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男声声腔艺术的表演规律
2014-08-15常德坤
常德坤
(中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郑州 450044)
豫剧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流派、曲调等大不相同,演员用嗓习惯亦各有特点,形成了大本腔、二本腔、夹本音、夹板音等多种用嗓方法并存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专门从事豫剧音乐创作的艺人的加入,豫剧声腔探讨的深化,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嬗变,豫剧男声唱法也在不断改变,逐渐形成了以混声为主、多种唱法并存的局面。
一、演唱方法的渐变
真声→假声(二本腔)→混合声(夹本音、夹板音)→“三合一”唱法。豫剧男声声腔和其他行当的声腔一样,起初是用单纯的大本腔和二本腔演唱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出实践的需要,声腔不断交融变化,唱法由单一向多元演进。
大本腔又叫大本嗓,就是“真声”演唱。大本腔主要用胸腔和口腔共鸣,一般不用头腔共鸣,气息充实地由胸腔上行到口腔,声音随之有力地跟着往上走,冲口而出。豫西调艺人多采用此法,声音显得浑厚低沉、真切实在。如豫剧代表作之一《朝阳沟》,多年来,深受广大观众的热爱,剧中男主角栓宝的唱腔,显示出以大本腔为主的唱腔风格尤为突出。剧中唱段“我坚决在农村干他一百年”更显示出大本腔为主的基本唱法,唱腔的前两句“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相处之中无话不谈”。从乐谱上看,较为适合男生的生理嗓音范围,演唱起来较为轻松自如,能够充分发挥大本腔的演唱优势。在唱段的结尾“我坚决在农村干他一百年”这句唱腔以大本腔为主,巧妙的结合了二本腔声腔运用,把这段唱腔推向高潮。
二本腔也叫二本嗓,即“假声”,还叫“边音”。二本腔是一种纯假声的演唱方法,以鼻腔和头腔共鸣为主,演唱时打开鼻咽腔、头腔,喉头自然上提,绝不用胸腔共鸣;适合祥符调、豫东调的唱腔使用,演唱起来比较轻松。其声音高昂明亮,飘逸纯美。在传统的演唱中,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特别是在农民当中深受爱戴,人人都能哼唱几腔。但是,二本腔都只是用人体部分部位进行共鸣,二本腔缺乏口腔、胸腔共鸣,因此,音域都比较狭窄,其演唱局限性自然比较明显。如豫剧代表作品《三哭殿》的男生唱腔,显示出二本腔的演唱特点。剧中唐王李世民出场的第一段唱腔“李世民登龙位万民称颂”准确的展现出二本腔的优势,整段唱腔都以降E调为主,在音符处理当中,以高音为基础。这段慢板唱腔能够充分发挥出男声二本腔的嗓音特点。当今,豫剧界已很少有人单纯使用二本腔来演唱了,除了极个别嗓子特别好且音色有特点的演员。
夹本音。在当今豫剧唱腔演唱中,为了更好的表达剧中人物特点和完善唱腔音域的完整性,正是由于此原因,经过艺术家们在长期实践和研究,反复磨炼,夹本音便应运而生了。夹本音是一种在高、中声区相结合的唱法,有人称其为“混声”,又被叫做假本音。夹本音在真声和假声的运用上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在高、中声区混合共鸣。祥符调和豫东调的男演员多爱采用这种唱法,如:豫剧现代戏《李双双》孙希望的唱腔,“洼洼地里好庄稼”体现出真声、假声、混声的完美结合,更好的完成唱腔作品,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剧中人物孙希望内心情感的描绘。现在其他流派的演员也逐渐习惯用夹本音。
随着豫剧现代戏的兴起,对夹本音的改造势在必行,因为它便于演唱传统古装戏,而和现代戏有一定距离。于是,豫剧艺人进一步摸索,创造出了“混合声”的用嗓方法。这种唱法综合运用大本腔、二本腔和夹本音,音域更宽,表现力更强,适用剧目范围更广,对解决豫剧男声唱腔的一些问题很有帮助,故而越来越多的豫剧男角转而接受和使用这种“混合声”唱法,形成了一种大的声腔运用趋势。现在,按豫剧界的习惯,女角混合声唱法仍被称作“混声”,而男角混声则被叫做“夹板音”。
夹本音解决了中高音区结合的问题,而夹板音进一步解决了低中高三个音区相结合的问题,更有利于男声声腔的舞台实践需要和唱法的提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在常香玉倡导和践行的万应腔的基础上,河南大学声乐教授武秀之先生成功创立了“三结合”的声音教育方法和演唱方法,其实质是“假声位置真声唱”。20世纪五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曾提醒武秀之可以把茶花女、白毛女、七仙女这三女结合起来,即把西洋歌剧、民族歌剧、传统戏曲三种唱法结合起来。武秀之按照这一思路,结合常香玉的混声唱法,走出了一条“三结合”的新路。
