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艺术学科德育渗透现状分析
2014-08-12黄晶晶喻秋兰
黄晶晶+喻秋兰
[摘 要]艺术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的最终归旨指向道德教育。如何在艺术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普通高校艺术学科德育渗透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试图在保证艺术教育审美实质的前提下,探索出一条能实现高校艺术教育的育德作用的道路。
[关键词]艺术学科 德育渗透 道德教育 高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球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种文化思潮的涌现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追求也在经受着极大的冲击和考验。当前,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良好的教育机遇使大学生受教育的程度明显提高,优良的教育环境也使得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然而,仍然有少数学生思想道德意识淡薄,个人价值定位不明晰,凸显出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缺失。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作为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能有效地解决德育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成为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为了解目前高校德育及艺术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在长沙学院进行了问卷调查。试图通过调查,对普通高校艺术学科德育渗透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本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大一和大二两个年级的学生,对分别来自不同的年级、专业、生源地以及性别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力求获得最真实、最具有代表性的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对象为1200人,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000份,采用完全统计平均法进行计算,以下是有关调查的统计数据。
从调查结果来看,该校的德育工作较为扎实,德育渗透颇有成果,学生的道德素质整体是比较良好的。但从学生的答卷中,我们也能明显地感受到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缺失,具备科学性、系统性、人文性和针对性的德育教育系统还未建立,德育教育还未被提升到一个较为突出的位置,具体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德育教育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
问卷调查数据表中,在选项“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的回答中,有45.6%的学生选择了“学校制度不重视”,有27.2%的学生选择了“教师不重视”,这非常尖锐地指出了学校制度缺乏德育工作的体制保障,教师对德育的重视还需要加强,系统化的德育教育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在选项“学校进行德育教育是否有必要?”的回答中,有72.5%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必要”。然而在选项“学校(教师)对德育教育是否重视?”的回答中,有43.7%的学生选择了“不太重视”,有11.3%的学生选择了“没有重视”。 以上两个选项的结果说明,学生对德育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对德育教育有迫切的需求,但学校和老师对这一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德育的重大影响力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在选项“公共艺术学科教师是否在课堂上积极进行德育教育?”的回答中,有一项数据的出现让人触目惊心。有20.6%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这个选项。这反映了学生对这种教育的“漠视”,进一步体现出艺术学科教师对德育渗透的认识不到位,因而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一直以来是存在于我国德育教育中的“硬伤”。制度保障的缺失所带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高校大学科专业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规划,而我国的公共艺术学科德育教育起步较晚,且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尚未建立起统一规范的教学体系,缺乏详细的教学实施计划和明确的教育目标;其二,教学评价制度的缺失。教学评价体系是引导教师教学方向和衡量教学质量的统一尺度。目前我们在德育教育中沿用的是其他学科“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优良”的方式,尽管这一评价体系严密、完整、成熟,评价指标和实施细则都很精细,但德育教育是一个自然渗透的过程,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其教育效果并非一个实际的技能或是物质成果,而是精神上的感悟和心灵的熏陶,其评价体系自然不能套用其他专业学科量化的评价标准。德育教育缺乏其独立的评价体系,教师的教育成果得不到“立竿见影”的体现,也给专业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和迷茫,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找不到明确的方向和定位。
二、德育教育边缘化现象明显
某教育家提到,大学生知识增长的同时,缺失了感化与体悟之心,感觉像知识的容器,学习的机器。而当前的高校教育机制,仍然是以知识和技能教育为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作为高校德育教育最重要的一个手段,承担着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艺术修养的提升和道德教育的重任。但是,在对待“专业课程比公共艺术课程更加重要?”的选项时,有47.2%和33.1%的学生分别选择了“完全赞同”和“比较赞同”。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认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是他们学习的中心和最重要的部分。目前,在学生中有这样一个说法:公共艺术课程是用来凑学分的。学生为了修满学校要求的学分而选择这一类的课程,而任课教师也深知这一“潜规则”,往往乐意“成全”学生,课堂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在公共艺术学科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更是无从谈起。公共艺术课程虽然在各大高校普遍开设,受教面也比较广泛,但教学质量却得不到保证,其重要性不被认同。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高校的教学体系中没有被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边缘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三、学科教师队伍德育渗透能力欠缺,方法陈旧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选项“你是否参加过学校的艺术团体或者艺术社团的活动?”的回答中,参加过活动的仅有35.6%,没有参与的高达64.4%; 在对选项“校园文化氛围对开展德育重要吗?”的回答中,选择“很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分别占到了45.6%和22.7%。从这些数据来看,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在对选项“公共艺术学科教师是否在课堂上积极进行德育教育?”的回答中,选择“一般”的有37.4%,选择“很少”占到了14.9%。综合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德育渗透能力的数据并不尽如人意,而学生对待艺术教育的期望又非常大。这种落差反映了一个突出的矛盾,那就是强烈的德育教育需求和滞后的德育渗透能力。导致这一矛盾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教师队伍德育渗透能力欠缺,在艺术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的意识不强。中华民族传统的观念中,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教师的首要职责,这充分说明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而很多的教师往往只承担了知识传授的责任,恰恰忽略了“德育”这一重要任务。第二,德育渗透的方法陈旧。德育教育有其特殊性,不能仅仅依赖课堂教学,课堂外的教育空间也非常大,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刻。我们当下的教育却将学生的学习空间过多地限制在课堂,而忽略了“社会大课堂”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第三,校园文化中的艺术气息不够浓厚。校园艺术氛围的营造直接影响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创造更多使学生接受艺术熏陶的机会。
席勒曾说:道德的阶段,只有通过审美的阶段才能实现,美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经之路。这也就是说,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的最终归旨指向道德教育。换言之,艺术教育最终的目标是指向道德教育,即德育。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且将这一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在保证艺术教育审美实质的前提下,探索出一条实现高校艺术教育的育德作用的道路。 (责任编辑:尹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