终确诊[12]。

3.2 综合防治措施

3.2.1 预防措施

猪流感是养猪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传染病,虽然该病自身对猪的危害并不严重,但是容易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猪流感的防控重点应该以预防为主,减少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同时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和猪场的日常卫生管理,增强猪只的抵抗力,防止疫病的传入。在欧美一些国家,疫苗已被广泛用于猪流感的防控,且显著降低了猪流感的发病率和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猪流感疫苗主要是针对经典毒株H1N1和H3N2的两种亚型单价和双价疫苗。这些疫苗只能为抗原关系接近的病毒提供保护,但是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这些疫苗对近些年来的流行毒株保护力较差[13]。加快生产疫苗毒株的更新以及生产自家疫苗成为生产者主要考虑的问题。虽然接种疫苗可以减少猪只发病,但是并不能阻断病毒的感染与释放,因此更应该注重猪场本身的日常管理与消毒措施。猪流感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较低,生存周期较短,常用的消毒剂以及高温措施均可以较好的杀灭病毒。同时对猪场实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好猪只的进出,改善猪场的饲养条件也是防控本病的关键所在。

3.2.2 治疗措施

对于生猪感染猪流感病毒,主要是保证病猪的休息和营养,同时可对发病猪场实施紧急免疫接种并加强管理,以阻止病毒在猪场内和猪场间的传播。此外,可以使用一些抗生素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避免继发其他细菌性疾病。对人感染猪流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减缓症状、减轻痛苦,防治流感并发症的发生。抗病毒药物应该在症状出现48 h内服用,及时服用退烧类药物和补充体液,必要时服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14]。

[1] 田克恭. 人与动物共患病[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2] Brown H.The epidemiology and evolution of influenza virtlses in pigs[J].Vet Microbiol,2000,74(2):29-46.

[3] Crarten R,Davis C,Russell C.Antigenic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wine-original[J].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09,325(5937): 197.

[4] Choi Y K, Goyal S M, Joo H S.Prevalence of swine influenza virus subtypes on swine farms in the United States[J]. Arch Virol, 2002,147(6): 1209-1220.

[5] Du Q S, Huang R B, Wang S Q,et al. Designing inhibitors of M2 proton channel against H1N1 swine influenza virus[J].PLoS One,2010,5(2): 938.

[6] Fouchier R A,Munster V,Wallensten A,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influenza A virus hemagglutinin subtype(H16) obtained from blackheaded gulls[J].J Virol, 2005,79 (5):2814-2822.

[7] Igarashi M,Ito K,Kida H,et al.Genetically destined potentials for N-linked glycosylation of influenza virus hemagglutinin[J].Virology,2008, 376(2): 323-329.

[8] 殷震, 刘景华. 动物病毒学[M]. 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

[9] Li O , Barr I, Leung C, et a1.Reliable universal,RT-PCR assays for studying influenza polyrnerase subunit gene sequences from all 16 haemagglutinin subtypes[J].Joum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2007,142(1):218-222.

[10] Liu J H,Bi Y H,Qin K.Emergence of European avian influenza viruslike H1N1 swine influenza A viruses in China[J].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 iology,2009,47(8):2643-2646.

[11] Labadie K. Host-range determinants on the PB2 protein of influenza A viruses control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viral polymerase andnucleoprotein in human cells[J].Virology,2007,362(2):271-282.

[12] Lorusso A,Vincent A L,Harland M L,et al.Genetic and antigenic characterization of H1 influenza viruses from United States swine from 2008[J].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2011, 92(4):919-930.

猜你喜欢

血凝流感病毒毒株
丁型流感病毒在中国的流行状况及研究进展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泮托拉唑和血凝酶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对止血时间影响分析
6例蛇毒血凝酶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报道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需要关注”
滨蒿总黄酮对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A549细胞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
三种蛇毒类血凝酶对患者纤维蛋白原作用的临床观察
新研究有助于开发流感广谱疫苗
中美科学家发现猪流感病毒H1N1已传播给狗 重组成新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