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压疮的护理
2014-08-15姜瑶
姜 瑶
(中日友好医院 干部医疗东病区,北京 100029)
糖尿病现今已成为我国的高发疾病,2 型糖尿病患者伤口多迁延不愈,甚至发生感染,尤其是昏迷患者长期卧床、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 护理不当会形成大面积压疮,造成败血症、菌血症、脓毒血症等,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2]。试验表明,局部应用胰岛素可促伤口愈合[3]。本科收治1 例2 型糖尿病昏迷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82 岁,主诉发热,肺部感染2d 入院。 入院时已卧床2 年,成植物状态,鼻饲饮食。 骶尾部Ⅲ°压疮,面积5cm×3cm。 右髋部Ⅲ°压疮,面积5cm×5cm。 住院期间留置尿管1 根,压疮部位给予换药及贴膜保护,骶尾部压疮15d 治愈,右髋部压疮20d 治愈。
2 压疮的护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将骶尾部及右髋部压疮用碘伏以创面为中心环形消毒,消毒面积大于创面。 再用无菌剪刀剪去发黑的坏死组织,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待干。用注射器抽取普通胰岛素6U 涂抹于创面处。 由于骶尾部创面深0.5cm, 故用无菌剪刀剪取康惠尔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置于创面处,然后用康惠尔溃疡贴外敷固定。 选用溃疡贴时应注意选则比创面边缘大1~2cm 的贴膜,以保证与皮肤之间的充分粘合。 避免手指碰触到贴膜的粘贴层,如贴膜贴在骶尾部或足跟等部位时可将贴膜剪开一条缝,以利于更好的贴敷在创面上。 最后在四周用3M 贴膜封住边缘,起到密封和保护作用。 观察敷料内部和周围皮肤情况,如有乳白色转化灶或液体从敷料边缘渗出时, 及时更换敷料,一般3~4d 更换1 次。
2.1 饮食
营养缺乏是诱发压疮的一大因素。在局部护理的同时要加强营养,改善全身状况。指导患者家属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的鼻饲饮食。
2.2 健康宣教
压疮是全身和局部因素综合所引起的皮肤组织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4],因此重在预防。在日常护理上应避免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尽可能减轻摩擦力和剪切力。避免皮肤接触分泌物、大小便或皱褶的床单等,避免发生压疮。 要做到“六勤”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定时翻身叩背,一般每2h 翻身1次,如出现压疮,则缩短翻身时间增加翻身次数。使用气垫床。对受压皮肤贴膜保护。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之配合护理,尤其应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预防胜过治疗的重要性,并让其了解压疮的危害性,教会家属一些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如翻身技巧、床垫的选择、食物的选择等,使家属掌握相关知识,便于长期卧床患者的家庭护理。
创面在换药后4~7d 均显示出愈合倾向,10~12d 后溃疡愈合,局部组织基本修复,皮肤可有色素沉着,骶尾部15d 愈合,右髋部20d 愈合。 愈合后创面平坦,新生肉芽组织全部长出,皮肤细嫩,完整,无瘢痕形成。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伤口容易迁延不愈,实践证明,局部应用胰岛素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康惠尔溃疡贴是一种新型的水胶体敷料,对创面愈合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表层为聚氨基甲酸二酯半透膜,允许氧气和水蒸气通过,阻隔水分和各种微生物的侵入,对压疮起到保洁、保湿作用。同时维持压疮部位的氧气压,促进微循环,有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 由于这类敷料弹性好和中间厚、四周薄的特殊结构设计,与皮肤粘贴紧密不易脱落,不限制躯体活动,对危重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受压的皮肤可进行保护性治疗[5]。3M 透明贴可使伤口保持湿润,它允许水蒸汽通透,可将多余的渗液透出,防止伤口浸渍,为创面愈合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给疮面形成了一个保护层,减少了疮面与外界物品如患者所穿的衣裤以及与之接触到的床单、被褥等的摩擦,降低了外源性病原菌的感染几率,有利于压疮的痊愈。3M 贴有很好的延展性,使患者用起来非常舒适。 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能够促成血液凝固,有止血、促进自溶性清创、纤维生物降解、无毒、顺应伤口床的轮廓等优点。 总之,糖尿病患者出现压疮后局部应用胰岛素与水胶体敷料联合应用效果较为理想,由于仅此1 例患者,还需今后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观察与总结。
[1] 许秀萍,武晋晓,纪欣.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糖尿病并发压疮观察[J].武警医学,2012,23(7):578-579.
[2]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慢性伤口诊疗指导意见(2011 版)第3 讲压疮[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11):55-59.
[3] 李超飞,刘琰,陈雪莲,等.局部应用胰岛素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2,7(1):54-61.
[4] 李小寒, 尚少梅. 基础护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1-87.
[5] 李海燕.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4,(1):2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