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2014-08-12曾秋勇
曾秋勇
摘 要: 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具体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传授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多种有效方法,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让学生主动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采用“提问、实验、讨论、总结”的四步教学方法以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是让学生从有关问题的思考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动手实验,然后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讨论,最后集群体智慧得出可靠结论。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学习《物质的变化》时,可以安排学生做镁带燃烧的实验,教师提出问题:用砂纸打磨后的镁带是什么颜色、状态?燃烧后生成的物质又是什么颜色、状态?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和观察,并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实验结果,最后教师总结,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动手实验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形式,它生动、鲜明、简捷、有效,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學生喜欢看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实验,但更期盼自己动手做实验。针对这种情况,在学校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安排学生完成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学生直接动手实验,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当然,学生对实验感兴趣,并不表示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就强。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规范实验操作,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学会分析产生相应实验现象的原因,并得出可靠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思考能力等,而这些能力都是创新思维必备的综合能力。因此,学生动手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如学习《氢气的性质》时,老师启示学生比较气体密度大小的简便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用氢气吹肥皂泡的实验,根据吹出的肥皂泡在空中不断上升而不下沉的现象,得出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的结论。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改进演示实验,延伸探索过程
俗语说:“变则通。”教师不能死抱书本而机械地讲解、背诵实验,应当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特别是借助于实验教学改革,努力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创新思维渗透于每一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始终处于探究的思维状态。
如浓氨水和酚酞试液的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分子在不断运动”的认识。教师演示完教材安排的实验后,引导学生根据“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浓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结论对此实验进行创新设计。有学生经过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后,将滴有浓氨水的滤纸放在试管内,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接着用胶头滴管吸取酚酞试液滴到脱脂棉上,结果观察到棉花变红。还有学生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在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然后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观察滤纸由管口向管底方向逐渐变红。在积极思考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甚至有学生把实验改成“铁树开花”——即用废铁丝做支架制作成树状,树枝上绑上棉团,棉团上喷上酚酞试液,树旁放一只盛有浓氨水的小烧杯,并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盖上,过一会儿,掀开盒子,“铁树”上果真开满了红花,效果非常好。
如“氧气的制取”,教师可以对教材稍做处理。先让学生回忆氧气的一些重要用途,然后话锋一转:既然氧气用途如此广泛,制取氧气的原料是什么?如何才能得到氧气呢?结合所学知识,大多数学生很自然地想到用空气作为制取氧气的原料。但怎样才能从空气中得到氧气呢?此时,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启示,即任何物质都有“三态”的变化,空气也不例外,且液氮和液氧的沸点是不同的。根据教师的提示,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形成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共识——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使空气液化,依据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得氧气。若现在在课堂上研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我们如何得到氧气呢?学生一下子惊呆了:总不能为了收集少量氧气,在教室里加压、降温吧?问题一产生,学生的思维也就活跃起来了。在新一轮关于“怎么样的实验能满足这样的需要”的讨论中,学生明白了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实验时间、实验速度、实验条件等,而不是大规模地工业制取时的价格因素。此时,教师再按照教材编写顺序,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并比较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药品状态和反应条件,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评价的基本方法。这样,通过对教材的处理,让学生在愉悦中突破实验设计评价问题,同时,升华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在层层递进的思考中,学生得到了丰富的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现象瞬息万变,要求化学教师努力改进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自行观察、记录、分析、推理、归纳、总结,不断延伸探究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创新个体的形成和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利用学科实验特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广泛的探索兴趣,深入探求,走上终身躬耕化学科学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春瑛.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探讨.成才之路,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