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陶”为眼,行知合一
2014-08-12蔡曙英
蔡曙英
摘 要: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界中永久闪耀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当代初中数学教育中,以“陶”为眼,让学生的行知合一,是满足素质教育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统领,本文探讨其思想的要点,并结合对其思想的认识,重点论述如何开展初中数学教育创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陶行知教育思想 行知合一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创作了《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教育著作,更在于他的“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思想,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先驱人物。陶行知教育思想给予了当代教育创新极大的启示,以“陶”为眼,行知合一,不仅是初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更是需要教师永远探索的主题。
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统领,本文探析其教育思想的要点,并结合对陶行知思想的认识,剖析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如何开展初中数学创新教育,以期为提高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育效能、加大教育力度和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献计献策。
一、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认识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融合了众多对当代教育有益的观点,这些观点大多是科学、严谨和先进的,与建国前的国民思想不存在任何联系。例如,他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写道,“要认识孩子有力量,有创造力”、“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嘴、眼睛、空间等等,提升儿童的创造力”,这种思想与美国著名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极为一致。由此可见,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不拘泥于旧社会思想桎梏的,但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最贴近当代教育的是“生活教育”和“行知合一”。其中,前者是对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教育生活”论的一种批判,而后者则继承了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的理论精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论是当代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指导思想,其包含了两种教育观点:
一是生活中的教育因子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教师应注重发掘生活中的教育因子,与校园教育相辅相成,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效能。
二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注重让教育更贴近生活,打造生活化教育模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1]。
二、以“陶”为眼,行知合一,创新初中数学教育
(一)打造生活化数学教学模式。
1.利用先学后教,加强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先学后教是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教师而言,先学后教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提高学生对课题的认识,同时以此为基础,强化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二元一次方程》一课为例,在这一课的课前,我曾为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因此,在课堂开篇,我首先用问题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其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区别?随后,我结合学生的预习导入实例,以实例帮助学生树立建模思想。
实例:超市在同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了两件商品,其中第一件盈利25%,第二件亏损25%,那么总的来说,超市卖这两件商品是盈利还是亏损?我们前面学过解一元一次方程,而在这个例子中,同时出现了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有未知项都是一次方,那么,这个例子是二元一次方程吗?等等。
2.在课堂上注重导入生活实例。
数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定义、图形、概念、符号都是可以进行互相转化的,帮助他们掌握如何在生活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应用数学的技能,体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
如在学习“数轴”时,就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和生活实例入手,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同学们都知道并用过温度计,那么你们都会正确读温度计吗?你们能读出图中温度计上表示的正确温度吗?(通过课件分别展示零下、零度、零上三个温度)让学生对“用点表示数”这一知识点形成感性认识,然后继续情境导入:某汽车站位于一个东西走向的公路上,如果说汽车站东6.7cm和2m处分别种着一棵松树与槐树,站西4.5cm和2m处分别有一根电线杆和一棵柳树,你能尝试用图把这个情境表现出来吗?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实现了“用点表示数”这一知识点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大跨越。
3.注重引导参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对于数学中的原理、定律及公式等,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它们的结构,清晰其中的道理,还需通过探究认识它们的诞生背景,是怎样被提炼出来的。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也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参与探究的习惯,使学生做到真正了解数学,自主形成数学建模思想。
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应用(面积问题)》时,首先给出一个已学过的方程问题:把一根长为80cm的绳子剪成两段,并把每一段绳子围成正方形:
(1)要使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200cm ,该怎么剪?
(2)这两个正方形面积和可能等于156cm 吗?
根据原有的知识学生很快能设出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则另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20-x)cm,根据题意列出方程:x +(20-x) =200,解得:x =x =10;同理(2)中得:x +(20-x) =156,即x -20x+122=0,其中△=(-20) -4×122<0,即方程无解,所以面积和不可能为156cm ,这时教师引导:
①x有什么限制?
②面积到底可取哪些值?
③假设面积为ycm ,那么y又可表示为什么?
此时引导学生利用面积相等得到:
y=x +(20-x) =2x -40x+400=2(x-10) +200,如此就建立了一个函数关系式,利用所学函数图像性质可求出当0
通过引导参与建立函数模型可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建模的优越性,如此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自主形成行知合一。
体验式教学是初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重要途径,更是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媒介。注重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使其自主形成“行知合一”,对增强教学效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1.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数学课堂上,有些教师一味追求知识的快速到位,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理解消化时间,作为体验式教学,要体现知识的发展过程,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猜想—假设—操作—探究—分析过程,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总结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而是要让学生画出不同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并对这些图像进行分析。在学生的分析过程中,教师要告诉学生:“什么影响了图像的不同呢?这些不同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利用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获得知识体验,也只有这样,学生的理解才会透彻。
2.引导体验数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体验现代数学的思想和思维方法,如集合思想、统计思想、函数思想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中事物的习惯。
例如在《概率初步》一课中,我首先对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①谁的家长买过福利彩票?有些学生举起手,表示买过;②谁的家长中过大奖?学生都摇了摇头。
此时我抓住这一契机,创设游戏情境:“现在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买彩票的概率,我们班有45名学生,现在我们就从这45个数字中选出6个数字,谁全部选对,即说明谁获得了大奖。”随后游戏开始。在游戏中,所有学生都没能选中6个数字,我随即提出问题:“我们能否计算一下在45个数字中选中6个数字的概率是多少?”最后,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了要想6个数字全部选中,这样的概率约为七百万分之一,当计算出这个数字时,学生一片哗然。
3.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搭建亲自动手操作的平台,为他们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他们独立地去“做”,在做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发现,从而体验学习的乐趣。
如在讲“直线平行条件”时,可以先给出一个结论“利用一套三角尺中的直角,可以拼出同旁内角、内错角和同位角”,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这时同学们将提前已经准备好的三角尺取出开始操作,同时进行分组讨论,当利用三角尺拼出不同的角时,他们很自然地就得出了直线平行的条件。
学生在操作情境中,不但能够很好地对数学知识获得直观感受,而且在“做”与“想”相互交替的过程中,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于知识的理解更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对于教师来说,数学教学是一项系统、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师应注重借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多策并举,加强学生对数学思想的了解,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了解陶行知思想的基本内涵,熟练运用陶行知思想创新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全新的教育模式,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2]。
参考文献:
[1]郑敏.新理念下的数学学习方式——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探索[J].福建陶研,2013,(3):47-48.
