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十八大报告关于党史工作的思想

2014-08-15吕国民

党史文苑 2014年4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党史报告

吕国民

(中共象山县委党史办 浙江象山 315700)

十八大报告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对党的历史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新的条件下党史工作提出许多新部署、新任务、新要求,开创了党史工作的新境界,开辟了党史工作的新领域,开拓了党史工作的新路径,开启了党史工作的新阶段。因此,研究十八大关于党史工作的思想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做好党史工作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党史工作的目标

目标是期望的成果、努力的方向。党史工作的目标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史工作部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党史工作方面达到的具体目的,是党史工作的重要构成要素。它既是党史工作的依据,又是党史工作的基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党史工作的目标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十八大报告已十分明确地作了回答。

从广义上看,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具体地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同时,报告还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制度方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这一目标也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和我国各项工作到2020年的最根本目标,无疑也成为党史工作的最根本目标。这一根本目标的确定对做好党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是否有利于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是衡量党史工作好坏的最主要标准。只有始终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党史工作,才能充分调动起广大党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广大党史工作者步调一致,统一行动,确保党史工作有计划、有效率,从而为党史工作者准确记载和更好地运用历史提供一把金钥匙。

从狭义上看,党史工作的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党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十八大报告虽然没有“全面提高党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明确字眼,但是这一思想在十八大报告中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十八大报告第十二部分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显示了五个新的特点:一条新主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一个新方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一个新布局,就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五位一体”;一个新要求,就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一项新任务,就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党的历史是党的自身建设的历史,又是党领导人民群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党史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要把“全面提高党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作为自身最为直接、最为具体的目标。这一目标与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一条新主线”“一个新方针”“一个新布局”“一个新要求”“一项新任务”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党史工作只要紧紧围绕这一直接、具体的目标去开展,就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关于党史工作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报告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这是十八大报告作出的历史性决定和历史性贡献。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这里,十八大报告指出的“党和国家全部工作”自然包含了党史工作。不言而喻,科学发展观是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在新形势下党史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新的科学指导思想。

党的指导思想就是党的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夕,毛泽东曾把“主义”比作“旗子”。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新的指导思想,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新的指导思想,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新的指导思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新的指导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宝库,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是因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总结经验教训,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要求提出来的,它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形成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科学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把科学发展观连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史工作新的指导思想,也同样为党史工作明确了方向,树起了形象。从实践上看,长期以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史工作的指导思想,党史工作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树立了正确的形象。十年来,科学发展观源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对党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践已经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并将继续产生强大的指导力量。从理论上看,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统一。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新的指导思想,就能够更加自觉地推进党史工作;就能够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党史工作者在党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就能够促使党史工作总揽全局,兼顾研究、宣传、教育、存史等各个方面,统筹谋划,综合平衡,把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促使党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党史工作的任务

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是党史工作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科学的探索和回答,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为党更好地治国理政服务,为更有效地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服务。

十八大报告阐述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全国统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和发展的崇高事业”等课题,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史资政这一根本任务增添了新的内容,从而为各级党组织、党史部门和党史工作者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党史资政,就是通过深入的研究成果,用党的丰富历史经验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党史工作必须通过资政对这些新课题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作出科学的探索和回答,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提供历史借鉴。同时,各级党组织、党史部门和党史工作者对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大目标同样需要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作出科学的探索和回答,全面深入地阐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以及“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目标的科学依据、丰富内涵以及路径选择。这也是十八大报告为各级党组织、党史部门和党史工作者做好资政工作提出的另一项根本任务,需要各级党组织、党史部门和党史工作者认真思考,并予以担当。

以史育人是党史工作的又一项根本任务。它的主要形式是开展党史宣传教育,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和广大青少年。这对于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广大青少年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八大报告为党史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同样赋予了新的内容。各级党组织、党史部门和党史工作者要通过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广大青少年懂得,十六大以来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基本经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及“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等八项基本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的意义和内涵;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依据及基本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基本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要性及基本要求;在改善民主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及基本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基本要求;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性及基本要求;推进祖国统一的意义及基本要求;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十八大报告号召全党学习党的历史,这是对党史育人工作的新要求。报告指出:“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号召全党学习党的历史,这是第一次。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党的历史和育人工作的高度重视。十八大报告阐述了过去五年、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十项历史性成就,客观地指出了六个方面的问题,表明党中央事实求是地评价了过去五年、十年的历史。十八大报告还分别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的贡献,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史,并对中国共产党和我国人民所处的时代作出了科学的历史定位。报告指出:十八大 “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奋斗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将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关于党史工作的动力

