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实现高效课堂的探究
2014-08-12杜振义
杜振义
摘 要: 作者结合自己近十年来数学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归纳总结探究出引导学生实现高效课堂的明确性、可行性、方向性等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 预习 反馈
从教整十年,我送走了四届高三学生,对于高中的知识体系应该说是比较熟悉了。但作为老师,我们并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会,而是要教会学生。在每一届学生身上,我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还没有经验,相当于和学生一起重新又学习了一遍高中数学,所以对学生的指导基本上是课上满堂讲,恨不得一股脑地把知识点全告诉学生。有些公式的复杂变形也要讲,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课后的辅导就会相对显得单一,基本上是讲新课、留作业,上课讲作业,再讲新课,留作业……慢慢发现,学生上课很配合,作业也写,讲作业时听得也挺认真,到了考试的时候才发现学生掌握得并不好,才发现实际上课上讲过的知识学生并没有及时消化。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对课堂节奏把握不好,学生还没有及时消化就又开始讲。另一方面是因为课下并没有及时跟进辅导,检测,造成没能即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一轮大循环后,我对高中知识体系有了完整的认识,结合以前的经验,我采取的是上课提炼精髓把高考要考的知识点都逐一跟学生交代清楚,让学生紧紧跟着我走。与高考无关的知识就做简要介绍,课后及时测试,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帮助他们查缺补漏。虽然效果还不错,但又发现了弊端,就是学生对老师的依赖过于严重,只会掌握老师提炼出来的精髓知识,对于一些开放题或灵活运用的题反而理解得并不好。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被老师紧紧牵制住,没有自己的思维,没有时间自己理解,造成很多知识点学生并不理解它的意思,而只靠生硬地记忆来掌握,这样短期内效果不错,但面对高考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
经过前两个阶段后,现在我在想,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很多知识点可以不需要经过老师的加工后再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逐步理解消化,这样学得更扎实,更重要的是学到的是一种学习分析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我校在中青年教师中大力提倡生本课堂教学,让大家勇于尝试,目前有很多人认为高效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老师少讲或不讲,让学生讲,安排学生活动,课堂上热热闹闹的就是高效课堂。其实不然,高效课堂的精髓在与学生能真正地掌握一种学习方法,主动参与并能充满热情地投入学习中,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要进行不同的设置,不能千篇一律,对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学内容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对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有以下思考。
一、学生要养成预习的习惯
高中数学的数学语言比较抽象,思维方法比较理性,知识内容的数量较多,因此学生如果没有课前预习,上课跟着老师惯性运转,被动学习,久而久之成绩必然下滑。高效课堂的基础是学生课前预习。有效预习就像赛跑时的“合理”抢跑,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生上课时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老师将要讲解的内容初步的学习和理解,了解自己在什么地方存在疑问,了解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在合作交流的时候更有针对性,从而把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知。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其次,要让学生明确如何预习。一般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利用假期等时间较充分时,先将下学期要讲内容看一遍,习题做一遍。在高一寒假期间,我要求学生将本学期要学习的数学必修4全书预习一遍,将书上内容完整地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第二种是在老师讲课的前一天将明天老师要讲的内容先看一遍,做一遍,有不会的没关系,明天上课时再认真听,尤其是上课时跟不上老师思路的学生预习效果更显著,即使上课时能跟上老师思路的,也要看看老师讲的方法与你的做法是否一样,看老师是怎样举一反三的,怎样横向联系的,怎样拓展的,自己为什么想不到。第三种预习方法是课前预习,将老师当天要讲的内容上课之前看一看,老师讲的时候对题中的已知是什么,要求是什么,要证什么,心中清楚,这样便于跟上老师的思路。
教师对数学课的预习要求要有明确性、可行性、操作性;预习问题要有点拨性、层次性、方法性;预习作业要有差异性、反馈性、全局性要防止出现“今天请同学们回去预习某某页”这样空泛的预习要求,教师要把学习内容以导学提纲的形式呈现出来,设计的问题难度不宜太大,要深入浅出,体现点拨性,通过点拨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预习任务,收到预期的自学效果。要将预习题与课时教案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将预习题作为教案设计的一部分,通盘考虑预习应达到什么目的,预习要初步解决哪些问题。实践表明:预习过的学生,其疑问更有针对性和适切性,其注意力更集中,能更主动地获取疑问的答案,学习质量也明显高于别人。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教学的最根本目的是要学生能学会知识,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手段(比如:流利工整的板书,准确精练的语言,生动激情的肢体)吸引学生,更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来思考,理解。有时学生的想法是错误的,但教师不要急于将学生纠正过来,而是要慢慢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这样学生的收获会更大。
比如我在讲二次函数定区间变轴求最值的问题的时候,以往我习惯先给学生分好类,然后每类有几种常见的类型,分别用什么方法求,都给学生先一股脑地灌输下去,然后让学生按照讲过的方法一一对应应用,后来我发现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学生只是在生硬地接受别人分析后的成果,生搬硬套,不管理解不理解都死记下来。这样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效果也不好。所以我有意识地先不讲结论,而是让学生先做几道题,自己思考方法,在没有认识主观概念之前,学生只能自己思考在定区间的条件下通过平移对称轴会发生什么情况,让学生感知整个运动变化的过程,然后通过改变已知条件让学生在其他情况下重新感知这个问题。通过几道具体的问题,学生自然而然会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深的理解,这时再提出抽象的结论,学生的理解会非常深,效果比之前好。符合认识从具体到一般,在从一般到具体的认识过程。
另外对于一些内容比较浅的知识,比如必修三,可以由学生课上阅读,并加以练习。老师要将时间还给学生,只是简要地交代要求,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比如让学生讲,发知识点清单,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解决。
三、反馈
对于学生的同堂训练、作业及考试,教师要坚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阅卷不过夜”的原则,及时作出评价。新课程背景下,课堂仍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课时紧与任务重的矛盾更加突出,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俯下身子,集中精力研究课堂、研究作业,切实实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
以上是我对打造高效课堂的看法,以后我还会继续在教学中钻研更适合的方法,期望能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曹云霄.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考试周刊,2010(4).
[2]汤传诚.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中学教学参考,2010(5).endprint