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安全”的出路
2014-08-15刘石
“粮食安全”一直是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执政集团所关心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一些耕地资源有限、人口众多的国家,无论其经济状况发达还是落后,粮食安全是其核心国策。
在国际上,各国关于粮食安全比较一致的理解是:如何能够利用本国资源和依据科技水平,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生产足够的粮食,满足人们对于增长的粮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它包括:足够数量的粮食生产、充分的市场供应和可以承受的价格分配给所需要的人群。
一提起粮食安全,人们一般的直接反应就是农业生产赖以存在的耕地。这一基本思路并没有错,但是如果我们把中国的粮食安全仅仅局限在耕地上做文章,就显得过于狭隘和片面了。
首先,耕地不等于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粮食生产的基本要素是:耕地;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装备程度、农业生产的参与者(农民)的生产水平、粮食市场的收储渠道和流通性、粮食价格的高低与波动、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比、粮食生产的税费和补贴、土地承包、流传和租赁等相关政策……在这张清单上,土地只是粮食生产的一个条件,但远远不是充分条件。
其次,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耕地不再是过去人们所理解的静态的概念。在实际生产中耕地的质量比耕地的数量更重要,特别是在反常的气候条件下,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能够大大提升耕地的使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次,粮食安全是靠“补贴”还是靠理顺生产关系。发展农业和提高粮食安全能力是靠补贴还是靠理顺粮食生产的政策与经济关系,这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对策是对于农业生产的“补贴机制”,因为这是一个在短期之内可以立竿见影和省力的方式;但是从长期产业发展的经过来看,这种补贴机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产业的弱势和出路问题。
从美国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的“罗斯福新政”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开始,农业补贴成为了世界各国解决农业和相关社会问题的首选措施。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罗斯福新政”更核心的思路和措施,是通过强行削减农业生产的产能和主动限制产量,使得农业产业的发展从盲目的产量追求和产能扩大,转变为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和种植者收入提高的追求,从而在根本上扭转了农业发展的颓势。
农业补贴是“扶贫”和“输血”,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没有能解决农业产业自身的造血机制的问题。这是全世界都面临的普遍性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的问题,则需要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解决农业生产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分离的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二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的耕地价值和劳动力价值回归为契机,消除长期以来压在农业产业发展头上的工农业产品价值交换的“剪刀差”问题,让粮食生产者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
三是消除粮食定价机制的种种隐形的限制,使得农产品和粮食价格回归合理。
四是解决农民在卫生、医疗、退休、失业保险等方面没有平等的社会地位问题,使得农业产业的从业者也能够获得与其他行业同等的尊严。
如果能够解决以上问题,中国的农业产业和粮食生产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粮食安全”的问题才会得到根本性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