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风险研究
2014-08-14丁敏
丁敏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风险管理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现代企业自我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的内在需要。内部审计结果对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内部审计风险成因,提出降低审计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对策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经营规模越来越大,经营与治理风险也日趋上升,促使经营者更加关注内部控制体系监督和管理。为了解决现代企业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内部审计应运而生。但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风险管理及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并未被重视,对内部审计风险的认识也相对不足。内部审计风险一旦出现,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而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其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尤为重要。
一、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通过对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审查和评价、优化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从而促进企业实现目标。近年来由于企业面临的社会环境、经营环境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加,以及内审人员的自身因素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难度和风险,对内审的地位和声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内部审计风险
中国内部审计规范《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对内部审计风险的定义为: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审计人员通过自身具备的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在運用职业判断的基础上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来降低审计风险。
2.内部审计风险特征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内部审计风险包括以下几个特征:审计风险与企业经营风险一致,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组织构成中的一部分,其利益应该与企业整体利益相一致;内部审计风险的存在是必然且广泛的,由于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的复杂程度以及经营管理人员工作水平的限制等因素使得审计风险不可回避;内部审计风向具有其潜在性和可控性,虽然内部审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审计人员在其面前并不是被动的,只要实施合理的审计方法并保持职业谨慎,就可以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审计风险是可控的。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企业的内部审计具有双重作用,监督企业经营活动,使其合法;从属于本单位管理,促进经营管理状况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其作用表现为:一是风险防范保护作用,确保国有资产完整安全,保值增值;二是评价鉴证作用,具有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的国有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可以促进国企内部领导干部清正廉洁,促进国企健康发展;三是促进服务作用,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经营问题,改善和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二、我国目前内部审计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引入内部审计较晚,且内部审计受到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人员素质及相应法律法规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内部审计人员普遍存在着内部审计风险意识淡薄的现象,这导致内部审计陷入一种被动的境地,自然内部审计工作就难以保证。我国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及原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审计理论体系不完善
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归为对内部审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我国与内部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审计风险的认知和识别存在偏差,目前我国对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风险的定义仍停留在风险导向审计,这与已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社会审计相比,理论上与实践上都比较落后,加大了内部审计的风险。同时,国企内部审计与政府审计职能存在交叉,导致内部审计存在额外审计风险。审计风险责任监管与追求缺乏标准,审计人员的风险成本较低,导致审计人员对除职务操守之外的风险意识淡薄。
2.审计人员素质较低
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可以直接导致本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高低。审计人员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和实务经验以及本身所具备的道德素质和责任心都能直接影响内部审计质量,若内部审计人员存在严重的素质低下,那么内部审计必将面临着严重的风险,进而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效率,以至于降低企业经营效率。而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员专业素质较低、职业道德风险较高,这使得我国内部审计风险加大。
3.内部审计管理体制落后,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弱
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审计风险的大小,健全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能降低审计风险,否则增加会计差错和舞弊的发生,这将导致审计风险加大,目前,仍存在部分企业搞真假两套账,加大了内部审计风险。同时,内部审计机构由于设立于企业内部,且仍受制于企业管理,因此难以脱离本单位利益限制进行独立审计,并且内部审计本身就作为企业管理工具,是代表管理层主观意志的。
4.审计信息化水平低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发展较晚,内部审计专业人才素质较低,领导层对信息化审计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内部审计电子信息处理的工作能力较弱。同时,针对我国企业特有的审计风险控制模式,相应的审计软件的开发尚不完善,而与之相对应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已得到广泛发展和普及,两者的发展不平衡必然影响和阻碍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导致审计风险增加。
5.被审对象经济活动复杂和审计内容的拓展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经营业务越来越复杂,经营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内部审计对象开始由单一企业扩大到企业集团、股份公司等。日益复杂的审计对象的经营业务,为内部审计加大了困难,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加。
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内部治理存在缺陷,内控制度不完善,内部审计本身的固有局限性导致内部审计存在较大风险,要实现对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一方面要从企业治理环境来分析,进行综合风险管理,形成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机制;另一方面要对审计项目本身进行风险管理,力求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低水平,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1.健全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提高内审独立性
随着公司制度的不断创新和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为了更好地监督董事会和经理层的行为,应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下分别设立诸如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内审部门等监督职能部门,三者之間自上而下存在业务指导关系。随着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我国多数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已经逐步引入审计委员会,其作为一个提高内审独立性的部门可以有效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审计委员会作为内部审计的权威部门,直接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同时审计报告也无需经过其他部门而直接上交到审计委员会,由此,提高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效率。健全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为提高内部审计质量,降低内部审计风险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2.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内部审计工作对专业和技术要求都比较高,对于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较高,要想降低审计风险,就要将审计人员培养成为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严禁的工作作风和高度责任心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应具备扎实的会计基础、审计知识和技能。企业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以适应形式不断发展的需要。对内部审计人员形成有效的激励制约机制,对其奖罚分明。
3.加强内部审计准则建设
内部审计的目的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因此,审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要想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必须要加强内部审计准则的建设,完善的内部审计准则能有效指导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内审工作,使得专业人员在开展业务时能有法可依,从而保证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内部审计准则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原则性指导,与此同时,还需建立具体且完善的规范操作程序,从审计风险的识别到最终编制审计报告,使得整个内部审计过程成为一个规范的高效的运行总体,从而保证审计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霍跃娟.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5)
[2]汤文静.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相结合经营管理[J].中国商贸,2012(22)
[3]李桂芹.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与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1(11)
[4]韩春丽,尹庆伟.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
[5]廖晓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难点和解决途径[J].河北企业,2009(6)
[6]王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