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4-08-15吴志平胡云楚杨国恩
吴志平,胡云楚,杨国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b. 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林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吴志平a,胡云楚b,杨国恩a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b. 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工程专业学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例,分析了影响林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因素,对如何培养林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林业工程;专业学位;实践;创新能力
G643
A
1673-9272(2014)06-0247-03
2014-10-10
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实践创新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编号:JG2011B026);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基于产品开发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2011J007)。
吴志平(1971-),男,湖南桃源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阻燃材料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管理。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知识经济和现代企业对高级应用人才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为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我国自1991年起开始在一些高校进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试点招生,主要招收企事业单位骨干技术和管理人员,在职不离岗学习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毕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已在各自的单位发挥重要作用。200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生源和培养目的进行了明确规定。决定从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专业学位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这对于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适应新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林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林业工程领域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林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去向主要面向林业工程企业(如木材加工企业、林产化工企业、森林采伐运输企业、家具制造与室内装饰公司等),通过企业调研,先后走访了宜华木业集团、湖南松原化工有限公司、肇庆市德庆上品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木材、林产化工类企业对林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的需求情况。通过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的座谈,深入探讨了企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结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企业需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从事研发岗位和生产一线的管理。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代,要求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具有良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具有很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改进新工艺,提高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因此在研究生培养阶段,重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展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奠基作用。
一、影响林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因素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足
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增强都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培养。为了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达到教育部对专业学位研究培养目标的要求,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具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但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应届本科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但实践机会少,实践创新动力不足,特别是职业适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中,仍然采用学术型研究生的教学模式,重视理论教学,缺少案例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在课程考核中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没有突出对考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测试,在考生中形成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普遍现象。虽然近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增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但由于实践项目设计不科学,综合创新性实践项目不多,简单验证性实践项目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使得实践效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打折扣,学生对实践内容兴趣不大,在实践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师资队伍结构单一,缺少专业实践经历丰富的指导教师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与特定职业领域对高层次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的要求相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中需要有深厚理论素养的学术性师资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更需要有充分把握职业发展需要和职业提升趋势的实践型师资作为学生的职业入场领路人[1]。在现有专业学位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队伍中,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居多,从学校到企业再到学校的教师较少,集中体现在任课教师的学历高,5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具有两年以上校外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教师不到5%,大部分教师没有或不足一年的实践工作经历。师资队伍结构单一,教师在教学和指导时重学术、轻专业(职业),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传授、轻创新能力的培养。大部分校内导师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大多不具备相关专业的实践经验,缺乏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指导能力,他们习惯了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模式、方法和手段去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实践环节不够重视。有的导师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校外导师的责任,导致校内导师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不参与或参与不够[2]。
(四)专业实践基地缺乏,实践训练机会不多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来源于应届本科生,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因此深入到专业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实践创新能力,是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林业工程专业学位覆盖的领域广(木材科学与生物质材料工程、森林工程与区域物流、生物质化学加工与制浆造纸工程、胶黏剂与人造板工程等),生产企业共性小,单一的基地很难满足林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训练的要求,而建立多个实践基地在基地运行费用上将开支较大,学校拿不出更多的钱投入。而且与石油化工、高分子材料等国有大型企业相比,目前企业规模偏小,研发力量薄弱,具有独立研发机构的企业不多,企业接纳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的管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双导师制”流于形式,企业导师对学生实践参与指导缺失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用“双导师制”是由其培养目标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独特培养模式决定的[3]。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为培养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要体现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有机结合,更加侧重实践环节。而作为学生指导的校内导师,由于本身知识结构特点主要负责理论指导或少量实验指导,对需要一定实践平台的工程实践指导无能为力,因此必须与一位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导师联合指导,由校外导师具体负责研究生的校外实践指导。