[2]张建军.高中数学“口诀式”教学法初探——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生活教育,2013,(5):78-80.endprint
通过引导参与建立函数模型可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建模的优越性,如此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自主形成行知合一。
体验式教学是初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重要途径,更是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媒介。注重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使其自主形成“行知合一”,对增强教学效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1.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数学课堂上,有些教师一味追求知识的快速到位,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理解消化时间,作为体验式教学,要体现知识的发展过程,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猜想—假设—操作—探究—分析过程,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总结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而是要让学生画出不同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并对这些图像进行分析。在学生的分析过程中,教师要告诉学生:“什么影响了图像的不同呢?这些不同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利用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获得知识体验,也只有这样,学生的理解才会透彻。
2.引导体验数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体验现代数学的思想和思维方法,如集合思想、统计思想、函数思想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中事物的习惯。
例如在《概率初步》一课中,我首先对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①谁的家长买过福利彩票?有些学生举起手,表示买过;②谁的家长中过大奖?学生都摇了摇头。
此时我抓住这一契机,创设游戏情境:“现在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买彩票的概率,我们班有45名学生,现在我们就从这45个数字中选出6个数字,谁全部选对,即说明谁获得了大奖。”随后游戏开始。在游戏中,所有学生都没能选中6个数字,我随即提出问题:“我们能否计算一下在45个数字中选中6个数字的概率是多少?”最后,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了要想6个数字全部选中,这样的概率约为七百万分之一,当计算出这个数字时,学生一片哗然。
3.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搭建亲自动手操作的平台,为他们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他们独立地去“做”,在做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发现,从而体验学习的乐趣。
如在讲“直线平行条件”时,可以先给出一个结论“利用一套三角尺中的直角,可以拼出同旁内角、内错角和同位角”,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这时同学们将提前已经准备好的三角尺取出开始操作,同时进行分组讨论,当利用三角尺拼出不同的角时,他们很自然地就得出了直线平行的条件。
学生在操作情境中,不但能够很好地对数学知识获得直观感受,而且在“做”与“想”相互交替的过程中,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于知识的理解更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对于教师来说,数学教学是一项系统、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师应注重借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多策并举,加强学生对数学思想的了解,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了解陶行知思想的基本内涵,熟练运用陶行知思想创新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全新的教育模式,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2]。
参考文献:
[1]郑敏.新理念下的数学学习方式——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探索[J].福建陶研,2013,(3):47-48.
[2]张建军.高中数学“口诀式”教学法初探——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生活教育,2013,(5):78-80.endprint
通过引导参与建立函数模型可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建模的优越性,如此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自主形成行知合一。
体验式教学是初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重要途径,更是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媒介。注重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使其自主形成“行知合一”,对增强教学效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1.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数学课堂上,有些教师一味追求知识的快速到位,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理解消化时间,作为体验式教学,要体现知识的发展过程,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猜想—假设—操作—探究—分析过程,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总结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而是要让学生画出不同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并对这些图像进行分析。在学生的分析过程中,教师要告诉学生:“什么影响了图像的不同呢?这些不同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利用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获得知识体验,也只有这样,学生的理解才会透彻。
2.引导体验数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体验现代数学的思想和思维方法,如集合思想、统计思想、函数思想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中事物的习惯。
例如在《概率初步》一课中,我首先对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①谁的家长买过福利彩票?有些学生举起手,表示买过;②谁的家长中过大奖?学生都摇了摇头。
此时我抓住这一契机,创设游戏情境:“现在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买彩票的概率,我们班有45名学生,现在我们就从这45个数字中选出6个数字,谁全部选对,即说明谁获得了大奖。”随后游戏开始。在游戏中,所有学生都没能选中6个数字,我随即提出问题:“我们能否计算一下在45个数字中选中6个数字的概率是多少?”最后,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了要想6个数字全部选中,这样的概率约为七百万分之一,当计算出这个数字时,学生一片哗然。
3.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搭建亲自动手操作的平台,为他们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他们独立地去“做”,在做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发现,从而体验学习的乐趣。
如在讲“直线平行条件”时,可以先给出一个结论“利用一套三角尺中的直角,可以拼出同旁内角、内错角和同位角”,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这时同学们将提前已经准备好的三角尺取出开始操作,同时进行分组讨论,当利用三角尺拼出不同的角时,他们很自然地就得出了直线平行的条件。
学生在操作情境中,不但能够很好地对数学知识获得直观感受,而且在“做”与“想”相互交替的过程中,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于知识的理解更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对于教师来说,数学教学是一项系统、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师应注重借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多策并举,加强学生对数学思想的了解,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了解陶行知思想的基本内涵,熟练运用陶行知思想创新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全新的教育模式,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2]。
参考文献:
[1]郑敏.新理念下的数学学习方式——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探索[J].福建陶研,2013,(3):47-48.
[2]张建军.高中数学“口诀式”教学法初探——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生活教育,2013,(5):78-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