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人力资本理论文献综述
2014-08-15汤文华段艳丰刘小进
汤文华 段艳丰 刘小进
人力资本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理论,它是在传统资本理论受到严重挑战的情况下,即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释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教授所说的“经济增长之谜”而提出来的。人力资本理论开始主要的关注点在于宏观经济层面,然后逐步向微观领域拓展。比如,经济学家们把人力资本理论与企业理论相结合,探讨企业中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发、利用与激励等问题。目前,人力资本理论在我国的研究正方兴未艾,对西方一些经典的人力资本理论进行梳理评述具有意义。
一、古典人力资本思想
早在17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就将战争中的武器和其它军械物质的损失与人类生命的损失进行比较,这被认为是有关人力资本的最早的思想萌芽。为了比较研究国家的实力,估计由于战争、瘟疫等造成的人口死亡和迁出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威廉·配第在其《政治算术》(1672)一书中运用生产成本法计算了英国人口的货币价值。威廉·配第特别注重人的因素对于财富生产的重要性,他在其《赋税论》(1662)一书中提出了“土地为财富之母,劳动为财富之父”的著名论断。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指出:“在社会的固有资本中,可提供收入或利润的项目,除了物质资本外,还包括社会上一切人民学得的有用的才能。学习一种才能必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作学徒,这种才能的学习所费不少,这种费去的资本,好象己经实现,并且固定在他的人格之上,这对于他个人,固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他属于的社会,亦然。这种优越的技能,可以和职业上缩减劳动的机器工具,作同样的看法,就是社会上的固定资本。”显然,在这里斯密已经初步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在其《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中考察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区分了“物质资本”和“精神资本”两个重要概念,他这里的“精神资本”就十分接近当代的人力资本概念。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1890)中论述了教育对提高劳动的质量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认为对人的投资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带给劳动者劳动机会,强调家庭和国家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纵观这一时期,虽然人力资本概念并未被明确提出,但经济学家们已经有意识地将人力资本含义与物质资本含义相区分,从而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创立者被认为是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T.W.Schultz)。他在20世纪50年代连续发表的《关于农业生产、产出与供给的思考》、《教育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资》等一系列的重要论文,成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之作。特别是1960年他的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曾引起理论界的巨大震撼。舒尔茨认为,单从自然资源、土地和资金已不能解释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一国人力资本存量越大,人力资本质量越高,其国内的人均产出或劳动生产率就越高。舒尔茨的分析有力地证明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作用,这不仅大大推动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也确立了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理论创立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概而言之,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核心观点是:(1)对人力资本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认为人力资本是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并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历、经验和熟练程度等,在货币形态上表现为用于提高人口质量与提高劳动者时间价值的各项开支;(2)人力资本是现代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作用比物质资本和劳动者数量的增加要重要得多,当代劳动生产率得以迅速提高是因为人力资本不断增加的结果;(3)人力资本的取得需要消耗一定量的金钱和其他稀缺资源,即需要投资才能够形成,并且指出,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有五种途径,即医疗保健支出、在职培训、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就业迁移,其中最重要的是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4)人力资本的关键性投资在于教育,他对1929年至1957年美国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定量分析并得出重要结论,即各级教育投资平均收益率是17.3%,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在劳动收入增长中所占的比重是70%,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在国民收入增长中所占的比重是33%,可见,教育是国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对人力资本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贝克尔 (Gary Stanely Becker)和明塞尔((Jacob Mincer)。贝克尔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工具应用于人力资本投资分析,提出了一套颇具特色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是:(1)对正规学校教育的成本与收益,在职培训的经济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决定人力资本投资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可能是这种投资的收益率,人们是否进行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是由这些投资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均衡点决定的。(2)对家庭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家庭人力资本投资问题进行了别具一格的研究,令人耳目一新。贝克尔把家庭视作一个人类自身的生产单位,把孩子视作耐用消费品,认为父母养育孩子,对孩子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也是经过成本一效用分析的,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贝克尔提出了有关孩子数量、质量以及它们相互关系的理论解析,认为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孩子身上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或在自己身上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其收益率会更高,以此可以解释现代西方妇女生育率趋于下降、家庭趋于小型化的经济原因。(3)开拓了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贝克尔坚持认为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应用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同样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关于人类行为的社会科学领域。由于他的卓越贡献,贝克尔荣膺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明塞尔是另一位对人力资本理论作出过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明塞尔在一系列论文中对人力资本和劳动供给进行了丰富深入而卓有成效的研究。明塞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主要表现在:(1)建立了人力资本收益率模型,说明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2)用人力资本理论解释个人收入差别,认为收入差别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个人在人力资本质量上存在着差异;(3)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家庭劳动供给问题,尤其是妇女劳动供给行为,从而促进了劳动经济学的发展。
继舒尔茨、贝克尔、明塞尔等之后,卢卡斯、罗默、斯宾塞等人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西方国家兴起。新经济增长理论采用严格的数学分析方法,建立起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型。新增长理论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拓展主要体现在:(1)把人力资本纳入增长模型。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人的人力资本理论尽管涉及到经济增长问题,但他们把人力资本和教育作为外生变量,也没有建立起定量模型。罗默、卢卡斯等人不仅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增长模型,而且使之内生化;(2)从经济增长中阐述人力资本的经济意义,把对一般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强调变成了对特殊的知识即生产某一产品所需要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强调,从而使人力资本的研究更具体化、定量化;(3)揭示了人力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增律”。由于知识的“内部效应”与“外溢效应”,人力资本具有与传统的物质资本不同的特性—边际报酬递增。全球财富的持续增长正是基于人力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增这种特性的。
三、结语
人力资本理论注重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是一致的。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资本的含义会发生变化,资本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也会发生变化:农业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工业社会,(物质)资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学者们把人力资本引入经济研究给人以重要启示:人力资本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经济持续增长依赖于人力资本投资。显而易见,我国的经济要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大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做大做强了,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
[1]尹伯成.西方经济学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3]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4]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5]雅各布·明塞尔.雅各布·明塞尔论文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