但目前在林业工程专业学位的培养中,除少数专业学位研究生实现了真正的“双导师制”外,大部分“双导师制”尚流于形式,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单位没有充分认识到校外导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指导中的主体作用;二是一些实践经历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由于受职称、学历的限制无法达到学校规定的校外导师要求;三是培养单位与聘用的校外导师单位没有建立真正的合作关系,校外导师只是挂名,应付培养单位对每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的“双导师制”要求和学生毕业要求,校外导师没有起到真正的实践指导作用;四是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和学生三方缺乏沟通和交流机会,校外导师没有真正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获得缺乏话语权,因而降低了校外导师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心。五是对校外导师的劳动报酬缺乏明确的规定,挫伤了一部分校外导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加强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和选拔机制创新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生源是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低和创新意识影响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本科生学习阶段,除传授必备的理论知识外,要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开设一些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扩大实验室向本科生的开放程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吸引一批学生进入导师的横向或纵向科研项目中去,同时积极与企业联系,安排学生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不走过场,真正做到与工人师傅跟班学习实践。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方面进行创新,在复试时除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外,通过给定的实验项目,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组织实验来考察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导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应以掌握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为核心,注重操作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获得者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除了具有某种程度专业基本知识外,还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教育部对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与职业需求紧密联系的能力培养。导师应立足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注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其创新创造能力。
(三)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的创新素质
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必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4]。首先,专业学位导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及时跟踪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本领域的最新工程技术成果以教学案例、模拟训练等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不断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办法,在选拔导师时不但要看重学术能力、学术造诣,更要看重专业实践经历和创新精神,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导师参加省内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培训课程,定期安排准备申报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青年教师和现有缺乏实践经历的研究生导师到生产一线企业实践锻炼,提升校内导师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聘请本专业领域知名校友、企业总工等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水平的专业人员来校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导师或兼职导师。
(四)重视和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设
重视和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设,为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平台。目前湖南省教育厅对高校申报成功的研究生创新基地项目给予了一定的经费支持,解决了基地建设中的一部分经费不足问题。研究生实践创新基地不仅为研究生提供了实践机会,而且让研究生更好的了解现代企事业单位的基本运作模式,为其将来顺利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基地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基地为学校提供了育人场所;学校和基地在产学研方面的合作,让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基地的生产实践和科研开发,将大大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基地的实践资源优势。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难,科研脱离生产的问题。同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也离不开采用科研方法解决企业在生产中碰到的技术问题。而技术和管理创新又是解决技术问题的关键。
(五)充分发挥企业合作导师的实践指导作用,发挥“双导师”的优势
结合林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不断加强硕士导师队伍结构建设,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力求构建和形成一支适应林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校内导师不仅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外,还必须了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有关政策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熟悉行业的实际状态和进展;有企业一线科研合作、成果推广或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经历和经验;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从校外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或合作企业遴选,一般要求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或具有硕士学位的工程师,并且所从事的工作领域或研究方向与联合指导的研究生的专业类别领域基本一致或相近。
为了更好的发挥“双导师”的优势,校外导师要全程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新一轮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积极听取校外导师的意见,包括领域的研究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要求及考核评价等。在具体合作培养中,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和学生要积极沟通,根据培养方案制定详尽的培养计划,并对研究生的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和考核方式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由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具体负责研究生的实践指导,校内指导教师定期到所在实践基地与基地导师交流,听取学生的阶段实践总结报告,与基地指导老师一起制定和修改下一阶段的实践内容。
三、结语
总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应转变思想观念,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加强导师队伍和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将“双导师制”落到实处,真正发挥校外导师的实践指导作用。为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而努力。
[1] 郑湘晋,王 莉. 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4):15-19.
[2] 施亚玲,向兴华,李若英,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24-29.
[3] 刘秀清,谭德荣,高 松,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实施方案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2,(30):20-21.
[4] 朱晓芸,杨 潮.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12,(Z1):104-108
[5] 陈银秀,杨 敏,苏友新。加强创新基地建设,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2,19(3): 46-48.
[本文编校:李浩慧]
A Research on the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in Forestry Engineering Fields
WU Zhi-ping1, HU Yun-chu2, YANG Guo-en1
(1.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Hunan; 2.School of Scienc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Hunan, China)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for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in forestry engineering fields of Central South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were investigated, and some advice were provided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for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in forestry engineering fi elds.
forestry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degree;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