党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究竟是什么?对此,十八大报告也作了明确回答,这就是创新。这是十八大报告关于党史工作的又一重要思想。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方面,十八大报告本身是一篇理论创新之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创新精神。一是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定位。报告首次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阐述。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内在关系,以及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三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部署。报告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四是对治国理政提出新举措。报告更加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道路;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是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作出新部署。另一方面,十八大报告提出的 “创新”两字达50多处,是出现频率较多的词,涉及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包括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管理创新、原始创新、协同创新、自主创新,等等。同时,十八大报告出现了80余处与 “创新”紧密相关的 “改革”两字,在改革中常常伴随着创新,没有创新就不会有改革;还出现了13处 “转变”两字,“转变”的过程和结果是创新思维和方式、方法运用的过程和结果,没有创新就没有转变。

根据十八大报告关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创新思想,在新形势下要做好党史工作,必须着重在以下两大创新问题上狠下功夫。

一是理念要更新。理念更新是党史工作创新的先决条件。要从 “无所为”的理念转变到 “有所为”“大有为”的理念。有的人认为,党史工作本身是 “务虚”的,加上有的部门和领导不太重视党史工作,党史部门难以有所作为,更谈不上大有作为。党史工作 “务虚”与否,应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加以分析。如果从精神方面来看,党史工作对提高人的素质,用历史经验启迪人的理性思维,这种作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这种 “潜进”的作用也是实实在在的。务实是党史工作的根本要求,它要求党史工作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党史工作的产品都是实实在在的,可以用量和质统计出来。如果党史部门首先自己有所作为或大有作为,有关部门和领导会逐渐改变思想认识,对党史工作从不太重视到逐渐重视,从不太支持到逐渐支持。也就是说,只有党史部门 “有为”,党史工作才能 “有位”。要从 “孤军作战”的理念转变到 “开门办史”的理念。有的人认为,党史专职人员对本职工作业务比较熟悉,党史编写、研究、宣传能力相对比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强,编书、撰写专题、党史宣传等工作还是党史部门单独搞为好。有的甚至还认为,党史工作是党史部门的工作,因而他们十分轻视各级党组织和社会各界在党史工作中的作用。于是,不少党史部门由于人手少工作成果不多,资政育人的影响力不大,对此却孤芳自赏、自吹自擂。为此,党史部门必须树立起 “大党史”的新理念,密切联系全党、全社会。只有这样,党史部门才能广泛依靠全党、全社会共同做好党史工作。

二是机制要创新。党史部门要充满活力,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机制创新。要建立和健全一套科学的干部工作机制。这主要包括构建部门荐才机制,扩大党史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力度;构建党史干部职别评审机制,做好考察考核党史干部工作;构建科学的民主决策机制,健全和完善党史部门用人的规则和程序。要建立和健全一套高效有序的领导机制。领导就是服务,这种领导机制要求能为党史部门和各级党组织和社会各界开展党史工作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保证党史工作顺利开展。要建立和健全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就是做好事前监督,通过培训、考察等多种途径,提高党史工作人员的素质,使他们产生一种内压、内约,形成一种自律、自觉创造劳动的意识;做好事中监督,通过一系列的监督活动,对党史工作人员实施有效制约;做好事后监督,通过表扬或批评,奖励或惩处,扬“先”促 “后”。要建立和健全一套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运行机制。为此,既要借鉴党史工作的历史和传统经验以及各地党史部门的工作经验,更要具有自己的独创精神和一定的 “自选动作”;既要贯彻上级党委和党史部门的工作意见,更要联系本部门和本地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史工作,追求工作的最大效率;既要提倡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更要独立思考、善于分析,进而形成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的独特运行机制。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党史报告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史上的今天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报告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