“三结合”的声乐教育思路,首先体现在“假声位置真声唱”这种训练方法上。这种方法培养和训练的演员,演唱风格上能融美声、民声、戏曲于一身。现在,“三结合”的方法代表着豫剧演唱方法理论研究的高峰,也是最科学、最为人所接受的训练与演唱方法。
二、“以字行腔”发声原则
豫剧演员在演唱时,都遵循“以字行腔”的原则,力求字正腔圆,否则就是不到火候,需要提升。豫剧演唱要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必须坚持以字行腔的原则,是由汉语的发音特点决定的。汉语的发音,其音素大多由声母、韵母组成,而韵母又由韵头、韵腹、韵尾组成,要把一个汉字的音发清楚,就要把口型摆正确,把喉咙、舌头调整到位,这样才能准确地拼切出一个字的读音,否则就可能把这个字的音读错、读含混。如果豫剧演员在演唱时只顾行腔而没把字咬准,就会吐字不清,让人听不清听不懂,唱腔再美,演唱也没有意义,观众就会不满,正所谓“咬字不清,如钝刀杀人”。所以豫剧演员都要按照唱词的读音来安排声腔,每一个字都要咬准,即要字正腔圆。
三、声腔流派及色彩特征
豫剧男声唱腔的个性色彩,从传统上看,是比较突出的,区分度比较高。鲜明的个性唱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表现在流派上。传统豫剧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各种流派,每一个流派都有自己独到的演唱方法和唱腔特色。因此,唱腔也是划分流派的一个标准和区分流派的重要依据。观众根据唱腔,就可以轻易区分开唐派、李派、牛派等。其二表现在行当上。豫剧男角的每一个行当,其唱腔都是不同的(理论上如此,传统上如此确也如此),这是划分不同行当的一个标准,也是每一行当区别其他行当的一个依据。据此,观众一听唱腔,就知道某个角色是什么行当,比如是老生还是小生,或者是丑角。其三表现在个人上。传统豫剧的唱腔,特别是经典剧目的主要角色的唱腔,大多具有鲜明的个人化色彩,也即演员音色的个性十分鲜明而独特,观众一听就可以辨别出是某派某一个演员,比如唐喜成、李斯忠、牛得草、任宏恩等人。这是豫剧男声声腔的一大特色,也是豫剧男声声腔甚至整个豫剧成熟的表现。但近年来,随着剧团和演员交流融合的发展,出现了唱腔融合的大趋势,其弊端就是男声唱腔的个性色彩逐渐变淡,区分度大为降低,在行当和流派上还表现得不是特别明显,而在个人唱腔特色方面,这一点日益明显,人们还比较容易分出某个唱腔是什么行当或某个流派,但已经很难辨别出是哪个演员的声音。
在此,依据各豫剧男声声腔的艺术特点、艺术成就、艺术影响和传承情况,简单分析豫东唐门(唐玉成)、唐派(唐喜成)、李派(李斯忠)、牛派(牛得草)这四大豫剧男声流派。
豫东唐门:这一派以豫东红脸王唐玉成为代表。他是豫东调须生的代表,扮相壮美,唱腔与众不同。他大多真假嗓相结合,刚柔相济,先低后高,浑厚朴实。他擅长巧妙运用偷字、嵌字、闪板等唱法,粗犷豪放,别具风采。其代表剧目有《反徐州》《白玉杯》《李渊跑宫》《杨河堂》《刘公案》等。
唐派:以唐喜成为代表的唐派,主唱沙河调与祥符调。唐喜成是著名的二本腔演员,以假声为主,声音洪亮,且音域较宽,高低音控制自如,衔接自然。其假声不尖利,不柔弱,声体饱满,音色醇美,穿透力强,别有韵味。其代表剧目有《三哭殿》《南阳关》《辕门斩子》等。
李派:李斯忠以豫东调为主,嗓音洪亮,刚健豪迈,铿锵有力,扮演的包公形象深入人心。他主张唱腔必须结合剧情,不能一味凭嗓子直吼,那样不但会吼坏嗓子,而且对表现剧情和塑造人物毫无意义。他还善于运用偷字、闪板,使演唱更灵动、便捷,而不呆板死气。《下陈州》是他的代表剧目之一,其中《十保官》是传唱至今的著名唱段。
牛派:牛得草是著名豫剧丑角,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尤其擅演“官丑”。其表演力求贴近生活,寓庄于谐,富有乡土气息。他的唱腔清新明亮、新颖别致、朴实自然;多用大本嗓,偶用二本嗓。其代表剧目有《卷席筒》《张古董借妻》《拾女婿》等。他最有名的作品是《唐知县审诰命》,后来拍成了他主演的戏曲电影《七品芝麻官》。
除了上述几大流派,豫剧男声声腔中比较有特点的演员还有小生赵义庭、王素君、王希玲和刘法印,须生王二顺、李树建,黑头吴心平,丑角高兴旺、魏进福等人,不再一一赘述。
[1]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曲理论研究文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2]郭克俭.关于夹板音唱法研究[J].中国音乐,1999(1).
[3]谭静波.中国国粹艺术读本:豫剧[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4]常德坤.论豫剧的起源[J].中州大学学报,2011(4).
[5]吉佳佳.豫剧艺术流派和人物唱腔特色[J].大舞台,2014(6).
[6]张红蕾.浅析河南豫剧演唱中的润腔艺术[J].时代文学,2009(4).
[7]黄桂娟.音色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及表现[J].民族艺术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